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啟用 5個研究組 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

2020-12-14 瀟湘晨報

原標題: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啟用 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

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當天,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掛牌,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揭牌。

為推進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科院積極在懷柔科學城布局大科學裝置和科技研發平臺。2017年5月,北京市和中科院啟動了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的建設工作,中科院物理所和懷柔科學城公司作為建設主體。同年9月,以物理所為項目法人單位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開工建設。以「一裝置兩平臺」為重要支撐的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佔地230畝,建築面積118000平方米,位於懷柔科學城起步區。

此次園區啟用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一裝置兩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懷柔園區作為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依託「一裝置兩平臺」,開展物質科學、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前沿基礎研究和產業核心技術研發。

2020年,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加速。截至目前,在建29個科學設施平臺項目中,正在施工建設的22個,進入科研設備安裝的7個。5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速推進。11個科教基礎設施已全部開工。5個首批交叉研究平臺土建已竣工,設備採購進度均過半。(於麗爽 劉玉崢)

【來源:北京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啟用
    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入駐。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一裝置兩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
  • 正式啟用!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同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共同掛牌揭牌,標誌著一裝置兩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10月30日上午10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在北京懷柔舉行啟用儀式,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當日同步舉行「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掛牌儀式及「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揭牌儀式。
  • 懷柔科學城首個大科學裝置進入科研階段
    原標題:懷柔科學城首個大科學裝置進入科研階段  作為肩負原始創新重任的「國之重器」,布局在懷柔科學城的大科學裝置建設一直備受關注。近期,隨著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懷柔園區投用,園區內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也成為了懷柔科學城首個進入科研階段的大科學裝置。
  • 一批中科院院所入駐、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懷柔科學城加速建設
    「城市客廳」啟動建設、一批中科院院所入駐、全市第五個新型研發機構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掛牌組建運行……2019年10月17日,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懷柔科學城規劃(2018年—2035年)》,今年是該規劃印發實施的第一年,一批重大項目和重點工作將展開,懷柔科學城進入城市框架全面展開、紮實起步的新階段。
  • 進入科研狀態!北京懷柔「一裝置兩平臺」試運行—新聞—科學網
  • 懷柔: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加速
    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建成啟用,將為我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礎設施和研究平臺,催生更多的原始創新。 與此同時,「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及「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等一系列研究中心在儀式上掛牌、揭牌,重點圍繞「卡脖子」問題進行科研布局,翻開了懷柔科學城的嶄新一頁。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杭州灣研究院開園啟用
    11月13日上午,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杭州灣研究院園區正式開園啟用。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寧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餘紅藝、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董貴波、浙江省科技廳黨組書記何杏仁、寧波市副市長陳炳榮等出席活動。  張亞平對浙江省和寧波市長期以來給予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關心與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中科院高度重視與浙江的科技合作,杭州灣研究院園區的建設既為寧波強化創新驅動、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提供了重要抓手,也為對接浙江省大灣區發展戰略提供了平臺保障。
  • 研究生院"巨無霸"喬遷懷柔 國科大雁棲湖校區正式啟用
    原標題:研究生院"巨無霸"喬遷懷柔 國科大雁棲湖校區正式啟用   人民網北京9月4日電:(通訊員溫來生 解雪)9月3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開學典禮在懷柔區雁棲湖校區舉行,建設十年的國科大雁棲湖校區正式啟用。
  •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愛上物理,改變世界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趙竹青)「愛上物理,改變世界。」一場關於物理,關於科學的大型狂歡——中科院物理所第十六屆公眾科學日18日在北京舉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觀眾共同參與。
  • 2020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胡黔楠研究組招聘公告
    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科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胡黔楠研究組擬招聘副研究員1名、博士後1-2名和助理研究員1名。研究組主要承擔了包括科技部及中科院的一系列科研項目,近期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方法開展營養與健康相關的合成生物學新技術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創性成果,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研究領域開拓新了思路,打造了面向營養與健康國民經濟主戰場的數據驅動型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模式。
  • 2023年,1138套中科院大學雁棲湖集體宿舍將亮相懷柔
    中科院大學雁棲湖集體宿舍建設工程開工中科院大學雁棲湖集體宿舍項目位於懷柔科學城北區、懷柔新城15街區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1億元項目預計2023年交付使用規劃總套數1138套可解決1100餘名教職工
  • 解放後物理所的科學發展 | 物理所九十周年所慶專刊
    表1 物理所在國內創建的學科新中國成立後,藉助中研院物理所和北研院物理所的基礎,應用物理所組織開展光譜學、應用光學、磁學、結晶學和金屬物理研究,設有光譜學、應用光學、磁學、結晶學和金屬物理5 個研究室及光學儀器廠。
  • 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用 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
    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海工類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揭牌。「近年來,學校一直在努力尋求船海特色學科發展的『出海口』和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改革的『突破口』,全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和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為地方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為學校學科建設探索新增量。」
  • 近代物理所為德國Michael BUSSMANN頒發中科院「國際訪問學者」證書
    近代物理所為德國Michael BUSSMANN頒發中科院「國際訪問學者」證書 2016-10-21 近代物理研究所   頒證儀式上,馬新文感謝BUSSMANN對近代物理所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幫助,表達了加深雙方進一步合作的願望,介紹了BUSSMANN的基本科研情況和突出學術成就。BUSSMANN表示,對再次獲得這一榮譽和有機會深感榮幸,並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BUSSMANN2008年在德國慕尼黑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道夫研究中心(HZDR)研究組組長。
  • 力爭納米科技領跑全球,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共建懷柔園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馥李 9月29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園區在北京懷柔區破土動工。由中科院院士王中林領銜的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也在同一天與中關村微納能源公司合作籤約,共同推進納米能源技術的轉移轉化和產業化。這個園區將吸引全球的納米高端產業聚集北京,落戶懷柔。
  • ...中科院研究生院 力學研究所 拆毀 設備協議 中科院院士 甲方...
    東方網7月25日消息:「炎夏似隆冬,白晝如夤夜」,這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7月23日一份通過網絡發表的《嚴正聲明》中形容「全體科研人員」感受的句子。聲明中說,中科院懷柔試驗基地在本月17號遭到暴力拆毀,錢學森先生回國建立的首批實驗室也在其列,初步統計國有資產損失超過1700萬元。科研基地當真無端被拆?誰是突然拆毀主使者?
  • 【中國網】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科院蟬聯榜首 國際合作成績亮眼
    「截止目前,中國科學院與全球61個國家的174家機構籤署了院級協議,近4000位外國人才和1600餘名外國研究生獲得資助來中科院訪問、工作和學習。2019年在中科院開展實質性科研的外籍人才達到1600人。1月7日,自然指數發布了2019年度最新全球科研機構排名榜單,中科院蟬聯年度榜單全球首位,這也是中科院連續8年位列該排行榜全球第一。」
  • 北京生命科學所成果轉化基地啟用
    6月29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正式啟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中科院外籍院士王曉東及其團隊孵化出的百濟神州、華輝安健兩家明星企業首批入駐。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院士「百濟神州開發的新藥,在治療新冠重症患者方面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