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高考尖子許源(文科總分633分)
在信宜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信宜市信宜中學師生同心同德、頑強拼搏,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一、優先投檔線人數突出:在今年考生人數比去年減少300多人的情況下,優先投檔線人數達988人,優投線上線率再創新高。
二、總分尖子生人數大幅增長:總分600分以上118人,比去年增加75人。其中理科總分600分以上人數109人,比去年增加73人,賴仕達681分,被北京大學醫學部約填志願,後從個人興趣及專業考慮填報中國科技大學並被錄取;文科總分600分以上9人,比去年增加2人,許源以633分居全省第140名,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
三、本科上線人數再創新高:本科以上上線人數達3300人,比去年增加165人,本科上線率創歷史新高。
黨政支持 師生合力 打造優質示範學校
一直以來,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為信宜中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近幾年,為了樹立和鞏固信宜中學的龍頭學校地位,信宜市委、市政府在經費、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提供了堅強的保障。首先,在「創強」、「創現」中,信宜市政府投入超過2000萬元完善學校的各項設備設施。其次,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政府在教師招聘上給予政策傾斜,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每年幫助信宜中學從「211」「985」等院校提前招聘引進優秀的教師人才。作為信宜市重點高中,自成為「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以來,信宜中學進一步明確和深化「示範名校」建設,承擔起信宜高中教育「龍頭」學校的責任,立足本校,著眼全市,把學校辦強辦壯,學校影響力不斷增強,示範效應日益突出。
黨建引領 德育創新 促進學校穩健發展
近年來,信宜中學始終把黨建工作擺在首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黨建引領教育教學工作,打造「黨建+」品牌,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陣地建設、主題活動等方面開拓創新,引領學校發展。一是加強黨建示範點建設,完善黨建工作及宣傳陣地,高標準建設黨員活動室、紅色書吧、黨建文化牆等,營造黨建氛圍,突出黨建在統領學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保證學校穩定、健康發展。二是確立「黨建+德育工作創新」品牌,在德育工作上大膽創新,首開信宜市先河設立「班主任節」、舉辦班主任沙龍、學生義賣助困、成人禮、徒步研學等活動。重視師德師風建設,長期開展「三爭三帶」活動(爭當師德標兵、爭當教學能手、爭當教育行家、帶頭守紀律、帶頭講奉獻、帶頭創業績),有效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質。
團結校友 設立基金 激勵師生奮發向上
校友情、師生誼。信宜中學校友會一直是學校發展的堅強後盾。信宜中學辦學百年,培養出一批批優秀學子,他們在為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同時,時刻關注母校、回報母校。一方面,在校園建設上,眾多校友累計捐資超過1500萬元建設了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校友勵志園等項目,為學校發展添磚加瓦。另一方面,通過成立信宜中學校友會發展基金,近五年籌集500多萬元,在每年教師節期間隆重表彰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大大激勵信宜中學師生奮發向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搭建平臺 培養名師 打造優質師資隊伍
信宜中學堅持為教師搭建不斷提升的舞臺,積極打造一支敢於拼搏、敬業嚴謹、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一是加強校本培訓,通過實施包括入職輔導、繼續教育、集體備課、結對幫扶、考察匯報等措施促進年青教師快速成長。二是搭建展示平臺,通過開展一系列促進教師發展的常規活動,讓教師在發展中獲得成功,以成功促進自身的持續發展和提升。如舉行面向新教師的「教學新星」大賽、面向年青教師的「十佳青年教師」大賽、面向全體教師的全市性的「教學開放日」活動等,促進教師主動發展的積極性。三是啟動「名師工程」,依託現有的6個茂名市教師工作室,制定了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培訓體系,創造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和機制,有計劃地選拔、培養、造就一批能夠發揮骨幹示範作用的高水平教師為名師和學科帶頭人,擴大名師影響力,促使其向更高層次提升並帶動更多優秀教師發展。
合理規劃 強化過程 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在信宜中學,高考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創新性工作和系統工程,形成了一套科學、高效、紮實的備考策略。一是科學配置教師團隊。從領導組合到教師安排都力求科學、合理與均衡,注意教學管理協調、科目結構協調、年齡結構協調、新老教師協調;二是堅持「培尖+整體」培養模式,在確保尖子突出的基礎上,實施整體培養策略。三是立足基礎,備考重心下移,從基礎知識抓起、從基礎年級抓起,變抓一年為抓三年,將高考的考點要求貫穿於高一高二教學之中。四是合理制定目標,規範考試,重視成績跟蹤與分析,由以前的重點「獎結果」改變為「獎過程」,以過程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來源:茂名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