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上周刷視頻號時看到一個介紹職場 PUA 的視頻,昨天刷文的時候又看到 PUA 這個詞,加上有朋友面試過程中被面試官以各種理由強調入職的困難性。筆者就回憶起自己入職的兩家公司,在面試時都有過類似的遭遇,當時年少,心理著實承受了不少壓力。
現在想來,這應該就是面試過程中的 PUA 。當下正是應屆畢業生求職面試的時節,希望能給剛入職場的同行們一些啟發。
什麼是 PUA
PUA,全稱(Pick-up Artist)源於美國,受害者因為自己不夠認可自己,所以 PUA 使用打壓技術的時候,他們沒有懷疑,很快的就認同了自己的差勁,然後一步一步的步入PUA 的圈套中。
百度搜索 PUA ,負面結果真的不少,PUA 的範圍也從最初的異性交往的卑劣手段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甚至出現了專門的 PUA 培訓。
學生時期老師對學生的百般數落和打擊、除了社交、職場中存在這種現象,求職面試過程中也有可能遭遇 PUA 行為。所以,準確識別各種 PUA 行為,加固自己的心理防禦能力很重要。
記一次面試經歷
工作的第三年,換到一家二百人的軟硬體兼顧的公司,入職面試過程中就遭遇到了部門技術經理的打擊。雖然已經過去五六年了,對此事的記憶還是很深刻。
當年第一輪的面試官是公司的董事長,人很隨和。因為我英語過了六級,且大學時專業成績優秀,他誇讚我說就傾向於招錄學習好的人,整個面試過程很輕鬆。接著是 HR 面試,談的也不錯,她通知我第二天參加最後一輪的技術面試,面試官就是我後來的技術經理。
記得當時技術面的過程中,因為緊張,前面有兩個問題沒發揮好。談薪資的時候,面試官就開始直接打壓了:你不值這個價,連自己做的事情都說不明白,還要這麼高?如果你真想來我們公司的話,只能按你當前公司的薪資給你。
雖然我初入職場兩年,但是還沒有笨到跳槽不漲工資還答應的程度,就果斷拒絕了:我在當前公司兩年了,一直處於自主學習、快速成長的階段,當下也是調薪時間,因為是外包公司,沒有歸屬感才出來找新工作的。
自己感覺沒戲了,就禮貌地跟那位面試官說再見離開了。後來我還是入職了這家公司,薪資是我期望的範圍。因為技術經理面試過程中的言語,以至於我後來在他手下工作時都有心理陰影了。
他為什麼會在面試時打壓我呢?過了半年後,我才想明白這個問題。
立場不同,僅此而已
入職半年後,同部門一位懷孕的女同事透漏,領導找她談話了,想勸她自動離職,因為她才入職八個多月就懷孕。領導給的理由是產假期間是帶薪的,公司要支付她工資,希望她能自己提出離職。那位女同事當然不幹,她不可能辭職,而且孕期辭退員工是違反的。
她就告訴領導,產假期間的工資不是公司發放的,那是產假津貼,由社保局發放的,是繳納生育險的權益。領導不信,就給 HR 打電話,HR 進來確認了這個事實後,領導就立即讓她出來了。
我們就分析,這位領導入職公司五年,年齡 40+,處於公司的上層領導圈。從他認為產假津貼是公司支付,會損害公司權益就勸退孕期員工的行為來看,他是站在公司的立場。
啟示錄
面試過程中的 PUA,不過是面試官對薪資討價還價的手段而已,只是略顯卑劣,對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會產生不小的心理影響。
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們就應該建設自己的內心防線,從戰略上輕視這種行為,聽聽就好啦!
大家在職場裡保護好自己,山高水長,我們江湖再見!
來源於:https://juejin.im/post/6854573213037527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