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語遲?寶寶語言敏感期,可能比你想像中的早

2020-08-08 夏天與喬的家

「貴人語遲」是完全沒有醫學根據的,大多是用來安慰別人或是自己話而已。

「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出自《論語·學而》。這些都是為了描述貴人應該具備的素質,說的是穩重。

嬰兒什麼時候聽得懂大人說話的

嬰兒2-3個月開始就對聲音有反應了,也會做出一定的回應。

4-7個月的寶寶開始能辨認父母的喜怒哀樂,大人說話的情緒。

8-12個月的寶寶開始能聽得懂一些簡單並且常常重複出現的詞了,比如牛牛,睡覺,好,不要,爸爸,媽媽等,並且開始理解這些詞語。

1歲的寶寶已經可以聽懂很多詞彙了,並且開始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開始能表達一些簡單的詞。2歲的孩子能有50個詞彙量了。

當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發展的速度也都有差異,但是如果非常明顯的發現語言發展太慢,比如2-3歲了依然只會爸爸媽媽的情況,儘早找醫生,儘早幹預。


什麼時候是語言敏感期

一般有兩個說法就是0-6歲跟1.5-3歲是語言敏感期,其實兩個都沒有錯。孩子0-6歲都是處於語言敏感期中,這段時間是孩子學習語言打下基礎最好的時間,也是學習語言進步最快速的一段時間。

而1.5歲到3歲這個期間可以說是一個語言的爆發期,嬰兒開始能聽得懂更多大人說的話,明白意思,再模仿大人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明顯的感覺到語言快速的進步。

沒有輸入哪來的輸出

但是這是一個過程,孩子開始聽懂,然後理解,模仿,再表達出來。先要大量的重複輸入,才能讓孩子理解語言的意思,然後再引導孩子運用說出來。

沒有大量的輸入語言給孩子磨耳朵,都不理解詞語是什麼意思,當然也不會出現什麼語言爆發期。這個就跟大動作發展一樣的意思,都還不會走的孩子,怎麼可能會跑跳。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那麼小,根本聽不懂我說什麼,何必跟他說那麼多話呢,只有經過大量的輸入才會有輸出。

當然不要把孩子丟給電視,不要期待通過電視可以學習到太多語言,當然有些動畫片比如「天線寶寶」,我認為還是有用的(節奏慢,配合動作,重複,有互動),但是我的孩子不愛看呀。

看太多電視反而會讓孩子習慣處於只接收的狀況,很多孩子語言出現問題都是看電視看的。當然我不反對孩子看電視,畢竟這個對一些人來說是可以讓孩子獨自待一會,好讓媽媽處理一點家務的唯一辦法,但是控制時間!


多互動引導孩子說話

在孩子開始出現會表達自己的意識,並且有開口說話的情況後,嘗試引導孩子去說出他想表達的。

「裝傻」開始變得非常重要,即使知道孩子用手指東西是什麼意思,也不要順從他,避免孩子認為只需要用指的就可以了,開口說話並不必要。

可以嘗試重複「要不要」,「是不是」,「好不好」來引導孩子回答,如果不回應則不給,假裝不知道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

也可以開始要求孩子表達自己想要什麼,比如孩子想吃水果,指著餐桌上的水果,可以跟孩子說「你是要果果嗎?你說果果,媽媽就拿個你,不然媽媽不知道你要什麼?」

通過玩具,卡片等等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多說多互動,跟隨孩子的進步也要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比如孩子已經熟練疊字了,就開始引導孩子說兩個字了,不要再一直停留在疊字上。

另外要注意,當孩子在專心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就不要叫他,讓他專心做自己的事情。過多的幹擾反而會影響寶寶的專注力


Joe爸爸的碎碎念

0-6歲有很多的敏感期,有些太過於的細分,搞得也有一點太複雜了,所以只聊聊比較重要的。真的聽過有人覺得孩子那麼小又聽不懂,有什麼好說的。也有很多長輩帶的孩子,帶著孩子整天打麻將,跳廣場舞,把孩子就放在一旁互動很少的。

並不是說長輩不好,年紀大了確實也比較沒那麼大精力去做這些。做父母的儘量還是能多陪伴,跟孩子多互動,對孩子都是有好的影響的。

本文由夏天與喬原創,專注嬰幼兒睡眠引導,也分享科學育兒及親密育兒。有任何問題諮詢及交流歡迎私信,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內容圖片來自網絡圖庫。

相關焦點

  • 闢謠: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是你不會教,這樣做讓寶寶早開口
    先學會說話的孩子在語言上具備一定天賦,語言組織起來會更加流利,意思表達也會更清楚。如果自家孩子學說話比較早,父母的虛榮心似乎也被滿足了。01闢謠:貴人語遲?人們常說「貴人語遲」,這樣的說法科學嗎?▼追溯「貴人語遲」的原義:「貴人語遲」這句話出自《論語》,原文是「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行於左而目不瞬」。
  • 寶寶100問|貴人語遲,還是早說更聰明?
    當你經歷過孩子語言相對沉默的階段後,如果在那個階段你依然堅持對寶寶的輸入,那麼恭喜你,曙光在向你召喚。▶20~24月齡:已經開始能夠理解語句關係和語言順序,還能掌握重組發音和表達意圖的能力。相關資料顯示,孩子20-24個月會呈現一個語言爆發期的階段,每9小時就能冒出一個新詞。
  • 孩子不說話,你覺得是貴人語遲?抓住語言敏感期,寶寶金句頻出
    其實不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自身情況不一樣,說話會有早晚之分,而且通常女孩比男孩說話要早,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擔心,一般4-6個月的差異都是正常範圍,但如果滯後時間太長,建議家長們要及時就醫。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除了一部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另一部分就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時,家長是否有進行正確引導。
  •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進入集體父母很操心,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雖然古語有「貴人語遲」之說,但是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家娃能早點說話,這畢竟是聰慧的一種表現。 但是有些小孩語言方面發育卻沒有那麼順暢,有的已經3歲甚至更大一點,表達能力與同齡的小朋友相比,是比較弱的,讓父母很操心。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超過這個年齡還不開口,當心腦發育滯後
    在面對孩子說話晚的情況時,大人們通常會說一句:「這是貴人語遲,說話晚說明小傢伙更有心眼兒!球球媽話音剛落,球球的奶奶就趕緊接話道:「這你就不懂了,咱家孩子是貴人語遲,心眼多的孩子都不愛說話!人家愛因斯坦就是3歲才會說話!」說話時球球奶奶的言語間,滿是炫耀的得意。
  • 「貴人」真的「語遲」嗎?如何區分語言發育遲緩與孤獨症
    隨著電子科技越來越發達,許多寶寶們從小就會搶手機玩啦,甚至比我們玩得還溜。有時爸爸媽媽也樂得清閒,直接把手機丟給寶寶以求清靜。這樣是不利於寶寶的語言發育的,久而久之寶寶就不懂得如何自己輸出信息。 都說貴人語遲,大多老一輩爺爺奶奶還用「貴人語遲,惜字如金」安慰自己,很多人都認為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正常了。
  • 貴人語遲?如果寶寶在這個時間開口說話,恭喜,說明大腦發育很好
    對於媽媽們來說,聽到寶寶第一次叫媽媽,是一件非常開心、非常幸福的事。寶寶說的第一句話,往往會讓媽媽們熱淚盈眶。不過生活中有的寶寶說話比較早,很早就知道叫媽媽,有的寶寶說話卻比較晚,遲遲不會開口說話。對於這種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為,寶寶說話早,是智商比較高的表現。
  • 闢謠:貴人語遲,長大就會說?錯過語言發展黃金期,問題就大了
    貴人語遲?還是發育遲緩?總能聽到大家說&34;奶奶也說,是因為我小時候說話早,遺傳我的特點了。孩子語言發展的早晚到底和什麼有關呢?後來在學習語言課程時,我經常拿出那些錄像來看,找到了下面三種簡單易行的方法。第一招:妙用&34;在寶寶0-4個月時,已經像海綿一樣在吸收我們話語中的語音,這個時候讓他對語言感興趣才是目標,因此除了平時用唱歌一樣的音調和誇張的表情對寶寶說話外,還可以試試&34;。
  • 知識分享 | 語遲,真的是貴人嗎?
    相信很多人都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過一句話「貴人語遲」,包括我們所了解的很多位名人,例如愛因斯坦、牛頓,都會聽說過他們有說話晚的經歷。
  • 說話晚的寶寶是「貴人語遲」嗎?父母該如何引導才好呢?
    每當他奶奶憂愁滿面的說起自己的孫子不開口說話時,其他奶奶們就會安慰她「這是貴人語遲,是好現象,寶寶將來一定聰明又富貴!」實際上寶寶說話晚與聰明富貴沒關係,「貴人語遲」出自論語的「貴人語遲,敏於行而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它的原意是指很多有謀略的人不善言談卻心中有數、行動迅猛,又稱「貴人不出語」。
  • 還在相信「貴人語遲」?寶寶說話晚,可能都是你的錯
    通常情況下,寶寶在一歲左右就開始咿咿呀呀的學習說話,到了兩歲就可以與家長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但也有一些寶寶快兩歲了還不會說話,讓寶媽寶爸又擔心又害怕。這時旁人就會說「貴人語遲,不必太擔心。」但貴人語遲,真的是這樣嗎?據研究表明,寶寶說話晚,其實與爸爸媽媽有很大的關係。第一類是沉默寡言的父母。
  • 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3個表現,你的娃有嗎
    其實,在大部分情況下,不少孩子在1歲左右就有了說話的能力,只要父母在平時生活中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產生模仿與表達的欲望,一般情況下,孩子在這一段時間這內就能夠解鎖語言表達的能力了。有的老人安慰父母說,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無需太過擔心。可如果父母不上心,錯過了孩子語言表達的黃金期,導致孩子語言能力發育遲緩,對孩子來說可不好。
  • 別把「貴人語遲」當真,寶寶這個年紀還不說話,可能是腦發育滯後
    現實生活中,有些爸爸媽媽很苦惱,說自己家孩子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擔心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或者擔心寶寶性格太過內向,不願開口;另外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大器晚成」,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但是「貴人」真的就「語遲」嗎?
  • 一句「貴人語遲」耽誤了多少娃!主動引導語言啟蒙,做好這6點
    生活中老人也常常用貴人語遲形容說話晚的孩子:晚說話好啊,說明孩子是貴人,更聰明!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說話晚的孩子比說話早的孩子智商更高。所謂貴人語遲,不存在的。當然,也有不少寶寶的語言能力遠比表中描述的更棒。沒有「達標」的寶寶家長也不要著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生長發育的節奏,說話晚一點也屬於正常。但我們不能輕信「貴人語遲」這樣的客套話,要學會區分什麼情況可以繼續觀察,什麼情況必須帶寶寶看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
  • 貴人語遲?太天真
    語言是思想的媒介,早說話的孩子一定是在認知,社交,情感,乃至精細動作方面更加領先。0-3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如果在這個時候,寶寶沒有得到良好的語言訓練和刺激,就會出現語言發育緩慢,甚至語言障礙的情況。
  • 寶寶說話晚代表聰明?別拿「貴人語遲」當幌子,是語言引導沒到位
    因此,不少家長便會自我安慰式地心存僥倖,期盼著自家孩子將來能成為傳說中的「貴人」。寶寶說話晚代表聰明度高?別拿「貴人語遲」當幌子,是語言引導沒到位寶寶說話晚真的代表著會聰明嗎?除了發育上存在遲緩或者障礙等病理性原因之外,一般的寶寶在1歲左右就開始牙牙學語了,到2歲的時候基本都能正常說話、交流。如果你家孩子在2歲仍然不會開口說話,一定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別再一味拿「貴人語遲」當幌子,在一兩歲的這個語言敏感期,明明是家長對寶寶的引導方式沒到位,才造成他遲遲不開口說話的結果。
  • 觀察孩子的變化,捕捉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孩子從一歲之前就開始牙牙學語,那麼孩子從這個時候其實就已經進入到了他的語言敏感期。比如說:在一歲之前,他看到車就會顯得很興奮,會指著叫著「車車」。一歲左右的時候,他可能會熱衷於區分大車、小車、中巴車、公交車、貨車等宏觀的概念。到了兩歲,這些宏觀的概念已經不能夠滿足他的心智發展了,他需要更準確的概念。
  • 觀察孩子的變化,捕捉孩子的語言敏感期「27」
    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語言的表達能力,還不足以表達他內心的想法,他只能夠通過哭鬧這樣的形式去表現出來。關於孩子的一個語言發展也是很多父母非常關心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其實是因父母的4個行為
    中國老人遇到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楚的時候,總會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是大富大貴的體現,長大點就好了。」那麼老人常說的貴人語遲,真是這樣嗎?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多和父母有關「貴人語遲」這句話,當然只是以前迷信老人自我安慰的話語而已,並不具備科學依據。
  • 小兒推拿李波:哪些會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語遲可以推拿嗎?
    小兒推拿李波:哪些會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語遲可以推拿嗎?但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可能要等到兩三歲才開口,嚴重一點的甚至四五歲了還不會說一句話。「語遲」在現代醫學的範疇裡面屬於語言障礙類的疾病,其中包括言語和語言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