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從名字看似乎和金子有關,沒錯兒,金瓜石以前是一個人煙稀少的荒野,直至光緒19年,有人發現這裡藏有黃金礦脈,大量居民搬遷於此;到光緒21年,日治時期日本人來金瓜石開採金礦,居民又再度大增,金瓜石地區也日益繁榮,金瓜石曾有「東亞第一金都」之稱。如今的金瓜石,沒有了往日的浮華,倒是多了幾分寧靜。
「鍊金樓」,日本佔領時期建造的磚混結構小樓,曾作為賓客住宿的旅館,光復後為鍊金工廠。
鍊金樓的外牆磚特意做成帶溝槽的表面,據介紹是日治時期磚造建築1920-1930年代很流行的做法,目的是避免反光,有防空保護的作用。
坑道保留原來的樣子,裡面很潮溼,冬天進入單反的鏡頭就是一層霧,只能用手機拍了。
坑道的布展不錯,在一些特別的地方都有等比例的人物模型,而且能感應遊客,到了模型跟前就會放出當是礦工介紹這個功能區的對話。
黃金博物館裡面的「金瓜石太子賓館」是日治時期的建築,也是臺灣現存保存最好的日式木建築之一,日治時期的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迎接裕仁皇太子之行而修建,雖然,裕仁皇太子最終也沒有來到這裡。
黃金博物館館區裡面有一個不大的餐廳,一定要去,因為有一個套餐很有特色——礦工便當。
「礦工便當」包括一雙筷子、一個包便當的博物館地圖布巾、一個不鏽鋼飯盒,當然還有裡面的美食,全部這些只需臺幣220哦(人民幣45哦),只需220您就可以全部帶回家哦,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子需220哦。
我們大陸的旅遊景點的旅遊產品開發真應該好好學學。
雖然九份、金瓜石屬於新北市,但離基隆市很近,這次時間不那麼充裕就沒有去基隆,前幾篇曾介紹的頤和園的大黃鴨那是正好在基隆,電視裡都是它的新聞,什麼一會兒髒了,一會兒爆了,可能臺灣的新聞本就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