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環註定沒有未來,5G給智能手錶帶來更多可能

2020-12-23 芯智訊

隨著蘋果在智能手錶領域的繼續增長,帶動整個智能手錶的發展,而相對而言手環的前景則顯得不太明朗。根據IDC今年3月底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計將達到1.329億部,其中,智能手錶佔比將達1/3左右,而這4360萬隻智能手錶中有超過一半都是蘋果的產品。

同時,IDC還預計,到2022年,智能手錶在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份額將從今年的32.8%提高到38.3%,而智能手環的市場份額將從今年的36%降至22%。顯然,智能手錶將成為未來可穿戴設備出貨增長的主角,這也將大大削弱手環在該領域的地位。

為什麼手環沒有未來?集成不了傳感器

目前智能手環領域的領導廠商為小米和Fitbit。在國外,智能手環鼻祖Pebble僅以2300萬美元的價格,就將技術軟體等資產轉給了Fitbit,曾被認為是Fitbit最大的競爭者的Jawbone,在2017年7月啟動清算程序,已經宣布退出可穿戴市場。

當下全球智能手環的老大是小米,它以價格較低的手環贏得中國用戶和印度用戶的歡迎,小米手環2的售價也不過是149元人民幣。在國內,智能手環在小米手環的帶動下進入低價競爭時代。而低價競爭又帶來了產品同質化以及魚龍混雜。淘寶上幾十元的手環比比皆是。低價位產品的泛濫,正在對整個市場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態,最終導致真正的好產品被埋沒。小公司面對小米這樣的大公司低價競爭,缺乏足夠的市場利潤空間來進行產品升級,進一步加劇了同質化。最後,由於對價格的過於敏感,導致市場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硬體產品,幾十元的手環產品必然無法採用較好的元器件。

除了低價競爭的問題,智能手環還面臨消費升級帶來的技術難點。2012年左右,手環具備的功能還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計步器。到了2015年,手環進入輕度智能階段。到了2017年,除了計步之外,不少智能手環也和智能手錶一樣開始具備了監測心率、監測睡眠、血壓、血壓,甚至是紫外線指數等功能。

據統計,目前穿戴設備中常見的傳感器大概有以下幾類:

1、加速度傳感器

現在的智能手環,基本都是配置三軸加速度傳感器。用來記錄步數、跑步的基本傳感器。

2、光學心率傳感器

主要用於檢測心率,由於運動、姿勢、甚至皮膚顏色等因素都會對光電法的心率測量結果產生影響。所以大多數手環和手錶測出的心率基本都不是完全準確的,但是對於普通人的運動心率監測來說已經夠用。

3、全球定位系統(GPS)

GPS目前已經是非常普及的技術,由於耗電量偏大,目前尚未在運動手環中全面普及,只有一些定位專業運動監測的運動手錶才具備GPS晶片,用於記錄用戶的地理位置、跑步路線等。

4、溫度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可測出皮膚溫度。通過體溫的上升,智能手環可以判斷是正在運動還是可能發燒,同時配合心率變化,可監測人體體溫的異常。

5、氣壓傳感器

可以測量海拔高度。在10層樓的高度運動過程中可以控制在10CM以內,在大型shopping mall、山區等GPS覆蓋不到的情況下提供準確的高度信息。

氣壓傳感器還能助於提高健身追蹤器的精度,特別是在計算熱量的應用中。跑步、爬樓梯、爬山等運動所消耗的熱量各不相同。雖然加速度傳感器可以判斷出人在爬坡,但它不能確定這個人是在上坡還是下坡。通過壓力傳感器引入高度運動數據,再使用相應算法,便能精確計算出用戶所消耗的能量。

6、皮電反應傳感器

皮電反應傳感器是一種更高級的生物傳感器,通常配備在一些可以監測汗水水平的設備上。人類的皮膚是一種導電體,當開始出汗,皮電反應傳感器便可以檢測出汗水率,配合加速度計及先進的軟體算法,有利於更準確地監測用戶的心理狀態以及焦慮程度。

7、環境光及紫外線傳感器

環境光傳感器模擬人類眼鏡對光線的敏感度,可根據周圍光線的明暗來判斷時間,並有效節省手環的電力消耗。

紫外線傳感器則是利用某些半導體、金屬或金屬化合物的光電發射效應,在紫外線照射下會釋放出大量電子,檢測這种放電效應可計算出紫外線強度。可監測到光線中的紫外線指數,實現防曬提醒操作。

8、血氧飽和度SPO2傳感器

血液中血紅蛋白和氧合血紅蛋白對紅外光和紅光的吸收比率不同,用紅外光和紅光兩個LED同時照射手指,測量反射光的吸收光譜,就可以測量血氧含量。對於登山愛好者來說,它可以及時提醒避免出現缺氧狀況,對於有類似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用戶也十分有用。

9、電容傳感器

很多手環有一個脫腕檢測功能,其實就是利用電容傳感器監測到電容電壓的變化,從配合算法自動檢測用戶是否佩戴手環並作出相應提醒。避免沒有佩戴手環場景下的睡眠誤判、心率監測等。

10、霍爾傳感器

在手環中用來檢測耳機是否佩戴在耳槽。手環腕帶上內置磁鐵,通過感應耳機和腕帶之間磁通量的變化判斷耳機在腕帶上還是離開腕帶。當將其摘下來之後,聲音會自適應從手機轉換為藍牙輸出。在手機中十分常見,在手環中不常見,多用於藍牙耳機手環,如華為B3。

11、生物電阻抗傳感器

可通過生物肌體自身阻抗來實現血液流動監測,並轉化為具體的心率、呼吸率及皮電反應指數,是一種更先進的綜合生物傳感器,準確性也相對更高。

大量傳感器的植入讓手環的監測項目越來越全面、智能,也對產品的體積、功耗、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手環有限的PCB面積決定了不可能搭載太多傳感器以及實現更多的功能。在如此小的面積下,集成這麼多功能,可謂是「螺獅殼裡做道場」,其難度要遠遠超過傳統的手機設計。相比之下,智能手錶則擁有更多的可擴展空間。

此外,智能手環的所有功能都需要跟手機聯網,可以被看成手機的一個配件,這更加限制了它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智能手環是智能手錶普及前的一個過渡性產品。

5G來臨,智能手錶的未來?

在解決完功耗問題之後,擺脫手機束縛,擁有獨立通信計算能力和作業系統的智能手錶才是智能手環的終極形態。當然,在某些健康、醫療領域,單一功能的手環產品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這一點蘋果在Android wear2.0和Apple Watch Series 3上已經指明了未來方向。

其實,自從蘋果發布了支持LTE網絡連接、可獨立使用的Apple Watch Series 3之後,蘋果智能手錶的銷量就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相應的國外的手環龍頭廠商Fitbit卻不然,其2017年出貨量較2016年卻下跌 31.6%,不但沒保住第一的位置,甚至還落在小米之後。

目前蘋果佔據了穿戴設備市場的高端市場,其銷售的Apple Watch Series 3售價為人民幣2588元起,售價為小米手環2的17倍多,不過依靠蘋果品牌的強大影響力以及精美的外觀設計讓該款產品暢銷全球。而華為也憑藉Android wear定製的華為watch佔據了全球智能穿戴市場份額第四的位置。在更低端的市場,則以360位代表的兒童類手環為主。

在未來的5G來臨之後,智能手錶將成為手機之後另一個理想的通信、計算終端。通過現有的蜂窩移動通信,以及Nb-Iot、Lora、藍牙、WIFI等連接技術,未來手機、手錶、VR、AR以及各類物聯網終端均將具有一定智能運算能力,並最終通過聯動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數據將不僅在雲端,更將廣泛存在各種終端設備中,這不僅是一場技術升級,更將是一次市場洗牌。除了手環市場將被重新洗牌外,手機市場也將在不同程度遭遇顛覆。

從這一點來看,目前在智能手錶領域布局並苦苦堅守的廠商,或將守得雲開見月明。

作者:芯智訊-季牧/浪客劍

相關焦點

  • 手環和手錶90%的功能一模一樣:昂貴的手錶究竟給跑者帶來什麼?
    智能穿戴以及傳感器本身的技術發展,使得智能手環已經實現了技術升級,運動手錶能夠實現的90%以上的功能手環也完全可以實現。,手環也可以記錄跑步裡程;手錶可以行動支付,手環也可以行動支付;所以單從功能上講,說手環與手錶沒有本質區別並不為過。
  • 智能手錶和「大號手環」,應該怎麼選
    其中,智能手錶和手環是與用戶打交道比較多的產品之一,他們牢牢佔據著我們的手腕。無論智能手錶還是「大號手環」(或者叫做「長續航智能手錶」),它們都伴隨著「健康」和「智能」來到我們的身邊。也逐漸取代了傳統手錶的位置。那麼,物聯網時代,你會選擇智能手錶,還是「大號手環」?
  • 從智能手環、智能手錶再到 AI 晶片,華米看到的究竟是什麼機會?
    站在臺上的黃汪看起來依舊和過去一樣精神,就在前不久,小米官方微博宣布,小米手環全球累計出貨 5000 萬支,並且小米手環 3 NFC 版也正式開售。而在自家 Amazfit 系列產品線上,華米也擴張迅速,不僅二季度銷售額自家 Amazfit 系列佔比 42%,Amazfit 運動手錶還坐上全球智能手錶銷量第四的位置。
  • 要什麼智能手環,看看這智能手錶
    智能穿戴設備興起後,很多人都開始購買智能手錶或者智能手環,由於智能手錶的售價遠高於智能手環,很多用戶都選擇了智能手環,因為手環便宜。但有這款智能手錶了,還要什麼智能手環。小米手環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智能手環,售價為149元,但D1智能手錶售價僅99元,性價比更高,最主要的是,還是一款具有傳統美感的智能手錶。雖然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在功能上相似,都具有防水、計時、健康監測(久坐提醒、睡眠監測)以及來電提醒等功能,但智能手錶更具有優勢。
  • 手環將至,智能手錶或已不能滿足蘋果的進擊
    例如eSIM的加入讓智能手錶可以獨立於手機實現通話功能、更強大的主控讓智能手錶也能安裝獨立APP、而更多的傳感器也讓類似心率、睡眠,以及血氧等數據的檢測成為可能,因此也使得手機廠商有機會進入這個此前一直被蘋果與三星幾乎壟斷的市場。事實上從工程技術角度來說,智能手環與智能手錶在本質上都是把晶片、PCB板,以及傳感器,做成適合穿戴的外觀。
  • 還何必要買智能手環呢?omthing簡悅Plus智能手錶體驗
    【智能手錶VS智能手環】很多人說,智能手錶就是大號的智能手環。這種說法我認為有些片面了,目前智能手錶有很多功能還是超越了手環的,下面就用omthing簡悅Plus智能手錶對比小米智能手環。首先,看一下外觀,omthing簡悅Plus智能手錶外觀非常出眾。
  • 智能手環/手錶推薦選購指南!智能手環/手錶哪個品牌好?
    談及智能可穿戴設備,有些人可能會想到智能手錶,有些人可能會想到智能手環,其實這兩者都是當今時代眾多消費者為之想買的產品。筆者根據某平臺銷售數據梳理出了3款智能手環+3款智能手錶,這六款產品不但功能齊全且顏值耐看,想要購買的消費者不妨了解一下。
  • 智能手環還是智能手錶,這真的不是一個問題!
    手環的衰落已成定勢。從jawbone的倒閉到fitbit的業務衰退,即便小米的超低性價比也無法阻擋市場佔有率的下跌。有限的功能與有限的續航,同時對智慧型手機的無限依賴,手環作為一個過渡時期的產品終將被淘汰。
  • 全方位對比智能手錶與運動手環 你更傾向於哪個?
    還是選擇一款運動手環呢?下面筆者從市場價格、功能顯示、品牌押注、市場銷量、未來發展五個方面來詳細對比下兩者的差異,為你的選擇提供幫助。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0811.htm  一、市場價格  智能手錶:市場售價大多在一千元左右,這是一般的智能手錶價格。
  • 360加快布局IoT產業 成功中標老年人智能手環(手錶)項目
    2019年3月6日,北京市大興區"為8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配備智能手環(手錶)"項目籤約儀式在大興區老齡辦舉行,360成為本次項目的中標方。政企合作:大興區將為高齡老年人配備智能手錶此次的項目產品——為高齡老年人配備的智能手環(手錶),需具備極高的智能科技,項目在技術內容上明確要求競標方最終產品,要能提供實時定位、緊急呼叫、實時監測血壓、實時監測心率等輔助功能。
  • 買不起智能手錶買智能手環:榮耀手環6、小米手環5和KeepB2,咋選
    2020年11月3日,榮耀對外發布了新品手環——榮耀手環6。今年下半年新品手機發布寥寥,但是亮相的手錶或手環發布數量卻顯著提升。包括華為、蘋果、OPPO、小米等在內的眾多手機廠商,都先後發布了新款智能手錶,而榮耀也沒有落下,發布了新品榮耀手環6,而且還是一款很像智能手錶的手環。
  • 監控運動也是手錶 Shine智能手環試用
    監控運動也是手錶 Shine智能手環試用 2013年11月12日 02:30作者:李文超編輯:李文超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換算結果可能與我們實際行走的裡程不能完全吻合,但換算結果與實際結果比較接近。
  • 從智能手環到小米手錶,小米可穿戴設備如何才能跨越向前?
    A:首先,雖然小米可穿戴之前銷量一直不錯,但基本都是手環產品,我們在去年的 Q3 調查中發現手環用戶量上升開始放緩,但是細分市場手錶用戶量在不斷增加,這裡面其實就分為智能手錶、運動手錶和兒童手錶。這三種手錶比之前有明顯的增長趨勢,用戶在戴了很久的手環的基礎上會覺得手錶可能有更多的選擇。
  • 功能比得上專業智能運動手錶-唯樂Neo運動手環評測
    這幾年來,隨著智能化的普及,智能硬體產品已經在持續而且深刻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而智能穿戴產品,則可以說是最貼近日常生活,也是最實用的智能硬體產品之一。作為一個數碼愛好者,最早購買的智能手錶,就是國產廠商唯樂(weloop)生產的小黑2。在當時,智能手錶普遍待機幾天的情況下,小黑2已經可以待機30天了。
  •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蘋果的才叫智能手錶 安卓的都是智能手環?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用戶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手機這樣一種行動裝置之外,其實正在不斷誕生出各種各樣新奇的產品,而經過多年的發展,智能可穿戴設備當中的智能手錶與智能手環依舊很容易被人們混淆,而我們也看到有很多用戶依舊認為,只有蘋果賣的才叫做智能手錶,而一旦用在安卓手機上的,普遍都是智能手環
  • 一些智能手錶就是外觀升級版的智能手環?哪些智能手錶值得買?
    一些智能手錶就是外觀升級版的智能手環?哪些智能手錶值得買?最近,小編的智能手環壞了,想換一塊智能手錶。但比較了很多智能手錶,小編發現幾百元的智能手錶其實就是外觀升級版的智能手環。為什麼這麼說?1、真正的智能手錶應具備哪些功能?目前,國內智能手錶市場佔有率較高的應該是蘋果的Apple Watch系列。小編認為Apple Watch具備的功能才是真正的智能手錶應該具備的功能,比如獨立通話、音樂播放、收發微信等消息、豐富的運動模式、心率監測等。
  • 幾百塊的智能手環與幾千塊的智能手錶,該怎麼選?
    而「智能化」是如今的趨勢,智能手環/智能手錶同為智能健康的一員,在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但二者價格差異大,幾百塊的智能手環與幾千塊的智能手錶,買哪個更划算?又該怎麼選?「雙11」剁手黨必看……一、實用功能大多數人買智能手環/智能手錶,是衝著實用性去的。
  • 二合一形態帶來更多想像空間,華為手環B6還有哪些本事?
    不知不覺中,智能手環正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如今的智能手環已經不再單純是"智能手錶的簡化版",消費者對其寄予了更多的期待。除了傳統的查看時間消息、記錄運動數據之外,部分手環還會加入通話提醒功能,以防用戶錯過重要通話。 話雖如此,但受限於傳統的產品形態和思維,在大多數產品上,你很難想像這些手環在接通電話時會"好用"。
  • 2020年初,值得推薦的智能手環、手錶有哪些?
    【150-350】手環:推薦小米智能手環4代、華為智能手環4。喜歡外觀不錯的推薦Amazfit智能手環。手錶:學生防丟的推薦360 8X智能手錶(可插SIM卡)。【350-1000】手環:推薦華為B5智能手環,手錶:學生防丟的推薦小天才智能手錶(可插SIM卡)。功能比較全面的推薦TicWatch智能手錶。
  • Amazfit X 體驗:採用柔性曲面屏,這可能就是未來智能手錶的樣子
    作為華米 Amazfit 品牌 X 系列的首款智能手錶,它不僅有著區別於常規智能手錶的整體外觀設計,也具備非常完善的功能應用。3D 柔性曲面屏,更大的顯示面積大家知道,智能手錶和智能手環其實在功能應用上有很多重疊區域,兩類產品能夠一直共存,主要是因為它們各自有著對方當前所無法提供的優勢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