從製造「工廠」到共享「產業園」——一家美企這樣「紮根」蘇州

2020-12-18 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9月15日電題:從製造「工廠」到共享「產業園」——一家美企這樣「紮根」蘇州

新華社記者潘曄、朱程

站在蘇州工業園區晴林橋上,放眼四周,視野遼闊。

不遠處,是一大片產業園。13年前,強生剛剛「落戶」蘇州時,這裡初建了一個300人規模的骨科醫療器材製造工廠,未來,這裡即將發展成為佔地27.8萬平方米的綜合產業園,面積相當於50個中型足球場。

「在強生蘇州,產業園被稱為『校園』。」90後小夥子葉乾笑稱,自己是從一個「校園」來到另一個「校園」。作為蘇州本地人,葉乾2012年在歐洲留學畢業後回到家鄉,來到強生蘇州工作。從一名實驗室分析員做起,幾番輪崗,目前是強生醫療蘇州愛惜康工廠項目組的成員之一。

儘管是美資企業,但強生蘇州產業園的不少小細節都讓葉乾感到親切,留園、拙政園、網師園、退思園……園區內的會議室均以蘇州園林命名;竹子、柳樹、古亭、木質棧道……園區內的東方元素隨處可見。「工廠像校園,更像是花園。」

葉乾新加入的強生醫療蘇州愛惜康工廠,今年1月剛剛落成,總投資額達1.8億美元,被視為強生醫療加速布局在華供應鏈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強生全球供應鏈戰略副總裁維姆·阿佩洛在蘇州愛惜康工廠落成儀式上表示,隨著愛惜康品牌入駐,「未來強生蘇州產能有望持續提升,成為強生醫療在中國以及亞太區最大的綜合產業園。」

「這個綜合產業園,我們內部稱之為共享產業園」,強生蘇州無菌保證總監劉雪美告訴記者,未來在這個產業園,所有進駐的強生運營品牌業務將共享土地、成本、資產和服務,共享人才及領導者,共享組織文化。「目前,我所在的微生物實驗室已經做到了共享,同時為產業園內的骨科器材工廠、外科器材工廠提供測試服務,包括設備、管理、技術方法等都成為共享資源。」

「共享是趨勢,其背後是開放式創新在賦能。」強生蘇州製造工程經理張丹丹剛來強生蘇州2年多,卻是擁有10年以上相關行業資歷的「老兵」。

「以往外企多是運用內部資源研發創新。如今,開放合作已成為跨國企業在華創新的發展趨勢。國內不少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世界矚目,企業積極『走出去』與周邊資源交流、拓展合作,共同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醫療創新生態系統。」張丹丹說,去年他們跑了長三角12所高校,就是想去尋求長期合作,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探路未來製造,推進科技創新。

「開放合作,讓我們的研發、生產獲得了強有力的中國智慧支持,也讓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走出校園,走向市場。」張丹丹說,目前,在強生蘇州的產業園裡,已經在合作探索AI自動化檢驗、虛擬VR工藝操作培訓等尖端項目。

「強生在持續引進世界先進產品的同時,不斷加強本土創新能力,與政府、合作夥伴攜手共同打造開放式創新生態系統,以滿足中國乃至亞太地區不斷增長和發展變化的健康需求。」強生中國區主席宋為群表示,中國是其全球業務非常重要的市場,公司對在華業務的發展高度重視。

成立13年來,強生蘇州已向全球市場供應了數千萬個高質量產品。就在不久前,強生蘇州與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籤約開放式創新合作項目,首期合作聚焦在醫療器材製造的塗層技術領域,未來有望在人工智慧等領域與更多科研機構及高校開展合作探索。

美美與共,和合共生,「紮根」蘇州的強生,已成為這座城市的重要一員。(完)

相關焦點

  • 搭建孵化、中試到產業化的完整鏈條 蘇州生物產業園正式開園
    【2015年5月28日,蘇州】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於《中國製造2025》中被提升為「國家戰略」發展的重點領域,然而如何將創新孵化順利的實現產業化,仍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5月28日,蘇州生物產業園開園正式開園,這是繼蘇虞生物醫藥產業園之後,由蘇州生物納米園運營管理公司——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又一高端醫療器械與新藥製劑的產業化基地,以此加速推動從孵化、中試到產業化的完整產業鏈條的搭建,進一步完善生物醫藥的產業生態圈。據了解,蘇州生物產業園佔地21公頃,北鄰獨墅湖大道,西鄰中環快速路,分三期開發。
  • 淄川舉行齊魯雷射共享產業園推介會,細數全國雷射產業園分布
    圍繞培育壯大雷射智能製造產業,淄川區按照「緊盯前沿、打造生態、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產業組織新理念,全速全力推進省級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齊魯雷射共享產業園建設,逐步形成雷射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從無到有、育新扶強、補鏈強鏈,一條涵蓋科技研發、裝備製造、技術應用的雷射產業鏈逐步成型,淄川雷射產業的「星星之火」,正在加速形成「燎原之勢」。
  • 美的集團在蘇州建設吸塵器產業園
    在產業園內,美的將構建一條完整的吸塵器產業鏈,增強美的吸塵器的研發與製造能力。這條產業鏈,從消費需求研究開始,包括工業設計、研發、模具開發製造、電機、注塑件製造、總裝、倉儲、物流所有價值創造環節,全部由美的自主掌握。  張昊在講話中指出,「美的吸塵器選擇在蘇相合作區『二次創業』,投入巨資興建產業園,對提升蘇相合作區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 一家蘇州工廠吉尼爾,如何從代理到自主
    原計劃展會期間用的1000本產品手冊,我們第一天就全部發完了,緊急從蘇州調集樣冊。」據了解,吉尼爾主營業務為製造和銷售真空與氣動自動化領域產品,服務於液晶面板、光伏、鋰電、半導體、汽車製造、電子製造等十餘個行業。在上述領域中,美、日等老牌企業此前依舊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目前,該產業也正在經歷一場國產替代的洗禮。
  • 它還擁有一家百年車企
    長安CS35今天跟大家從一座城市聊到一家車企,一提起重慶,很多人都會想到火鍋,想到魔幻般的城軌穿樓而過,亦或者想到了辣妹子。但對於小編這樣一個汽車愛好者而言,說起重慶最先想到的就是「哎這不是長安汽車的大本營麼」!
  • SW蘇州工廠盛大開業 多主軸高效率工具機助力中國製造2025
    2016年10月28日,蘇州——全球領先的多主軸加工中心解決方案供應商德國埃斯維工具機有限公司(SW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了其蘇州新工廠的盛大開業慶典活動,標誌著SW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蘇州工廠是SW公司在德國以外的首家海外工廠,充分證明了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立足於中國的決心。
  • 名企招聘!2018大蘇州最佳僱主專場招聘會
    >招聘職位成立於2008年,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出口加工區A區,為史賽克集團在亞洲投資的第一個製造工廠,公司將快速成長為集團最大的綜合性生產基地之一、並肩負起為集團全球業務供應眾多優質治療產品的使命。)有限公司招聘職位安傑達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比利時集團全資控股的子公司。
  • 蘇州連著一個月「大動作」,給你真相
    接下來的一個月,蘇州一步沒停:戰略牽手360安全科技;召開大院大所合作發展大會,現場籤約項目575億;投資400億的恆力超級工廠、新材料產業園項目落地;與阿里巴巴「數位化」共建,打造新零售、工業轉型、智慧物流「一基地四中心」。 以「實」攻「虛」。
  • 漕湖開發區與日本瑞穗銀行籤約合作,蘇州(相城)中日智能製造創新...
    活動現場一則重磅消息對外發布蘇州(相城)中日智能製造創新產業園戰略規劃作為規劃編制機構,野村綜研(上海)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天野宏欣介紹蘇州(相城)中日智能製造創新產業園戰略規劃情況【蘇州(相城)中日智能製造創新產業園】蘇州(相城)中日智能製造創新產業園總面積38.5平方公裡,規劃「一核兩翼」功能布局,即中樞服務核和技術轉化翼、智力支持翼。
  • 蘇州那些舊工廠改造的創意園
    也就是在那一段蘇州城環路以內及附近重汙染、能耗大、效益差的所有工業企業都分次逐段頻繁的進行了搬遷、改造或關閉停產之後,我開始注意到蘇州的創意產業園,一個個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桃花塢大街是由一條非常古樸的石板路鋪成的,在淅淅瀝瀝的小雨襯託下,更加顯出了那份古樸起來……這裡本來是一條很有歷史和文化氣息的很老的街道,原新光絲織廠老廠房的基礎上現在改造為桃花塢創意產業園了。這是1956年整合了一些作坊和合作社成立的工廠,在蘇州六城門內的老城區裡曾經也算是個亮點。
  • 了不起的中國製造!中企3.67億收購美企代工廠,為華為一雪前恥
    據悉,偉創力珠海產業園南廠,在此事發生後不久人幾乎走光,只有北廠還在運營。 2019年,珠海偉創力出現3.17億元的淨虧損,營收也跌至285.38萬元。今年來,偉創力的營收也寥寥,境況不樂觀。
  • 探訪自行車第一鎮王慶坨:被共享單車拖垮多數工廠停工
    指著馬路對面的塑料包裝廠,一家名為「摩單」自行車廠的看門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說。這已經是記者詢問的第三家自行車廠,得到的都是統一的答案:工廠早就停工了,老闆平時根本不來。這家獨佔了兩個路口,廠房面積約有1萬平米的自行車廠,廠房外還掛著上海鳳凰車件有限公司、上海安琪兒自行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廣告。不過,一眼看去,工廠裡並沒有工人來回穿梭,也沒有機器開動的響聲傳來。
  • 蘇州工業園區開建創意產業園和生物納米科技園
    新華網蘇州3月22日電(記者李燦)22日,中國與新加坡合作開發建設的蘇州工業園區舉行了創意產業園和生物納米科技園奠基儀式。  創意產業園是蘇州工業園區國際科技園的第五期工程,佔地面積近40公頃,總投資7億元。
  • 華孚時尚入皖建30萬錠智能紡紗產業園
    華孚時尚表示,此次投資旨在建設智能化紡紗工廠,採用自動化、數位化、連續化、智能化紡紗成套裝備,生產差別化高品質新型紗線。公開報導顯示,在12月7日舉行的華孚30萬錠智能紡紗產業園項目籤約儀式上,華孚控股有限公司、華孚時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挺表示,華孚公司將紮根淮北、精耕細作,全面加快30萬錠智能紡紗產業園項目建設,促進產業集聚,形成示範效應。
  • 兩大美企巨頭,不聽美國總統的話,繼續在華發展,仍堅持對華投資
    美國和華為的事情是世人皆知了,就連任正非也表示,感謝川普為華為做「代言」,但在這之後,美國就又有了這樣的一些操作。近日來,美國隔空喊話美企,讓美企都搬回美國,但如此一來,受傷害最大的仍然是美企,所以搬回美國的美企是寥寥無幾。
  • 關閉在華電視工廠,三星製造在華有退有進
    9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韓國三星電子發言人當地時間周一表示,該公司決定在11月底前停止其在中國唯一一家電視機工廠的生產。三星在早前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決定是其生產設施「持續努力提高效率」的一部分。據悉,該工廠是三星在中國的唯一一座電視工廠,目前擁有3條電視組裝線和623名員工。
  • 蘇州古城區首個多功能運動產業園「藍SPORT」隆重開園
    7月31日,2020中國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品交易博覽會姑蘇區分會場開幕式暨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儀式隆重舉行。蘇州市委常委、姑蘇區委書記黃愛軍,蘇州市體育局局長周志芳,蘇州市文物局副局長、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姑蘇區委常委、保護區黨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尤培東,姑蘇區政府副區長、保護區管委會副主任單傑,江蘇中元控股集團總裁顧軍,蘇州國際設計周運營公司總經理孫群以及蘇州市、姑蘇區相關部門和街道的領導等出席活動。
  • 蘇州工業園推動製造工廠向總部轉型、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
    蘇州工業園推動製造工廠向總部轉型、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 2018-12-10 1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東協健康運動產業園落戶防城港
    12月18日下午,防城港市政府在該市舉辦「百企廣西行」招商推介會,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備受關注的中國—東協健康運動產業園已落戶防城港市,該項目作為國家體育總局與自治區政府共建廣西體育強區主要目標任務之一,佔地約1萬畝,現已開展意向選址等一系列相關工作。
  • 第一個在美設立工廠,這家棉紡龍頭企業在貿易摩擦下過得怎麼樣?
    過去,紡紗廠曾經是大規模低勞動力成本製造的縮影,高成本和低成本製造國家之間也曾有著涇渭分明的界線,現而今,這種清晰的界線已經開始模糊,紡織廠在美國的建立正是這種界線模糊的一部分。   和華為、聯想等高科技企業不同,中國的紡織行業多年來一直是被認為是低端產能外轉的領頭羊,轉移到越南、印度、印尼等國家固然常見,但最終將工廠設立在美國的卻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