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請支持這個認真靠譜的公益圖書館,讓鄉村孩子多讀一本書!

2020-12-19 騰訊網

滿天星公益圖書館主要通過與欠發達縣域內有改造學校圖書館意願和能力的小學,合作建設公益圖書館,為其配置適合當地教師和青少年兒童閱讀的圖書、書架、閱覽桌椅。目的是提供豐富多樣的優質書籍供兒童選擇,使書籍易於接觸,為兒童打造一個友好的閱讀環境。

成立8年來,滿天星公益已在廣東、貴州、青海、廣西等欠發達地區建設近100所公益圖書館,機構服務超過35.8萬名師生。

廣東雲浮市新興縣五一小學午休後的校園,孩子湧入剛開門的圖書館,迅速地在書架上找到心儀的圖書,津津有味在閱讀桌上看了起來。圖書館裡,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書架間穿梭。

與此同時,廣州,東東,滿天星公益的書目負責人,同樣在翻看著圖書,評估著它是否適合推薦給鄉村孩子。在他身後,一摞摞各式圖書,擺在柜子上,就像通向知識殿堂的階梯。

據國家新聞出版署統計,僅 2018 年,全國 585 家出版社就出版了超過 50 萬種,100 多億冊圖書,而且這個數字還正以可觀的速度增長。[1]要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圖書市場裡,找到適合鄉村兒童閱讀的圖書,無異於大海撈針。

2018 年開始,滿天星公益安排專人負責各公益項目的書目工作,邀請專家顧問進行指導,並招募實習生、志願者協助,組成一支書目「護衛隊」。

他們的工作像是安檢員,哪些書適合進入圖書館,哪些書要拒之門外,他們負責審核。他們又像淘金者,什麼書可以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什麼樣的圖書結構性價比最高,仔細而吝嗇地計算著書籍可以發揮的最大價值。

他們努力地確保進入公益圖書館的書能得到讀者的青睞,也守護著每一位讀者的閱讀品質。

稀缺的好書資源

走在一排排高高的書架中間,東東顯得驚訝而又有些無奈。

面前的校長向他介紹著學校的圖書館,不時從書架上取出幾本書做展示。校長知道他是滿天星公益的工作人員,在圖書方面是專業的,在他結束了當天工作後,特意邀請他到學校交流。學校近年接收了四千冊捐贈圖書,並補充進了學校圖書館,校長想聽聽他的意見。

這是一所鄉鎮中心小學,有一千多位師生。與許多人印象中破舊的鄉村學校不同,它有一棟嶄新的 5 層聯排教學樓,標準 200 米田徑場,校門的旁邊還有一片小花園,平日裡孩子們最喜歡在這裡打鬧。得益於國家每年對鄉村學校教學經費的增加,學校有了與城市學校相近的硬體設施,圖書館也因此得以建立。

面對校長的熱情,東東略帶無奈向校長如實反饋,「總體來說,其實這些書不太適合孩子們閱讀的」。

實際上,中國大部分的鄉村學校,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情況,區別只在於圖書的新舊程度和數量多少而已。[2]

▲ 考察過的鄉村學校圖書館,大多都是這樣的場景

在鄉村,大部分教師們缺乏兒童閱讀相關的專業知識,不知道什麼樣的書籍最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些老師會覺得,只要有書就行。因此,小學圖書館裡發現有《初中生優秀作文》《創業金點子》《致前任》《攝影從新手到高手》之類的書,也是見怪不怪了。

更讓人憂心的是,圖書市場內龍蛇混雜,好書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讓鄉村學校擁有好書難上加難。

▲ 這類圖書在小學圖書館出現,與圖書市場也有很大關係

魚龍混雜的圖書市場

與個人購書不同,為學校圖書館配置圖書是一個系統性工作。然而,圖書市場上兒童讀物,並不是都適合兒童閱讀,盜版書、劣質書大量充斥其中,大大增加了辨別圖書信息的難度。

劣質書通常包括低質公版書、跟風山寨書、編攢書等,什麼書火就做什麼、什麼書賣得好就仿什麼。這些書省去原創成本,甚至紙張質量也比正版書差。用這樣的方式,劣質書擴大了自己的利潤空間,也壓低了圖書價格。[3]

▲ 童書是劣質書聚集的重災區

市場是追逐利益的,在當前的圖書市場中,精心製作的原創內容,往往很容易被拙劣的模仿者淹沒,良幣被劣幣所驅逐。《明朝那些事兒》出版後,往往會看到一堆類似的《老北京那些事兒》《水滸那些事兒》;正版的《解答之書》剛引進,就被山寨的一系列《答案之書》「碰瓷」擠出市場;盜版抄襲《大衛不可以》的《哈利不可以》,改頭換面堂而皇之地在銷售;想買一本《新華字典》,卻發現連《新華字典》都有如此多版本,封面裝幀還如此相似,讓人搞不清楚到底哪本是正版。[4]

▲ 左為中信出版社 2014 年初版《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右為「跟風版」《人類簡史》,與前者封面高度雷同

▲ 洞洞書《猜猜我是誰》火了之後,電商跟風也做了相似的書

▲ 《動物小百科》中《果子狸》一文,稱果子狸的肉可以吃。(目前該圖書已下架)

鄉村學校教學及行政工作多,在沒有人手仔細甄別的情況下,從圖書供應商批量購置而來的圖書,大部分都會是這些劣質書,甚至是一些無法正常在童書市場流通售賣的廉價書。而一些公益慈善組織也同樣無法投入人力,捐贈只追求數量不講質量,所捐贈圖書的平均採購單價在 8 元以內,甚至更低,質量自然可想而知。

願者上鉤 —— 得有一個好的魚餌

滿天星公益為鄉村學校配置圖書,不是完全否定或取代圖書館現有的圖書,而是在剔除不適合閱讀的圖書之後,補充鄉村缺乏的優質童書資源,按東東的話講,是「給圖書館開藥方,把身體調理好」。通常學校的情況不同,要制定的書目清單也不同。

這本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配書不僅要從兒童的成長需求出發,而且還要結合鄉村圖書館讀者的情況,包括學生的興趣、閱讀能力、生理和心理發展特徵,以及鄉村教師、家長的基本需求,然後在國內現有出版物中選擇優質圖書。

2018 年,國家教育部為學校圖書館制定了相關參考標準,人均藏書量、藏書分類比例等都有著具體的指標。[5]

以一個小學圖書館為例,人均圖書要有 25 冊,而且這些書要依照中國圖書分類法分為 5 大部類 22 個基本部類,每一類都要有一定的比例。

因為讀者的年齡和認知跨度比較大,圖書還要分為低、中、高年級,教師用書和工具書五個類別,然後根據學校的人數劃分不同的比例,讓每個讀者都有適合他的書。

按類別和內容選購好書,避開圖書市場的劣質書,最好的方法仍是人工審核。書目人員需要大量閱讀新出版圖書積累經驗,並參考其他閱讀機構的圖書推薦信息。圖書市場不停地更新,陷阱也隨之層出不窮。身為圖書館的防火牆,書目人員必須集中精神,稍有懈怠,一些漏網之魚就可能混進圖書館裡面。

▲ 在滿天星公益圖書館裡,孩子們在館內自由自主地尋找自己心儀的圖書

即使是非常優質的圖書也未必能入選 —— 它們並不是粗製濫造的劣質書,也不是跟風抄襲的仿製品,相反,它們出身於一些優秀的出版社。但不管是哪裡的書,想要入選,就都需要獲得另外一群人的喜愛:讀者 —— 那些打開它的人。

好的書並非一定就是合適的書,而是要根據讀者來挑選最優的版本。同樣是《西遊記》,一個版本每頁的文字不是很多,而且增添了注音、插圖,而另一個版本的封面裝幀精美,但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 如果選購了後一個版本,放在圖書館裡,孩子們不會去看,自然就失去了入館的機會。

怎麼才能讓孩子能主動走進圖書館?在這個問題上,書目人員想了很多點子。在圖書館裡,有一類書是為了提高圖書館對孩子的吸引力而選配的,他們稱之為「魚餌」。

這類「魚餌」書,通常會是孩子喜歡的題材,或者是設計獨特的圖書。孩子愛看漫畫,在書架的某個角落就有優秀的漫畫作品,或以漫畫形式介紹科普知識的圖書;而在圖書館最明顯的地方,立體書、有聲書、牆書、遊戲書等,這些充滿誘惑力的新玩意,從來不缺乏孩子們的熱捧。

▲ 在圖書館裡,這個孩子開心地玩起了書中的翻翻書

那些「經典」的書固然重要,但不是引發這個年齡段孩子閱讀興趣的全部。「圖書館如果都是普通的書,就沒辦法吸引更多孩子走進來閱讀」東東說,「只要孩子們願意走進來,閱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然而,購書費用不足是一個很現實的難題。「現在的書越來越貴了,我們每本書的預算只有20 塊,所以不得不替換掉一些貴但很精巧的書,而這些書孩子們都特別喜歡」東東挺遺憾地說,「如果預算能再提高一些,圖書的質量就能再上一個臺階」。

★ 捐贈連結:http://lxi.me/s9fiw

帶來更好的書

那些從零開始挑選出來的圖書中,不少在短短一年就因為被翻閱太多次而變得破破爛爛。

「書目組常說自己是圖書館的門神」東東笑說,「把每一本書選好,確保每本書在圖書館裡都能發揮到自己的價值,孩子們滿意,讀得開心最重要」。

▲ 脫落的內頁,是一本書受歡迎的獎章,這類書通常每年更新一次

以前,書目人員要完成一所圖書館近 3000 種書的採購工作,要在電商平臺「廣撒網」,看看有哪些優秀的圖書,確認購買數量,還要拆分訂單。臨近下單的時候,總是會發現有些書已經下架了,然後急急忙忙去找替換的書。通常前前後後忙碌一個月,才能勉強完成選書工作。

與書目數據的長期打交道中,書目組逐漸摸索出一套標準化的採購規則。他們設計製作了一個採購書目元資料庫,包括 7000 多種書的採購信息、書目信息、分級及推薦指數、各項目採購情況等 30 多項內容,每次從裡面選擇圖書,都能快速掌握圖書的各項信息。

▲ 書目人員的日常工作之一,是更新採購元資料庫的數據

如今,這項工作已不需要這麼勞累。確認配書需求後,書目人員可以利用不同的搜索條件,在書目庫中匹配出符合這些條件的圖書,生成書單。2019 年新建的 10 所圖書館的選書工作,一個星期就已完成,同時書單的質量也讓書目人員十分地滿意。

標準化的採購規則,最大的秘訣在於讓更多人能夠參與進來,專業人員可以推薦更多的優秀圖書,志願者則可整理錄入書目數據,共同為書目庫添磚加瓦。「憑藉大家的力量,滿天星公益實現了選書工作的標準化,我們希望能幫助更多孩子看到好書」東東說。

2018 年冬天,東東與當地的志願者一起自籌資金,為家鄉建設了一所公益圖書館。這所圖書館裡面的 2700 多冊圖書,來自於他與書目組夥伴一同搭建的書目庫。

望著圖書館裡專注看書的孩子,東東覺得,他正在做著一份浪漫的事業。「找到適合的書,讓孩子和書產生共鳴。而那些孩子們沉浸閱讀時迸發的光,在不停地推著我們去堅持,還要把這件事做好」東東說,「我們不可以辜負他們。」

相關焦點

  • 松果公益讓鄉村孩子成長不孤「讀」
    當城市兒童面臨著讀之不盡的海量圖書資源時,不少鄉村兒童的閱讀長期停留在簡單的課本和教輔類圖書,除了課本,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外面的世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仍有77%的中小學生平日裡沒有課外書籍可閱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孩子,飽覽知識的海洋成了他們的小小奢望。
  • 十二年捐建了218所鄉村兒童公益圖書館
    從2007年起,致力改善鄉村兒童閱讀匱乏困境的華潤怡寶百所圖書館計劃(以下簡稱:「百圖計劃」),就一直默默關注著像「譚吉美」這樣的鄉村兒童,十二年來聯合社會各界愛心力量,至今已在全國建造超過兩百所鄉村兒童公益圖書館。
  • 鄉村中小學校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孩子一學期能讀幾本書?
    1.2.3 訪談法北京豐盛公益基金會心悅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於2019年3月22日,對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教體局副局長、質量提升辦主任、大屯鄉中心小學校長、大屯鄉中心小學副校長、多名一線教師及多名學生進行非結構訪談,直觀、詳細、多維度地了解當前鄉村中小學學生閱讀現狀、學校在學生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 福州快閃書店溫暖上線,只為邀你共同籌建鄉村公益圖書館
    這一次「不如捐給需要的人」讓閒置書籍發揮最大價值2020年世界讀書日活動期間,福州正榮攜手大夢書屋、正榮公益基金會開展一場「薈萃溫暖 共閱美好——鄉村圖書館籌建計劃」,聯合打造快閃書店,23日至26日到店捐出閒置舊書,為龍巖連城鄉村圖書館籌建獻一份愛心。
  • 堅守公益,為愛前行 2020曲江置業鞋盒禮物、鄉村圖書館活動走進蒲城
    12月29日,由陝西純山教育基金會、曲江置業聯合組織的「鞋盒禮物」、「鄉村圖書館」愛心公益活動溫暖啟程,走進渭南蒲城縣罕井鎮東黨小學、高陽鎮中心小學。志願者團隊冒著嚴寒將570份鞋盒禮物送到每個學生手中,為孩子們送上了新年的第一份驚喜。
  • 一座鄉村圖書館的六十一年
    1958年夏天,江門市蓬江區荷塘鎮霞村退伍青年高永兆回到家鄉,把自己的房子改成了圖書室,創辦了一個只有4個書架,100多本書的圖書館,務農的同時兼職當起了圖書管理員,把村民聚集到圖書館裡讀書。  61年過去,這個小小的圖書館歷經許多波折,先後挪了6次地方,但仍堅持免費開放。  創辦者高永兆被村民親切地稱為兆叔。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圖書館後,亦已離開人世。
  • 一本書,為鄉村孩子打開新世界
    一本書,能夠把孩子們從大山領向一個嶄新的世界,他們可以在《魯賓遜漂流記》中體驗荒島求生,學會與孤獨對抗;他們可以在《蘇菲的世界》裡喚醒自我意識,學會樹立一個獨立人格;他們可以在《大衛的規則》裡感受友誼、勇氣和溫暖的美好。
  • 陝西純山教育基金會發起「鄉村圖書館」公益活動
    新華網西安5月5日電(記者毛海峰)為讓農村貧窮的孩子讀到更多、更好的書籍,陝西純山教育基金會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在全省發起了「純山鄉村圖書館」公益活動。該活動將通過在全省城市內募集舊書的方式,為陝西一批條件落後的小學建立起圖書室。
  • 瓊海溜們一起轉發,讓更多的鄉村孩子讀上一本課外書
    瓊海市婦聯將在11-12月份開展「書香飄萬家」家庭親子閱讀漂流活動:活動系列一:尋書啟事,為鄉村困境兒童捐一本書       活動提倡公益從小開始,有很多的鄉鎮困境兒童缺乏課外讀物,全城尋找有愛心的小朋友,把自己閱讀過的課外書捐獻給有困難同年齡的鄉鎮兒童夥伴們,您可以在愛書上籤上你給小夥伴的祝福語,留下你的學校班級姓名
  • 如何讓孩子少玩遊戲少刷網絡視頻?浙江要建1000個鄉村兒童圖書館
    「少玩點害人的網路遊戲,少刷點無釐頭的網絡短視頻,讓我們的孩子多一點閱讀的習慣!」這是參加冰心獎兒童圖書館浙江工作站正式落地儀式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呼籲。繼浙江省首家冰心獎兒童圖書館在永嘉縣三江街道甌窯農家書屋開館後,冰心獎兒童圖書館浙江工作站12月13日正式落地杭州。
  • 點亮農家孩子的閱讀之燈 一個平江鄉村女教師的公益書屋
    於是,在2013年,她的內心就產生了一個開設鄉村公益書屋的想法,她期望能用自己的行動推動鄉村兒童閱讀,以此來促進鄉村教育的發展。2019年,鍾二喜開始著手籌辦書屋,經過和家人溝通,她將書屋設置在梅仙鎮鍾家村——鍾二喜的娘家。
  • 寶清縣「共讀一本書」活動福利、獎品都在這裡啦
    寶清縣中小學生「共讀一本書」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不知道您孩子選擇的是哪一本書參賽呢?
  • 深圳:公益組織下鄉建圖書館 默默奉獻「知識的力量」
    近日,記者輾轉找到了這家公益組織——愛閱公益基金會,作為基金會的理事長和項目創始人之一的李文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採訪。   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愛閱基金會已在全國十個省份的欠發達地區建立了254所「愛閱圖書館」,將65萬冊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優秀經典圖書送到了孩子們手中。這個為鄉村教育默默奉獻「知識的力量」的組織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公益組織呢?
  • 廈門港頭公益圖書館:改變村莊面貌,從改變思想開始
    東南網1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田圓)三年前,集美區後溪鎮港頭村村民、廈門中級人民法院法警顏鈺棚騰出家裡的車庫,建立「港頭公益圖書館」。運營近三年來,孩子們逐漸接管了整個圖書館,打掃衛生、整理書籍、活動組織策劃……圖書館每星期還邀請嘉賓進行公益教學。
  • 塔讀文學捐贈立人鄉村圖書館 公益行活動圓滿成功
    12月7日,塔讀文學(www.tadu.com)與立人鄉村圖書館理事會取得聯繫,將「閒置圖書換塔豆-塔讀文學公益行」活動收集上來的圖書捐贈給立人鄉村圖書館,為公益行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大同首座大學生鄉村圖書館正式開館 擁有圖書3000多冊
    &nbsp&nbsp&nbsp&nbsp8月10日上午,歷時9個多月,由20多名已畢業或在讀大學生共同創辦的大同市首座大學生鄉村圖書館——靈丘縣東窖村「大學蜂鄉村圖書館」正式開館。
  • 北京大姐在河北山區建了15所圖書館,圓了鄉村孩子讀書夢
    通過走訪,她發現這裡很多鄉村小學要麼根本沒有圖書室,要麼有圖書室,但是鮮有孩子問津。「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版的文選、《土壤肥料學》、《有色金屬冶煉》……這哪是孩子們看的書?」同年6月,段英聽說了朋友在南方做鄉村圖書館的事,當時心裡一動——我為什麼不在阜平為孩子們建幾個鄉村圖書館呢?雖然遲了15年,但這個實現教育夢想的機會讓段英激動不已。
  • 上次認真地讀一本書,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嗎?
    上次認真地讀一本書,你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嗎?很多很多,我們都不記得了,快節奏的生活,我們早已習慣了匆忙的腳步。安靜的下午,安靜地讀一本書,仿佛成了一種奢侈。閱讀紙質版的書籍,好像停留在了學生時代,停留在了學校的圖書館。滿心歡喜買回來的書,放在桌子上,偶爾翻一下,卻靜不下心來,認真地讀一讀,往往只是簡單地看了看目錄。「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帶來的變化,宛若冬日寒梅,春天自會芬芳滿園!
  • 孩子,我想送你一個圖書館
    2013年,他創辦的第二書房社區圖書館已經讓成千上萬的家庭受益,但想到偌大的中國還有很多孩子看不到優質童書,他倍感無助:「孩子一天天成長,眼看就要錯過閱讀推廣的黃金期,我急死了。」急中生智,2016年,李巖琢磨出個推廣閱讀的大招——百城千群萬裡書香大型公益活動:兩年來,靠「刷臉」和自掏腰包,他將3000個漂流書包送進了12萬多個家庭,點燃了孩子們的閱讀熱情。
  • 靜下心來,好好的讀完一本書
    這些年來來往往到了很多地方,也搬了很多次家。每一次搬家必不可少的就是搬運我那些書籍,從最開始的十幾本,到後來的一大包,現在家裡的圖書已經佔據了兩個書架。每一本書都是自己在書店裡反反覆覆精挑細選的,都是自己喜歡的,認為對自己有用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