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3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走進竹鄉安吉,猶如走進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
安吉天荒坪鎮的餘村村是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村子三面青山環繞,入眼皆是美景。凌空俯瞰,漫山翠竹將小村塗抹成一片舒展開來的碩大綠葉,澄澈的餘村溪穿村而過,一幢幢精緻的「個性」民宿錯落有致,每座庭院綠樹成蔭、花草滿園,成為「葉脈」上最為動人的風景。 不止是餘村。安吉橫山塢村目蓮塢自然村的美景建設同樣令人關注,村子裡民宿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在橫山塢村的簾青民宿,推窗即景,滿眼是綠,4畝地大的院落裡載滿花木、竹子,綠意肆意生長,美麗鄉村的新風拂面而來。
如今,安吉民宿產業已蓬勃發展,綠水青山間,越來越多的精品民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許多掩映在茫茫竹海中,既無交通優勢又無資源優勢的小村莊,一躍成長為魅力四射的明星村。 「農家樂」是安吉民宿的起源。歷經20多年的培育、發展、規範、提升,安吉民宿的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特色不斷彰顯,已實現了從「點上萌芽」向「遍地開花」,從「單一吃住」向「多元經營」,從「各自為政」向「抱團發展」的轉變。
幾年來,安吉民宿在經歷了大體量、粗獷式發展階段後,逐漸形成了一批「有個性」的品質民宿。這些民宿既結合了安吉當地的文化、環境特色,又融入了民宿主人的個性化審美,讓慕名而來的遊客在安吉一地就可感受到多樣化的住宿體驗。
以安吉靈峰街道的簾青民宿為例,該民宿以東南亞野奢風格迅速成為網紅民宿,帶動了整個藝術民宿村落的入駐和對外影響力;安吉上墅鄉也湧現了松果花園、大麓書院等一批精品民宿,在民宿建設中體現出「土」的特色,越來越多的民宿為自己張貼「個性標籤」。
依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鋪開和全域旅遊的大發展,安吉的民宿迎來了一個新的高潮。尤其在「兩山」理念的指導下,安吉民宿的發展走出了一條「貼近地方實際、富有安吉特色」的路子,全縣的民宿有了明確的三大標籤。
民宿致民富,第一個標籤是以村民為主的「富民民宿」。安吉天荒坪鎮大溪村全村549戶農戶,沒有一分耕地,發展民宿202家,直接從事民宿及鄉村旅遊產業人員有1500多人,70%的村民收入就來源於民宿經營。第二個標籤是內涵豐富的「全科民宿」,依託安吉竹製品、白茶等特色產業,形成了一批在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都別具一格的特色民宿。第三個標籤是外土內洋的「文化民宿」,注重經營鄉愁、經營文化,豐富鄉村旅遊的內涵和人文體驗。
更可喜的是,民宿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鄉風文明及農村面貌改善。城市遊客為農村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也帶來了現代文明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態度,促進了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對山區農民自身價值和發展有了新的定位。
在民宿經濟的帶動下,如今安吉的廣大鄉村,我們看到的是滿足而富有的農民,聽到的是歡樂而自信的新時期田園牧歌。
他山之石 如何攻玉?
以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為主引擎,推動鄉村振興,拓寬「兩山」轉化通道。
除了良好的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安吉民宿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吉較早出臺了各類地方標準引導民宿發展,如行業服務質量通用要求、星級評定辦法、地方性消防管理辦法等。「縣裡還出臺了《安吉縣休閒經濟獎勵政策》,每年以不少於3000萬元的獎勵資金,用於獎勵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美麗鄉村示範村經營、鄉村民宿提升、鄉村旅遊節慶活動、鄉村人才引進等。」安吉縣旅委相關負責人說,安吉還形成了縣鄉村旅遊管理辦公室——鄉村民宿集聚區——鄉鎮民宿服務中心——村級民宿服務工作站四級服務網絡,為民宿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安吉民宿經濟發展,成功經驗之一是「模式創新」。近年來,安吉堅持「生態文明+共創共富」,以村民為主體,凸顯村民的主人翁地位、發揮村民的主人翁精神,建成一批民宿集聚村。目前在安吉,已經形成了像大溪村農民個體投資,鄣吳鎮工商資本投資,高家堂村「公司+農戶」投資,橫山塢村「公司+村集體+農戶」投資等鄉村民宿發展模式,通過民宿集群,輻射帶動周邊產業發展,有力促進了村民增收,把鄉村的綠水青山更多地轉化為村民的「金山銀山」。
此外,「規劃引領」是記者在安吉學習時,當地幹部群眾提得最多的一個詞。「需要用活村內的舊屋、河道、果林、菜園等素材,而不是城市化的照搬照抄;要按照村莊原有的脈絡進行梳理,策劃新產業,引進新思想,讓更多年輕人回到村莊,將規劃與運營有機結合,讓美麗鄉村產生美麗經濟;要創新產業規劃設計,打造合理的鄉村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鄉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更多人愛上鄉村、投資鄉村。」安吉縣魯家村當地幹部介紹說,當時魯家村花了300萬,請高端設計公司對整個村子進行村莊環境規劃、產業規劃和旅遊規劃。
我縣民宿經濟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湧現了「一水間」、碗鋪「童話村」等一大批精品。但是,與安吉相比,依然存在「小」、「散」、特色不鮮明等短板。創新鄉村經營模式,壯大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旅遊,用內容吸引人、靠內涵留住人,讓「頭回客」變成「回頭客」,讓「過路客」變成「過夜客」,讓民宿經濟興起、繁榮,正是我們值得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記者:陶峰松 鄭麗佳
原標題:《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學標杆 武義融媒安吉行 綜述之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