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李照 視頻/毛婧 實習生/李想
近日,河南禹州女童被男同學往眼裡強塞紙片一事引發關注。荔枝新聞注意到 ,抖音平臺也出現過多條未成年人眼睛塞紙片的短視頻。
這些短視頻帳號內容顯示,拍攝者年齡普遍比較低幼,貼在眼睛上的紙片還寫上了「滾」「哈哈」等字。
在評論區,有用戶稱自己也曾嘗試過眼睛裡塞紙片,並且相互交流操作經驗。
網友紛紛表示觀感不適,「看得我眼睛疼」、「不覺得眼睛難受嗎?」
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周籽秀告訴荔枝新聞,小紙片對眼睛來說是個外來的異物,異物會刺激眼表,引起結膜的充血甚至水腫,還有可能對結膜和角膜造成機械性的損傷,比如說結膜裂傷,或者角膜上皮損傷。如果擦傷角膜,會引起嚴重的刺激反應,出現持續的流淚、怕光、疼痛等症狀。
周籽秀表示,小紙片並非經過消毒和滅菌的,它會將一些細菌、病毒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帶入眼睛,輕則引起結膜炎,嚴重的還會引發角膜感染,有些致病菌導致的感染進展十分迅速,即便積極治療,也有可能發生角膜潰瘍、角膜穿孔,對眼球和視力產生嚴重損害。
也有網友質疑,「抖音平臺是如何允許這種視頻通過審核的?」
抖音網絡社區自律公約裡的行為準則註明稱,「抖音平臺禁止發布和傳播展示自殘自殺內容或其他其他危險動作,引起反感和不適容易誘發模仿的」內容。
此外,平臺還針對未成年人做出明確規定,禁止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的行為和內容,其中包括「殘害、虐待、體罰未成年人」「其他危害成年人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等具體條例。
荔枝新聞發現,目前部分視頻已被下架。但經過記者試驗,此類視頻仍然能正常上傳發布。
今年年初,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了《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規範》網絡短視頻平臺應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機制,設立未成年人家長監護系統,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
未成年保護機制在遊戲行業的相關規定很常見,但在短視頻平臺還是首次。
荔枝新聞注意到,抖音平臺也推出了未成年保護工具,在個人帳號設置裡添加了相關選項,其中包括「時間鎖」「兒童/青少年模式」「親子平臺」三種模式可供選擇。
不過,未成年保護機制並非強制模式,需要用戶手動操作才能切換成該模式,當記者將個人介紹裡的年齡改為13歲時,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普通模式。
天津昌朋律師事務所郭巖認為視頻平臺應該遵循分類管理原則,抖音平臺對未成年人帳號所能觀看的視頻的權限與成年人需要有所區別。
「這就要求抖音平臺有一定的審核的義務,區分出哪些是對未成年人不合適的內容」,郭巖稱,如果還是只要是有帳號,任何視頻都能看的話,「平臺方確實存在管理上的過失。」
郭巖表示,如果未成年帳號中能看到這類視頻引起模仿並造成傷害,需由侵權人承擔主要責任,視頻平臺承擔一定的補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