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最後一課:青春是本太倉促的書,考好考壞都要怒放

2020-12-15 e路愛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最後一課

人生總充滿了無數的告別,不管你願不願意,舍不捨得。而老師們每一次告別時,面對的都是十八歲青春的面孔。

一場疫情,延緩了高考,開學後又是一周一考一煎熬。如今,三年的輪迴,又到了最後一課的上演:

在鵬城的某所學校:

身兼高三兩個理科班語文教學的李老師,一大早就來到了學校,跟最後一個早自習。

從一樓上到五樓,每一層樓道裡傳來的是震動樓宇的背書聲。這情形,讓李老師的思緒飄了遠方。

緩緩徒步至三樓拐角處,依舊聽到那個文科班的、一個長相非常清秀的女孩子,略帶沙啞的讀書聲。

李老師走到她跟前,在她讀書停頓的間隙,向她舉了一下拳頭,加油!她朝李老師嫣然一笑,然後深深一鞠躬。

女孩子的笑靨,如夏日的涼風直抵李老師的心底。

上到五樓,兩個班學生,或散布在樓道,或端坐於教室,朗朗書聲,撲面而來。

李老師從一個教室後門進,走到另一個教室後門出來。以往他也會拿一本書,和學生們一起誦讀。今天卻空著手,只想:你們讀讀書,我看看你們。

上課鈴聲響了。

李老師踏入教室的一瞬,整齊而熱烈的掌聲響起。不同於以往的節奏,生生將李老師帶入了離別的傷感當中。

李老師平復情緒,開始上課。

今天最後一節課的重頭戲就是診斷考試的作文,是關於青春的話題,關於青春的奮鬥、擔當、責任的話題。

李老師說:這次作文,感覺你們唱的全是一個調,寫的全是一些正確而無用的廢話。而對於青春的價值和意義,既沒有切身的體會和理解,更沒有自己的情感判斷。尤其關於青春奮鬥的論述,好像就是為了掙大錢,買豪車,住豪宅。還有學生所舉事例全是一些影視界的偶像明星。

此時,有學生插話道,體育明星可以嗎?

李老師回覆:當然可以!體育明星帶給你的是速度,力量和激情。而一些影視界的年輕人,帶給你的更多的可能是不切實際的夢,甚至虛幻感。

此時,發言的學生開始多了,有學生認為,奮鬥就要有狼性,要做草原上的「殺手」。馬上有男生反對,奮鬥並不排斥文明和素養,奮鬥不能有殺氣。

李老師繼續在說:青春確實需要奮鬥,成功並非人生的唯一。在逐夢的路上,千萬要記得,人生的終極目標是享受幸福。

有一個學生悄悄說了句,愛情也可以帶來幸福。

李老師點點頭:除了愛情,還有很多看似無用的、被忽略的東西,可能才是人生驛站中最值得珍惜的。

此時,李老師瞥見一男生安靜甚至面帶一絲笑意地在眼前打盹。他不經意間去拍了拍他的頭說,醒來吧。男生睜開眼,靦腆一笑。

李老師繼續:最後一節課了,我不會再批評你,別夢想著讓我罰你去跑操,也別夢想著站教室後牆,只需安靜地坐在凳子上聽我最後的嘮叨。

最後,李老師想朗誦席慕容的《青春》,豈料剛想開口,便有些哽咽。停頓下本想去控制,不料眼淚卻撲簌下來了。

一屆又一屆學生都這樣被送走的,在這一刻流淚,還是第一次。李老師自嘲被現在的後浪推的,真的老了。

此時,幾個女孩子的眼睛也紅了……

最後,李老師停頓後,將《青春》最終完整地送給這些孩子: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考好考壞都要怒放

高考,仍是選拔人才最公平的途徑,每一個人的分數裡,承載著過往12年裡聽過的講、用過的功以及挖掘過的思考。

沒有高考,誰知道你是翡翠還是瑪瑙呢?

雖然高考不能「一考定終身」,但高考一定可以改變命運!

考好了,上清北也未必就能成棟梁之材,同樣,名落孫山也不代表山窮水盡,俞敏洪和馬雲都曾高考落榜,但這無法阻止他們繼續攀登,成為人中龍鳳。

考好不全是坦途,考壞也不是絕路!你的青春年華大好,尚有無限可能,不能被一次高考定義了全部人生。

高考只是快速去拿一張人生通行證。

有志者扼住命運的咽喉,懷揣的理想遠比學歷更閃亮。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馬斯克建造火星之城,而貝多芬成為享譽世界的音樂家.....

此去高考,只要拼盡全力之後,如果事與願違,不要苛責自己,剩下的就交給運氣。

阿甘媽媽對他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也許,你學海苦渡,卻總是無法抵達繁花似錦的彼岸。

也許,生活就像博爾赫斯筆下那座「小徑分岔的花園」,每一條路都通往不同的可能性,但你所選擇的就是你所必經的。

而面對選擇,你既要慎重也要篤定,聽從內心,落子不悔。泰戈爾說:如果錯過了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會錯過群星。

孩子,12年的砥礪前行,你總需一場公平的高考讓你登殿堂溜溜!

所以,不論你考好考壞,步履要不停,青春作伴好還鄉!

人生如荷塘,荷葉鋪滿荷塘之前,總是先開好每一朵。高考,也是你生命花園裡重要的一朵,別猶疑,怒放吧!

寄語

高考很長,長到記憶泛黃;高考很短,不過三年一晃。

遇見2020年高考,是人生的幸運。

雖然,高三是煉獄般的煎熬,沒有誰願意繼續,更沒有誰想重來!

雖然,高考是個殘忍的時節,所有成熟的不成熟的,都要一同收割。

回望青春,確實也是一本太過倉促的書。從青蔥的少年到成長十八歲,好像只是眨眼之間。

猶記得高一身著迷彩服軍訓,還是一張張小黑臉。

三年的磨礪,孩子們長高了、成熟了,可那份淳樸仍然沒變。

一張張笑臉、一個個純粹的眼神,就是青春的活力綻放,就是中華騰飛的希望!

後天高考要來了,如同夏荷將開,唯有深深祝福,祝即將高考的莘莘學子——科科順,樣樣紅!趁著青春好還鄉

願看到本文的每一位學子、學子的家長在2020年高考中收穫滿滿!

相關焦點

  • 高考,無論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深度好文)
    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孩子,青春不只路一條,何必急於見分曉?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何必預支焦慮,抬頭即是無限。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孩子,人生的絕頂聰明,不是機智答題,而是從容的接納一切遭遇。幸,或不幸,其實都不存在,一切都只是體驗。
  • 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獻給參加高考的孩子們 孩子,考試是個點,生命是條線。沒有人因考試贏得所有,也沒有人因考試輸掉一生。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孩子,哪有什麼一考定終生,人生處處是考場!別緊張,試卷不過一張紙,未來才是一幅畫。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孩子,青春不只路一條,何必急於見分曉?只要心中碧空如洗,明天的太陽就會照常升起。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孩子,人生的絕頂聰明,不是機智答題而是從容接納。你呀,要麼光明磊落地贏,要麼心悅誠服地輸。
  • 孩子,考好考壞,媽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所以,莫要執著金榜題名,也莫要忌諱名落孫山。作者:鄧豔萍來源:萍語文(dypyuwen)、水木文摘(mweishijie)http://url.cn/28baSwN摘要:沒有人因考試贏得所有,也沒有人因考試輸掉一生;哪有什麼一考定終生,人生處處是考場。如果,你也曾高考過,你會懂……
  • 最後一次叮嚀、最後一次囑咐,青島66中高考前的「最後一課」
    半島記者 郝春梅7月5日下午,青島66中校園內瀰漫著別樣的氣氛,學校禮堂前氣球拱門和紅地毯為考生鋪就了一條「康莊大道」,學校高三年級主任董臣給全校高三學子開啟了別開生面的「最後一課」。最誠摯的囑託,最真誠的祝福,像一股清泉流淌到高考學子的心中。
  • 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吃飯!
    朋友小蔡給我講過這樣一個事,因為與高考有關,所以我在這裡轉述給大家。朋友的堂弟,也就是他大伯的兒子與他同歲。十二年前,也就是1998年,18歲的他們一塊參加了高考,他們兄弟倆學習成績都一般,那些年的大學好象都不怎麼好考。挺難,所以第一年都沒有考上。朋友知道他也不是學習的料,就在那年冬天選擇了當兵。而他的堂弟選擇了復讀。時間飛快,第二年高考成績岀來後,堂弟還是落榜了。
  • 高考前的最後一課:班主任一首歌唱哭全班(圖)
    「我們是漂浮滄海中的一粟,有什麼不能讓步,這一路走來什麼都不算數,如果沒你的祝福,一步又一步在人生中過渡,誰會懂誰的全部……」隨著歌聲落下,青島9中高三2班的教室裡變得一片安靜,只有班主任馬曉博的歌聲和學生們輕輕的啜泣聲
  • 高考倒計時 | 爸媽,高考我要是考砸了怎麼辦?
    我要告訴你,世界很大,考場很小;考試是個點,人生是條線。沒有人因考試贏得所有,也沒有人因考試輸掉一生。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孩子,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青春就是你的本錢,就是不參加高考,你也可以活出生命的精彩,高考,只是增加了一次答題訓練,你又何必害怕?把該答的試題答了,不會答的也不必遺憾,沒有人會答出所有的題。
  • 高考考生們的"最後一課",引得無數網友淚奔!
    幾個女孩請自己的老班-他們稱之為侯哥的班主任老師吃了畢業前最後一餐午飯有網友稱:有一位老師在最後一課用PPT打出「感謝大家忍耐我這兩三年,  @祁祁祁雪:數學老師在高考前說「希望你們都能金榜題名」,她要走的時候,一男生喊了句,「老師我代表所有壞學生跟你說聲對不起」,瞬間戳中我淚點。  @多少賤:高考前的最後一堂課,班主任對我們說:「孩子們,考上了,我高興,我請喝酒,考不上的,我……對不起!」
  • 高考作文最後一課
    老師說:「畢業前的最後一課,你們看看書,我看看你們。」要求考生以漫畫「畢業前最後一課」入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好下筆,真情流露,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讓我想起畢業季的點點滴滴。」記者詢問了十幾位考生,紛紛表示雖然之前沒有「練」過類似題目,但還是比較好寫。  「依據漫畫中老師的語言,寫出深度和思辨將是這篇作文要突破的難點,也是作文優劣之所在。」
  • 廣西女孩林麗淵,高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覺,最後考了多少分
    但是在2007年的高考中,她接連發生意外,考語文時忘寫名字,考英語卻睡著了。本來她平時考試成績都很好,可忘了寫名字就相當於沒考了,丟了150分。高考結束之後,得知林麗淵考試忘寫名字又睡覺,父母和老師都十分擔心,害怕她因此而落榜了。那麼,她最後考了多少分?一、立志考復旦林麗淵出生於廣西欽州,從小學習很普通,成績平平。
  • 高考迎來"00後"一代 最後一課教師忙叮嚀
    高中最後一課,近300名高三學生一起上。「我還記得你們剛入學時候的場景,不知不覺我們就在一起度過了3年,這期間有歡樂,有歡笑,還有開心。」臺上,老師的煽情,使氣氛有些傷感。但很快,畫風一轉,「進考場,一定要遵守考試紀律!」老師提高音量,學生豎起耳朵。老師的提醒很細,甚至細到感冒了怎麼辦。
  • 畢業前最後一課,竟然這樣上
    那是高考的前夕,緊張的複習,老師已經很少講課,同學們埋下的頭像是院牆前柳樹垂下枝,做題的間隙偶爾會看看窗外的天空,漂泊的雲像極了備考的我們,醞釀著七月的一場雨。我的班主任,中年男人,語文老師,不喜歡帶課本,講課文喜歡穿插別的知識。
  • 電影《最好的我們》正片片段 振華老師張平的最後一課讓人淚奔
    電影《最好的我們》根據八月長安同名青春小說改編,由黃斌擔任製片人,章笛沙執導,陳飛宇、何藍逗領銜主演,惠英紅、陶慧敏、汪蘇瀧、董力特別出演,蔣紫嫣特別介紹,周楚濋、方文強、王初伊、高文峰、陳帥主演,好妹妹友情出演。影片將於6月6日正式上映,目前預售全面開啟,多個城市的點映都同時啟動。催淚!
  • 你以為各地高考科目都一樣?其實新疆要考騎馬,山東要考挖掘機,四川要考搓麻將...
    @Kyle喝可樂:重慶高考要同時考察耐熱和吃火鍋的能力,我那一屆的狀元在地面溫度六十度以上的環境下,吃了五斤毛肚,還有老肉片、鴨腸腦花若干,且都是蘸的純海椒幹油碟,最後聽說大學畢業後在某著名肛腸醫院就職。@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不愛吃魚:我們寧夏的高考都得騎著駱駝摘枸杞,劃著皮筏子過黃河,吃著羊羔肉滾沙漠,沙塵暴來了,必須站定不動,眼睛不閉才能勉強過個三本線。
  • 「李華」「選科」成候考話題!高考最後一天仍考三門
    大小新聞7月1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徐峰 攝影報導)昨日,新高考等級考試開考。等級考試第一天進行了物理、思想政治、化學三個科目的考試,赴考時間安排和等級考試模式成為家長話題的中心。今天,高考進入最後一天,選擇歷史、生物、地理三個科目的考生走進考場,一「試」高下。
  • 你以為各地高考科目都一樣?其實內蒙要考騎馬,山東要考挖掘機,大東北要考你..
    @lucky娜娜娜娜:我們新疆的高考在這麼一看簡直高大上,初試,烤肉,打饢,過了這項的直接放到塔克拉瑪幹沙漠裡,啥都不給,呆兩天,順便還要抓至少兩個東突分子!最後空投到天山只給一個鉛筆刀,下來的時候要抓兩隻狼還要釆2斤天山雪蓮。
  • 實拍廣州高考生的最後一課!說好不哭卻淚如雨下!當年的情景你還記得嗎?
    今天,廣大附中高三(10)班的最後一堂課,令人動容!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一份純真的青春感動又悄然而至。▲圍觀廣大附中高考前最後一課在廣大附中,高三的學生上了離校前的最後一課,離別在即,有歡笑也有淚水。
  • 期末成績出來了,不論孩子考好考壞,都讓孩子回家吃飯
    但尚未公布成績,身為班主任,我的微信卻已然被徹底轟炸:「老師,我考了多少?第幾名?」「老師,我家小寶這次又考砸了,是不是?」當最後成績真的呈現在家長面前時,還是有大把家長直呼「受不了」。其實,每一次考試結束,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月有陰晴圓缺,正如孩子的成績有好有壞。而如何面對孩子的考試結果,真正體現出家長的智慧。
  • 高考前最後三天,考爸考媽騙、狠、啞
    還有三天就商考了,考爸考媽感到壓力較大或很大,變得焦慮起來,顯然,「高考焦慮」在有些家長身上體現得比學生更甚。高考家長們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幫忙調整好孩子的身體和心態,讓孩子身心以最好的狀態迎接高考。當孩子放鬆下來,打開「話匣子」時,家長也要注意用正確的語言來引導。比如孩子說「這次模擬考試我考得不錯」,家長就可以回應「這說明你有順利通過高考的實力,再接再厲」,如果孩子說「模擬考試我沒考好」,家長就應該說「沒關係,總結一下原因,正好為高考做準備」。「騙」孩子做做家務也是放鬆的方法,這比看電視、看手機更有效果。
  • 高考那年,我無意識的睡著了,原本只能考211,最後考上了985大學
    一年一度的高考終於拉開了大幕,這是人生當中極其重要的一場考試,每個高考人都期待能考出好成績。古代寒窗苦讀十年,為了科舉考試時一舉高中。現在,我們苦讀數十載,是為了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叫法不同,但本質追求的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