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圖記者陳滿意)昨日,省書協會員、市書協會常務理事許漢勝向記者爆料稱,他看到很多春聯的上下聯顛倒了,他在杏林街道高浦社區發現,根據春聯橫批從右向左的寫法,75副春聯中上下聯顛倒的有29副。記者走訪曾營社區、馬鑾社區以及杏西路、杏東路的多個小區,發現近一半的春聯貼顛倒了。
許漢勝說,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鬥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上。但閩南喜歡把貼於兩扇門板上的稱為「門葉」。以前要貼很多春聯,大門和房門都要貼對聯、橫批、門葉,所有的窗戶上方貼兩個字的橫批。廚房灶頭上的煙囪貼「司命灶君」。米缸上貼一個「春」(剩的諧音),豬圈、雞窩貼「六畜興旺」。
對於區分春聯的上下聯,許漢勝說,一般來說,現在把聲調裡邊的一聲二聲歸為平聲,三聲四聲歸為仄聲,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平聲。貼春聯時面對大門,因為橫批是從右往左寫的(古代的書寫習慣),所以右為上,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
記者昨日走訪曾營社區、馬鑾社區以及杏東路、杏西路的多個小區,發現上下聯顛倒的並不是少數,記者統計了87副春聯,上下聯顛倒的有41副。一副「和順迎進吉祥福好運接來平安財」就有7戶人家貼顛倒了。
省書協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市楹聯協會副會長黃有端說,由於文字讀音的變化,一些上下聯區別起來有一定難度,如「福」、「竹」、「屋」古時是仄聲,如今讀平聲。南方人有的還能讀懂,北方人則很難區別。另外,現在橫批書寫也有人從左到右,這無傷大雅。
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橫批是從左到右,根據現在人們的閱讀習慣,上聯貼在左邊也無可厚非。
【連結】
區分春聯上下聯小竅門
1.平仄方法區分: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三聲和四聲(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聲和二聲(平聲),如旺wàng四聲是上聯,興xīng一聲是下聯;
2.張貼方法區分:對聯的張貼撰寫要求是上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因為古代人寫字是從右往左寫的;
3.含義方法區分:每副對聯都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在寫對聯的時候普遍把含義深刻的作為下聯,上聯的價值更多是在引導作用上。上下聯基本屬於因果關係,因是上聯,果是下聯;
4.時間關係區分:舊時在前面是上聯,新時在後面是下聯,這個普遍在過年時候的春聯上有所體現,常用的有生肖和辭舊歲/迎新春之類的;
5.範圍大小區分:一般情況下範圍小的是上聯,範圍大的是下聯,如常見的「家和國」之類詞語。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責任編輯:李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