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一巴掌,兒子耳膜穿孔:放學後千萬別催孩子寫作業!

2021-02-07 童媽育兒指南
「一個孩子寫作業引發的血案」


一對年輕夫婦帶著一個10歲的小男孩來到許醫生的診室,說是孩子耳朵受傷了。


然而,孩子耳朵並沒有外傷。許醫生讓孩子父母儘可能詳細地描述病史,孩子父母猶豫了一下,才講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前一天晚上,小男孩 寫作業的時候 磨磨蹭蹭,孩子爸爸一開始說了孩子幾次,孩子嘴上應著,一會兒又恢復了原樣。


爸爸的火氣噌一下就上來了,抬手甩過去,作勢要 打孩子耳光,結果沒想到孩子的腦袋突然一下正好晃過來, 啪的一聲,孩子滿臉驚恐,瞬間左耳轟鳴!



耳朵沒出血,還能聽到聲音。


第二天,孩子也沒說有什麼不舒服的,但是,爸爸媽媽不放心,就帶著孩子來到醫院檢查。孩子爸爸表示,原本只是想嚇唬嚇唬孩子,事後很後悔。


經過檢查,許醫生發現 「被扇的左耳鼓膜呈不規則穿孔,約0.2X0.4公分大小」。幸好沒有出血,聽力檢測也僅提示輕度傳導性耳聾。


初步診斷結果為: 左耳外傷性鼓膜穿孔伴輕度聽力減退。



許醫生建議 先觀察一個月,不能劇烈運動,這一個月的體育課也得暫停,還要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耳道進水。


如果一個月甚至兩三個月之後,鼓膜穿孔還是不能癒合,那就只能進行手術修復鼓膜了。


幸虧孩子父母第二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如果不重視,長時間不醫治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在家長界,有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眼瞅著指針滴答走,全身哪裡都動,就是作業一個字都沒動。拖拉磨蹭的娃,崩潰失控的父母,輔導作業這道題,真的無解?童媽記得曾經在網上曾經看到過一段視頻。一位媽媽,哭得稀拉譁啦,一邊抽噎,一邊哭訴:「我也想控制我的脾氣,不想打他,罵他,還一直在那鬧」然而,陪寫作業這件事,卻不是想不幹就能不幹,它幾乎是家長們無法逃脫的命運。《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調查顯示:中國有78%的家長,每天都要陪孩子寫作業。小學生家長,每天陪寫作業時長,平均需要兩三個小時,有的竟長達四個小時以上。漫長的陪寫過程,導致了親子間衝突不斷。據統計,每四個家庭,三個就曾因為寫作業發生過矛盾。孩子爸爸輔導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寫作業時, 情緒失控,一怒之下點燃孩子的練習本扔下樓,差點兒把鄰居家燒了!雖然爸爸舉動過激,但正如網友所說,輔導作業的危險性,可見一斑。一些同樣被輔導孩子寫作業「摧殘」過的網友表示: 輔導功課是個要命的活兒。



還有人為家長們出主意,時常提醒自己: 親生的,以及家中要常備速效救心丸。



一方面,孩子磨蹭拖拉,效率低下,父母會逐漸被激怒。另一方面,父母出於對完美的要求,從心底不願接受孩子不如意的狀態,情緒更加失控。許多失控的父母,可能都曾絕望過:我也不想這樣,可孩子不聽啊!好端端的孩子,怎麼一到書桌前,就成了手也不是,腳也不對了呢?從心理上來說,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一般出於兩個原因。教育觀察片《老師請回答》中,7歲男孩鞏子悅,堪稱磨蹭派的掌門人。在家寫作業,簡單的五六行生字,五六個小時都沒有寫完。在學校時,老師布置的隨堂作業,他要拖到課間補,很多時候補不完,還得帶回家補。「有一道題,把我困在那裡,我就定住了,走神了就出不來了。」孩子思維是單向的,如果作業很多,或者題目很難,就容易產生退縮心理,拖延著不肯做。不光是孩子,大人也同樣如此,我們遇到困難時,不也會下意識地抗拒麼?節目中,子悅媽媽陪寫作業的狀態,可以說是很多家庭的寫照。等檢查作業時,媽媽的情緒更加失控,嘮叨和指責越來越多。然而,孩子卻更茫然了,他直接離開了桌子,跑到沙發上翻跟頭...寫作業折磨的不光是大人,父母的焦慮情緒,對孩子的指責和失望,像低壓一樣籠罩著孩子。孩子心裡害怕,卻又沒有能力改變現實,就會產生逃避心理,躲進自己的小世界。所以,走神和拖延,其實是孩子應對父母情緒的自我保護。但是,無論哪種情況,孩子拖延的根源,都是遇到了困擾。



想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全程控制好情緒確實不容易,但是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要盡力控制自己,先解決自身的情緒問題,端正心態,因材施教,先幫助孩子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慢慢的,逐漸養成孩子學習的內驅動力和學習自覺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長期培養出來的,孩子並不能因為家長一晚上的怒吼而迅速成長,反而會形成逆反心理。


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 「先做完作業再做別的事情」這樣的意識。


在輔導孩子功課時,家長自已不要玩遊戲、不要玩手機、不分心,以身作則,為孩子專注學習做好榜樣。


給孩子一定自主決策和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例如,關於寫作業的具體科目順序請孩子自己決定。儘量不打斷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哪怕看到題目做錯了,先不要著急指出來,等孩子把這項作業寫完或者把會寫的題目全部完成之後,再統一講解訂正。


調整關注點,把重點放在孩子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學習效率的提高上,允許孩子有一定差錯率,做得不好也不要包辦代替,以培養孩子自己承擔後果的能力和責任感。


教育家葉聖陶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寫作業也同樣如此。相比盯著作業本身,幫助孩子養成自覺的習慣,才是父母陪寫的關鍵。孩子上了小學,尤其是低年級,要突然應對好幾門作業。如果本身還有其他學習安排,就顯得更為複雜。心理學肖恩·埃科爾提出「20秒」法則:當一件事啟動時間超過20秒,大腦不容易接受,會產生抗拒。所以,陪寫的第一步,是幫助孩子拆解任務,快速啟動學習狀態。這樣簡單的任務,可以快速啟動孩子的大腦神經,進入寫作業的狀態。更重要的是,當孩子先完成簡單的,會覺得目標也沒有那麼可怕,激發出完成的信心。從孩子的大腦發育來說,他的自我抑制水平比較弱。也就是說,很容易被環境幹擾,分神走神。比如,在孩子寫作業前,提醒他走完「配套」流程:喝水、上廁所、準備好文具等。低年級孩子還可以採用桌面管理法:清空孩子的書桌,只留下跟完成作業有關的用品。同時,父母本身不要成為幹擾源,用語言去不斷刺激孩子。這樣,從準備和環境兩方面著手,能夠有效幫助孩子消除幹擾。寫作業這件事,父母盯得越緊,孩子就會越松,甚至演變成完全依賴。所以,劃定界限,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才是最終的目標。比如,帶著孩子把所有作業,列成清單,讓他自己決定完成順序。寫作業的時間段,也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每個孩子內心,都有對自主性的需求,而不是只能聽父母吩咐,像個程序一樣執行。當孩子努力完成一個任務時,父母要及時肯定:「很棒呀,這個有點難度,但是你做到了!」或者,簡單的回應一句:「完成作業的感覺,是不是很棒?」父母的肯定,會引導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也會被喚起內在的學習動力。*本文部分內容來源:錢江晚報、新東方家庭教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很多家長說不能及時看到文章

因為公眾號推送不再按照時間

點擊【在看】,重要時期,

確保你能及時收到童媽通知

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兒子寫作業拖拉,爸爸一巴掌甩過去:耳鼓膜穿孔……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
  • 兒子寫作業拖拉,爸爸一巴掌甩過去:耳鼓膜穿孔...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 「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
  • 兒子寫作業拖拉,爸爸一個巴掌甩過去:耳鼓膜穿孔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來源:視覺中國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
  • 兒子寫作業拖拉,杭州爸爸脾氣上來一巴掌甩過去:耳鼓膜穿孔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
  • 杭州一小學生寫作業拖拉,家長脾氣上來甩手一巴掌,孩子:聾了
    近日,有一位浙江某醫院的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在朋友圈裡發了一件關於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脾氣上來時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的事,幸運的是耳膜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麼樣呢?
  • 杭州一小學生不好好做作業,被父親扇了一巴掌,耳鼓膜穿孔
    北晚新視覺網12月21日資訊,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許醫生遇到了一件非常生氣的事情,患者是一名小學生,小學生耳鼓膜穿孔,造成耳鼓膜穿孔的原因就是小學生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脾氣上頭扇了孩子兩巴掌。
  • 爸爸管作業著急上火,失手把兒子扇致耳膜穿孔,醫生提醒……
    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在朋友圈發了一樁由孩子寫作業引發的「血案」:說是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其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
  • 孩子寫作業引發的血案,爸爸掌摑孩子致耳鼓膜穿孔,造成慘劇
    輔導孩子做作業的你,今天生氣了嗎?遇到孩子寫作業不積極,磨磨蹭蹭就是不做的情況,假如是你,你會怎麼辦?靜心教育還是大吼恐嚇?浙江省的一位爸爸,實在忍受不了兒子的磨嘰,一巴掌就打在了自己兒子的腦袋上。這一巴掌不要緊,直接導致孩子耳鼓膜穿孔。被送到了醫院。
  • 因寫作業,男孩被爸爸打到鼓膜穿孔:孩子越催越慢的根源讓人心疼
    作者:主創團·安歌「一個孩子寫作業引發的血案」這是浙江省人民醫院副主任許惠明醫師的一條朋友圈。爸爸一巴掌,孩子直接耳鼓膜穿孔。受傷的男孩今年10歲,寫作業時,東瞅西看,磨磨唧唧,家人提醒了幾次,可孩子嘴裡答應,很快就故態復萌。
  • ...一耐!爸爸火氣一下上來,想嚇唬一下,手甩過去,兒子耳膜穿孔了……
    杭+新聞訊 一個學期馬上進入期末複習階段,如果熊孩子在這個要緊關頭,寫作業墨跡,複習不上心,家長很有可能上火。但發火前,還是要深呼吸一下,性子耐一耐。最近,省人民醫院幾位醫生說到這個事情,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很有感觸。不久前,他接診了一個小患兒,就是這樣的情況。「爸爸輔導兒子功課,脾氣上來,一個不巧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耳鼓膜穿孔。
  • 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這樣做更管用!
    孩子拖拉、磨蹭、寫作業慢,已成為當代社會的「時代疾病」。調查顯示:全國近76%的家庭曾因寫作業問題產生過矛盾,80%的家長在輔導作業的時候想打孩子。有人因為輔導作業誘發心梗,有人血壓飆升,還有家長因為太氣憤拍桌子而導致手骨骨折。可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一放學就寫作業,卻一直寫寫寫寫……到深夜,還寫不完呢?
  • 管作業,大家性子都耐一耐!爸爸火氣一下上來,想嚇唬一下,手甩過去,兒子耳膜穿孔了……
    杭+新聞訊 一個學期馬上進入期末複習階段,如果熊孩子在這個要緊關頭,寫作業墨跡,複習不上心,家長很有可能上火。但發火前,還是要深呼吸一下,性子耐一耐。最近,省人民醫院幾位醫生說到這個事情,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很有感觸。不久前,他接診了一個小患兒,就是這樣的情況。
  • 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先花20分鐘做這5件事,比催100次更管用
    有人因為輔導作業誘發心梗,有人血壓飆升,還有家長因為太氣憤拍桌子而導致手骨骨折。可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一放學就寫作業,卻一直寫寫寫寫……到深夜,還寫不完呢?其實,放學後先別急著催孩子寫作業,先花20分鐘做這5件事,才能事半功倍。
  • 爸爸一巴掌讓兒子耳鼓膜穿孔,父母再生氣,也別打孩子這幾個部位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教育孩子,一定要控制住情緒,尤其是生氣時,千萬別再打孩子了浙江杭州一位家長,在給兒子輔導作業的時候,兒子的表現,讓爸爸著急上火,一時沒有忍住脾氣,就直接動了手,本來是想嚇唬一下兒子,結果弄巧成拙,導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差點影響了聽力,所幸傷病較輕,後果不是很嚴重,但這也讓這位家長後怕不已。
  • 家長一怒失手將兒子扇致耳膜穿孔 孩子做作業拖拉該怎麼辦?
    「血案」——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其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原來小患者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小朋友的表現很不滿意,磨磨蹭蹭。先是喊了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一會兒故態復萌,父親見狀火氣一下上來,「本想嚇唬嚇唬,手甩過去,沒想到,兒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撞擊力。」啪地一聲,孩子一臉驚嚇,說瞬間左耳轟鳴。耳朵沒出血,孩子說沒有失聰,但事後家長還是為自己的失手後悔,心痛,憂心忡忡。
  • 爸爸陪寫作業生氣動手,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家長陪寫作業,到底是陪什麼?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一位爸爸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無獨有偶,再早些天,許惠明還接診了一位鼓膜穿孔小男孩(輕症),從其家長言語中得知,孩子受傷也與做作業表現不好家長發脾氣有關。
  • 爸爸脾氣上來一甩手,竟造成孩子耳鼓膜穿孔!又是因為……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1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
  • 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先花10分鐘,專治拖拉磨蹭
    導讀: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先花10分鐘,專治拖拉磨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先花10分鐘,專治拖拉磨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拜拜啦磨蹭拖拉,孩子會時間管理後,寫作業真的母慈子孝了
    收音機裡播著一起因為孩子寫作業,讓父親忍無可忍,一沒忍住打了孩子個巴掌,導致孩子耳膜穿孔事件。聽完後心有戚戚,原來同一個世界,同一種孩子,同一類父母。但同為陪寫作業的寶媽,又太理解父母的這種無能為力感了。
  • 輔導作業情緒失控,媽媽打了孩子一巴掌,結果釀成悲劇……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高琛琛說起#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真叫一個「聞者傷心,聽者流淚」俗話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更嚴重的還有:媽媽輔導作業被氣到住院,爸爸輔導作業直接崩潰……武漢一位80後媽媽輔導7歲的兒子改作業到深夜,強忍脾氣不成,猛扇了娃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