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保溫箱真的安全麼?早產兒媽媽最想知道的5個問題

2020-09-03 茉莉育兒知識

閨蜜上周生了個男寶寶,35周,寶寶進了保溫箱。

她每次產檢都很正常,順順利利地到了最後關頭,不知道當天是吃了冰淇淋刺激了,還是運動過度,突然有了早產的徵兆。

生產前她躺在病床上,接連輸液了幾天,為了抑制宮縮。

說實話,我之前只知道有催產針,這是第一次知道有抑制早產的針。

雖然是順產,但是產前好幾天躺在床上輸液,而且現在一直擔心保溫箱裡的寶寶,閨蜜整個人十分虛脫。

帶著對閨蜜的關心,我回來後認真了解了下醫院保溫箱的知識。我相信,媽媽對寶寶的愛永遠不嫌多,多一點孕產知識,多一份安心。

什麼是新生兒保溫箱?

新生兒嬰兒保溫箱是一種救治危重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必備的現代先進醫療設備,可以相對隔離、提供保溫保溼功能,模擬胎兒在子宮內的居住環境,給新生兒提供一種舒適、安全、健康、溫馨的生活、發育空間。

早產兒在保溫箱內監護期間,會受到醫護人員全天候、全方位的診治、護理,一般不需要家屬床旁陪護。

簡單來說,新生兒保溫箱是一種經過精密設計的有利於新生兒生長發育的特殊「嬰兒床」。

什麼樣的新生兒需要進入保溫箱?

1.未滿37周妊娠的早產兒需要進入保溫箱。

2.病情危重,需要更好的護理和觀察的嬰兒也需要進入保溫箱。

3.雖然沒有早產,但是出生體重較小,尤其是出生體重低於1500g的新生兒需要進入保溫箱。

新生兒保溫箱的作用?

1.隔絕汙染

早產的新生兒體質比較虛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細菌、病毒的感染。新生兒保溫箱可以為嬰兒隔絕外界的感染,避免新生兒因為接觸汙染空氣引起身體不適。

2.適應環境

保溫箱為有需要的寶寶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其主要的特點就是恆溫、恆溼、無噪音,讓嬰兒有時間條件調節身體,以適應外界環境。

3.監測方便

嬰兒在保溫箱裡不用穿衣服,更利於醫護人員對嬰兒的觀察和治療,醫護人員可以隨時觀察孩子生命體徵的變化,而且保溫箱可以連接各種監護儀器,醫護人員可以直接監測到嬰兒的體溫、心跳、脈搏、呼吸、血壓、腦功能等情況,還可直接對嬰兒進行藍光治療、拍片等。

新生兒保溫箱的費用?

嬰兒保溫箱的費用比較貴,不同地區、級別醫院或有不同。按天計算,每日500-1000元不等。但如果新生兒情況十分危險,也會因為各種監護和檢測的應用而著呢宮頸癌費用,有時候可以高達上萬元每天。

新生兒保溫箱費用可以報銷麼?

新生兒住院報銷的比例要具體諮詢當地的醫保辦,新生兒科醫生的指導。

一般需要你給寶寶去買醫保,買了醫保後在醫院的醫保科辦理,具體可以諮詢當地醫院。

新生兒進入保溫箱的注意事項?

1.爸爸媽媽在寶寶進入保溫箱期間,要注意自身充分休息,保持樂觀舒暢的心情,以免影響母乳正常分泌及餵養。

2.避免過多人員頻繁探視,不僅會干擾寶寶的診治、護理,還會增加寶寶感染等風險。

3.最好隔著保溫箱探望。首先,不正確或者長時間的打開保溫箱的門,會造成保溫箱內的溫度變化,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甚至造成寶寶低體溫或者感冒等;其次,親屬手上所攜帶的細菌可能會對帶入保溫箱,從而影響寶寶。

一般情況下,嬰兒在保溫箱裡需要待到相當於孕36-37周左右,體重達到1.8~2.0公斤及以上,各項生命體徵穩定後才可以出保溫箱。

祝願姐姐妹妹們都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分娩,如果寶寶真的需要住保溫箱,也不要太過擔心,相信現在的醫療技術和設施,一定會讓寶寶健康出院。

早到的天使,愛一定不會缺席!

相關焦點

  • 保溫箱裡的寶寶,5個月花上百萬,如何避免寶寶進保溫箱呢?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保溫箱裡的寶寶,5個月花上百萬,如何避免寶寶進保溫箱呢?關於一則寶媽懷孕5個多月早產,居然奇蹟般活了下來,可是代價卻不小,天天住保溫箱,花費上百萬,醫療費讓人震驚。這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因此,在孕期,我們普通人,還是好好想想怎麼保胎安胎,避免寶寶早產,讓寶寶順利健康出生吧!
  • 拯救早產兒的「嬰兒保溫箱」,最初竟是個「展示櫃」?
    這不僅給孩子提供了安全的新生環境,也能有效隔絕細菌、嚴寒,可以是是一個造福新生兒的物件。 然而關於嬰兒保溫箱的由來,你們一定想不到,它最初竟是用來展示早產兒的「展覽櫃」?
  • 早產兒住的保溫箱為什麼那麼貴呢?
    因為這位朋友本身有高血壓的基礎病,在孕期裡就會比普通的孕媽媽要稍難帶孩子的。確實,在孕期裡,這位朋友也很小心,事事都會遵從著醫生的建議,還好最終孩子並沒有早產出生。不過,在朋友看來,要不是自己的身體本身帶孩子有困難,還是很希望孩子能在子宮內多待幾日。另外,這位朋友也有說過,如果要是孩子是早產的話,還得住保溫箱。
  • 除了早產兒,這三種寶寶也要被送進保溫箱,收費最貴的是這種寶寶
    同事表姐剛生了寶寶,還沒來得及好好看寶寶一眼,就被護士抱去了保溫箱中,隔著厚厚的玻璃,爸爸媽媽簡直太焦心了。表姐問醫生,不是只有早產兒才會被送進保溫箱嗎?她的寶寶可是足月生產的呀。醫生回答道,不是只有早產兒才會被送進保溫箱,你的寶寶出生體重較輕,也需要在保溫箱中觀察幾天的,如果沒有大的問題,過段時間就可以出來了,表姐這才放下心來。
  • 早產兒住5個月保溫箱花了100萬!箱子裡到底有啥特別?
    早產兒住5個月保溫箱花了100萬!箱子裡到底有啥特別?不久前,母親的朋友圈子裡傳來了一條消息,引得大家都來圍觀。一位孕婦在懷孕五個月時生下了早產兒。嬰兒被送到孵化器,最後竟然活了下來。
  • 37周內出生的「早產兒」,需要進保溫箱,保溫箱到底有哪些功能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胎兒在大於孕28周小於37周出生的都是早產兒,早產兒在出生之後就要根據情況進保溫箱,這個保溫箱到底有什麼功能呢?
  • 【早產兒問答日】兒科專家鮑秀蘭教授解答早產兒常見問題答疑匯總
    常見的原因有許多,包括感染,溶血,膽汁酸排洩障礙等,一般剛剛出生胡寶寶在產科或者新生兒科都會有醫生每天用經皮測膽紅素儀監測新生兒黃疸胡狀況,如果超過對應日齢的警戒值,醫生會提供相應建議。問題2,「吉恩小頑皮」提問:這是許多早產兒媽媽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想向專家諮詢一下,這個母乳添加劑是什麼?具體的應該如何添加給寶寶吃?然後添加到什麼時候可以不添加了?
  • 早產兒住保溫箱為啥那麼燒錢?看早產兒媽媽列的費用清單,明白了
    寶寶出生體重才3斤,小小一個,像一隻老鼠似的,阿普加評分1分鐘的時候4分,肺部發育不全,經醫護人員救治後住進了保溫箱。寶寶提前出生將近2個月,無論精神上還是經濟上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但是曉燕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小寶寶還等著她的母乳吃呢,她的任務就是儘早開奶,然後把母乳儲存起來,每天讓丈夫把母乳送過去給寶寶吃。
  • 新生兒疑被保溫箱烤死 醫生:保溫箱最高僅37℃
    ,南京的寶寶們到底安全不安全?  南京同仁醫院趙洪寧主任醫師介紹,其實這個保溫箱是嬰兒培養箱,該院保溫箱分進口與國產,保溫箱裡有溫度、溼度、氧濃度等設置,一般溫度有設定溫度與實際溫度,保溫箱的最高設置溫度就37℃。  一般保溫箱的溫度都是溫控的,醫護人員為了安全起見,會在保溫箱裡放個溫度計,以免箱內溫度過高。另外,箱內還有適度的控制,溼度的設置分設定溼度與實際溼度,一般溼度設定60%但不超過80%。
  • 寶寶剖腹產不一定要住保溫箱,但這三種寶寶住保溫箱更安全
    沒有完美的媽媽,媽媽自己儘量做到最好就可以了,餘下的就看醫院了。現在醫學非常的發達,對於孩子的不同問題都有比較標準化的治療方案,也有很多的先進的醫療設施。很多三斤左右的早產兒都可以順利的救治並且長大成人,所以37+3已經是足月的孩子,不算是早產,如果孩子的體重達到5斤的話一般都不需要特別的處理,就正常的護理就可以了。保溫箱是什麼呢?保溫箱也叫恆溫箱,就是保持一定的溫度,避免寶寶因為低體溫造成的缺氧,低血糖,硬腫等一系列不良的後果。
  • 寶寶早產,進保溫箱,花費上百萬,做好這些事兒,避免早產很重要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保溫箱裡的寶寶,5個月花上百萬,如何避免寶寶進保溫箱呢? 關於一則寶媽懷孕5個多月早產,居然奇蹟般活了下來,可是代價卻不小,天天住保溫箱,花費上百萬,醫療費讓人震驚。
  • 寶寶的保溫箱為何這麼貴
    前不久,一則新聞在媽媽群裡炸開了鍋:一名女子在懷孕5個月時發生早產,寶寶出生後就一直在保溫箱裡生活,好在最終成功活了下來。就在眾人高興之餘,新聞裡的另一個信息卻讓媽媽們大為吃驚,原來,這個寶寶因為住在保溫箱受到專人照顧,短短幾個月時間醫療費就高達了100多萬!
  • 偉大的早產兒媽媽
    世上所有的媽媽都是偉大的,尤其是早產兒媽媽更加偉大 !所有的準媽媽們在懷孕後都是非常期待自己能生一個足月的健康寶寶。不曾想到寶寶更心急,在準媽媽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提早出生。 在孕周36+6之前出生 的體重不足五斤(2500克)的新生兒,在醫學上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 。
  • 海南日報數字報-嬰兒保溫箱是否安全?
    」一事觸目驚心,從而引發新生兒父母對於保溫箱安全性的關注和擔心。保溫箱究竟有何作用?嬰兒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進保溫箱?醫護人員又是如何進行監護的?記者就這一熱門話題採訪了有關人士。  海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副主任羊玲介紹,從去年6月至今,該院共接生了1000多名新生兒,其中40%—50%是早產嬰兒,需要進嬰兒保溫箱進行護理。由此可見,保溫箱在臨床早產嬰兒的護理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4.2斤34周的新生兒,要不要放進保溫箱?
    4.2斤34周的新生兒,要不要放進保溫箱?首先34周出生的寶寶屬於早產兒範疇,這個周數通常來說寶寶得住保溫箱,因為各方面發育可能還不完善,尤其是肺部。但早產的寶寶到底需不需要送去保溫箱繼續觀察,不光是看體重這一個標準。生娃時住的三人間,臨床的一個媽媽是36周生的寶寶,也屬於早產,寶寶體重4.6斤,各項指徵正常,寶寶很健康,所以沒住保溫箱,醫生來查房都說雖然早產了,體重也差點,但寶寶很棒。
  • 住在保溫箱裡的孩子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每個媽媽在孕育一個生命的時候,都是既艱難,又幸福。比如有的媽媽可能因為孕吐,都不能好好吃飯。也有的媽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就會導致寶寶早產。對於早產的寶寶來說,會先住進保溫箱觀察幾天,等他的生命體徵沒問題後才會出來與家人團聚。那麼保溫箱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 34周生的寶寶,沒到預產期出生的寶寶,要不要進保溫箱?原來如此
    出生之後,父母們就會特別緊張,很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尤其是孩子沒到預產期就發動的,剖腹產的,還有早產的,父母們都擔心的不得了,生怕孩子發育不好,離開媽媽的子宮,能適應外界環境嗎?有什麼閃失嗎?這些疑問總是困擾著年輕的父母們。
  • 八個月早產兒要放棄嗎?這樣的父親無情又愚昧
    他問:八個月的早產兒要放棄嗎?八個月也就是32周,這麼大的孩子雖然屬於早產,但在醫生的定義裡,已經屬於晚期早產,出生後新生兒預後往往較好,成活率幾乎達到95%以上,其他的早產合併症比起7個月甚至6個月的都少。不明白為什麼這位爸爸能如意輕易地把「放棄」這個選項安在孩子頭上。
  • 全球每年有1500萬早產兒 「臨時媽媽」在這用愛呵護「早到天使」
    作為這些早產兒的「臨時媽媽」,數位醫護人員不時穿梭於保溫箱間查看、忙碌,她們代替家長悉心呵護著稚嫩又脆弱的「天使」們。11月17日,省兒童醫院新生兒三科病房,「臨時媽媽」正在護理早產寶寶。用心呵護,每一次離別欣喜又不舍早產寶寶們躺在保溫箱內熟睡著,幾位護理人員可一刻也沒閒著,查看保溫箱上方儀器上顯示的寶寶生命體徵數據,抽血檢查……「呀,你老看著我,是又想吃東西了對不對?」
  • 孕期很注意,寶寶卻是個早產兒,該如何應對?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早產兒都有發育方面的問題,但是早產兒是個特殊群體,需要特別的關注和養育,原因呢還需要從胎兒的發育開始說起。任何生命都有一個最適宜的生長環境,胎兒、嬰兒、幼兒、…成人,都不例外,尤其是看不到摸不著的神經,需要一個集時間、營養和關愛過程,愉悅的母體環境,讓胎兒感覺到周圍的美好,會讓細胞活躍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