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晨報5月28日報導,雅虎第一次派高層來華普及綜合在線品牌營銷(FMO)概念時,國內IT業界還一片茫然。當日前雅虎北亞區營運總監陳宏守來到北京再次講解FMO時,國內卻已出現了競爭對手,5月21日,樂百氏與新浪的品牌聯合「策略聯盟」同時在網上網下亮相。日前,記者採訪了在IT行業已「服役」16年的陳宏守先生,關於FMO,關於雅虎的未來,陳宏守談了很多,其中的核心觀點是,雅虎依舊會做純網際網路業務,「從一而終」。
1、網際網路是個怪物
陳宏守用「怪物」來形容網際網路的巨大價值,藉以表述了雅虎FMO策略的存在基礎,事實上,福特、寶潔、百事可樂甚至德芙巧克力,都確實從綜合在線品牌營銷方式中得到了好處。
所謂綜合在線品牌營銷實際上就是一個整合了各種在線和離線市場推廣手段、互動的網上平臺,它將充分利用雅虎的媒體服務、直銷服務、溝通工具等功能,從而滿足客戶從提高知名度到增加瀏覽量、發布產品和服務、企業併購及電子商務等各種需求。
「一切商務活動無非兩個目的,留住已有客戶與找到新客戶,而網際網路本身正是實現這兩個目標的良好平臺」,陳宏守認為,「我們有1.92億的註冊用戶,其中6700萬人留下了他們的資料,全世界有65%的網際網路用戶被雅虎觸及,因此依靠FMO,客戶能建立起與用戶的互動溝通,真正實現找到任何受眾,溝通任何人,銷售任何產品的目標。」
但在大陸,雅虎推廣FMO戰略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2000年,內地的電子商務市場為4000萬美元,今年估計是不到8000萬美元,比香港地區大些,但小於臺灣地區,這與內地龐大的網民數量形成巨大反差。顯然,在內地執意追求用戶量沒什麼實際意義,因此陳宏守格外注重用戶群的層次。「雅虎中國的用戶年齡集中在22歲至30歲,學歷高,網齡長,忠誠度高,購買力強,這種輪廓非常清楚的用戶群,很適合在線品牌營銷的需要。」
2、時間會證明一切
陳宏守認為,AOL(美國在線)2/3的收入來自於接入服務,1/3的收入依靠廣告,因此能在震蕩中保持相對穩定,而這並不代表美國在線就戰勝了雅虎。雅虎專注於純粹的網際網路相關業務,但不少分析家認為,美國在線併購時代華納代表了網絡經濟發展的大方向,陳宏守對記者說,這就仿佛教派之爭,誰也不能說對方的宗教就一定是錯誤的。
「許多業務會非常吸引你,但應該學會控制自己不去做,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把什麼都做得很好。上網的人依舊越來越多,我們深信Internet是個好媒體,並按照這個信念發展下去。美國在線也在按照自己的信念發展,它與雅虎究竟誰走對了,時間會證明一切」,陳宏守說。
但市場變化很大,雅虎畢竟要改變一些東西,包括擴大盈利來源。陳宏守介紹,未來雅虎的收入將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是以FMO為特色的廣告服務;其次是一些增值服務,核心是使用者付費,通過提供電影、拍賣等服務來收取一定費用;第三是擴大面向企業單獨定製站點的「企業業務」,比如去年推出的「企業雅虎」,說白了就是包裝自己的科技再賣出去。「我們戰略調整的目的就是,把客戶變成夥伴,把訪問者變成會員,把資訊變成收費服務。」
3、奇摩能賣給雅虎是最好的下策
奇摩被雅虎併購前是臺灣最大的入口網站,「奇摩有自己的IPO(上市)計劃,最後則是另類的IPO」,回顧奇摩被併購的經過,曾擔任奇摩營運長的陳宏守心中別有一番滋味。「奇摩在市場行情最好的時候把自己賣了出去,對所有的股東來講,這是當時最好的下策了。在那種關鍵時刻,真的不能過於自我,不能自大或固執,保護股東權益的機會稍縱即逝。奇摩當時的董事長很清醒,他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好的記錄,創辦了臺灣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然後賣給了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
陳宏守在雅虎大中國區還負責監督雅虎的事業發展和策略聯盟,但他並沒有透露雅虎在大陸會有什麼併購計劃。「雅虎之前曾經買了24個公司,都是科技互補性質的,併購奇摩是雅虎第一個國際性的併購,也是第一個同類項的購買,由於企業文化非常接近,整合比較成功。但就全球企業間的購併案例看,成功的還是少數,因此雅虎對購併持謹慎態度,現在最重要的是考慮股東利益」。
4、需要給新CEO時間
對於雅虎新上任的CEO特利-賽梅爾(TerrySemel),陳宏守顯然寄予厚望。賽梅爾曾在華納兄弟娛樂公司長期擔任執行長,並從事過國際電影、電視及音樂產業的經營管理。雅虎這麼年輕,需要有來自傳統經濟產業的專業人士來掌舵,以獲得進行長期持久的發展。新總裁同創始人楊致遠一樣,是個有「品牌」(有傳奇色彩)的人,他曾經把一個10億美元的事業變成了價值110億美元的事業。他會帶領我們到新的盈利領域,同時更淋漓盡致地落實已有的FMO戰略,雅虎很快將進入正常的理性的增長期。
同時陳宏守認為新掌門的作用不會很快顯現,「他現在已經開始工作,董事會允許他有3至4個月的時間去制定工作計劃,這不可能很快就公布出來。但無論如何,我對雅虎的前途充滿信心。」(記者張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