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華米科技發布了 Amazfit GTR 2 智能手錶,我也是第一時間入手體驗了一段時間。也一直有朋友問我,這塊 Amazfit GTR 2 怎麼樣,值不值得買,跟華為 Watch GT 2 比起來更推薦哪一個。正好手中還有一臺年初買的華為 Watch GT 2,都是圓形錶盤,尺寸也都是 46mm,所以今天咱們就對這兩塊智能手錶好好對比一下,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你的購買選擇帶來幫助。
在開始兩款智能手錶的對比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他們的核心參數。Amazfit GTR 2和華為 Watch GT2在屏幕、表身方面的參數很接近,甚至有部分是相同的,比如二者都是使用了 1.39 英寸的 AMOLED 屏幕,像素密度都是 326ppi,續航也是都能做到 14 天。但參數畢竟只是購買的基本參考,在兩款手錶的實際使用體驗中,還是能感受到有著明顯的差距。
外觀手感
智能手錶作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一種,其外觀設計和佩戴舒適性自然是重中之重。華為 Watch GT2和 Amazfit GTR 2均採用了主流的圓形錶盤設計,迎合人們對手錶的傳統審美標準,不過在細節設計上他們卻各有特點,GT2的細節肌肉感強一些,GTR 2則顯得圓潤一體,邊緣過渡自然,觀感上會纖薄一些。
屏幕上的顯示清晰細膩度基本一致,在正常佩戴的距離下觀看完全沒發現屏幕有顆粒感的存在,也是目前智能手錶裡處於領先的水平。兩款手錶也都支持息屏顯示,都有數十款錶盤供你選擇,錶盤樣式也是各有千秋,這裡也就不做贅述。
在實際上手佩戴後,我發現雖然兩款手錶屏幕的顯示尺寸均為1.39英寸,但由於Amazfit GTR 2採用了3D曲面玻璃和超窄邊框的設計,其視覺體驗會更開闊一些,這也是這塊手錶給我的最直接的驚喜。本來,我看發布會上的渲染圖片,還以為會有嚴重的黑框,但實際上手後就打消了我的顧慮,過渡得很自然。像目前主流的全面屏手機設計一樣,我這段時間戴著習慣後,切回華為 Watch GT2就有點不太適應,尤其是大邊框了。
這裡我要著重表揚華米的一點,就是華米在Amazfit GTR 2的3D曲面玻璃表面,添加了一層硬度達到9H的類金剛石鍍膜。這個鍍膜有什麼用呢?官方的說法是日常使用會更加防刮耐磨,硬度能夠達到藍寶石級別。像智能手錶這種天天戴在手上到處蹭的電子產品,貼膜又不好貼,提高屏幕硬度這種做法簡直不要太友好。
兩個手錶給我的感覺是,華為 Watch GT2在表身線條上偏向硬朗,無論是表身邊框、表耳還是屏幕玻璃的線條都是稜角分明,與傳統的男士腕錶設計相似,商務氣息更濃。而Amazfit GTR 2在表身邊框、表耳、屏幕玻璃上都打磨成圓潤的線條,個人覺得時尚感更勝一籌。
對於我來說,也許是習慣了現在電視、電腦、手機上的超窄邊框設計,因此個人較為喜歡Amazfit GTR 2這種弱化了邊緣感的設計,給人一種全面屏的感覺,甚至在錶冠尺寸也更小,減少給用戶造成的硌手感覺,細節比較到位。
使用體驗
在談華為Watch GT2和華米的 Amazfit GTR 2的使用體驗之前,必須要說他們與手機間的連接設定。一句話,如果你是華為系統的手機用戶,華為 Watch GT 2 才是一臺正常的智能手錶,否則很多功能,比如高等級的健康監測功能、NFC 功能、還有語音助手什麼的,都是無法正常使用的。不過這也是手機廠商做智能手錶的一大弊端,核心初衷還是為了自己的生態閉環。
但反觀Amazfit GTR 2則不一樣。也許是華米本身就是專門做智能手錶的,所以它的系統兼容性上要比華為 Watch GT 2 好很多,完美兼容蘋果iOS和安卓系統手機,功能上也都是滿血支持,在使用兼容和便利性上更接地氣。
我還特意找到了華為官方資料整理的 Watch GT2上不同功能與手機的兼容性說明,大家可以看到Watch GT2對華為/榮耀手機的兼容性最好,其他安卓手機次之,最差的則是iOS設備。像房顫初篩、早博等重要的健康功能仍只支持華為/榮耀手機,連高頻使用的NFC公交卡功能,蘋果用戶也無法在上面直接充值。
講完兼容性方面的問題,咱們就步入正題,詳細講講使用上的實際體驗。
健康管理功能上,華為Watch GT2擁有心率、血氧飽和度、睡眠、壓力監測等功能,而 Amazfit GTR 2 也同樣擁有上述這些功能,像其中的血氧飽和度是人體呼吸系統或心腦血管等疾病的先兆特徵,是目前最重要的健康監測數據之一。尤其在 Apple Watch S6 上重點增加這個功能後,血氧測量也成為大家購買智能手錶的核心參考之一。
實際體驗中,兩款手錶的血氧檢測體驗差不多,都是需要平放手腕然後等一段時間,準確度也差不多。根據華米的官方數據,Amazfit GTR 2的血氧飽和度測量成功率有 96%,與醫療級血氧儀檢測結果平均誤差僅為 1.67%。
另外,華米還把血氧和睡眠檢測功能相結合,從而實現對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風險監測,為健康多加一重保障。而華為Watch GT2方面,又回到了之前提到了兼容性問題上,它的睡眠呼吸暫停研究項目卻同樣需要特定的華為手機才能實現,功能設定對於iPhone和其他品牌安卓手機的用戶來說很不友好。像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監測恰恰是血氧檢測功能最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但華為GT2並不對其他品牌手機開放使用,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我覺得這樣的功能限制是無法接受的。
其他功能體驗
這次Amazfit GTR 2也同樣加入了麥克風和揚聲器,除了聽音樂,也支持藍牙通話。接聽電話是我覺得挺實用的一個功能,特別是當手錶上顯示詐騙電話的時候,按掉或者不理只需要「隨手」一個動作就行,不用去掏手機還是方便很多的。
至於在音樂體驗方面,兩款產品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區別。華為GT2需要通過「運動健康」App操作將音樂添加到手錶上,而Amazfit GTR 2則內置了網易雲音樂app,作為網抑雲選手的我直接登錄雲音樂帳號就可同步自己喜愛的歌曲到手錶上,操作方便快捷,同時Amazfit GTR 2本地存儲音樂的空間也達到3GB,能存儲更多動聽的歌曲。
另外,華為GT2在連接到EMUI 10系統及以上版本手機後支持語音助手功能,自從升級這個功能,就可以用手錶查天氣、播放音樂或者調節運動模式。而Amazfit GTR 2支持小愛同學語音助手,也可實現上述的語音操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米在 Amazfit GTR 2 上更進一步地加入了離線語音控制功能,這個是這塊手錶給我的第二大驚喜。我們生活裡,有時候會有不帶手機外出跑步,或者聯不上網的情況,這個時候我也能用語音讓Amazfit GTR 2幫我進行設定鬧鐘、打開秒表、打開音樂等操作,改變以往智能手錶脫離網絡就「不聽話」的壞習慣。最最最關鍵的是,還不用說喚醒詞了,這個功能如果你有 Amazfit GTR 2 的話,就能明白它有多便捷,有多實用了。
基本上,有了Amazfit GTR 2的離線智能語音功能,讓我體驗到24小時語音功能全天候的便利,這體驗「旦用難回」。
小結:
在與華為手機連接使用後,華為GT2確實有著出色的智能體驗,但對於非華為手機用戶體驗就不那麼友好了。而Amazfit GTR 2 面向iPhone和不同安卓手機都能有著一致的「滿血」體驗,功能上不閹割,尤其是在血氧檢測和離線語音加入後,實用性能更加強悍,外觀設計也是非常能打。
特別是,這臺 Amazfit GTR 2 的售價是 1099 元,華為 Watch GT 2 官網價是 1688 元買的,差了將近 600 塊錢,但最後獲得的實際使用體驗卻沒有 600 元帶來的差距。所以,在買來 Amazfit GTR 2 後,我就把華為 Watch GT 2 放在了柜子裡吃灰。
當然,也不是說華米的 Amazfit GTR 2 就十分地出色,沒有一絲缺點。不存在的。這個手錶目前我的感受是,續航還需要進一步優化,雖然說得是 14 天續航,但我用了一個星期,已經耗了 60% 的電量,目測實際續航能有 10-12 天左右。另外,它的自動識別運動模式和自動記錄運動數據,目前還沒有上線,這個也是我特別關注和期待的一點。
那最後,綜合產品外觀、功能和體驗,最新的Amazfit GTR 2絕對是目前該價位裡更值得推薦的智慧型手機產品,大家在選購時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