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大棚裡種植番茄,農戶遇到最多的問題應該就是病害了。要想有效地防治病害,不僅和用藥有關,而且和農戶的日常管理也有分不開的關係。
農戶老李是一位番茄種植戶,今年也是第一年開始種植,對於病蟲害的防治,他也是有說不完的苦衷。老李說:「以前沒有種時,認為最大的難處是番茄熟了,不知道怎麼銷售,後來我想錯了。」
「怎麼了,遇到什麼難題了?番茄賣得不錯呀!」
老李說:「難的是種植過程呀,冬茬種植時,番茄病害一直治不住呀,藥一遍一遍地打,都治不住,現在棚裡常發生的疫病、灰黴病,一到陰天特別容易上病害。整枝摘葉都是小心翼翼的,害怕又嚴重了。」
冬天大棚裡灰黴病,晚疫病很常見,溫度低,棚內溼度又大,等到感染以後徹底地治病害就很難了。你要問我怎麼治,我也不敢保證打藥就能治好呀。
「所以啊,通過這茬種植的教訓就知道了,防病要大於治病。防病害特別容易,能用的藥劑也很多,比如說灰黴病用點異菌脲、啶醯菌胺這些藥,在日常管理時,提前去噴一遍防一下,防是比較簡單的,現在很後悔。」老李說。
這就是經驗啊,沒有病害時管理起來很輕鬆,但是一旦低溫、陰霾天時,病菌侵害葉片、果實,就很讓人頭疼。病害防治時,用殺菌劑很重要,但很多人忽略了,病害防治的時機更重要。
很多農戶都是看到病害之後再打藥的,基本隔三四天就打一次藥,這樣增加了人工成本,防治病害的效果也很差。有經驗的農戶,對番茄病害發生的規律比較清楚,什麼時候是病害的高發期,就要提前噴藥防治了。
老李說:「有些人不明白種番茄打了這麼多藥,可是不打藥根本治不住呀。以後再種番茄,我就知道了,一定要以預防為主,包括蟲害也是一樣的道理。」
除了用藥劑防治以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創造番茄適宜的生長環境,合適的溫度和溼度。番茄灰黴病,晚疫病是典型的低溫、高溼型病害,只要提升溫度、降低溼度,也能減少番茄病害的發生。
總的來說,要想防住番茄上的病害,至少要做好兩點。
1、提升棚內溫度,適當通風,控制在番茄適宜的生長標準。
2、提前打藥預防,灰黴病可以用異菌脲、啶醯菌胺,晚疫病可以用四黴素,噻黴酮等,可以交替用藥,隔七天噴灑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