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中下旬以來,全國各地的氣溫都一路走低,因此有許多人在運動中防護不當導致凍傷。
近日,哈爾濱的一位孫先生就在一次夜跑後臉部嚴重凍傷
以下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而就在昨日,據相關媒體報導,在1月6日早晨的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一名跑友在零下20度的溫度下,光膀子在室外跑步,不少跑友都表示看著就冷。
某跑友零下20度在室外赤膊跑步
跑友@很是不錯:厲害,我秋天晨跑時穿的不嚴實,都感覺小風嗖嗖的,-20度在室外赤膊跑步簡直不敢想;
跑友@MRring: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此行為不值得其他跑友學習;
跑友@看淡:哥們,你倒是給冬天一天面子啊;
跑友@心想事成:冬天不建議這麼早晨跑,宜保暖,瞎鍛鍊這樣是對身體的不負責任;
當然,此類行為只是個例,其他跑友切勿進行模仿。
01
別輕視溫度!凍傷不是小事!
孫先生是一名長跑愛好者,每天晚飯後跑步是他十幾年以來一直保持的習慣。
1月2日晚上,他吃完飯之後,還是和往天一樣穿好衣服外出跑步。回家後,他感覺臉部特別疼,對著鏡子一看被嚇了一大跳。
他臉上好幾處被凍得通紅,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水泡,他趕緊用手搓了搓臉,可是越搓越疼。
圖片源於網絡
本以為過一晚就會好一些,可是第二天早上起來後,臉上的水泡更大了,於是他趕緊前往醫院就診。
最終被診斷為臉部凍傷Ⅱ度面積2%。
孫先生說,晚上在跑步時就感覺到臉上有些刺痛,因為當天天氣很冷也沒有太在意,沒想到凍傷了,還這麼嚴重。他表示以後跑步的時候對臉部也要進行防護了。
為孫先生治療的馬振綸醫生說,北方冬季天氣寒冷,最近一段時間在門診接診了多名在運動中被凍傷的患者。
有許多跑友在跑步時太過入迷,或許都發現不了自己已經凍傷。
凍傷首先會感到刺痛,接著皮膚會出現蒼白的斑點,伴有麻木感。
而後就會出現卵石似的硬塊,伴有疼痛、腫脹、發紅、起泡。如果出現凍傷的情況,要及時復溫,要用溫度38℃至42℃左右的溫水將凍傷部位復溫。
圖片源於網絡
如果凍傷部位出現水泡要及時就醫,不要把水泡挑破,也不要摩擦傷處,傷處受熱更會產生劇痛。
一旦水泡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很容易破潰感染。嚴重者被凍傷的部位將逐漸變灰、變黑、壞死,最終剝落。
圖片源於比戈跑步學院
冬季在戶外跑步時必須做好顏面部保暖;滑雪時運動服裝和鞋襪要保暖、寬鬆,鞋子不能太小太擠腳,鞋襪要保持乾燥,運動過多後出現潮溼要及時更換。
如果腳趾、手指、耳朵或其他部位覺得有麻木的感覺,要立即進入室內。
02
從根源斷絕凍傷!穿戴很重要!
冬季跑步要採用分層保暖,不要因為外面冷就裹著跟粽子似的就去跑了,那樣不易散熱,也不方便活動。
衣物
建議貼身穿吸溼排汗的速乾衣服,現在很多緊身壓縮衣穿上保暖又透氣,冬天跑步第一層就可以穿長袖速乾衣。
關於外套建議穿高領的防風跑衣,主要是為了防風,從而防寒。
圖片源於跑步吧
另外根據溫度高低可以在兩層中間增加保暖衣服,例如抓絨衣服或衛衣,如果有條件當然還是選擇速乾材質。
因為腿部肌肉較多,所以是人體最耐冷的部分,一般有條緊身壓縮褲或者其它吸溼排汗的運動褲即可,如果一條嫌冷,可以一條壓縮褲+一條運動褲。
小提示:貼身切忌穿棉質衣服,出汗貼在身上特別容易感冒,外套不建議用衝鋒衣,面料偏硬、重且不透氣。
可以帶一件厚衣服備著,跑完第一時間穿上保持體溫,還可以準備一條魔術巾,纏在手腕上可以隨時擦汗,風大時可以纏繞在脖子上,避免冷風對喉部的侵襲。
鞋襪
冬天如果遇到雨雪天氣,最好不要選擇網面的跑鞋出門跑步,鞋子要注意防滑,冬天雨雪天氣地面容易結冰,在結冰的地面跑步很容易摔倒。
圖源跑步吧
跑鞋一般透氣性很強,腳步散失熱量很快,對於寒冷的冬天來說,這時候就要選擇保暖性稍好的襪子,比如羊毛襪或毛巾襪。
手套
冬天手容易裸露,小臂容易受風,所以手套也是必要的裝備。
可選擇厚度適中且手心部位柔軟材料的手套,如抓絨類的軟面手套,保暖的同時捂嘴呵氣和摩擦耳鼻都很舒服。
圖片源於跑步吧
小提示:手套最好先試戴,有些手套腕部收的太緊會阻礙手臂血液流動,跑起來會造成小臂發冷、手背發麻。
帽子
頭部是熱量散發最多的部位,當然也是毛細血管最多的部分,最容易出汗。所以最好選擇通風面料並能遮住耳朵的帽子。
冬天跑步凍傷除了身體上的痛苦,無法跑步心裡也會很難受,所以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哦!
大家有被凍傷的經歷嗎?除了穿戴,還有其他避免凍傷的小妙招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