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各種媽媽群都「炸開鍋」了
都在頭疼一個問題
腹 瀉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
最近接診到的腹瀉寶寶也增加了不少
寶寶們遭遇一「瀉」千裡的折磨
家長們那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腹瀉猛如虎
今天就來好好說說它
腹瀉,通常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娃腹瀉大多數是這種,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及寄生蟲感染等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腹瀉原因,如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
非感染性腹瀉:包括餵養不當、過敏、腹部受涼等等。
✎感染性腹瀉症狀,各有各的特點
病毒感染性腹瀉:食慾低下、頻繁嘔吐,拉的次數相當之多,每天10次或10次以上黃色或黃綠色、蛋花湯樣大便。一般孩子情緒較差,出現煩躁不安、精神萎靡的表現。
細菌感染性腹瀉:經常會噁心、嘔吐、腹痛及黏液血便等,甚至出現發熱等全身症狀。
寄生蟲感染性腹瀉:一般會出現水樣便,頑固性腹瀉和孩子消瘦、營養不良等。
別亂來!
在沒有確定拉肚子的具體原因前,家長不要私自給娃吃止瀉藥。盲目止瀉,很可能會延誤病情,甚至還會加重腹瀉症狀。
尤其是感染性腹瀉,一般不使用止瀉劑,因為止瀉劑會抑制胃腸道蠕動,這樣毒素會滯留在腸道裡被二次吸收,反而不利於恢復。
還有,抗生素也不要亂用!
前面也說了,腹瀉有病毒感染有細菌感染,而抗生素只是細菌的剋星,對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就沒啥用。
總而言之,用藥需醫生指導,不能人云亦云。
有些腹瀉是自限性疾病,即便沒有特效藥治療,多數患病的寶寶會在一周左右自然止瀉。
但是,這不代表可以輕視!
•在2016年全球五歲以下兒童因感染輪狀病毒而導致死亡的約為128500例;
•和輪狀病毒密切相關的腹瀉是2015年導致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光2015年,在全球就有近50萬的兒童因腹瀉而導致死亡。
當娃嚴重嘔吐、腹瀉時,如果不及時補液,很快會出現脫水!年齡越小,越容易因腹瀉嚴重而出現脫水症狀,脫水嚴重未積極治療可能會導致死亡。
✎如何判斷娃已經腹瀉脫水
接種疫苗
提前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可以預防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
接種對象主要是2個月~3歲的寶寶,最好在秋季腹瀉高發季來臨前給娃接種。
輪狀病毒疫苗是液體口服劑,帶甜味,孩子服用起來很方便。
幫助和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接觸食物前、便後用肥皂水洗淨雙手;食具,如奶瓶、奶嘴、碗筷及湯勺等,在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完後都洗淨,並煮沸消毒;不喝生水,不亂吃不潔淨的食物。
遠離傳播源
如果幼兒園小朋友腹瀉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或諾如病毒這種傳染性高的病毒,儘量在家休養以免傳染別的小朋友。
家長也要注意,帶孩子去公共場所遊玩要及時洗手、消毒。
娃拉肚子,家長可先在家觀察,給娃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喝的時候要少量多次,以免一次性攝入太多而出現嘔吐症狀。
如果症狀2天還沒有好轉,或者伴隨以下情況,需及時就診!
•月齡小於6月、早產兒、營養不良或有基礎疾病的寶寶,腹瀉後建議及時就醫;
•拉紅色或黑色大便,或者大便裡有血絲或黏液血絲;
•高熱不退;
•嘔吐頻繁,吃不進東西、不喝水,嘔吐物裡有膽汁樣綠色液、咖啡渣樣液、鮮紅色液體;
•腹脹或劇烈腹痛;
•出現體重減輕、精神差、嗜睡或極度暴躁不安、驚厥、口唇黏膜乾燥、口渴喜飲、呼吸變快、眼淚和尿量明顯減少、囟門凹陷(1歲以下小嬰兒)、眼窩凹陷等症狀;
•出現皮膚出血點或眼睛及皮膚變黃。
此外,不要隨意給孩子禁食禁水!
有些家長老是覺得娃拉肚子就是吃壞了,想著禁食禁水來減輕腸胃負擔,這樣很可能導致娃連拉肚子的力氣都沒有。
寶寶可以繼續母乳餵養;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過輔食的寶寶,之前吃過的清淡食物寶寶都可以繼續吃,有利於寶寶恢復。如果是病毒性腸炎多有雙糖酶缺乏,要暫停乳類餵養,改為無乳糖或低乳糖奶粉餵養。
季節更替,忽冷忽熱
家長們一定要多關注娃的狀態
有什麼不舒服的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