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研報掘金組
數據支持| 勾股大數據
來源| 格隆匯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
即使經過10月份的一輪大漲,格力股價今年的累計收益率還是負數,是一隻被市場所拋棄的純粹白馬股 。之前外資持股比例達到28.07%,12月15日,格力被MSCI從成分股當中剔除,觸及28%的持股紅線之後,資金被動賣出造成了格力近期的回調。被限制買入而造成的下跌是不是市場給與的機會?
1、怎麼看待格力電器被MSCI剔除?
12月11日,格力電器的外資持股比例高達28.07%,隨後港交所公告12月14日起暫停接受買盤。12月15日,格力被MSCI從成分股中剔除,造成了外資短期內的撤離,公司股價也出現了明顯回調。
格力被MSCI從成分股中剔除,是主觀因素還是客觀原因?難道外資不看好格力的價值了嗎?肯定不是的,是政策的強制規定不讓外資買了,也就是說外資想買也買不到了。
此前,A股也有三家公司上海機場,大族雷射,美的集團觸及28%的紅線而被暫停買入;其中大族和美的被MSCI從成分股當中剔除,剔除之後需要經過12個月的觀察期才能被重新納入。
通過復盤其他幾家公司的市場走勢就會發現,被剔除MSCI只是短期情緒影響,一年內這些公司都跑贏了滬深300。2015年5月,上海機場的外資持股比例高達28.07%,由於公司的基本面也比較穩健,在之後的12個月內公司股價完全跑贏滬深300指數。
2020年1月,美的集團的外資持股比例達到28.0%,觸及持股紅線後外資被暫停買入,疫情對線下業務的衝擊和資金撤出短期對股價形成了壓制。但之後的幾個季度裡,美的的線上業務和出口業務持續超預期,也讓公司走出了長牛行情,收益率遠遠高於滬深300。
所以說格力被剔除MSCI成分股,只會影響短期的資金走向,並不會改變公司的基本面,相反格力的改革,經營都在出現邊際改善的跡象。
2、高瓴可以給格力帶來什麼
2019年,高瓴資本以每股46塊的價格收購格力電器15%的股權,交易金額417億元。公司復牌之後接連兩個漲停,現在看當時的股價就在底部。
引入高瓴給格力帶來了哪些實質性改變嗎?格力是傳統製造業公司,銷售渠道也是傳統的線上門店零售,沒有建立多渠道的優勢。但是高瓴資本進來之後,會給格力賦能帶來線上化的基因,而且從高瓴幫助百麗,藍月亮線上化的案例來看是非常成功的。
同時格力也正在加速線上化,之前格力是堅決不做線上渠道的,但是最近可以看到董明珠在抖音直播帶貨,銷售額從幾個億增長至200億,相當於一個季度的營收。包括格力在經銷商方面的改革,砍掉多餘層級,把優惠讓利給消費者,從而提高公司的產品競爭力。
線下的專賣店渠道是董明珠一手建立的,現在要消減經銷層級無異於刮骨療毒,這個過程會很漫長也會比較痛苦。在高瓴進來之前,格力是不做線上渠道或者不重視線上業務的,但是在高瓴收購格力之後,格力的經營思路發生了明顯改變,包括董明珠本人帶貨直播,直到今年雙十一格力空調市佔率重回行業第一的位置。
11月份,家電行業TOP10當中美的,格力各有5款空調機型排在前面:格力空調市佔率13.4%,美的空調市佔率8.77%。線上的銷量數據好轉,線下的渠道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推進,這些都是高瓴入股格力之後,公司在經營層面發生的明顯改善。
3、渠道改革初現成效
在看格力渠道改革的結果之前,不妨先弄清楚格力為什麼要進行渠道改革?格力過去十年的成長受益於線下渠道,過去的優勢也成了今天阻礙公司發展的短板,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爆發的情況下。而線上零售模式恰好可以解決線下專賣店經銷層級多,渠道效率低的弊端。
和美的對比,格力的經銷商層級至少比美的多兩個,而層級越多投入的資源,成本就越多,渠道運營的效率就越低。
如果格力能提高渠道的運轉效率,空調的終端價格能優惠10%左右,將會大幅提升格力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這是格力目前正在做的,也是值得持續做的事情。
從近期的銷售數據來看,格力的渠道改革已經初顯成效。存貨2020年一季度是266.5億元,三季度末是206.7億元,出現了大幅下降。2020年1-8月份,格力空調銷量明顯弱於美的,也正好證明了美的渠道多元化的優勢。
但是隨著格力渠道改革的持續推進,和線下業務的復甦,2020年1-11月份國內空調的市佔率格力再次趕超美的。銷量數據也說明了格力在某個階段受限於渠道,削減經銷商層級和電商平臺推「董明珠的店」正是公司在渠道方面已經做出了成績。
市場一直認可美的,是因為它在渠道建設和產品多元化方面做的比格力要好很多,但是在空調這一個單品方面,格力已經挽回了曾經丟失的份額,這是公司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格力之前的一波上漲就有業績改善,國內空調市佔率重回行業第一的市場預期。但由於外資持股比例超過28%的紅線限制,造成資金短期被動減持,公司渠道邊際改善的現狀市場遠遠還沒有兌現,2020年估值18倍,是家電龍頭中最便宜的。
線下經銷層級的簡單化,和提高線上的收入佔比都會把格力推向一個讓競爭對手感到緊張的位置。從今年1-11月份的銷量數據來看,格力已經開始出現了確定性,估值的修復過程就是市場存在的預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