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瑪嗒嗒
《三十而已》迎來了大結局,我又劇荒了。
講真,大結局看得不是很個過癮,也不是很現實,但存在即合理。編劇這麼安排,總有他們想要展現的一些緣由和目的。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我們吐槽劇情太假,但是人生的真實、無奈、還有戲謔的成分,又豈能是43集的電視劇一下子都能淋漓盡致表現出來的呢。
劇情沒有現實中這麼狗血,但是現實也不會像劇情這麼完美 。
不知是該慶幸還是應該要嚮往。
我們不妨來看下劇情的女主角們:
顧佳,是一個事業有成,家庭幸福,雙商在線的成功女性。就是這麼一個完美的人設,最後卻被自以為愛她的丈夫出軌了。最後搭上自己所有,傾盡全力,保留了最後的體面;
王漫妮,一個在上海漂泊了8年,最後也沒有在奢侈品店當上店長。也沒有跟「海王」在一起,也沒有和老家的小張主任在一起……最後出人意料地出了國讀書;
鍾曉芹,典型的上海人,不一樣的是她不矯情不做作。是一名再也普通不過的職場女性,不爭不搶、愛追劇,喜歡小浪漫的女性。跟前夫離婚後,又因為兩個人還有感情,且願意為對方著想,改變,最後復婚成功,還當上了作家。
真是實名羨慕了。一開始最不被看好的,自嘲沒有事業心的鐘曉芹,成了最幸福的模樣。
一、顧佳:最顧家的人,卻不是最好的「顧佳」
顧佳在搬家之前,去了一趟王太太家裡告了個別,也算是有始有終。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自從搬進這棟房子之後,就像夢一場。如今夢醒了,也該離開了。
當時顧佳為了住進來,就是想給許子言更好的學習資源,讓他在起跑線就接受最好的教育和成長的機會,可惜事與願違。
很多人對顧佳這個結局打抱不平,覺得不值。甚至覺得悲哀,但是感情的事情,旁人又有什麼資格來評論呢。
即使知道許幻山背叛了她,但是她骨子裡還是愛著他的。
兩個人一開始也算是齊頭並進,達成共識,一起為許子言的明天創造更好的條件。後來走著走著,就成了顧佳一個人在撐起全家。
而許幻山除了出事情知道發脾氣,抱怨顧佳「走捷徑」,但是他為這個家名副其實又做了多少呢。
在《我的前半生》裡,唐晶曾經說過的:「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會甩掉原地踏步的那個人」。
許幻山背叛了,實則是他再也跟不上顧佳的步伐。她越是拼命努力,許幻山越是懦弱無奈。
所以他需要一個能崇拜,仰視、尊重、給他帶來靈感和年輕朝氣的人,那個人就是畢業生林有有。
兩個人其實都心知肚明,除了在家說一些工作中的事情,生活上顧佳和許幻山根本沒有共同語言。
這樣的婚姻,只是形同虛設。
當初兩個人說好一起奮鬥,現在目標破滅了,自然也不會再走到一起。
就如顧佳說的那樣,即使不會出現林有有,兩個人之間還是會出現不可協調的矛盾。而林有有的到來,只是一個催化劑,加速了他們提前進入爆冰的狀態。
顧佳一直想過更好的生活,而許幻山只是痴迷現實中的歲月靜好。就像他鍾愛追求的藍色煙花一樣,固然美麗,但承受的代價也是無法比擬。
顧佳和許幻山在籤離婚協議之前,煙花廠出事了。顧佳不僅幫忙處理公司事務,幫忙遣散員工等,家裡的老人也都安排妥妥噹噹。
許幻山的人設,真的成了「許放炮」,被王太太一語中戳。
我是覺得顧佳真的是為別人想了太多,是別人眼中的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好老闆、唯獨不是最愛自己的好顧佳。
她把什麼都付給了這個家,結果連一個完整的家庭都沒有給到許子言。
是該唏噓還是該唏噓呢?
二、鍾曉芹和陳嶼復婚,真心相愛的人都會懂得包容
這部劇最甜的女主角無非就是鍾曉芹了!
不但和前夫復婚更甜蜜了,還喜提了作家,在新書發布會上她說:「婚姻就像兩條完全不同的魚,硬抓在一個魚缸裡圈養。到了30歲才明白,好的愛人,溫暖的家會給你帶來足夠的勇氣和力量,去見山和海。」
美好的生活還是要用心去經營,用我們的行動去創造美好。
復婚後的兩人不要太甜!!!
如果陳嶼在離婚後沒有反思,如果鍾曉芹在婚後沒有自我檢討,並雙雙做出改變,那麼兩個人即便有再深厚,令人豔羨的感情也難以繼續下去。
之前兩個人最大問題就是:明明是夫妻,卻比室友還陌生。
你不滿,我不說,婚姻中就那麼丁點的感情很快就被一地雞毛的瑣碎生活給擊垮了。
復婚後的鐘曉芹和陳嶼,都懂得了互相包容、尊重對方的小愛好。
雖然陳嶼把「魚」給戒了,但是鍾曉芹還是尊重他心底的那份熱愛;陳嶼也完全尊重鍾曉芹,給她足夠的時間,支持她全職在家創作,激發她的靈感。
要知道,這擱復婚之前,任何一個小問題都能讓他們吵得不可開交,面紅耳赤,不歡而散。
這就是婚姻中,讓人成長的力量。
婚前有多抓狂,婚後就有多期待。
三、王漫妮:跑道越清晰,就越束縛自己
王漫妮到最後一刻才明白:人生最漂亮的跑道就是,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條路不需要別人的任何贊助和期許,需要的是30歲滿腔熱血的激情和從頭再來的勇氣。
一個在上海漂泊了8年,月薪一萬五的奢侈品店銷售主管,王漫妮看似是光鮮亮麗,實則千瘡百孔。
自從在歐洲旅的行政倉上遇見「海王」梁正賢,王漫妮以為人生迎來了盼頭和希望。
她以為自己找到了深情、多金又多識的白馬王子。殊不知對方是一個遵循「一南一北」,互不幹擾的不婚主義的人渣。
在被現實深深打了一血跡巴掌之後,她沒有了在上海繼續紮根的勇氣和心氣。
她被打敗得體無完膚,帶著受傷的心靈回到了老家去治癒,那裡有她要找的安全感和煙火氣。
但,真正到了老家之後,王漫妮又不甘心了起來。
家人介紹的小張主任,除了官腔比較明顯,喜歡愛面子,其他的還真是挑不出什麼毛病。還給她找了份朝九晚五,別人想求都求不來的工作,時時刻刻都在被小張主任關懷著、愛護著。
就是這樣的一種生活:家裡什麼都好,工作也好,有充足的煙火氣和安全感的生活就像溫水煮青蛙,讓她特別恐懼,無法適應。
戲劇性的是,在老家這裡遇見了後來的貴人「魏老闆」,當時跟梁正賢在一起的時候有過泛泛之交。
他跟王漫妮說,之前的M店已經被他收購 ,如果還想回去,可以找他幫忙。
就這樣在各種機緣巧合和一份不安分的心之下,王漫妮終於又回上海了。
在貴人的幫襯之下,王漫妮一路開掛,不但完成了她和魏老闆之間的約定,還完成得特別漂亮。本來說好,如果完成了就可以做M店的店長,沒想到王漫妮婉拒了。
她從前認為,她離不開櫃檯後的那一塊地;從老家回上海,她以為自己離不開上海這座又愛又恨的城市;她以為自己非M店店長不可,真正自己圓滿完成任務之後,她覺得自己見得人,見得世面太少了。
人生就是這樣:你越是給自己一個清晰的跑道,反而越容易把自己逼仄到無路可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精彩和期待。
四、這部劇,還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無論你是像顧佳一樣的已婚女性、還是像鍾曉芹一樣的普通職場女性、亦是在上海漂泊了8年,依舊給不了自己想要生活的王漫妮,我想《三十而已》這部劇都想告訴我們這6個小道理:
別人的幸福都是想要讓你看得見的幸福,別人的不堪也並不是你所看到的真正不堪。(如地攤蔥油餅夫婦)婚姻的前提不是感情在,而是那個跟你共渡一生的人,是否願意為你改變、包容你的所有。條條大道通羅馬。不要因為眼前的水坑,而影響你前進路上的康莊大道。平淡無奇、無奈瑣碎、希望與失望並存的生活,這才是人生的常態。感情是流動的。不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需要兩個人有共同的話題,方可持久。愛情可以沒有,但友情請一定要有。不管是鍾曉芹婚變,王漫妮被欺騙,還是顧佳感情遭到背叛……在第一時間,真正好的友情讓會讓你在關鍵又無助的時刻真的能體會到避風港的存在。30歲的我們慌慌張張,但是細數過往,誰又能做到真正不慌張呢?
就像臺詞說的那樣,正是這樣大大小小的慌張造就了我們閃耀的成長。
蝴蝶過山門,輕舟過重山。
願每一個我們,都保有而已的勇氣。
三十而已,我說了算。
以上,共勉。
END.
今日話題:你最喜歡《三十而已》女主的哪個結局?為什麼,歡迎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喜歡的朋友們,歡迎分享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