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起來真好看》進入複賽階段,肉眼可見的變得好看起來,但是這種好看是相對之前的海選階段,從最近的兩期節目,八個小品中發現:這檔節目口碑收視不行,沈騰謝娜李誕真的有很大的責任。
我們知道《笑起來真好看》的定位是「挖掘實力演員,以年輕之名,為喜劇破圈」,所以節目組請來了吳謹言、李汶翰、熊梓淇等偶像演員,黃澄澄類的話劇演員以及喬振宇這樣的試圖破圈的「俠客」,可以說完全不局限於喜劇的喜劇愛好者。
節目一步步開始探索,然後慢慢的修改流程,我們發現節目每一期和上一期的節目形式比,多少都會有變動,但是就目前的效果來看,光修改節目形式是不夠的,最大的問題是三位導師,幾乎不會說新玩家表演中的錯誤,任何時候都是在表揚。
搶人環節,我們都能看出臨時編排的節目中出現的漏洞,以及表演的不合理,但是沈騰謝娜李誕從沒說過一句你演得哪裡有問題,需要改。
我們以節目第一期李汶翰婁藝瀟為例,明明兩人表演時完全無法銜接老玩家拋出來的新臺詞,李汶翰和婁藝瀟,開口的臺詞和開場的情緒管理讓人懷疑小劇場存在的必要性,彈幕上全是尷尬的聲音,可表演結束後沈騰謝娜等也是滿口稱讚。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這是人之常情,加上節目組請來的新喜劇人大多都在娛樂圈混出了名氣,所以三位老玩家說話撿好聽的說可以理解。
可這是一檔喜劇破圈節目,既然坐在導師的椅子上,就要給出有用的建議,不然只會一味奉承那對想進軍喜劇的演員也好,對期望看到新笑點的觀眾也好,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前天伊能靜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被指點後委屈地哭了而道歉,先不說伊能靜的這種行為,就是節目組請來的導師,即便是面對很有「地位」的伊能靜也敢指出問題,這一點就很值得肯定——很多人對自己的認識是不清的,外界善意的指點未必就是壞事。
再有就是既然是篩選喜劇新人,那即便是娛樂圈的老面孔也會有淘汰,所以當初搶人環節不設置淘汰機制也是不好笑的一大原因。
本來就不是專業演員,十有八九是喜劇的門外漢,想嘗試的心可以理解,但總有合適與不合適,一股腦的都硬要說是喜劇人才很難服眾的。
所以說《笑起來真好看》節目組應該反思,為什麼這樣一檔前期被看好的爆款綜藝,最後口碑一塌糊塗不說,收視也沒上去。
如果《笑起來真好看》想做成喜劇屆的選秀節目,那麼它每期的內容太匱乏;如果《笑起來真好看》想做成喜劇屆的PK節目,那它請來的嘉賓前期還是要加道門檻的吧!
還有就是我們上面說的,既然是老帶新,那喜劇老人一定要專業,這樣指點的時候,優點劣勢全指出才有挖掘新人潛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