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公安交管部門不斷推出便民利企的交管改革措施,受到了群眾、企業的一致好評。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總結改革實踐經驗,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主動回應群眾、企業的需求,從11月20日起,在推行車檢、駕考、號牌管理等改革措施的基礎上,再次推出了12項改革新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群眾和企業辦事負擔。
12項交管改革新措落地,天水市反響如何?為此,記者專門走訪探查,推出系列報導《12項公安交管改革新措落地之後……》敬請關注!
【系列報導之二】擴大非營運小微型客車免檢範圍,市民這樣說
□新天水記者 黃虹
日前,公安部在總結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提出12項新措施,其中「擴大機動車免檢範圍」這一新規備受市民關注。面對新規,不少市民提出了疑問:「免檢」意思是不用檢驗了?第七年已經年檢了,明年還要檢驗嗎?改裝車能享受到新措「福利」嗎?帶著這些疑問,11月27日,記者採訪了天水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的工作人員。
官方答疑:新規怎樣執行?
新措施怎樣執行?市公安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一級警長王馨給出了解答:「以前是滿6年的非營運客車每年檢測一次,現在是每兩年檢測一次。比方說,車主是2014年購的車,那麼到2020年就滿6年了,2020年上檢測線檢測完後,下次檢測時間就到2022年,也就是到2022年和2024年這輛車將分別接受檢測,到2024年這輛車已經滿10年了,以後就是1年檢一次;車輛滿15年,一年檢兩次。」
王馨說:「也就是說,10年內的車輛,共減少了兩次上檢測線檢測的過程。而且免檢車輛範圍也擴大了,新規實施後,7—9座非營運小微型客車即可享受免檢政策。」她告訴記者,麵包車、車輛發生傷亡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不在免檢範圍,仍按原規定周期檢驗,以保障車輛安全性能。
車主:省錢更省時間
因為新措施剛剛落地,還不熟悉新措的車主杜小寧前來辦理車檢時被告知車輛今年免檢。「我的是家用7座車,今年第八年了,去年檢測了一次,所以按照新措施,下次檢測時間應該是明年11月。」杜小寧說:「有了新措施以後確實會方便許多,不僅省錢,還節省了很多時間。7座車也很實用,一大家子人都可以坐得下,因為是自用,平時保養得也很好,就算出現一些小毛病也會及時的處理,要對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負責嘛!」
車管所工作人員還耐心地教杜小寧如何在「12123」手機APP上申領電子檢驗合格標誌,避免他下次再多跑路。
「我認為這次新政增加了7至9座非營運車6年免檢是好事情,其實我們的好多客戶之前都有購買七座車的想法,但是因為每年要年檢,他們往往最後會選擇五座車。新措實施後,估計7座車的銷量也會有所上升。」汽車銷售人員李軍說:「其實車輛在出廠前都會進行非常嚴格的檢查,非營運車6年內免檢絲毫不會影響消費者的安全。」
「普通家用車每次檢測的都是大燈、剎車、尾氣等基本項,其他也沒啥,其實有問題平時在開車時都會發現,為了車輛和家人安全都會及時去修,每年檢測費時費力,現在六年免檢省事很多。」已有10年駕齡的老司機陳杰告訴記者。
在採訪過程中,大多數車主對新措施都鼓掌叫好,但是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有些市民在理解交管新舉措時,混淆了「免檢」和「不檢」這兩個概念。
「免檢≠不檢」:需及時申領電子檢驗合格標誌
「我覺得不管是運營還是非運營,嚴格車檢總是好事,這不僅關係著乘車人員的安全,若真的有『帶病』車上路,對我們行人的安全也會造成威脅。」在秦州區民主東路,市民劉榮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提議車輛檢測能不能按裡程算,而不是單純的以年為標準計算,因為有的車買回來並不常開,就是放幾年也跟新車沒什麼兩樣,但有的車使用頻繁,每天能行駛上千公裡,這樣對車的損耗也很大,車檢過程中應該更嚴格。」劉榮說。
採訪中,也有市民擔憂免檢政策放寬後,會不會增加車輛的安全隱患。
「我駕照剛過實習期,雖然平時也開車,但對車輛出現的一些問題不是很敏感,我覺得檢測嚴一點能及時發現問題並儘早修理,免除後患。」新手王娟有些擔憂。
面對這部分市民的擔憂,天水市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二級警長曾曉麗給出了答案。「12項新措施落地以後,車管部門將通過簡訊、公安交管『12123』手機APP、天水公安交警微信公眾號等方式開展提示告知,提醒廣大車主及時辦理車輛檢驗,並按規定申領檢驗標誌業務。」曾曉麗說,「免檢≠不檢,所謂的』免檢『是指免去線上檢驗,但車主仍需按時通過』交管12123『APP申領電子檢驗合格標誌,也可前往車輛管理所業務大廳領取紙質版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