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出售榮耀的消息在11月17日官宣,目前正在實施當中,我們可以從相關的股權變更來分析相關的進展,榮耀業務和資產被「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收購,這是榮耀的渠道商自發的一次自救行動。
本文從股權結構來對此進行一定的分析,像榮耀這樣一個營收和估值都在千億級別的資產來說,被收購後成為一家新的公司也會非常的複雜,站在股權和運營的層面,有兩個要考慮,第一是錢/股東從哪裡來,放在哪個位置;第二是具體的項目運作公司如何分配。下面這張股權設計圖會將這種關係解釋得比較清晰。
1、收購榮耀的主體公司
收購榮耀的主體公司是「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變現層」,如果未來榮耀走向資本市場進行上市,那麼主體大概率就是這個主體公司,這是對外操作的主體。
在這家主體公司的上面需要一層,用來融資,用來「裝」股東、「裝」資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也在這個層面,目前深圳智信新有四個直接股東,背後主要有兩個群體 ,第一個是深圳市國資委,這是實際控制人,也是目前最大的股東。第二個就是榮耀30多家渠道商,包括天音控股、蘇寧易購都在這個層。
這家主體公司下面還需要一個層,這個層是產業運營層,是放具體的項目公司的,因為公司的業務繁雜,不會是讓主體公司具體去運作,而是放在下面一個個項目公司當中,有一個個具體的項目公司負責具體的業務。本文的重點就是分析這個層級。
2、產業運營層——榮耀公司所在層級
我們看到上面的公司當中都沒有「榮耀」兩個字的,為什麼既然是榮耀品牌,為什麼公司名稱中都不出現榮耀兩個字?其實這是要放在產業運營層當中。目前產業運營層有三家公司,都是以「榮耀」命名的。
第一家榮耀公司是「北京榮耀終端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11月17日,註冊資本是3000萬元,成立的第二家榮耀公司是「西安榮耀終端有限公司」,成立時間是11月19日,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這兩個榮耀公司具有高度雷同的信息,第一是註冊資本是相同的,第二是成立時間也非常相近,第三是都是由深圳智信新公司出資成立的。第四都是 以城市名稱命名的,也就是說具有地域性。大概率是負責區域性的相關業務。
而第三家榮耀公司有所不同,這家公司全稱為「榮耀終端有限公司」,首先是沒有以城市命名的;其次這家公司並非是深圳智信新出資成立的 ,而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出資成立的,成立時間是2020年4月1日;最後就是註冊資本是3億元,遠遠大於前兩個榮耀公司的註冊資本。
第三家榮耀公司是通過併購的方式被深圳智信新收購的,也就是說這是深圳智信新的第三家「榮耀」公司。
3、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怎樣的存在?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只有兩個股東,分別是任正非持股0.94%,任總是唯一的自然人股東,第二個股東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是華為股東層面的最核心的機構。華為所有的公司最後都會追溯到這個層面。
所以,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而他目前直接投資的企業有11家,其中就包括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之前也是百分比持有「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只不過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在11月16日出售給深圳智信新了,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最早的那個華為公司,也就是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華為的主體公司,目前的註冊資本是403億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又成立了很多項目公司。
榮耀的未來會怎麼樣?雖然人員還是原來的,但是從股權和管理權來講和華為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今天任正非也對榮耀做了一個重要的表態:華為和榮耀「離婚」後,不要藕斷絲連,榮耀要成為華為最強的競爭對手。
這也說明任正非對榮耀還是寄予厚望的,也希望脫離榮耀後不要走下坡路,榮耀有今日的成績(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第四)一般人都認為是依託華為的緣故,從這個角度來講,榮耀的壓力也是很大的,要想擺脫華為的標籤,只有做出更強的成績才能獲得市場以及消費者的認可。如此才能成為真正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