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長期在心理衛生科工作,經常聽到心理障礙尤其是強迫症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會說一句話:「醫生,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啊。」
然後,我就會告訴他:「只是試著去做,不一定就要『做到』。」
的確,很多心理障礙者並沒有意識到,「一定做到」這一想法是一種完美主義的表現,是很多心理障礙的病因。
在實踐中採用森田療法和正念療法時,心理治療師會告訴來訪者:
1、不要去管念頭,不要管情緒,不要管症狀,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2、接納出現的症狀、不好的感覺、不好的念頭和情緒,把它當成自己的一部分,與其和平共處;
3、把自己當正常人。
許多心理障礙者馬上就會回答:「醫生,我做不到不管」,「做不到不理會念頭和情緒」,「身體明明不舒服,怎麼能把自己當正常人呢」?
這時我往往會反問他們:誰要求你「一定做到」呢?
02
的確,心理治療師只是想讓大家明白:
1、去「試著做」而已;
2、去生活不是去「做到」生活;
3、不管不是「做到」不管;
4、接納不是放任自流;
5、忍受痛苦不是把自己當祥玲嫂;
6、為所當為不是為所欲為;
7、正常人不是沒有痛苦。
也就是說,森田療法和正念療法的治療師只是在強調:只需「做」,不要「到」。那個「到」字根本就是你自己給自己頭上戴的一個「緊箍咒」,是你把完美主義和強迫模式用到了生活中了。這樣就違背了森田療法和正念療法的治療理念了。
03
不管你是誰,很多事情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比如,你要自己沒有餘光,你要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要自己的那些負性的念頭和情緒不再出現,要自己每晚都擁有嬰兒般的睡眠,要自己完全不去關注自己身體上的不適症狀,這是誰都做不到的。
痛苦出現了,去注意和察覺自己的痛苦,或者去分析一下,本身就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你覺知到了,注意到了,然後允許其存在,不去糾纏,帶著難受該幹嘛幹嘛,實在痛苦停下來休息一會也行,根本不需要「到」。
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包括森田療法和正念療法在內的大部分心理療法都不是一個明確的「點」,不是到了這個「點」上心理障礙就好了。大部分心理治療是:
1、一條路,一條讓我們「把煩惱消失進生活」的人生之路;
2、一個方向,一個讓心靈持續得到成長和人格不斷得到整合的方向。
因此,大部分心理治療不存在那個讓你徹底好起來的「點」,請不要再給自己加個「到」了。
如果一定要說有一個「到」存在,從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角度說,那個「到」就是:
1、詩意的活在大地上;
2、具有面對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等存在性困境的勇氣和能力。
04
總之,奉勸心理障礙者不要再說自己做不到了,沒人讓你非得做到,你只需要去做、去生活、去欣賞就夠了,心甘情願的帶著那種要發瘋、要爆炸、要崩潰的痛苦過下去就行了。
舉例來說就是:症狀來了,我好難受啊,但該吃飯還得吃。實在吃不下就少吃點,或者休息一會痛苦緩解了再吃,再不行一頓不吃也餓不死人。
記住,你只是試著去做,不一定就要「做到」。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四段「允許」和「接納」:
1、允許曾經的經歷
我允許,事情是如此的開始,
如此的發展,
如此的結局。
因為我知道,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緣和合而來,
一切的發生,都是必然。
若我覺得應該是另外一種可能,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2、允許頭腦中的強迫念頭
我允許我有了這樣的念頭。
我允許,每一個念頭的出現,
任它存在,
任它消失。
因為我知道,
念頭本身本無意義,與我無關,
它該來會來,該走會走。
若我覺得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念頭,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3、允許出現的負性情緒
我允許我升起了這樣的情緒。
我允許,每一種情緒的發生,
任其發展,
任其穿過。
因為我知道,
情緒只是身體上的覺受,
本無好壞。
越是抗拒,越是強烈。
若我覺得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情緒,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4、接納這樣的自己
我允許我就是這個樣子。
我允許,我就是這樣的表現,
我表現如何,
就任我表現如何。
因為我知道,
外在是什麼樣子,只是自我的積澱而已。
真正的我,智慧具足。
若我覺得應該是另外一個樣子,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註:本文素材整理自著作「禪療四部曲」(分別為《過禪意人生》《做自己的旁觀者》《喚醒自愈力》《與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