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正式發布,這是繼不久前發布的2020QS世界大學排名、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之後的又一個「2020大學排名」。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排名對象為教育部最近一次公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19年6月15日)中辦學層次為本科,且同時符合「2018年有本科畢業生;專任教師不少於100人」兩項條件的高校。最終有806所公辦大學、156所民辦高校、237所獨立學院、6所中外合作辦學及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的院校,共計1205所高校上榜。中國消防救援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因情況特殊暫未被納入該排名。
筆者根據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總榜)數據,整理出排名國內前100位的高校名單,製作出「2020中國內地百強大學排名表」,現與大家分享。
排名第1的清華大學已經連續多年在該榜中位居「國內第一」;北京大學僅次其後,位列國內第2;浙江大學排國內第3;上海交通大學排國內第4;南京大學排國內第5。
排名第3到第7的高校仍是華東五校。在早前發布的2018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和2019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兩榜大學排名中,華東五校也佔據了國內排名第3到第7的位次。只是在2019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排國內第7的高校除南京大學外,還有華中科技大學。不過在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華中科技大學的排名下降了一位,排國內第8。
2019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位列國內前十的高校,有九所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仍位列國內前十,原來排國內前十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本次排名有所下降,掉落到十名開外,列國內第12位;武漢大學的排名有所上升,從去年國內12位的名次上升到今年國內第9的位次,晉級為國內前十,表現突出。
對「軟科版」大學排名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武漢大學幾乎沒有在該榜中進入過國內前十。近四年發布的2017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2018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2019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武漢大學僅在最新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擠進了國內前十,說明武漢大學的實力得到該榜排名機構的認可。
不出所料,排名最高的地方大學果然還是蘇州大學。該校排名國內第38位,位次超過了985高校蘭州大學。
事實上,蘇州大學經常在各種排行榜中位列「地方大學第一」,愛思唯爾(Elsevier)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蘇州大學以18位高被引學者數量,成為榜單中排名最高的地方高校;2020年1月發布的ESI數據,蘇州大學有13個學科排名進入世界前1%,綜合排名為世界第354位、中國內地高校第19位,位列「地方大學第一」。
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名,蘇州大學排世界第388位、中國內地高校第21位,名次超過天津大學、山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985高校,是該榜中排名最高的地方大學;軟科2019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蘇州大學位列世界第151-200位、中國內地高校第9-17位,依然是中國內地排名最高的地方大學。
我們發現,表單中排名前四十位的高校除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外,其餘的全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且絕大多數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若不考慮中外合作辦學及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性質的高校,排國內第46位的南方科技大學為排名最高的「非雙」高校(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南科大排「非雙」高校第一,人們一點也不奇怪,畢竟該校曾在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國內前十。
與南科大並列排國內第46位的首都醫科大學,也是一所「非雙」高校,其在2020軟科中國醫藥類大學排名中位列國內第二,排名僅次於北京協和醫學院。該校頗受考生歡迎,在很多地方的錄取線甚至超過部分985高校。
此外,還有一些「非雙」高校在「中國內地百強大學排名表」中有著不錯的表現,比如與南京農業大學並列排國內第47位南京醫科大學;與江南大學並列排國內第59位的中國醫科大學;排國內第62位的上海科技大學和排國內第65位的深圳大學等。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還是所謂的國際排名機構發布的「U.S.News大學排名」和「QS大學排名」,都不可能全面準確地反映高校的全部實力。實際上,大學實力是無法完全通過數位化的東西去衡量的,因此每位考生和考生家長都應帶著「僅供參考」的態度去看待各種排名,以讓自己的評價更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