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資本市場拐點?投資者還是紮實分析投資更容易

2020-12-25 網易財經

(原標題:尋找資本市場今年的拐點)

陳嘉禾

新冠肺炎疫情的拐點,是以感染總人數下降為標誌的。對於資本市場來說,事情卻並不是這樣。當面對任何一個突發事件時,資本市場的拐點,永遠比實際的拐點要靠前,甚至靠前得多。

三個不一樣的拐點

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病人數為例,儘管感染總人數的多少是觀察疫情發展的主要指標,但是資本市場只要看到總人數下降的可能性,甚至都不用看新增發病人數的下降,而是只要能預期到新增發病人數的下降會發生、能預期到中國必然如2003年戰勝SARS病毒一樣,能夠在2020年再次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資本市場的拐點就會到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新冠肺炎疫情給A股市場帶來的主要衝擊,只有2月3日一天的原因。在2月3日大跌7.7%以後,上證綜合指數連續7天上漲,市場的信心基本已經恢復。而對於港股來說,市場的下跌從1月20日持續到1月31日,從2月3日起就開始上漲。如果一個投資者一定要等到感染人數的下降、或者是新增感染人數的明確下降,才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市場的衝擊結束,他的動作就太慢了。

我們可以簡單地梳理一下,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過程中,有三個拐點。第一個拐點,是當市場暴跌以後,第一波聰明的投資者立即意識到,新型冠狀病毒最終一定會被戰勝,市場反應過頭了,於是他們立即在大跌以後的2月3日買入。我們可以稱這個拐點為「資本市場在意識上的拐點」。第二個拐點,則是新增的感染人數開始明確下降。第三個拐點,則是最終醫學的拐點,也就是整體感染人數下降。

可以看到,對於交易者來說,只有第一個拐點是足以讓他們戰勝市場的。對於第二個、第三個拐點來說,如此明確的信息會被任何一個有智慧型手機終端、會看報紙和新聞的人所了解,據此進行的交易,也就很難賺到錢。這正如沃倫·巴菲特在2008年的著名文章《我正在買入美國》中,引用Wayne Gretzky所說的那樣:「在打冰球的時候,你得跑向球即將出現的那個位置,而不是追著球的後面跑。」

資本市場的拐點

和新冠肺炎疫情事件類似的,是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後的太平洋戰爭中美國股市的表現。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突然襲擊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到重創,太平洋戰爭從此拉開序幕。珍珠港事件之後,日軍節節推進:1942年1月2日佔領馬尼拉;1942年2月15日,駐守新加坡的英軍投降;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島荷軍投降;1942年5月6日,美軍巴丹守軍投降。這種日軍摧枯拉朽般的戰局,直到1942年6月4日到7日的中途島海戰,才得到扭轉。中途島海戰也被認為是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最為重要的轉折點。但是,戰場上的轉折點,再一次落後於資本市場的轉折點。早在中途島海戰以前一個半月的1942年4月28日,標準普爾500指數就創下了開戰以後的最低點7.47點,並從此一路攀升。到6月7日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取得勝利,標普500指數已經攀升到了8.37點。等到1944年10月2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時,標普500指數已經漲到了11.89點,比最低點上漲了59%。等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標普500指數已經漲到了14.7點,比之前的最低點上漲了將近1倍。

為什麼資本市場的拐點,會比真正戰場上的第一個拐點還要早了一個多月呢?原因很簡單,對於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來說,珍珠港事件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大家並不知道事情會發展成怎樣。即使當時美國的工業能力是日本的幾十倍,但是工業能力更弱小的德國,對法國所發動的閃電戰仍然歷歷在目:工業實力的強大並不是戰爭勝利的絕對保證。但是,在珍珠港事件以後,日本並沒有對美國發動閃電戰,日本的戰艦沒有出現在美國西海岸,日軍也沒有在舊金山灣區登陸。相反,日軍在東南亞一帶動作不斷,擺明了是要和美國長期分庭抗禮。

一旦日本對美國發動閃電戰的概率逐漸消失,或者說美軍開始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防止日軍的閃電戰,資本市場的拐點就立即到來:儘管日軍仍然在東南亞節節逼近,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實力也仍然處於劣勢,但敏銳的資本市場意識到,在沒有閃電戰的情況下,日本弱小的工業實力在長期必然輸給美國。於是,當戰場上的美軍還沒有打出任何像樣的勝仗時,資本市場的拐點就悄然到來。

當然,資本市場的拐點是非常難尋找的,如果這事兒容易的話,每個投資者都可以輕鬆地賺很多錢。這些拐點往往過於玄妙、過於隱微,很難被人覺察。而如果抓住每個小細節都認為是拐點,又很有可能犯下錯誤。所以,如果不是那些心思細密到極點、市場感覺好到極致的、尋找拐點的一流投資高手,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還是扎紮實實地分析投資的價值更加容易。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本文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2020機構投資者•財新資本市場分析師成就獎榜單揭曉
    今年是財新傳媒與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進行榜單合作的第四年,「2020機構投資者•財新資本市場分析師成就獎」 評選緊跟市場反饋,結合國際標準和中國證券分析行業實際,在獎項設置、評選規則上做出了持續升級,更加具備國際化、團隊化特點,獎項數量和覆蓋行業在去年基礎上均有所增加,共推出最佳分析師團隊、行業最佳分析師團隊、最佳銷售團隊等三大團隊系列獎項及最受歡迎分析師個人獎項
  • 資本市場激蕩30年感悟:偉大投資者,都有這10大特徵投資道
    Mauboussin值其在華爾街激蕩已滿三十年之際,特地撰寫了一篇特別版報告,將其過去三十年來總結的偉大投資者的十個特徵與投資者共享。  因為Mauboussin本人是股票分析師出身,且在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了24年《證券分析》,所以其更偏向於從股票投資者的角度,來描述偉大投資者的特徵。
  • 劉青松:機構投資者要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中勇於擔當
    2018.11.03 11:57【劉青松:機構投資者要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中勇於擔當】「中國機構投資者峰會-2019年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證監會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劉青松在論壇上表示,建議大家在中國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徵途中
  • 維思資本王剛:精準投資,追求「少而精、小而美」
    一、精準投資,追求「少而精、小而美」   維思資本2009年成立之時,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仍然籠罩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之中,VC/PE募資大幅銳減。   後來,受金融危機影響,美元基金在中國的發展模式面臨挑戰,加之國內資本市場日漸活躍、人民幣基金逐漸崛起,敏銳地嗅到國內投資的趨勢和發展機遇後,王剛決定轉而創辦維思資本,專注人民幣基金私募股權投資。   王剛告訴投資家網,這段美元投資的經歷對他後來創辦維思資本幫助很大。
  • 重陽投資王慶:中國經濟將出現V型復甦港股投資價值重回2016年熔斷...
    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當前的投資價值幾乎是在歷史的最高位,尤其是港股的投資價值不容忽視。中短期我們要關注經濟周期變化對市場的影響,當下布局「成長+防禦」,未來在「成長+周期」的範疇內尋找標的。影響A股市場的宏觀政策、無風險利率、投資者風險偏好以及資本市場制度這四方面的情況正在積極轉好,而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當前的投資價值幾乎處在歷史的最高位。對於未來股市的布局方向,王慶認為或將從「成長+防禦」轉向「成長+周期」。
  • 「私募看盤」市場做多趨勢已經確立,但投資者仍不宜盲目追高
    溫莎資本簡毅:綜合來看,短期市場延續強勢,趨勢一旦形成,空翻多資金越來越多,七連陽之後大概率有望挑戰八連陽,若出現縮量回調,更多是機會而不是風險。近期隨著指數不斷被推升,投資者賺錢效應被激活,場外增量資金也會進一步尋找新的績優成長板塊,市場熱點有望擴散到百家爭鳴。整體來看,周五證券板塊強勢領漲兩市,顯示資金對於中期行情樂觀預期。
  • 海外投資觀點:經濟後周期該如何投資?橡樹資本看好美國房地產債券
    本月,橡樹資本的市場評論主題是房地產債券在全球信貸投資中的地位。一、房地產債券日益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關注橡樹資本的全球信貸投資業務跨越不同地域和眾多類別的流動性信貸資產。在本月的市場評論中,該機構把討論重點放在流動性信貸投資業務的一個子部門——房地產債券。
  • 資本市場30年「做蛋糕」:回報投資者能力顯著增強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包興安投資者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回顧我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進程,廣大投資者始終與市場共擔風雨、共同成長,為資本市場發揮投融資職能做出了積極貢獻。與此同時,「長大」了的資本市場回報投資者的能力也顯著提升。
  • A股市場投資者 正小步邁向機構化也是大勢所趨
    先問一下目前A股市場的廣大投資者:是選擇買股票還是買基金?如果您對回答這一問題存有「選擇困難症」,看了下面這一消息,或許會有所幫助。開源證券日前發布研報稱,2020年上半年,居民通過購買股票直接入市和通過購買基金間接入市的規模分別為3400億元和4877億元。這是A股市場向機構化小步邁進的重要體現,也是大勢所趨。
  • 毅達資本:GIFT峰會:專家稱市場進入價值投資時代 建設投資者加大...
    4月25日,第二屆GIFT長三角經濟圈創新資本峰會在江蘇揚州舉行。業內人士紛紛表示,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共識不斷加深,系列減費降費政策加速落地,科創板開板在即等利好因素迭加,促進國內科創環境持續優化,建議投資者抓住當前國家加快產業轉型的歷史機遇,加大科技投資力度。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重陽投資王慶:註冊制全面落地將改變中國的「牛...
    王慶用進化迭代來形容中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歷程,從1990年資本市場成立,到2005年股權分制改革,2014年推出滬港通,隨後科創板註冊制的推出,中國資本市場建立發展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成長、成熟。改革貫穿資本市場30年光影2005年以前相當一段時間,中國的股票市場表現低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仍然存在著流通股和法人股這樣巨大價差的安排。無論是國內市場參與者還是國際市場,都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抱有很強的期待。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 惠華資本以投資者為中心 專注資產穩健增值
    作為中國資管行業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惠華資本始終致力於提升資管產品創新、投資研究、客戶服務和業務營運的能力,依託嚴密的風控體系,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合規、穩健的金融產品。  為應對投資市場的潛在風險,惠華資本樹立責任金融的理念,承載投資者的每一份財富信任。當前形勢下,風險與收益的平衡成為投資者最為關注的焦點。
  • 中信證券:A股底部拐點已確認 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其次,產業資本通過回購、增持、舉牌等方式入場的規模和密度都在提升。再次,配置型需求增加,ETF申購的回暖也能帶來增量資金。最後,私募和遊資未來都有加倉的空間和意願。同時,疫情影響下居民部門被動和預防性儲蓄增加,低利率環境下儲蓄尋找出口的過程中,權益資產的吸引力明顯提升。全球資金再配置、政策驅動國內基本面「回補」、外資和產業資本帶動資金共振,依然是本輪A股上漲最重要的3大驅動。
  • 啟賦資本傅哲寬天使投資之路
    離職以後,傅哲寬本想從此退休,但休息了一段時間後,身體恢復不錯,他還是想幹點事,於是2013年10月,成立了啟賦資本。    啟賦剛創立的時候,就以「新基金,老團隊」的模式去運作,五位核心合伙人,四個來自達晨,一個來自中科招商。有著豐富的投資經驗和優秀的過往業績,不少也是實業起家有著自己專注的領域。
  • 李迅雷:從2021年政策取向看資本市場的分化與投資機會
    諸多的改革、開放和創新舉措,將對2021年中國經濟帶來怎樣影響,資本市場在持續繁榮兩年之後,會有怎樣的格局變化和投資機會?我認為,2021年資本市場將依然保持繁榮,在經濟增速大幅回升、開放力度加大和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國內機構投資者的長線資金會進一步增加,外資將繼續流入,A股與港股市場的互聯互通更加緊密。
  • 重陽投資總裁王慶:全球流動性危機暫時告一段落 A股港股具較高投資...
    「首先是國內疫情的爆發和應對,由此產生的對國內股票市場的影響,大概一個月左右時間,調整時間不長,隨後企穩反彈。」而外圍市場的衝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波衝擊從2月3日到3月10日,「國外資本市場反應很像之前A股反應,因為大家都擔心經濟衰退,所以無論是股市還是信用債市場都出現調整。」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A股和港股都受到了影響,尤其港股市場受影響更大。
  • 如何在不確定的市場中錄找確定性趨勢和拐點
    第39期課程金色財經與比特章魚聯合出品,邀請EbuyCoin數字資產研究院比特章魚平臺資深講師周期哥擔任本期講師,為大家講解如何在不確定的市場中尋找確定性趨勢與拐點。有的投資者擅長使用技術分析,有的投資者擅長使用基本分析。基本分析的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標的品種內在投資價值,包括會影響價格趨勢的基本面,消息面,政策面等. 所謂技術分析,是應用金融市場最簡單的供求關係變化規律,尋找、摸索出一套分析市場走勢、預測市場未來趨勢的金融市場分析方法。總的來講,在市場上技術分析派屬於主流。很多技術分析投資者。對於基本分析不屑一顧。
  • 三樂優合資本:黑天鵝之年,教育市場如何投資?
    (原標題:三樂優合資本:黑天鵝之年,教育市場如何投資?)投資者對投資方向更是感到迷茫和彷徨,面對著「錢」的來去的話題,教育行業投資者在自救與狂歡中增長的同時,市場環境的變化亦加劇了教育市場的分化與整合。回看上半年,我國教育市場特點怎是一個「冷」字了得。一級市場共發生112起投資事件,同比下降45%。但一個「高」字也給了投資者信心,上半年投資196億,同比增加10%。一冷一高相比較,可見在教育行業處於低谷時,行業的分化與整合也在進一步加劇。
  • 趙錫軍:應平衡好資本市場的投資和融資功能
    再延伸一些,股市包括兩方面的拓展功能:融資功能和投資功能。融資主要是對企業來講, 通過市場的發行、增資、配股等一系列方式從市場籌集資金, 然後為其生產經營,為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投資是針對市場的投資者來講,通過購買股票獲得價值增值的機會。融資和投資是資源配置基本功能的實現方式,而資源配置遵循的原則就是優勝劣汰的原則。
  • 索羅斯:不安全感是我投資哲學的根基
    騰訊證券訊 億萬富翁索羅斯(George Soros)的投資表現已經讓他成為一個業界傳奇,也讓他成為諸多投資者關注和學習的對象。這本書採用問答的形式,由摩根史坦利執行董事韋恩(Byron Wien)和德國記者柯南(Krisztina Koenen)熔金融理論、個人回憶、政治分析與道德思考為一爐,描繪出了一個索羅斯眼中的世界(以及市場)。其中一段尤其深度揭示了索羅斯在投資策略方面的思考,值得所有投資者好好品味一番,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