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源恐龍化石遭到村民盜掘 警方已追回蛋化石213枚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廣東河源恐龍化石遭到村民盜掘 警方已追回蛋化石213枚

2015-07-30 20:41: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河源警方追回1具鸚鵡嘴龍骨骼化石和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213枚 顏新陽 攝

  中新網惠州7月30日電(顏新陽 王炳炎)近一個月來,位於廣東河源市江東新區勝利村一建築施工工地在爆破作業時發現恐龍蛋化石,部分化石遭到周邊村民盜掘。

  針對此事,河源市文廣新局、源城公安分局、河源市恐龍博物館多部門30日在廣東河源市召開新聞發布會。

  據通報稱,今年6月份以來,江東新區勝利村一建築施工工地在爆破作業時發現了恐龍蛋化石,遭到當地村民哄搶、盜挖。事發後,河源市組成聯合調查工作組,嚴厲打擊盜掘恐龍化石行為。於29日當地警方打掉了一個非法收集、私藏恐龍蛋化石的窩點,成功追回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213枚,鸚鵡嘴龍骨骼化石1具。

  對此次村民盜掘恐龍蛋化石一事,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盜掘恐龍蛋化石的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河源市區,特別是沿東江兩岸,多為紅砂巖層,是恐龍化石資源較為集中的埋藏地。今後凡施工爆破、勾機挖土,一旦發現疑似恐龍蛋化石或其它可疑化石,施工方要第一時間報河源市博物館、當地派出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相關部門人員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處理。河源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在發掘化石過程中,施工方有責任有義務協助該館做好保護挖掘工作。

圖為河源警方追回1具鸚鵡嘴龍骨骼化石和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213枚 顏新陽 攝

  河源市文廣新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河源是「中華恐龍之鄉」,轄區內埋藏有大量恐龍化石資源。歷年來,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恐龍化石資源的挖掘和保護工作,成立了河源市恐龍化石地質遺蹟保護區,加大了對盜掘恐龍化石資源的打擊力度。

  對盜掘、非法搶佔、非法買賣恐龍化石資源的行為,河源市將予以嚴厲打擊。同時,有關部門將加大對施工工地的巡查力度,完善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對《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樹立「保護化石人人有責、盜掘化石將被追責」的意識。

  據了解,河源是「恐龍之鄉」,自1996年3月在河源市區東江邊發現第一窩恐龍蛋化石至今,已搶救、發掘出近17000多枚恐龍蛋化石。2004年底,河源市博物館憑當年館藏10008枚恐龍蛋化石數量榮獲金氏世界紀錄證書,同時,河源市也被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授予「中華恐龍之鄉」。(完)

相關焦點

  •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2/3) "← →"翻頁
  • 廣東居民偷藏213顆恐龍蛋化石 當地施工現場哄搶化石是常事
    2015年8月5日訊,7月30日凌晨,廣東河源警方在一次突擊檢查中,在一當地居民家中查獲被盜搶的恐龍蛋化石213枚,同時繳獲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事後經初步鑑定,這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為遼寧遼西出土的鸚鵡嘴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多為來自河源的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
  • 廣東河源每天有人哄搶恐龍蛋化石 一枚可賣到上萬
    今年初警方查獲的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過去1月河源每天都有人開車哄搶或存龐大「黑市」催生不法交易 多頭管理權責不清文/圖廣州日報記者蟻暢、曾煥陽「快點!衝啊!」在河源市區一處施工現場,爆破音剛落,一名年輕人高喊,隨後,近百人朝爆破點衝去,盜掘、哄搶恐龍蛋化石。這樣的情形,在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裡,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作為「恐龍之鄉」,自1996年3月在河源市區東江邊發現第一窩恐龍蛋化石至今,已搶救、發掘出近17000多枚恐龍蛋化石。
  • 河源市區32枚遭偷盜的「恐龍蛋」被追回
    大洋網訊 前日上午,河源市江東新區勝利村一紅砂巖工地上再次發掘出32枚恐龍蛋化石,不過,這次發掘的零散窩狀恐龍蛋化石,是當地不法分子在偷盜過程中被發現而被查獲的。這次偶然查獲的恐龍蛋化石,再次刷新了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的歷史紀錄。
  • 恐龍蛋化石流失黑市調查:公司化收購 或流出海外
    盜掘一窩恐龍蛋轉手就賣幾十萬 公司化運作海外拍賣 刑法追責難  7月30日凌晨,廣東河源警方在一次突擊檢查中,在一當地居民家中查獲被盜搶的恐龍蛋化石213枚,同時繳獲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事後經初步鑑定,這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為遼寧遼西出土的鸚鵡嘴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多為來自河源的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
  • 廣東一小學生發現11枚恐龍蛋化石 距今6600萬年
    2019年7月23日,廣東河源,9歲小學生張仰喆與其母親在江邊遊玩時,意外發現並辨認出1枚疑似恐龍蛋化石。隨後河源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掘,現場總共挖出一窩總共11枚距今66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之後,博物館將組織專家對恐龍蛋化石進行修復和檢驗。
  • 河源風光--河源恐龍博物館
    該館位於河源市區濱江大道龜峰公園內,與河源市博物館毗鄰,北靠龜峰山,山上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代龜峰塔及明代的龜峰古剎,山下四周建有主體高48米,全長338米,總跨度800米的大型夢幻恐龍雕塑牆,以及高9米的恐龍主體雕塑和10組鋼鐵恐龍創意雕塑。
  • 17000多枚恐龍蛋化石!創下世界之最!
    而在廣東河源,蓋個房子,修條道路,就有可能挖到恐龍蛋化石!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恐龍之鄉「,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同時擁有恐龍腳印化石,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的」三位一體「地區。 河源恐龍蛋化石數量如此驚人!已發現恐龍蛋化石的總數量有17000枚!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並一直保持!這些恐龍蛋化石大部分都收藏在河源恐龍博物館內。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八站 走進河源恐龍博物館
    河源館藏18000餘枚「恐龍蛋」   據了解,河源恐龍博物館(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濱江大道河源恐龍文博園內,以恐龍為主題,分《恐龍產房》《恐龍足跡》《恐龍故鄉》三個展廳,展品以恐龍地質遺蹟為主,其中,2004年,河源恐龍博物館以館藏10008枚「恐龍蛋」榮獲金氏世界紀錄,而如今該館館藏的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八站——「源來如此」 走進河源恐龍博物館
    截止至2019年12月,我國已經根據骨骼化石發現命名了322種各類恐龍! 我們曾經有一個49天的約定 還記得這些中國恐龍麼? 走進中國恐龍的新家 第八站 「源」來如此 走進河源恐龍博物館 廣東河源,可是名副其實的恐龍家鄉
  • 美媒:中國化石挖掘存在灰色地帶 村民私藏恐龍蛋
    古生物學家說,這裡是世界上完整恐龍化石收藏量最多的地方,其中許多藏品都顯示了羽毛存在的證據,在近幾年裡徹底改變了科學界對於恐龍進化到鳥的認知。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4日報導,金氏世界紀錄認定,天宇自然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
  • 村民建牛圈挖出恐龍蛋化石 兩天挖出30多枚
    上世紀90年代,地質專家在十堰市鄖陽區幾個鄉鎮先後發掘出土數萬枚恐龍蛋化石和恐龍骨骼化石,鄖陽區因此被稱為「恐龍故鄉」。10月12日,鄖陽區譚山鎮西王村一村民修建牛圈時,挖出3枚恐龍蛋。地質專家聞訊趕到該村,於27日又挖出一窩30枚恐龍蛋化石。據專家初步鑑定,該地恐龍蛋屬扁圓蛋類,賦存地層為距今約1億年的白堊系上統時期。昨日,記者來到西王村,採訪了恐龍蛋化石發現的經過和幕後故事。開山建牛圈 驚現恐龍蛋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地方叫寨溝。村民王彥峰介紹,他準備在自家屋後修建一個牛圈,但因場地有限,他決定開挖部分山體。
  • 他隨「河源龍」遠去
    這名專注河源恐龍化石研究21年、為「黃氏河源龍」命名的專家,匆匆走完了自己光輝而耀眼的一生。連日來,河源眾多市民以不同的緬懷方式,深切悼念這位為河源乃至全國恐龍研究作出傑出貢獻的英才。手把手教館員修復化石標本「他為人實幹執著,是研究河源恐龍的第一人。
  • 河源恐龍博物館和龜峰塔,向全國醫護工作者免費開放
    為致敬白衣天使臨危不懼的精神、 默默無聞的付出, 今日, 記者從市博物館獲悉, 市博物館所屬河源恐龍博物館、龜峰塔, 在2020年度 重新開放之日起至
  • 小學生河岸邊遊玩 意外發現一窩完整的恐龍蛋化石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曾煥陽 通訊員黃志青、蘇遠龍 攝影報導)昨日上午,河源市區寶源學校小學生張仰喆與其母親李小芳在河源市區東江大橋東面的岸邊遊玩時,意外在斷橋便道的護坡上發現1枚「圓形石蛋」。經河源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現場發掘,共挖出11枚「石蛋」。經河源恐龍博物館專家辨認,確認出土的這11枚「石蛋」是一窩完整的恐龍蛋化石。
  • 河源龍:酷似鴕鳥的竊蛋龍
    ,分為黃氏河源龍(模式種,廣東)和延氏河源龍(蒙古)兩個種,生活在距今7000~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 今天的主角正是其中的黃氏河源龍,首先我們先看看名字的由來吧。所有的生物種類都是雙名命名法,分為種和屬,其中黃氏是它的種名,而河源龍是它的屬名。種名贈給在河源恐龍化石發掘和保護工作中作出巨大貢獻的時任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先生,而屬名來自化石的發現地廣東省河源市。
  • 恐龍曾在你家鄉?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無恐龍省區還剩7個
    你的家鄉有恐龍化石嗎?恐龍化石包括恐龍的足跡化石、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1月12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截止2020年底,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除天津、上海、福建、海南、青海和港澳臺等8個省級行政區外,其餘26個省級行政區均已發現恐龍化石。
  • 廣東人遊河源,向「客家古邑 萬綠河源」出發
    近日,河源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舉辦了「廣東人遊河源」 活動。活動通過網絡徵集評選出「廣東人遊河源」十大理由,繼而評選出「河源十大網絡推廣大使」,在隨行媒體見證下,一起走進河源,體驗鄉村特色、康養休閒、親水、客家+恐龍文化等內容,感受客家古邑的歷史文化,挖掘河源文旅的獨特魅力,記錄萬綠河源的生態山水,向更多人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河源。大使們深入了河源鍾靈毓秀的生態山水。
  • 廣東河源恐龍博物館萬綠湖遊記
    本次出行目的地河源,之前有朋友去過,大致的遊覽路線都在心中有數!順著筆架山公園的路一路上來,幾乎爬到頂,結果走錯路線,回頭從另一條路去水電站。巴氏納摩蓋特母龍古代魚化石這個厲害了,居然是霸王龍的牙齒!這麼大的腳印,恐龍一定小不了!
  • 館藏恐龍蛋化石之多創金氏世界紀錄,現實版「侏羅紀公園」在這
    黃氏河源龍復原照片。2004年,廣東河源憑藉10008枚館藏恐龍蛋化石一舉拿下金氏世界紀錄。16年後的今天,這座粵東北小城並沒有停下發掘腳步,恐龍蛋化石數量逼近兩萬枚。執著的「集蛋者」熱情不減、數量不斷刷新,但修復和研究難題隨之而來,解謎需要的時間和努力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