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
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
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
用漸凍的生命,
託起信心與希望。
「
我必須跑得更快,
才能跑贏時間;
我必須跑得更快,
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
1月26日,大年初二。
自2019年12月29日轉入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已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奮戰了29天。
這裡是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目前收治的全部為轉診確診的患者。
晚上9點,57歲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帶著疲憊,一瘸一拐走向記者。突然,手機鈴聲響起。
「您家莫急莫急,在醫院門口?我馬上安排人出來接。」
「搞快點,搞快點,這個事情一哈都等不得,馬上就搞!」
濃眉,黝黑,風風火火。一小會兒,他接打了6個電話,整個走廊都能聽到他在喊。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在等待危重病人轉運時接到病人心跳停止的緊急電話,抓緊聯繫協調處理。
「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
「全院都曉得我性子急,嗓門大。」從小在武漢礄口長大的張定宇笑著為自己打圓場。
「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他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裡的秘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裡,張定宇往往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裡外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
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
非常時期、危急時刻,
必須堅決頂上去!
」
1月24日,除夕夜。
晚8時許,張定宇接到武漢市衛健委的電話,解放軍海陸空三支醫療隊共450人,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三地乘軍機星夜馳援武漢醫療一線,於當晚23時44分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其中,陸軍軍醫大學150人醫療隊將奔赴金銀潭醫院。
張定宇和團隊受到極大鼓舞。「近一個月,醫護人員嚴重不足,日常狀態下,護士2小時交接班一次,現在則需拉長至4至5小時,醫生就更辛苦,嚴重的體力透支也會增大感染風險。」他說,解放軍來了,壓力將減輕不少。
晚10時許,張定宇再次接到電話,上海醫療隊136名醫護人員凌晨2點抵達武漢,並進駐金銀潭醫院。
安頓完上海醫療隊住下,已是凌晨3點。
1月25日,大年初一。
「騰空病區的兩層樓面,搞好消毒與清潔!」一大早,張定宇就開始為進駐的上海醫療隊調整空間排布。
1月26日下午1時,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成建制接管該院兩個病區,經過3個多小時準備,第一批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20名患者轉入。下午2點,上海醫療隊正式接手武漢金銀潭醫院老病房,共兩個病區約80張床位。
截至26日晚11時,金銀潭醫院當天接收53名轉診患者,累計收治患者657人。
「夜裡還有一批病人要轉過來,估計今天要達到70多人。」張定宇從會議室的窗戶望出去,不遠處的南樓、北樓和綜合樓,21個病區,燈火通明。
火線48小時,張定宇兵不卸甲、馬不停蹄。
「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
張定宇告訴記者,全院240多名黨員,沒有一個人遲疑、退縮,全部挺在急難險重崗位。「有國家強大的動員能力、科技研發實力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眾志成城,疫情終將會被我們戰勝!」
張定宇的雙眼布滿血絲,眼神堅毅、沉穩。
「
傳染病不是絕症,
當前我們最需要的,
是消除恐懼。
」
2019年12月,武漢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引起張定宇的高度警惕。在那之前,他剛剛應對完12月初爆發的冬季甲流。
當月29日,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4天後,該院正式開闢專門的病區。
憑著多年在傳染病領域的專業經驗,張定宇感到這個病不簡單。他一邊叮囑醫務人員加大防護,一邊帶領大家率先採集了這7名病人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並送往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進行檢測。
「為什麼要採集肺泡灌洗液?因為我們發現,一些病人在做咽拭子檢測的時候是陰性,但病情卻在持續加重,肺部CT異常,我們懷疑病毒已通過下呼吸道進入肺泡,果不其然。」張定宇說,病毒躲在肺泡裡,咽喉檢查根本不起作用,到後來病人肺部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病情進化非常兇猛,但究竟這是一種什麼病毒,誰也不知道。
科學家團隊從分離樣本中,確認這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面對新的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
在夜以繼日的診治中,該院醫護人員發現,他們以往用於抗愛滋病的藥物克力芝,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定療效。很快,這種藥便在金銀潭醫院率先用於治療。
王立偉(化名)是華南海鮮市場的經營戶,首批7名感染者之一。他的妻子和姨妹,也在這次疫情中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1月5日,王立偉的妻子來到金銀潭醫院,堅持要住院。張定宇看了她的肺部CT後發現,雖有陰影,但症狀較輕,建議配合藥物,居家隔離療養。
在家堅持每人戴口罩,實行分餐制。兩周後,她的血象在免疫力和藥物幫助下,恢復了正常,肺炎自愈了。
「這是我接診的輕症病人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例。眼下,提高人體免疫力非常重要。傳染病不是絕症,當前我們最需要的,是消除恐懼。」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綜合病房樓三樓,張定宇在查看危重病人病歷。
「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
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
同時,我很內疚,
我也許是個好醫生,
但不是個好丈夫。
」
張定宇的雙腿,上下樓越來越艱難了。
每每有人問他,腿怎麼了?他都大手一揮搪塞說,我膝關節不好。
全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高低不平的腳步,緣於漸凍症的折磨。
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症,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無藥可治。早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無力、肉跳、容易疲勞。漸漸地,就會進展為全身肌肉萎縮和吞咽困難,直至產生呼吸衰竭。
「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說,他從來不說,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他生來樂觀,不喜歡叫苦。
2017年,張定宇隨武漢市衛健委赴外地出差,被專家發現腿有異樣。2018年10月,漸凍症確診。
他微笑著把身體蜷縮在椅子裡說:「你看我現在長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會像這樣縮成小小的一團。每個漸凍病人,都是看著自己,一點一點消逝的。」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
提起與病毒爭分奪秒的29天中內心最艱難的時刻,眼前這位硬漢,忽然溼了眼眶。
「1月13號那天,我回去得很晚,跟愛人談起院裡病人的情況,說發病的時候會很喘。她說,我也覺得有些喘。」張定宇的愛人在武漢第四醫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線。第二天,她悄悄去醫院檢查,確診已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隨後入院。
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忙得一連三四天都顧不上去醫院看一眼。
1月15日凌晨一點多,在下班趕往四醫院的路上,張定宇的臉頰忽然一陣滾燙,那是止不住地往下淌的淚水。
「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右二)跛行前往南樓ICU病房。
「
願用漸凍的生命,
與千千萬萬白衣衛士一起,
託起信心與希望。
」
在金銀潭醫院北樓五病區主任魏明眼中,張定宇平常性子「非常急」,你一旦有困難向他反映,他會想方設法,立即解決。「我們這個病區剛開時,很缺人手,我一急就給院長打電話,院長馬上帶著護理部、後勤科室來現場,說病房需要什麼,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從武漢市第四醫院副院長,到武漢血液中心主任,再到6年前來到金銀潭醫院出任院長,張定宇的白大褂,一穿就是幾十年。
在抗疫一線,他是臨危受命的白衣戰士。在災情關頭,他是衝鋒在前的白衣勇士。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就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搶救傷員。
1997年11月,張定宇曾響應國家號召,隨中國醫療隊出徵,援助阿爾及利亞。
2011年除夕,張定宇作為湖北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醫院,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中國年。那天凌晨,他被一陣電話鈴聲喚醒。一名產婦子宮破裂出血,需緊急搶救。匆匆趕到手術室,做麻醉,穩定病人血液循環。不到30分鐘,一個男嬰呱呱墜地。
緊接著,第二臺剖腹產病人轉到手術臺,張定宇緊急給產婦側臥位做腰麻。麻醉完成,快速輸液,20多分鐘,一個新生命誕生。
看看表,已是凌晨4時15分。換下工作服,又有一位產婦胎盤早剝、出血,需要緊急剖腹產。輸液、給氧、麻醉,手術……胎兒終於出來了,卻沒有心跳。心臟按壓、吸引、氣管插管、給氧,一陣忙碌後,手術室裡又一次響起了嬰兒的啼哭聲。
這樣一位施恩於人、充滿大愛的白衣衛士,卻總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
「很感激解放軍醫療隊的分擔,讓我這兩天凌晨1點就能躺下了,之前有時候得扛到三、四點才能睡。」
「我愛人雖然感染了病毒,但是很幸運,給她用了抗毒藥之後,有效果,我很感恩。」
「這樣的疫情和災難,無論發生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後果都不可想像。我很感恩,當我們為了搶救病人不顧一切,背後支撐我們的,是整個中國。」
疫情還沒發生前,有空的時候,張定宇會去徒步。他說,我很珍惜還能走路的時間。
而眼下,他要與命運叫板,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衛士一起,託起信心與希望,託起無數人的生命與健康。
疫情在前,
感謝無數白衣天使默默付出的努力。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
你們也要好好照顧自己!
日夜奮戰在一線的醫護,為了減少穿脫防護服次數以降低汙染、節約緊缺的防護物資,在嚴格安排每天的進水進食。他們選擇吃壓縮餅乾,因為這樣「最扛餓」;他們選擇穿紙尿褲,因為可以「爭分奪秒」……
我們懷著最深的敬意和感恩,原文推送這篇一線醫生的「防護經驗」,希望市民們可以看到一線醫護的全力以赴,也希望大家能從中多了解一些防護知識,增強防護意識,全城人一起努力,共渡難關!
全文如下:
我是一名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目前在急診科一線工作,和廣大醫務人員一起抗擊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接下來,會有很多非急診科的兄弟姐妹也將前往一線支援工作,他們沒有一線工作的經歷,而醫護人員的防護是重中之重。
在此,我把我自己工作中的一點經驗分享給大家,我相信, 科學有效的防護一定能幫助我們醫護人員打贏這場抗擊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役。如有疏漏,希望大家補充。
| 上班前的準備
1、 我們實行輪班制度,上班前要吃飽喝足,休息好,以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來上班,這是能夠應付長期高強度工作的重要前提。
武漢目前交通管制,飲食供應不如平時方便,建議在家多準備乾糧,水和牛奶。我準備的乾糧主要是壓縮餅乾。
在我 每天上班之前,喝牛奶吃一塊壓縮餅乾,在高強度工作下壓縮餅乾足可以管飽幾個小時,且營養有保證。我個人感覺口味還不錯。
2、 男生女生都最好把頭髮剪短,越短越好,這樣戴帽子才能起到保護作用。女生如果不能剪短頭髮,建議上班前把頭髮紮緊,劉海也紮起來,或者噴點定型噴霧,不然中途很容易掉出來扎眼睛,又造成汙染。
不要化妝,素顏上班,注意勤剪指甲,避免刺破手套,這一點醫護人員應該都做得到。
3、開車上班的醫護人員,注意車內清潔衛生。打車或者乘志願者的車上班也請幫助司機做好車內衛生,保護他人也是保護自己。
4、 到醫院後,換上專門工作服和工作鞋。自己的衣服放在專門的袋子裡放在指定區域避免汙染。
後來加入一線的醫護人員,如果沒有準備足夠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建議自己準備一套家居服代替,這套僅在醫院裡使用,避免把汙染的衣物和鞋穿回家。
5、 不建議工作中使用手機 ,一來增加汙染機會,二來穿上防護服也不方便使用手機。
所以 建議科室應備一臺可以接打內外線的固定電話,所有工作的醫護人員和重要職能部門的電話整理起來放在一起,放在大家方便看到的地方,工作中使用固定電話聯繫。
同時, 在科室安排一個公告欄,有什麼注意事項或者的醫護人員的去向,寫在公告欄,讓大家很快獲悉。但是仍可以安排個別專職人員消毒手機後工作中使用,這類醫護人員主要負責與外界聯繫,溝通和協調工作,一般是護士長或者指派一名醫護。
| 做好防護再上崗
1、 一定要做好防護再上崗,一件一件穿,不要著急。
2、 防護服密不透氣,而且一穿幾個小時,所以裡面自己的衣服不要穿太多,我個人穿一套秋衣秋褲,不需要保暖加厚款,外面是一套急診科的工作服和鞋,總之,感覺比較舒適就行。
3、 穿上防護服之後,不方便吃喝拉撒,注意合理規劃工作中吃食物和飲水的時間。
前面介紹了,我是吃壓縮餅乾,所以基本上可以幾小時無飢餓感,上班前半小時喝水大概也可以管三小時以上 (個人經驗) 。
脫換防護服比較麻煩,多次數脫換防護服,一來增加被汙染的機會,二來也浪費了物資資源。
4、中途換班的時候是補充能量和水分的最好時機 。所以,建議所有醫護人員按時交接班,不拖班,因為大家是一個整體,互相配合好,要給戰友休息調整的機會。
有同事建議輪流及分開吃飯,工作期間吃飯也以乾糧和水為主,儘快用餐。一來避免大批人吃飯而出現留守人員忙亂,二來群聚吃飯也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5、 我建議先戴帽子,然後戴N95,N95需要根據各人頭型來戴,但總體而言N95最好不使用耳朵的力而使用捆綁的力,否則時間長了耳朵受不了。N95之外,再戴一隻外科口罩。
6、 然後戴第一層手套,手套要把長袖工作服包住。接著穿隔離服,穿完隔離服穿防護服。穿防護服注意把拉鏈旁邊的封條撕開,然後牢牢地把防護服粘貼起來。防護服的帽子有的可能帶著擋眼睛,根據自身情況可以選擇醫用膠帶固定一下。
7、接著戴護目鏡,有的護目鏡會很快起霧,建議要先做防霧處理,我使用的是噴防霧劑。同事有一個小經驗是把洗手液抹在鏡片上,然後在水池裡用水衝洗掉,甩幹,就有防霧功能了。
8、 可以 選用醫用防護面罩代替護目鏡,我個人使用的就是醫用防護面罩,不需要噴防霧劑。但是只能一次性使用。
9、 重點提一下,記得在防護服醒目的位置寫上自己的姓名,這樣工作中同事可以很快找到你。有的同事還寫著加油等等,工作中互相鼓勵。書寫的記號筆應該只能在清潔區使用。
10、 穿好防護鞋套,最後再戴一層手套(第二層),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 診室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 如果你被分配到急診或者發熱門診,如果遇到很多病人前來排隊看病,首先自己不著急,心態放平和。沒有急診科工作經驗的同事會有些緊張,我建議坐下來先閉上眼睛,休息幾十秒鐘,再接診。記住,不要自己先亂了陣腳。
2、 診室是汙染區,裡面的一切,包括病歷,筆,聽診器等等一切可攜帶的用具,只在診室用,不要帶進休息區,這個細節要注意。
3、 遇到重病人,馬上安排去觀察室。一般情況下,病人表情特別痛苦,就需要注意了。
4、 病人喜歡圍上來看病,我一般會阻止這樣的情況發生。我會大聲告訴他們,為了您自己的健康,請保持距離,按叫號順序看病。該吼的時候要吼一下。
必要時,需要護士或者保安維持次序。一個一個看,不要著急。
5、 保持和病人一米以上的距離 ,好處是減少交叉傳染,不足的是說話的時候要加大嗓門。我的選擇是保持距離,加大嗓門。
6、 每個進來的病人,問三個問題,尤其是有些老年人需要反覆詢問確認,我見過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接收信息的能力有限。
第一個問題: 在家體溫多少(或者在家有發燒麼)?接觸過發燒的人麼?
雖然分診護士有體溫記錄,但追蹤病人在家的體溫情況更有必要。接著問咳嗽麼?接著再問有什麼其他不適。
第二個問題: 去過華南海鮮城或住在附近麼?最近去過或家裡有人去過麼?住的附近有集貿市場麼?平時什麼工作?
第三個問題: 患過什麼病?尤其是老年合併基礎疾病的病人,重點關注。
7、 一般一眼可見病人有沒有休克和呼吸困難,有的話送觀察室。沒有的話就可以耐受接下來的檢驗檢查。
這方面我沒有使用過聽診器,量血壓我們醫院也有自動血壓儀器。所以不需要接觸病人,病人也不用接觸被汙染的醫生。
8、 肺部CT,血常規必須做 ,有條件的醫院核酸檢查儘量做,其他的檢查選擇做。在沒有核酸檢查的時候,可以做呼吸道常規病毒檢查,鑑別診斷。注意檢查不宜過多,這會增加病人就診的時間。
9、 結合患者症狀,接觸史,病史,肺部CT及血常規,診斷是否是病毒性肺炎。篩查疑似病人,需要進一步確診的病人,定點醫院進一步確診或者按程序上報。
排除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人按常規處理。尤其對排除了新型肺炎又有發燒的病人,要用肯定的語氣安撫,獲得病人的理解,這個時候不要吝嗇多說幾句話。
| 工作結束脫防護服最要小心
1、 最容易汙染的時候就是脫防護服的時候,一定小心。
2、 在指定的地方,消毒液洗手,脫第一層手套;消毒液洗手,再穿第二層手套,脫去護目鏡或者醫用防護面罩,一次性醫用面罩丟在指定地方;消毒液洗手,脫去鞋套,脫去第二層手套;消毒液洗手,脫去防護服,注意從上往下邊捲起來邊脫,外面汙染,裡面相對乾淨。
3、 消毒液洗手,走到相對安全的地方,消毒液洗手,脫去第一層手套;消毒液洗手,脫去帽子,消毒液洗手,脫去N95;消毒液洗手。(以上參見廣州市第八醫院視頻) 。
總之每個步驟前均消毒液洗手 ,脫下來的一定要丟在指定的地方。
4、 換下工作服備用,換上自己的衣服和鞋。用肥皂水全面洗臉洗手,注意鼻孔,頸部等處,出門前戴上外科口罩。
5、 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能在醫院安排的住宿點住宿為最佳,如果醫院沒有安排,也建議儘量自己單獨住,避免頻繁接觸家人。同時,回家後酌情消毒處理。
最新!台州新增確診18例!累計確診40例!
最新!全國新增確診病例1459例!鍾南山含淚談疫情:武漢是能夠過關的
【來源:台州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