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文理代表團與臺灣的故事……

2021-01-13 文理團青微聯盟

文理代表團在臺灣為期八天七夜的臺灣交流學習已經圓滿落幕。


在過去的八天時間裡

文理代表團和臺灣

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6月25日,文理代表團來到了桃米休閒農業品推展協會和日月潭。

上午,代表團來到了桃米休閒農業品推展協會,桃米村位於臺灣省南投縣埔裡鎮境內,是臺灣的地理區位中心。走進這個村落,便陣陣蛙鳴聲入耳,縷縷花香入鼻,這番映入眼帘的自然景象,使人難以聯想到10年前,這個擁有1200人的村落,是臺灣南投縣埔裡鎮最貧窮的裡之一,因為鎮裡的垃圾掩埋場就設在這裡,居民就自嘲這裡是「垃圾裡」。


講解員說這引起了全社會的反思,桃米村開始了振興之路—「生態為本,產業為用,文化挖掘,社區營造」,這才有了現在的美景。跟著講解員的步伐,代表們看到小道兩旁樹叢中藏著各種昆蟲,池塘裡穿梭著各類小魚,仿佛來到動植物世界。


下午代表團前往日月潭,坐船感受湖邊清風,真正體會山與水的美好交融。迎著清風,揚起了船帆,也讓大家精神抖擻地繼續接下來的行程。


「高山青,流水長,阿里山的姑娘美如畫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經過汽車翻山越嶺,代表團終於到達了阿里山優遊巴斯鄒族文化園區。阿里山完整而清晰地呈現在眾人面前,阿里山住著一群姑娘和少年。

「從小隻從歌曲中聽聞阿里山,今天終於有機會親眼所見阿里山的姑娘和少年了。」


「一進部落,我們看到了咖啡樹,也品嘗了當地的咖啡,伴隨著濃濃的咖啡香,抿一口,其純正之味在口中環繞。」


令人驚喜的是,縱使古老的文化在不斷的演變,阿里山卻緊緊跟隨時代的步伐。


在阿里山上有著一大片茶園,種滿了阿里山茶樹。此行最有趣的是喝阿里山茶。阿里山茶一杯三聞,三聞三味。一隻聞香杯,倒上滾熱的阿里山總統茶,扣上一隻小茶碗,便要準備品茶了。食指中指夾住細長的聞香杯,拇指扣住茶碗,隨著  「招財進寶」的一聲祈願,倒扣過來,聞香杯的茶水便涓滴不剩地扣在了茶碗中。「在茶藝人的表演和解說中,我們嗅著烏龍茶香,感受著阿里山的風土人情。」


除了茶藝,阿里山上的姑娘們和少年們早已在舞蹈和歌聲中展現他們的風採。

1948年,陳江潘先生在中正橋附近經營划船所,請人命名為愛河遊船所。某日的颱風將招牌吹落,只剩愛河兩字,當時又有情人於此殉情,新聞記者報導成『愛河殉情記』。「暮色降臨之際,愛河在餘暉中深情款款,我們對寶島臺灣感情又深了一些,這份懷念,隨著愛河的波光緩緩流動,流入我們的內心深處。」

6月27日,代表團來到了墾丁。


墾丁位於臺灣生最南端屏東縣,東臨太平洋,西靠臺灣海峽,南望巴士海峽。墾丁的名字據說是清朝時期,從大陸來了一批壯丁到現在這個臺灣最南部的地方開墾,這裡便被後人稱為「墾丁」。


「我們首先參觀了臺電南部展示館,在展示館裡我們看見了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及他們的作品。講解員小姐姐為我們講解電力運作的相關知識,並且跟我們互動玩有獎競猜的遊戲,我們許多小夥伴都答對了,領到了一份精美的小獎品。」在講解員小姐姐的講解下,大家對這些偉人又多了一份崇敬。

看完這些偉人和作品展示後,代表團一起欣賞了臺灣南部文化片,此環保片主要講述的是臺灣南部海域海峽世界的發展和繁榮,以及由現在人為、氣候等因素的破壞而引起世界關注並成功挽救南部海域內的動物及植被的故事。「看完整個環保片,我們感受頗深。」


這裡是魚類珊瑚類的「世外桃源」,它們在自己美好的家園裡和睦相處,自由自在。汽車一路向南,沿著太平洋海岸線行駛。代表團參觀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墾丁景區,許多小夥伴都迫不及待想感受大海的魅力,被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宏偉和壯闊所折服。


「時光不老,我們不散;青春正好,陽光永在;正是年少時,敢為天下先;擁抱大海,擁抱世界。我們不約而同地想我們能擁有大海般廣闊的胸襟和視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還有什麼比這一海子式的幸福更能詮釋我們此時的心情呢?」

賽德克文史工作室,為宣傳泰雅人紋面傳統和藝術的泰雅文化而奮鬥,主人田貴實是臺灣賽德克族人,他甘作守護民族文化的「苦行僧」。


工作室外面,一位矯健的勇士橫踏巨石,挽弓如滿月,目光隨箭頭指向天際,讓人立刻聯想起「射鵰英雄」的形象。大家都被這所雕像所震撼。

田貴實老師也已站在門口等待代表團的到來。

走進工作室內,三面牆壁上掛著許多紋面老人的照片。

田老師激動地向大家介紹和講述臺灣少數民族的故事。曾經在北京辦展覽的時候,賈慶林主席說過一句話:「缺少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談不上完整的中華文化」。這使他十分的感動。

正是因為田老師克服種種困難,去拍紋面人的照片,才有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些稀有的傳統文化。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但也不能因為歷史犯下的錯誤而永遠帶著仇恨。文理師生不由地向田貴實老師這樣默默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踐行者致敬。

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6月30日上午,代表團參觀了臺北「故宮博物院」,它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七天所行所見學習了臺灣高校的特色與理念;感受了日月潭、墾丁、阿里山、太平洋使之的身心愉悅;體會了臺灣歌劇院、彩虹眷村的文化;見識了臺灣博物院歷史文物的多樣與悠久;見到了一年前的小夥伴……深有感觸,時間一晃而過,返校即將結束大三,往後更應該堅持不忘初心,終身學習。

——謝嶽

青春兩岸行,牽手日月潭八天七夜的時間,在寶島臺灣,見識到了與內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飲食習慣也與我們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我們了解到臺灣大學,景文科技大學,東海大學等高校校園環境和教學模式,同時對臺灣的文化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兩岸的文化雖存在差異,但更多的地方是想通的,給我最深的感觸是臺灣同胞的熱情好客,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我們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景!

——劉肖

難得、難忘、難尋。從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到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有一路悉心照顧我們的「一哥」,這所有的人、事、物讓我體會到熱情有禮的臺灣人、特色鮮明的大學教育、豐富多彩的臺灣文化以及最重要的是臺灣同胞很念根。當這八天七夜記憶‎中的點滴都‎匯集到了一起,每一份記‎憶都那麼清晰,感‎動,興奮,溫馨,激‎動。

——唐智勇

七天的環島學習交流,可能將是我一生中最深切的記憶了。期間我們參觀了三所著名的大學,他們特色鮮明的大學教育,感染了我,讓我明白文化知識的交流只是一種學習,而人文方面的交流才是一種對個人的升華。在臺灣源遠流長的夜市文化中,更讓我們體驗到不一樣的城市生活。

——姜正文

美好的風景不難尋見,讓心更能感受到的,是熱情。此次臺灣兩岸交流學習之旅,印象最深的是來自臺灣人民的熱情親切 。兩岸一家親 ,從 「築夢桃花源 」到 「牽手日月潭」,一切都是那麼熟悉 。感謝這次活動,讓我們相識彼此,牽起了海峽兩岸的情誼,經過八天的交流與相處,對臺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與體會。我們會帶著這份美好回憶繼續前行,感恩相識,兩岸友誼,萬古長青!

——張達蔚

為期八天的臺灣之行結束了,這次回訪之旅中我們接受了臺灣小夥伴們的熱情接待,真的很開心能有這樣的機會再見到他們,同時我們也偷偷許下再見的約定,歡迎他們常來大陸做客~其次在這次活動中我感受到了兩岸文化中很多的文化認同感,切膚地感受到交流的重大意義~在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我更加堅信我們是一家人。

——黃天

8天7夜臺灣環島之旅真是終身難忘,歡迎晚宴讓近一年沒有見面的大家思念一下子噴湧而出,參觀臺灣大學和景文科技大學讓我更加肯定了教育的實踐性,也讓我有了更強烈的奮鬥意識,臺灣待客熱情的風土人情,依山傍海的環境,以及聞名遐邇的夜市,仍然吸引著一大批人,以後一定還要去,海峽兩岸同根同源!我們都是一家人!

——歐陽靜

趁著這次去臺灣交流學習的機會,我們見到了一年未見臺灣小夥伴,我們就像多年未見的老友,見面擁抱,聊天打趣,分別依依不捨,可能是因為機會難得所以才更加珍惜跟彼此在一起的機會。大陸與臺灣雖隔著海峽相望,但我們之間的感情越過海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兩岸的青年學子不斷交流相互學習,我們就永遠不會分開!

——李袁哲

八天七夜的交流學習,給我留下了一個非常難忘的體驗。在這幾天中,我們感受到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景觀特色,尤其是在參觀臺灣大學,東海大學,以及與景文科技大學的交流中,他們優美的校園環境和開放的校園文化以及豐富的社團活動給了我很深的觸動。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機會出去學習交流,充實自己,提升自己。

——張麗娜

「如果想念有聲音,我想它是留在日月潭的遊船內;或藏在阿里山的茶香裡;也匿在愛河之上的餘暉中~」八天七夜,說長不長,但這八天的旅程使我感受到了臺灣濃厚的歷史、人文、自然文化氛圍,增加了對寶島臺灣的大學的了解,收穫頗豐。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赴臺交流的寶貴機會,願我們兩岸同胞的情誼天長地久!

——譚禎妮

八天七夜的臺灣交流學習圓滿落幕了,參訪了臺灣大學和景文科技大學,收穫頗多,相互借鑑,並學習他們的先進的管理制度等等,我們一起追溯歷史淵源,加強了文化交流。特別開心見到臺灣的小夥伴們,雖然相隔一年沒見,但兩岸一家親,血濃於水,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去學習,希望兩岸早日完成統一!

——賴紫荊

此次臺灣交流之行到這裡就要結束了。八天七夜,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這八天七夜的旅程,使代表團每個人對寶島臺灣有了更深的感情,也對臺灣的風土人情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儘管暫時分離,儘管相隔海峽,但依舊可以碰杯,依舊相互掛念。讓我們未來,再見!

編輯 | 郭鑫雨 張思旺

文本來源 | 譚禎妮

視頻圖片來源 | 文理小可愛

視頻剪輯 | 楊洋

相關焦點

  • 騎行在臺灣的故事
    2臺灣是片淨土,大家都把它當成家一樣愛護臺灣地接的車友們帶著我們環騎臺灣島,去他們的家裡喝茶,去他們小時候玩耍的地方溜達,去他們小時候便開始吃的小吃攤吃飯,去鐵馬驛站休息,到廟宇、網吧、民宿住宿……真實的臺灣,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乾淨」!這種乾淨是臺灣人共同的、自覺的行為創造的。
  • 「這裡頭是做人應該有的情」——臺灣裡長劉德文的感人故事
    2016年第8期《兩岸關係》雜誌刊登臺灣裡長劉德文抱老兵骨灰回歸大陸的感人故事。10多年不懈的堅持,他奔赴大陸17個省份,將一個個漂泊異鄉的靈魂送回生命的原點,小人物的大情懷感動著兩岸同胞。  接近午飯時間,臺灣高雄左營區祥和裡的裡長劉德文走進祥和山莊,去給住在那裡的老人送餐。「趙伯伯,吃飯啦!」一棟老舊的四層樓房前,他彎腰湊近百歲老人趙劍霓的耳邊大聲說道,而後扶著老人回到房間用餐。  回到辦公室,劉德文說起老人們的故事,如數家珍。
  • 兩岸故事 | 「臺灣是寶島,你們是我們的寶貝」
    來自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臺灣中山大學、義守大學等知名學府相關專業的42位高校大學生,在北京金融街跟隨專業人士展開了長達3周的有關金融、保險、銀行業務的實習。 日前,臺灣學子剛剛結束他們的「登陸」實習。他們都經歷了什麼?戳開視頻聽聽他們的故事。
  • 臺灣圓山飯店不為人知的故事
    欄目名稱:臺灣圓山飯店不為人知的故事 首播頻道: 首播時間: 欄目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一直被外界認作「神秘人物」、宋美齡最愛的外甥女孔令偉,60年前受宋美齡之命籌建圓山飯店,60年來,圓山飯店接待了大量的各國元首、政要、名人等不下2000
  • 品味有故事的臺灣
    >行程亮點:◆ 特別入住:全程獨家和雲朗觀光旗下品牌酒店合作:新莊翰品或同級、桃園翰品、臺中兆品或同級【阿里山優遊巴斯】優遊巴斯為鄒族語的YUYUPAS,位於阿里山海拔1200公尺的茶園裡,佔地2公頃。有著富足、安康之意的優遊巴斯,是當地鄒族青年為了發展原住民特色產業以及創造就業機會而創建的文化部落。
  • <臺灣創業故事>孫國華:以糕餅為繪本紀錄臺灣故事
    孫國華說:「購買鳳梨酥好像在無形中就會有好運加持,他們回到家鄉後,就有故事可以說了!」  微笑「旺來」傳達濃鬱的臺灣味  15年前,孫國華奮力掙脫麵包業的紅海競爭,轉型鳳梨酥專業烘焙,並以「鳳梨酥=伴手禮」的營銷策略,直搗觀光旅遊市場需求核心,不僅成功為臺灣傳統鳳梨酥市場創造出規模經濟,也為自己開闢出一個全新的藍海,更領先一步成為產業生態的主導者。
  • 臺灣3個小眾景點推薦,這裡的樣子才是真正臺灣的模樣!
    到臺灣來你還只知道臺北101大樓嗎?或者只是知道去日月潭?事實上,藏身於臺灣的景點實在是太多了,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三個小景點,這裡就是真正的臺灣,你去過多少個?中興文化創意園,車程約10分鐘,距宜蘭羅東站。
  • 臺灣故事:漂洋過海來看你
    在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不一樣的臺灣印象,我也有,印象中的臺灣,是充滿人情味的夢中的故鄉。奶奶帶著孫子來念經,年輕人也愛來這裡拍拖,很想在這茫茫人海中,辨別出自己原本的樣子。 經過池上的火車基本上都是區間車,每一個小站都停靠,每一個小站都是一本故事,這個不小心跌入凡間的天堂小鎮,有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安然脫俗的故事呢?
  • 從甜點品味臺灣故事
    新華網臺北12月2日電(記者譚喆)冬季的臺北細雨綿綿,正在臺北故事館舉行的「甜點 故事 臺灣味」特展,將一場舌尖上的懷舊旅行慢慢開啟,娓娓講述百年來臺灣甜點發展過程中的點滴故事,勾起人們溫暖甜蜜的回憶。
  • 臺灣本地人推薦的十大必逛老街 從這裡了解臺灣
    去臺灣只知道九份?不妨跟著這份臺灣人自己總結的「十大不可錯過的老街」,體驗一下過往的老建築、老風情,走進充滿懷舊風情的時光隧道!深坑老街|新北市每到4、5月,這裡附近也是賞油桐花的好地點,喜歡賞花又賞街的一定會愛死這裡!金山老街|新北
  • 用音樂述說少年蔣勳的臺灣故事
    我想,臺灣這個島嶼上如果有這種瘋狂的夢想,大概也就是一種流浪的、沒有那麼確定的目的和功利,去探索自己想做的那個部分。這些非職業的演員,有原住民、有客家人,有『本省人』或『外省人』,他們說著島嶼的故事,零碎的、不完整的故事,但他們充滿生命力,認真地說著,試圖讓觀眾了解。」
  • 「一國兩制」的香港故事與臺灣聲音
    然而,只要是嚮往美好生活的臺灣民眾都明白: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這事兒,關乎臺灣前途命運,也關乎每個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只有理性參與、積極建言,才能為自己爭取一個可長可久的最好結果。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歷史賦予兩岸中國人的歷史使命,也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一國兩制」這個偉大構想,早已在香港澳門得到了成功的實踐。
  • 臺灣墾丁景點推薦,這裡就是臺灣的世外桃源!
    其中臺灣的墾丁絕對是容易被忽視的一處重要景點,這裡作為臺灣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景色,同時圍繞在墾丁的周邊也有非常多的東西玩。毫不誇張的說,臺灣墾丁就是臺灣的世外桃源!1.因此在這裡,你能看到很多電影中的場景,主人公阿嘉的家也能在恆春古城原封不動的找到,在這裡還能寄出明信片。在恆春老街,遊客還能在這裡品嘗到各種最傳統的小吃,綠豆蒜、鴨肉冬粉等著名小吃都來自於這裡,因此不管你是不是吃貨,臺灣墾丁的恆春古城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2.
  • 臺灣「客家莊」:講述客家人生生不息的故事
    臺灣「客家莊」:講述客家人生生不息的故事   在臺灣興旺發達的旅遊產業中,秉承客家傳統的客家人,在臺灣島內從北到南興辦的「客家莊」,以其特有的住、吃、穿、用的生活況味,吸引著海內外遊人,承傳、光大中華傳統。
  • 新版遊臺灣-臺中的故事
    這裡一座不太高的山上有座炫光寺,路很好走。玄光寺,是位於臺灣省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日月潭畔的佛寺,曾供奉玄奘部分頂骨。這座寺建於民國44(公元1955)年,原是玄奘大師舍利子暫時安奉的地方,民國54(公元1965)年,玄奘寺興建完成後,玄奘大師舍利子才改移奉至玄奘寺。站在觀光臺,俯瞰日月潭,遠處一片雲雨茫茫。
  • 臺灣鹿港小鎮故事多,百年名店經典好滋味
    ——羅大佑《鹿港小鎮》這個位於臺灣中部西海岸的小鎮,一個繁榮的商業港口城市,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 在這裡,有許多以人文為主的古蹟以及老街,不僅有那濃濃的人情味,也有地道的傳統讓人回味無窮的美食小吃。
  • 臺灣寫真:會講故事的澎湖
    中新社澎湖4月25日電 題:會講故事的澎湖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遊走於澎湖,讓記者印象深刻的不僅有《外婆的澎湖灣》中唱到的「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更有澎湖人善講故事,將海島旅遊資源往極致處發揮的誠意和用心
  • 貴州的臺灣故事|開陽硒谷花都:臺灣專家和貴州企業家共同的玫瑰園
    9月18日,見到2019「貴州的臺灣故事」主題採風活動媒體團一行時,貴州漢王時空硒谷花都農業有限公司(下稱「硒谷花都」)總經理王鳳書將電話交給一旁的工作人員後,和記者聊起了硒谷花都玫瑰園背後的故事。
  • 【海峽論壇】臺灣青年看大陸:在這裡擁抱更美好的未來
    第十屆海峽論壇5日在福建廈門開幕,青年交流作為本次論壇的四大版塊之一,各項青年活動陸續登場,5日下午的海峽論壇十年故事匯活動現場記者尋訪了首次登陸的臺灣00後和在大陸發展多年的「老」臺青,從不同的角度傾聽他們的故事。
  • 臺灣印象之清境農場:臺灣「霧上桃源」的故事
    在臺灣,隨著清境旅遊業崛起,這個被世人遺忘的地方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青睞,成為臺灣本土的十大景點之一,而它的身世也漸為人所知。這個被臺灣人稱作」霧上桃源」的地方,不但擁有兩千米的高山草原,臺灣少數民族抗日最悲壯的一頁、全臺最為集中的歐式民宿群,還有西南異域孤軍遷臺後艱辛的開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