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二十四名將之英年早逝的吳國創始人小霸王孫策

2020-12-17 深夜堂堂

三國一直是人人都可以談的話題,尤其是裡面的人物,各類名將層出不窮,更有民間歌謠「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二十四名將的傳奇人生!今天我們說說孫策。

孫策是孫堅長子,是孫權的哥哥,在《三國演義》中稱他的勇猛如西楚霸王項羽,所以稱孫策為「小霸王」(不是遊戲機小霸王)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孫策父親孫堅因為攻打荊州,中了劉表的部下黃祖的埋伏被殺,死時三十七歲,孫策十七歲,孫賁護送孫堅遺體回江東,繼承了孫堅的部隊。後來投奔袁術,一家人在那以後全家遷到江都。

根據記載,孫策是一個帥哥,性格開朗,年輕時就結交了周瑜,並住在一起做鄰居。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孫策到壽春找袁術,想找回父親孫堅的舊部下,為父親報仇,袁術不能隨便給他就讓他孫策去投奔在丹陽太守的親戚呂景和孫賁。

吳景以前是孫堅的部下,孫堅被打敗後就佔據了丹陽郡,孫策與孫哥,呂範投靠吳景,在丹陽招募士兵,於是招了數百人就去找袁術,袁術這才從剩下的幾千人中給了一千人給孫策。可見當時年少的孫策有多難。

袁術這個人很狡猾又反覆無常,最開始他承諾讓孫策當九江太守,但是不久後卻用自己人當九江太守,後來又派孫策去攻打廬江,說打下了廬江,就讓孫策當廬江太守。孫策輕鬆就打下來了,結果孫策又被套路了一次,袁術還是把廬江給了自己人。孫策對此表示很無奈又氣憤。他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他跟。

隨後孫策被人勸說離開袁術,孫策就對袁術說自己想單幹的意思,說幹得好的話就回來幫袁術平定天下,袁術知道孫策對自己不滿,也想到江東那地方劉繇在曲阿,王朗在會稽,孫策能幹出什麼來,肯定不行。於是袁術就答應了。

隨後,孫策不斷壯大,由於父親孫堅的關係很容易發展起來,隨後周瑜也開始幫助孫策,於是孫策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孫策在周瑜一些人幫助下,從歷陽處罰,首先打敗了牛渚營的劉繇,收穫了大量的糧食和兵器,隨後孫策攻打笮融,殺了五萬多人,隨後又攻打薛禮,薛禮逃走,樊能、於麋又派兵救援,又被孫策打敗。隨後又攻打笮融,攻打進了營地。笮融嚴防死守,孫策見攻不動了,就繼續向南,先後攻克湖孰,江乘等地,後又與曲阿的劉繇決戰。劉繇慘敗,逃走,孫策進入曲阿,遇到太史慈兩人決鬥,算是戰了一個平手。打的不可開交。

由於孫策治軍嚴明,很受百姓愛戴,隨後又發展到幾萬人。

建安元年(196年),孫策繼續進攻江東各地。當時吳人嚴白虎等各萬餘人,處處屯聚。吳景等欲先擊破嚴白虎等。孫策說:「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於是引兵渡過浙江,直逼會稽。會稽功曹虞翻勸太守王朗暫避孫策的鋒芒,王朗不聽,發在固陵(浙江蕭山縣西)阻擊孫策。孫策幾次發動進攻,均未能奏效。孫策的叔父孫靜獻策,建議聲東擊西,從查瀆進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策依計。隨後孫策又平定了會稽郡。年輕的孫策在那時成為風雲人物。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得到傳國玉璽想稱帝,孫策勸袁術不能幹這樣僭越的事,袁術自然不聽,兩人決裂,隨後孫策被任命為騎都尉,繼承父親的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命他與呂布等人討伐袁術,隨後孫策又被封為代明漢將軍。建安元年(196年)被封為吳侯,討逆將軍。

孫策又向漢廷貢獻禮物,規模是建安元年(196年)的兩倍。漢廷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隨後孫策大敗黃祖,一統江東,而這一切僅僅用了幾年時間而已。統一江東六郡後,孫策手下人才濟濟,周瑜,程普,太史慈等等。可謂是人才濟濟,而孫策知人善任,這一切看似往好的發展,卻因為一場意外戛然而止。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孫策在丹徒山打獵時,由於沒帶隨從,被人刺殺,臉部中箭,隨後不治身亡,而孫策的一切由弟弟孫權繼承。死時才26歲,可以算是三國裡最可惜的一個人了。剛剛建立的基業,就這麼撒手人寰。可惜了一代英豪。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吳國。

相關焦點

  • 三國二十四名將,東吳只有四人,甘寧周泰為何位列其中?
    三國二十四將,甘寧周泰怎麼會在其中?二十四名將是以武力來記名的,而擅長於「將將統兵」的東吳四任大都督並沒有壓倒性武力,其中最出彩的大概是呂蒙,也沒有什麼鬥將場景。而東吳主要武力輸出為:孫策、太史慈及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後十二人合稱「江表十二虎臣」。其中入選二十四將的只有孫策、太史慈、甘寧和周泰。孫策有「小霸王」之稱,橫掃東吳可見其勇;太史慈槍戟雙絕,和孫策鬥的旗鼓相當,還是位百米穿楊的神射手,所以這兩位的入選可以說是理所當然。
  • 吳國最勇猛的5大名將,一人救過孫權2次,一人經歷了整個三國時期
    大家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蜀漢五虎上將,這五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其次便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等,看起來東吳集團內部並沒有多少名將。後來關羽在鎮守荊州的時候,更是認為東吳皆是鼠輩,更加深了後世對東吳無將才的印象,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三國名將排名(名將譜)
    三國24名將排名: 呂布:單挑之王,三國戰神。趙云:萬馬軍中,來去自如。典韋:一夫當關,百夫莫進。關羽:衝關名將,無人能擋。馬超:西涼公子,錦繡馬超。張飛:百萬軍中,單取帥首。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儲、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鏽與文顏(張鏽、文丑、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 三國後期蜀國有姜維,魏國有鄧艾鍾會,吳國有誰?
    看過《三國演義》我們都知道,三國後期的戰鬥主要是圍繞著魏國和蜀國的展開的,作為蜀國的頂梁柱,姜維九伐中原,跟魏國的鄧艾,鍾會二人在岐山展開了多次交鋒,在這些戰役中,三位青年才俊各自發揮本領,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場場不輸當年孔明跟仲達的精彩對決。
  • 三國英雄人物譜(吳國篇)
    因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而得到孫權的賞識,吳國的首席智囊,與周瑜一文一武保衛江東,孫劉聯盟和借荊州都是出自他之手,官拜漢昌太守、橫江將軍。顧雍, 字元嘆,漢末至三國時吳國重臣,「魏晉八君子」之一。吳國武官周瑜,字公瑾,東吳四英將之一,三國時期名將,東吳四大名督之首。
  • 如果三國第一「狠人」孫策不死,歷史會被改寫嗎?
    孫策,字伯符,是吳太祖孫權的哥哥,孫策自幼習武,膂力過人,銀槍白馬,勇冠三軍,因此人稱「小霸王」。當年吳國的疆土大部分都是孫策在世時打下的,除了程普、黃蓋等幾個老臣,大多數文武都是慕孫策之名來投的。所以說吳國的基業基本來自孫策,孫策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而孫權只能算守業者。
  • 揭秘三國: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第一名無人可以撼動
    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串聯三國前期到後期武將的打油詩,出處不詳,在網絡論壇廣為流傳。此排名書籍、戲曲、民間資料亦找不到出處。詩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 三國後期吳國武將排行榜TOP5
    三國後期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吳國自孫堅,孫策打江山以來傳承到孫權手中已有二十餘年,期間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相繼病故,吳國也陷入人才凋零之境。虎將自太史慈甘興霸後也寥寥無幾。根據歷史表現排列出吳國後期武將排名。
  •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策有多恐怖?曹操:不敢與之為敵!
    關於三國時期的歷史,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策是誰?孫策人稱小霸王,是孫權的哥哥,孫堅的大兒子。當初孫堅被劉表手下黃祖殺死,手下將領群龍無首,孫策只能帶著孫堅舊部投奔了袁術。但是孫策是一位很有魄力的人,他不甘心屈居人下,找機會帶著孫堅的舊將脫離了袁術,獨自在江都地區打下一番基業,也就是東吳。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策有多恐怖?曹操:不敢與之為敵。從孫策的綽號小霸王就可以看出孫策的強悍,霸王可是項羽,而孫策被稱為小霸王,說明他的實力堪比楚霸王項羽。
  • 江東小霸王孫策被殺:是弟弟孫權還是曹操所為,背後有什麼陰謀?
    為什麼要說是孫權謀害,證據有以下幾點:1.當時的孫策已經是東吳的一把手,行程自然會是高度機密,並且出行之時肯定會前呼後擁,但是所謂的「許貢門客」怎會知道如此機密的事情,能提前埋伏在孫策經過之處,並且孫策獨自一人出行,這很不合常理,所以必定是有內鬼走漏風聲。
  • 孫策26歲就去世了,貌美大喬後半生和誰過的?很多人都不願相信
    孫策是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也是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以勇武著稱。
  • 小霸王孫策該不該傳位給弟弟孫權?孫策之死難道真的跟孫權有關?
    在三國時期,孫策(孫伯符)打下江東沒過多久就死了。不論是在野史還是《三國》中,講述的都是許貢三門客刺殺孫策,導致孫策病重而死。知道自己活不久的孫策在臨死的時候,拉著孫權(孫仲謀)的手哭訴,要將大位傳給他。當年孫策年僅二十七歲,孫權年僅十六歲。大家都知道,古代都是講究世襲制。按理來說,孫策死後就要把位置傳給自己的而,但為什麼要傳給弟弟孫權呢呢?
  • 他為什麼要殺了孫策的後代?
    孫權,東漢末年吳國的建立者,他是孫堅的次子,他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哥哥小霸王孫策,在三國也是一員猛將後來去世後,孫權才成為一方霸主,孫權雖然沒有哥哥有一個超級漂亮的老婆,但也可以說是人生贏家有七位老婆,而有傳聞說孫權殺了孫策後代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三國殺:所有擁有主公技的武將,魏蜀各佔三個,吳國最多
    而今天我玩了好幾局主公,突然發現原來吳國主公竟然是最多的。在我的印象中,三國當中最容易遺忘的就是吳國了,因為曹魏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而蜀漢是所謂宗室,什麼也不是的孫吳就顯得有些許尷尬了。但是為什麼吳國的主公技武將比魏蜀還多呢?
  • 孫策、周瑜英年早逝,郭嘉和諸葛亮分別是他們生命終結的最後推手
    孫策與周瑜是三國時期東吳最為傑出的人士,孫策乃是漢末割據江東的一方諸侯,周瑜是江東水軍大都督。孫策與周瑜幼年相知,周瑜文武具備、風流雅致,孫策少年英豪,胸懷天下。孫策與周瑜是良友知己,在戰場上同生共死,關係堪比桃園結義的劉關張。同時兩個人分別娶了喬玄的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有連襟之情,總角之好,可以說周瑜是孫策的股肱之友。
  • 孫策是被「鬼」纏身而亡!到底因為何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星光點點,此帳號會持續更新秦漢三國時期的事跡,關注我,歷史長河,星光璀璨,隨我去望,更多優質文章輸出中……東漢末年,群雄爭霸,遂分三國,各有千秋,曹操以任能納賢而遠近聞名,劉玄德以為人老實忠厚備受推崇,孫家三人則是為人正直剛烈受江東人民擁護
  • 三國時期,東吳共有四位前將軍,後面兩人都背叛了吳國!
    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著名的武將就被封為前將軍,比如劉備於公元219年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就將關羽冊封為前將軍,這也是關羽最高的官職了。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東吳,歷史上共有四位前將軍,並且後面兩人都背叛了吳國!
  • 重生孫策,雄霸三國
    ,重譜一曲盛唐之歌.《策行三國》——作者:莊不周排行:第二簡介: 重生孫策,雄霸三國。 一夢醒來,成了小霸王孫策,親爹孫堅正在襄陽作戰,命懸一線。爹要救,江山要打,亂世和美人都要拯救,但事情卻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袁紹四世三公很強大,江東缺馬難爭霸。天子年少很聰明,讀書人自負又天真。
  • 孫堅孫策稱帝,吳國才算完整?《三國志14》的孫權原來這麼沒用!
    相較於孫堅,阿鴦其實私心則更偏向於孫策,孫策為吳國作出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先來說說招募到的賢士吧,周瑜是好哥們兒就不算招募的,江東二張本來躲避戰亂已經遠離朝廷了,但孫策還是登門拜訪把二人請了過來。除此之外,手下的太史慈、周泰、甘寧等都是一等一的強將,所以孫策的本事其實要比孫權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