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這幾年一直是我們羞於啟齒的話題,但在很多人看來,校園足球又是我們的希望,從基礎教育到大學都在發展校園足球,希望通過學生更廣泛的去接觸足球來發掘足球人才,帶動足球氛圍,從而促進整體的足球水平,這種規劃我們認為無可厚非,甚至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如何去管理足球發展,它是一個值得商榷的科學問題,過於鬆散和過於苛刻都不會有利於足球的發展。
12月6日消息,校園足球聯盟官網發布消息稱,在最近各省的大學生足球聯賽中出現了一些奇葩的現象。
在集美大學和福州大學的女足比賽中,因為有多名球員染髮,燙髮和頭髮不夠黑的原因,導致球員無法出場,最後教練們只能到處尋找黑色染髮膏臨時給球員染髮。福州大學和集美大學的教練可以說是想盡了一切辦法,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湊出頭髮都是純黑色的7個球員。
可是在恢復比賽後,集美大學的教練找到了福州大學的漏洞,認為對方的球員中有一名球員的頭髮不夠黑,最終裁判組認為違反規定,當場勒令這名球員離開,這樣因為符合條件的參賽球員就不夠7人,直接被判定為輸球。
這件事情被曝光後,也引起了大家的廣泛熱議,都認為這件事情太奇葩了,僅僅是因為頭髮不夠黑就直接輸球了,這樣的比賽對促進足球發展有何意義呢?
原來福建省教育廳對大學生足球校園聯賽是有統一規定的,規定明確要求所有的大學生球員不得染髮,紋身,而且在比賽的前一天晚上,組委會還對所有的球員進行過突擊檢查,確認球員可以參加比賽,但是在第2天開始比賽的時候,卻又被告知不能比賽。
如此奇葩的規定讓人覺得是笑話,也顯得不合時宜,大家都普遍認為足球發展抓的關鍵還是技術,如果從頭髮的顏色來看,那我們足球應該是全球最強才對。更是有網友直言:踢啥啥不行,規矩第一名。
當然,也並非說是球員的儀容儀表不重要,我個人認為紋身還是不建議的,畢竟足球賽的很多粉絲還是青少年學生,這是一個不好的示範,另外頭髮五顏六色的也的確要管一管,但是如果頭髮只是稍微有點黃或者不太黑,我看真的沒有必要計較那麼多,女大學生雖然在踢足球,但是她們也有愛美的權利。
足球運動實際上是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並不是看頭髮,而是看球技,看道德素養,看體現出的競技體育的精神。為了發展中國足球,我們的確需要痛定思痛,需要去進行大變革,去嚴肅管理整個足球發展,但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們去抹殺球員個性發展的藉口,管得太死有時候實際上就是在抹殺創新與突破,最終也只能是阻礙足球發展。
大家怎麼看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