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英格蘭足球文化 中國的足球文化和英國差多遠?

2020-12-16 騰訊網

過去的兩年裡,有關足球我被人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應該是:你覺得中國的足球文化和英國差多遠?

對於我這種沒有文化的人,來探討文化這個問題,顯然是勉為其難了。但是這兩年裡,我也因此思考了很多,我覺得文化沒有高低、對錯之分,只是有差異。同時,如果真的要了解差異,也必然要了解英國的足球文化到底是什麼樣的。

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間,在英國呆了3周,看了10場比賽,走了14個球場,涵蓋了英超、英冠、英甲、英乙直至業餘球隊,也和很多當地人聊了有關足球,不敢說我真的讀懂了英格蘭足球,只能說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果給英格蘭足球加上關鍵詞,我會說:社區文化。

追溯英格蘭球隊的源頭,你會發現所有球隊的建立,都是源自於社區。比如曼聯是由鐵路工人組成的,阿森納的起源就是兵工廠的工人,富勒姆的創立者是一群教堂的禮拜者。無論因為什麼原因促使一支球隊的建立,這支球隊都是社區的一部分,球隊、球員和球迷之間的關聯,就是社區裡的兄弟。即使並非在這個社區內成長,只要你加入了這個球隊,也就意味著你是我們的兄弟了。

上世紀70年代,曼聯的球員們還住在老特拉福德附近的民宅裡。

吉格斯在社區裡晨跑。

這些對於英格蘭的球迷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日常,對於他們來說,身價幾千萬的球星也不過就是社區中的一份子。

斯科爾斯說:首先,我是奧爾德漢姆的球迷,其次,我才是曼聯球迷。

對英國人來說,他們的娛樂生活非常簡單。工作日的閒暇,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只有周末,才會和朋友們聚一聚。因此,看比賽,就成為聚會的一個藉口。

有個旅居倫敦多年的朋友問我:你有沒有發現,比賽時球迷的情緒都十分激動,一旦比賽結束,即使是輸球的一方,也並不會垂頭喪氣。我仔細想了一下,確實如此。客場0-2負於阿森納之後,我還沒能從失望的情緒裡走出來時,身邊走過去一群群高唱著Chants的曼聯球迷,就仿佛他們和我看的不是同一場比賽。

足球也好,板球也罷,抑或是飛鏢,即使在我們看來很無聊的比賽,英國人都可以買上一杯啤酒看上幾個小時,或者在球場裡呆上一整天。比賽的進程固然會讓他們表達出喜悅或者憤怒,但是更重要的是,比賽是能讓在一個社區裡共同長大的朋友們有理由坐在一起聊天聚會,尤其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社區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離開社區生活,比賽就成為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紐帶。在比賽中喝上一杯啤酒,聊聊彼此的近況,這就是一場比賽對他們的意義。

由此衍生出來的,英格蘭足球俱樂部之間的對抗,也就是社區之間的對抗。

美隊表達對蜘蛛俠的欣賞時,自報家門來表示對他的認可。言下之意,皇后區的小孩兒還行,能夠和我布魯克林的人打上一架。

深究英格蘭足球之間的仇恨,無論是歷史原因、經濟原因還是地域原因,都源自社區文化。比如利茲聯和曼聯之間的仇恨,起源於紅白玫瑰之爭,而雙紅會則是利物浦和曼徹斯特兩個城市經濟發展之間的體現,而更多的德比戰是更直觀的社區地域鬥爭,和一場比賽的勝利有關,又沒那麼有關,和冠軍也更加無關,那些都只是球迷們拿來嘲諷對手的資料,即使沒有,他們也能找到其他嘲諷的東西。

而隨著商業體育的發展,其實對英格蘭的足球文化形成了巨大衝擊。對於傳統的英格蘭球迷來說,球隊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隨著俱樂部的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外地甚至外國球迷湧入球場。這就如同原本你認為回家參加的是一場家庭聚會,結果發現變成了一場大狂歡,除了七大姑八大姨,還有一大堆你完全不認識的人,佔據了你家裡每一個角落,這種失落和厭惡,相信每個人都能體會。

這次俱樂部安排接待我們的Jason和我也有過一次短暫的交流。說實話,英國球迷也不了解我們。曼聯對他們來說,是從小到生活中的陪伴,是他們和家庭、朋友之間的紐帶,對他們來說,有沒有冠軍無所謂,是不是踢英超無所謂,只要曼聯在一天,他們就會陪伴一天。他們不懂,為什麼我們會飛了幾千公裡跑過來看一場完全無關的比賽。

格雷澤入主曼聯時,曼聯的死忠球迷組織了一個MUST組織,意圖對抗格雷澤。包括18年,我和李琰有過一次關於FC United的對話,我發覺我們的理解都對,但也都有點偏差。英格蘭球迷討厭格雷澤,不僅僅因為他是美國人,不僅僅因為他用曼聯賺錢,而是他們覺得曼聯不再是他們的了,他們討厭所有和曼聯「無關」的東西:帶著half-half圍巾,整場比賽枯坐場邊,連Chants都不會唱,幾年裡可能就在球場出現一次。他們只希望每個周末,他們可以在球場,喝著啤酒,和朋友聊聊天,為球隊唱唱歌,把一個禮拜的心情都揮發掉。

對FC United同樣如此,只不過還要增加一個因素,就是日益上漲的看球費用。當他們發現家裡有越來越多的陌生人,而每次要承擔的費用也越來越重時,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再建立一個新的家。對他們來說,能不能成為職業俱樂部無所謂,能不能升級無所謂,有所謂的,只是有個地方,能讓他們一起看球聊天。

比如這次去奧爾德漢姆看球,我和我朋友站在球場外就像兩個怪物,當地人看我們的眼神比當年中國街頭出現一個外國人還要驚奇。因為對他們來說,我們倆就是闖進他們家裡的陌生人。而差猜之所以會被萊斯特的球迷愛戴,不僅僅因為他是球隊的老闆,還因為他對這個城市注入了很多心血。對當地球迷來說,差猜已經是這個社區、這個城市的一份子了。

幾乎每一個英格蘭的球場外面,都有這種球迷牆,只是形式不同,比如很多的球隊會出售紀念磚,比如萊斯特的球場外有個寄思園,實際上這也是球隊和球迷之間的一種感情維繫。相比英國足球,中國足球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因為我們已經錯過了這種社區化發展的土壤。如果僅僅從歷史來比較,那中國足球文化確實差了很遠,但是我們需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模式,和適合自己的文化。

相關焦點

  • 英倫,紳士文化與足球流氓的矛盾體!
    不同的人、物會造就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反作用,也會對人和物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英國詩人霍普金斯說:「即便英格蘭民族不能給世界留下別的什麼東西,單憑紳士這個概念,他們就足以造福人類。」「紳士」一詞最早出現在1413年亨利五世時代。
  •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足球爛是因為沒文化
    足球運動員的培養和訓練,和文化教育完全脫節。我也走過了很多的國家,在英國讀過書,在美國教書5年,在香港教書14年,在國外待了二十幾年。每換一個地方,我都把中國學生組織起來,成立中國學者學生足球隊。我們在美國參加了第一屆美中足球比賽,我是我們這個足球隊的教練,最後以1:0戰勝了耶魯。
  • ...過了一個假節日|英格蘭足球|足球|中超|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12月9日當天,國內網際網路上第一個發布與「世界足球日」相關內容的大號是熱刺官方微博。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國外球隊官方微博上的內容大多是來自推特和Instagram內容的同步和本地化,但這條微博並不是。熱刺這條微博發布的時間是上午8點不到,也就是說當時在英國還並沒有進入12月9日。所以可以判斷,這條微博是非常純粹的本地化內容。
  • 後生可畏 英格蘭足球:擊破魔咒的青春風暴
    當英格蘭足球精緻紳士的外套上不斷的被別上「歐洲中國隊」、「三喵軍團」、「快樂足球」等群嘲取樂的回形針時,他們今天最終由一群快樂年輕的後生們擊破魔咒。在英格蘭參加的世界盃大賽上,每次遭遇點球一決高下的時候,他們的足球總是會和中國詞典裡的一個成語休戚相關——「事不過三」,可惜不過三不行啊,那就不過四、不過五、不過六吧,還不行啊,那就再堅定一次吧,所以這他們沒有讓英格蘭足球第七次倒在點球大戰上。
  • 駐英使館文化參贊吳遜訪問曼徹斯特聯隊足球俱樂部
    2010年3月15日,中國駐英國使館文化參贊吳遜應邀訪問曼徹斯特聯隊足球俱樂部,並與曼聯商業部總經理Richard Arnald先生和外聯部總經理Philip Townsend先生親切交談,就曼聯俱樂部擬在中國進行的青少年足球教育項目計劃交換了意見。
  • 英格蘭:這個國家,足球「有毒」
    一說到三獅軍團,英格蘭媒體如果不議論魯尼似乎就俗了。這是最流行的話題,也是最有爭議的話題。韋恩·魯尼,這位過去10年英格蘭足球標杆性的人物,幾乎就成了英格蘭足球改革的關鍵因素,似乎有他存在,英格蘭足球就無法迎來復甦。
  • 校園是英足球發展根基 中國若複製在於觀念改變
    都知道英國是足球強國,但只有在英國生活和關注足球的中國人,才能真正體會到中英兩國在開展足球運動上的差距,可能和兩國的地理距離一樣遠。多年來,中國一直試圖借用海外的力量發展本國足球,如今,英國先進的校園足球發展體系也成為中國學習的目標。
  • 追本溯源丨提起足球就想到英國,而提起英國你還會想到什麼?
    足球作為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一大體育運動,如今已在世界各個角落盛行,受到無數人的喜愛和熱捧,也正是基於此,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的隕落,能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可神奇的是,無論是提起馬拉度納的傳奇事跡,還是說起足球背後的歷史故事,卻好像都與大洋彼岸的英格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中國足球問題的癥結:在於文化,還是文明?
    我們曾經提出:中國足球的問題在文化, 並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最近有一篇才東亮先生的網文,題目是:「中國足球什麼時候能上去,答案其實很簡單」。那麼這個簡單的答案是什麼呢?用一句話來說,確實很簡單:「推動競技足球的最強大力量不是力量、技術、戰術、性格、技戰術結合了,而是—文明!
  • 聖誕節足球,英國曾經的「春晚」
    虎撲資深足球作者 | 不懂球的麥克雷聖誕節是基督教國家和天主教國家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人們利用假期和家人呆在一起,或者和朋友一起外出旅行,大部分人都獲得了休息時間,包括足球運動員歐洲大部分地區,足球聯賽在聖誕節期間至少有兩周的休賽期,除了英國之外。不過現在的英格蘭足球聯賽也是不會在聖誕節當天舉行足球比賽,球員們至少可以在這一天與家人團聚。但在過去並不是這樣的,從現代足球誕生到上世紀50年代,足球比賽一直都是英國聖誕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學轉英超」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落幕 40名校園足球教練員參訓
    10月17日,由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和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FUSC)、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CSSF)聯合舉辦,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校園足球發展研究中心和山東體育學院承辦的「學轉英超」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在山東體育學院日照校區正式落下帷幕。
  • 足球要回家了,這個英格蘭高唱的梗到底什麼意思?
    隨著英格蘭國家隊在本屆世界盃上的一路凱歌,「足球回家(Football's coming home)」的梗開始紅遍整個英國,甚至蔓延至全世界。威廉王子發推「足球要回家了!」一時間,貝克漢姆、威廉王子、林加德等人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相關內容,那麼,「足球要回家了」到底是一個什麼梗呢?
  • 中國遊客到英國體驗文化
    近年來,來英國旅遊的中國遊客,顯然已經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地在倫敦看看大本鐘、塔橋、聖保羅大教堂,或者參加一個諸如溫莎—牛津—巴斯一日遊這樣的「經典線路」旅遊團,而是更加注重旅行的深度探索和文化體驗,一些英國特色的主題遊、博物館、田園小鎮成為追求旅行品質的遊客們的新寵。度假「慢」遊、主題式觀光、文化體驗,這是中國遊客訪英呈現出的一些新變化。
  • 解讀德國足球文化:日耳曼民族的精神
    機器美學的詮釋者  和以巴洛克為代表,細膩得近乎矯情的南歐藝術風格相比,日耳曼民族的審美觀更多融合了力量的成分,從高聳入雲的哥德式教堂到狂飆突進的文學作品,無不體現著質樸的粗獷。但若以此單純地把德國足球和拉丁足球以「粗獷」和「細膩」加以區分,則不免落入膚淺。德國足球的精髓,在於其力與美的結合。
  • 匈牙利如何用兩場比賽消滅了英格蘭足球的「迷之自豪感」?
    前幾天,英格蘭隊時隔二十八年再次打入世界盃的四強,全球的英格蘭球迷都表示「活久見」和「喜大普奔」。由於這幾十年來英格蘭隊的表現總是悲劇,以至於被稱為「三喵軍團」和「歐洲中國隊」。很多球迷恐怕都忘了英格蘭隊還是一支強隊。
  • 足球——英格蘭足總杯:曼聯勝沃特福德
    新華社照片,美聯,2021年1月10日 (體育)(1)足球——英格蘭足總杯:曼聯勝沃特福德 1月9日,曼聯隊球員麥克託米奈(左)慶祝進球。 當日,在2020-2021賽季英格蘭足總杯第三輪比賽中,曼徹斯特聯隊主場以1比0戰勝沃特福德隊。
  • 足球師資培訓(浦城站) | 了解足球文化、設計足球課堂
    01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社團組織及代表隊的建設8月22日,派迪茵體育•2020浦城縣校園足球專項教師培訓班(浦城站)第一堂課由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中意國際合作辦學首席專家、教育部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科研工作組副組長蔡向陽教授講學《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社團組織及代表隊的建設
  • 城市中的足球,足球中的城市(二)——倫敦!
    對於英國足球來說倫敦這座城市也有著特殊的地方,這座城市裡擁有92家註冊俱樂部、15座正規球場,並在英超擁有6支球隊。作為全世界最著名的「足球之城」,來到倫敦除了去參觀大英博物館等名勝之外,不去各大著名的足球場參觀一番的話也不能算是真的到過倫敦。
  • 足球之國巴西,熱愛足球已成文化日常,其發展現狀會是如何呢
    、西班牙和德國這幾個國家,那麼為什麼巴西可以排在足球運動的首位呢?一戰結束時,也就是聖保羅開展第一撥足球賽事大約20年後,英國對巴西足球的影響幾乎已經銷聲匿跡。英語對足球詞彙的影響迅速被葡萄牙語取代。聖保羅工人階層球隊科林蒂安仍然保留了這傳統的名字。但英國人這種紳士味十足、娛樂消遣式的精英足球文化在巴西只剩下最後的生存空間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英國足球的影響徹底消亡。英國足球的特色是職業球隊到處巡迴打比賽,這和處於上升期的巴西足球截然不同。
  • 都知道英足總,那英格蘭足球聯盟和英超聯盟是什麼?
    作為英格蘭足球的監管機構,英足總往往是球迷討論英超比賽爭議事件所吐槽和調侃的對象。 除了英足總之外,比賽解說和新聞中也常常出現「英格蘭足球聯盟」和「英超聯盟」這樣的機構,這兩個機構又是什麼?它們和英足總之間又有什麼關係?本篇雜談就來說說英格蘭足球的這幾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