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

2020-12-20 澎湃新聞

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學標杆 武義融媒安吉行 綜述之五】

2020-10-03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走進竹鄉安吉,猶如走進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

安吉天荒坪鎮的餘村村是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村子三面青山環繞,入眼皆是美景。凌空俯瞰,漫山翠竹將小村塗抹成一片舒展開來的碩大綠葉,澄澈的餘村溪穿村而過,一幢幢精緻的「個性」民宿錯落有致,每座庭院綠樹成蔭、花草滿園,成為「葉脈」上最為動人的風景。 不止是餘村。安吉橫山塢村目蓮塢自然村的美景建設同樣令人關注,村子裡民宿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在橫山塢村的簾青民宿,推窗即景,滿眼是綠,4畝地大的院落裡載滿花木、竹子,綠意肆意生長,美麗鄉村的新風拂面而來。

如今,安吉民宿產業已蓬勃發展,綠水青山間,越來越多的精品民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許多掩映在茫茫竹海中,既無交通優勢又無資源優勢的小村莊,一躍成長為魅力四射的明星村。 「農家樂」是安吉民宿的起源。歷經20多年的培育、發展、規範、提升,安吉民宿的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特色不斷彰顯,已實現了從「點上萌芽」向「遍地開花」,從「單一吃住」向「多元經營」,從「各自為政」向「抱團發展」的轉變。

幾年來,安吉民宿在經歷了大體量、粗獷式發展階段後,逐漸形成了一批「有個性」的品質民宿。這些民宿既結合了安吉當地的文化、環境特色,又融入了民宿主人的個性化審美,讓慕名而來的遊客在安吉一地就可感受到多樣化的住宿體驗。

以安吉靈峰街道的簾青民宿為例,該民宿以東南亞野奢風格迅速成為網紅民宿,帶動了整個藝術民宿村落的入駐和對外影響力;安吉上墅鄉也湧現了松果花園、大麓書院等一批精品民宿,在民宿建設中體現出「土」的特色,越來越多的民宿為自己張貼「個性標籤」。

依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鋪開和全域旅遊的大發展,安吉的民宿迎來了一個新的高潮。尤其在「兩山」理念的指導下,安吉民宿的發展走出了一條「貼近地方實際、富有安吉特色」的路子,全縣的民宿有了明確的三大標籤。

民宿致民富,第一個標籤是以村民為主的「富民民宿」。安吉天荒坪鎮大溪村全村549戶農戶,沒有一分耕地,發展民宿202家,直接從事民宿及鄉村旅遊產業人員有1500多人,70%的村民收入就來源於民宿經營。第二個標籤是內涵豐富的「全科民宿」,依託安吉竹製品、白茶等特色產業,形成了一批在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都別具一格的特色民宿。第三個標籤是外土內洋的「文化民宿」,注重經營鄉愁、經營文化,豐富鄉村旅遊的內涵和人文體驗。

更可喜的是,民宿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鄉風文明及農村面貌改善。城市遊客為農村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也帶來了現代文明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態度,促進了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對山區農民自身價值和發展有了新的定位。

在民宿經濟的帶動下,如今安吉的廣大鄉村,我們看到的是滿足而富有的農民,聽到的是歡樂而自信的新時期田園牧歌。

他山之石 如何攻玉?

以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為主引擎,推動鄉村振興,拓寬「兩山」轉化通道。

除了良好的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安吉民宿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吉較早出臺了各類地方標準引導民宿發展,如行業服務質量通用要求、星級評定辦法、地方性消防管理辦法等。「縣裡還出臺了《安吉縣休閒經濟獎勵政策》,每年以不少於3000萬元的獎勵資金,用於獎勵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美麗鄉村示範村經營、鄉村民宿提升、鄉村旅遊節慶活動、鄉村人才引進等。」安吉縣旅委相關負責人說,安吉還形成了縣鄉村旅遊管理辦公室——鄉村民宿集聚區——鄉鎮民宿服務中心——村級民宿服務工作站四級服務網絡,為民宿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安吉民宿經濟發展,成功經驗之一是「模式創新」。近年來,安吉堅持「生態文明+共創共富」,以村民為主體,凸顯村民的主人翁地位、發揮村民的主人翁精神,建成一批民宿集聚村。目前在安吉,已經形成了像大溪村農民個體投資,鄣吳鎮工商資本投資,高家堂村「公司+農戶」投資,橫山塢村「公司+村集體+農戶」投資等鄉村民宿發展模式,通過民宿集群,輻射帶動周邊產業發展,有力促進了村民增收,把鄉村的綠水青山更多地轉化為村民的「金山銀山」。

此外,「規劃引領」是記者在安吉學習時,當地幹部群眾提得最多的一個詞。「需要用活村內的舊屋、河道、果林、菜園等素材,而不是城市化的照搬照抄;要按照村莊原有的脈絡進行梳理,策劃新產業,引進新思想,讓更多年輕人回到村莊,將規劃與運營有機結合,讓美麗鄉村產生美麗經濟;要創新產業規劃設計,打造合理的鄉村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鄉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更多人愛上鄉村、投資鄉村。」安吉縣魯家村當地幹部介紹說,當時魯家村花了300萬,請高端設計公司對整個村子進行村莊環境規劃、產業規劃和旅遊規劃。

我縣民宿經濟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湧現了「一水間」、碗鋪「童話村」等一大批精品。但是,與安吉相比,依然存在「小」、「散」、特色不鮮明等短板。創新鄉村經營模式,壯大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旅遊,用內容吸引人、靠內涵留住人,讓「頭回客」變成「回頭客」,讓「過路客」變成「過夜客」,讓民宿經濟興起、繁榮,正是我們值得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記者:陶峰松 鄭麗佳

原標題:《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學標杆 武義融媒安吉行 綜述之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牢記囑託學標杆 武義融媒安吉行(三)】民宿經濟:「個性」民宿...
    【牢記囑託學標杆 武義融媒安吉行(三)】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 2020-10-12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田園民宿促增收
    上海金山朱涇   打造田園民宿促增收  早春三月,春風和煦。記者走進上海金山區朱涇鎮新涇村一農5組,只見農家房屋白牆黛瓦,植物小景點綴其間,更添江南韻味。「房子出租用作民宿後,除了自己每月的養老金1200元,家裡田地每年3500元流轉費收入,接下來每月還有2800元的租金。」  2018年,朱涇鎮新涇村與上海朱涇泰萊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田園綜合體項目,在該村一農5組5幢農宅開發民宿,作為先行啟動區。
  • 美麗民宿 安鄉富民——安吉加快發展民宿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旅遊變得熱門,民宿這種新型旅遊業態也如雨後春筍,在安吉蓬勃發展。  20年裡,安吉的鄉村民宿完成了從「點上萌芽」向「遍地開花」、從「單一吃住」向「多元經營」、從「各自為戰」向「抱團發展」轉變。如今,安吉縣已有1184家民宿和農家樂,吸引附近3.5萬農民從事相關產業。
  • 悠家民宿:堅持以客戶為中心 助力國內精品民宿
    倚一片青山,伴一抹綠水,享受田園牧歌般的生活,已然成為當下眾多都市人的夢想,而近幾年發展如火如荼的民宿似乎就是實現這種夢想的重要途徑。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民宿可以為遊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機會。個性化、多功能化的民宿既能滿足大家最基本的住宿要求,又超越了簡簡單單的居住空間概念,延伸到在當地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和價值。
  • 利川白鵲山 民宿小村的田園牧歌
    利川市將旅遊開發與精準脫貧工作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鄉村民宿產品,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白鵲山村支部書記胡昌輝決定,率領全村先吃螃蟹,「每個獨立衛生間改造補貼1500元,一個標間補貼6000元。」利川市也先後投資3000多萬元,為白鵲山實施硬化、亮化、美化,鼓勵將老房子升級成民宿,一座座舒適漂亮又頗具民族風格的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 國外流連忘返,國內遍地開花卻少有人住,中國民宿的問題出在哪
    導語:國外流連忘返,國內遍地開花卻少有人住,中國民宿的問題出在哪?以前說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更多的是表達人們對食物的需求,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這句話有了全新的解釋,那就是靠山水來發展農村的特色旅遊經濟。尤其是在一些風景秀美或者文化底蘊深厚的山區,每天都會有很多來自城市的遊客前去觀光,無意當中就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為建設新農村指明了一條發展道路。然而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表現得很骨感,中國的農村旅遊經濟真正發展起來的很少。
  • 摘櫻桃住民宿 享受田園風光
    現下正值漢源甜櫻桃銷售火熱階段,6月4日,記者走進漢源記錄這一「果經濟」給百姓帶來的好處。桃源村海拔較低,甜櫻桃要比其他地方稍早成熟,現下雖已結束了銷售,但依舊抵擋不住前來一覽田園風景的遊客。漢源甜櫻桃的種植技術越來越成熟,培育出的甜櫻桃果大、色豔、味濃、品質優良,有效帶動了群眾致富增收。冬天曬太陽、春天賞桃花、夏天來避暑、秋天摘果子。桃源村的村民們又靠著甜櫻桃賺了一把。
  • 改造舊宅建民宿 拓寬村民增收路
    良慶區那馬鎮衝陶村,那居民宿項目初具雛形。日前,走進良慶區那馬鎮衝陶村,那居民宿項目已初具雛形,特色民宿住宅樓、主題餐廳等農旅新貌映入眼帘,休閒娛樂設施逐步配備完善。目前,那居民宿項目下的民宿、垂釣、燒烤餐飲等部分子項目已建成並對外開放。
  • 長沙:夜憩民宿裡詩意棲居
    年,影珠山膠囊酒店、高橋民宿點相繼開業,計劃再面向社會招募民宿合伙人200戶,改造民宿300間,結合自然景觀、紅色資源等建立5-8個研學基地;在基地周邊打造3-5個工業旅遊網點…… 8個年頭,一步一個腳印,憑藉著鄉村旅遊人的務實和熱忱,慧潤民宿群在長沙縣北部鄉鎮遍地開花,並跨區輸出到望城的慧潤蝶夢山谷,逐漸形成一套成熟可複製的「慧潤模式」,「為盤活閒置資源、鄉村精準扶貧提供了一條極具實操性的路徑
  • 途遠守望田園民宿亮相陝西楊凌首屆鄉村文化旅遊節,喚醒鄉愁記憶
    10月22日,陝西楊凌首屆鄉村文化旅遊節暨守望田園精品民宿運營啟動儀式在五泉鎮王上村舉行。楊凌區委、區政府相關領導單舒平、陳輝、李永東、楊飛、樊兵出席啟動儀式。守望田園作為途遠落地陝西的首個鄉村振興項目,途遠CEO石紹東與政府領導共同為守望田園精品民宿項目揭牌。
  • 田園與美景並存,農舍與民宿毗鄰:看銅梁在成渝雙城間演繹原鄉風情
    翠英村的西郊花語悠遊谷玫瑰島內,各色玫瑰盛放;西來村的西郊雅社民宿,以極簡風格詮釋日式風格與禪意盎然…… 這裡是農作區也是景區,田園與美景並存,農舍與民宿相鄰。 這就是「原鄉風情・大美銅梁」。
  • 一條村三分之一村民辦民宿
    一條村三分之一村民辦民宿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劉鎮、增宣  2019-11-01 從昔日的閒置農房、廢棄舊村,到如今遍地開花的民宿旅舍,增城積極探索出一條特色鮮明的鄉村休閒旅遊發展之路。
  • 隱逸綠水青山間 爆紅網絡朋友圈 安吉特色民宿富民增收
    歷經20多年的培育、發展、規範、提升,安吉民宿的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特色不斷彰顯,已實現了從「點上萌芽」向「遍地開花」,從「單一吃住」向「多元經營」,從「各自為政」向「抱團發展」的轉變。  截至目前,安吉共有民宿1184戶,分景區依託型、生態度假型、文化創意型三大類別。今年前10個月,該縣民宿接待遊客993萬人次、直接營業收入1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5%、22.6%。
  • 河北固安鄉村民宿打造「幸福引擎」
    固安縣柳泉鎮北房上村新建的精品民宿。2016年,北房上村引進楓林莊園有限公司,流轉土地近1000畝,採取「村街+企業+農戶」的模式,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以創新創造為徑,創建了集觀光度假、餐飲娛樂、科普體驗、戶外健身、養生養老、原生態田園生活為一體的多元化鄉村旅遊示範區,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打造農民增收致富的「幸福引擎」。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共享農莊,悠享海南田園之樂
    閒暇時光,與家人下鄉踏青、採摘蔬果、體驗農耕;若工作繁忙,還能在家通過網際網路遠程監控農莊裡瓜菜家禽的生產和管理……如此歸隱田園、返璞歸真的田園牧歌之夢,如今正逐漸變成現實。  日前,財政部下發《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今年在海南等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因地制宜發展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
  • 精品化民宿為老牌旅遊鄉鎮增添新動力
    與此同時,村邊的「昱棧」民宿迎來了一批新客人。近年來,諸葛鎮依託古建築古民居優勢,不斷挖掘、建設特色旅遊點,打造並發展了一批特色民宿,帶動旅遊進一步發展,為鄉村振興裝上「民宿產業發展」的引擎。諸葛鎮是浙江老牌的旅遊名鎮,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吸引各地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 閒置農宅「變身」精品民宿,「門頭溝小院」打造多彩田園生活
    在門頭溝區,綠水青山間的「門頭溝小院」精品民宿已覆蓋全區35個村。「門頭溝小院」是門頭溝區打造的精品民宿品牌,「靈山木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推開「靈山木屋」1街78號2鄉的木門,撲面而來的是整個院子生機盎然的錦簇花團,清脆的石階與兩棟木屋渾然天成,山葡萄藤和鮮花吊籃從藤椅、房簷傾瀉下來,像是要把遊客環抱。
  • ...閒置資源打造特色民宿 走出農旅融合新路子 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
    目前,已實施危舊房改造20餘家,蹚出了一條農旅融合新路子,延伸了鄉村旅遊產業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舊房改造,還原鄉村生活場景9月2日,記者在青坪村6組村民趙正菊家看到,樓上的幾間房屋通過整修,窗子和陽臺變得十分美觀,青瓦砌成的花窗造型別致,大廳的拱門鑲嵌花雕木,既古樸又耐看。
  • 民宿實驗:田園夢與殘酷現實?
    到日本實現工業化的1960年代,又有更多人投入遍及全國的草根社區運動——日本學者西村幸夫在其著作中稱之為「再造魅力故鄉」,即人們離開大城市,致力於傳統街區的重生,並認為這是日本當時在「快速經濟發展之後社會反省力量的表現」。的確如此,韓國也一樣,在實現現代化之後,歸農人口暴增,因為有大量城市人群都追求「歸田園居」。
  • 玉溪澄江小灣村高端民宿經濟果物開啟增收新模式
    原標題:小灣村高端民宿經濟果物開啟增收新模式   M60打造的撫仙湖方寸間盧梭民宿 夏娜 攝   4月17日,距離五一小長假還有兩周時間,澂江縣右所鎮小灣村600多間民宿客房已預訂出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