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天氣異常乾燥,在門診經常聽見有些朋友抱怨手腳皮膚粗糙、發硬,甚至皸裂,行走時疼痛難忍。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說說手腳乾裂的原因和辦法!
手掌、腳跟的皮膚比較特殊,相較其他部位,幾乎沒有皮脂腺,而且角質層較厚。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具有柔潤皮膚的作用。皮脂腺在氣溫高的時候,分泌的皮脂就多,而到了寒冷的冬天,分泌的皮脂較少。冬天手腳散熱快,手腳分泌的油脂隨熱量揮發,常感覺手腳乾巴巴的不舒服。加上這兩部位受摩擦較多,很容易在壓迫受力、外界刺激、摩擦的情況下開裂。還有一種原因,是體內缺乏營養和微量元素,如維生素。
此外,年齡、職業、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導致手腳乾裂。一些人由於工作的原因,常接觸石灰、水泥、鹽鹼等物質,這些物質吸收性強,而且還會損傷皮膚。中老年人新陳代謝變慢,皮膚老化,變得容易乾裂。而一些皮膚疾病,如手足癬、鵝掌風、溼疹等也讓皮膚更容易乾裂。
門診最常見的還有很多老年人及婦女,因每天都要洗衣做飯,經常接觸洗滌劑,手皮膚缺少滋潤而乾裂,出現手掌、手指尖、指關節皮膚粗糙、增厚、摸的時候刺手。也有些老年人腳後跟及足底,出現較深的條狀裂紋,似樹皮樣,摸之刺手,若嚴重時伴有出血和結痂,活動時疼痛劇烈。醫學專業名稱為皸裂,多數人常常抹護手霜,貼白膠布,但是效果不佳。
中醫認為,皸裂的主要病因是人體受到風寒,引起氣機不調,血脈運行不暢,四肢末端經脈失養,漸枯漸槁變脆,反覆摩擦或牽引,最終導致皮膚出現裂口。多數是因為脾胃虛導致氣血不足。所以治療根本是健脾補胃補氣血。
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調理
1皮膚乾燥,尚未皸裂。泡腳方法:用花椒100克、三七粉50克、醋100毫升放於溫水中,水溫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度,泡腳20分鐘。中醫認為,此法具有溫陽、散寒、行氣之功。擦乾後立即塗上魚肝油軟膏,或者是鞣酸軟膏或尿素霜等,再用一片保鮮膜包嚴患處。
2乾燥皸裂者,還可以用如下方法自制小藥膏:白芨3克+白鮮皮1克+凡士林一盒+2滴香油,可以在藥店買白芨、白鮮皮,磨成細粉,越細越好,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加入凡士林和香油,攪拌均勻,成膏狀。
白芨作為皮膚科常用藥物,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效。現代醫學研究白鮮皮具有消炎抗菌作用,香油有很好的穿透吸收作用,可以營養皮膚,凡士林可以滋養作用,使肌膚保持溼潤。
3按揉穴位。中醫認為,足少陰腎經循行經過足跟步。經常按揉太溪穴(足內踝尖與跟腱連線的中點處)和水泉穴(太溪穴直下一寸,約1橫指處),可以調節水液代謝,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手腳乾裂應該注意什麼?
1.儘量減少手腳觸碰涼水的次數。皮膚受涼,皮脂的分泌就會減少。當然,注意手腳保暖也很重要,手腳暖和,分泌的皮脂就會多點,也不容易揮發。
2.家庭主婦少用鹼性肥皂、洗潔精,使用時可以帶手套。由於工作原因要接觸水泥、石灰、酸性鹼性化學物質的人,也應該注意保護手腳。
3.多吃動物肝臟、胡蘿蔔、菠菜、紅薯等,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A對於上皮細胞的形成、發育、維持具有重要作用,能夠調節表皮、角質層的代謝,達到抗衰老、去皺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