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布狂貶值、中國團免籤掀起赴俄旅遊熱
1、美稱美1800萬人遭「中國網襲」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6月23日報導稱,CNN22日報導,共有1800萬美國政府的前任、現任僱員和職位申請受到了中國對美國人事管理局計算機系統發動的網絡襲擊的影響。這個數字是6月初美國政府所說的420萬人的4倍多。(參考消息)
2、斯諾登:美英情報機構盯上中俄殺毒軟體公司
據美媒23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斯諾登披露的文件,美國和英國情報機構曾嘗試破解抗病毒和計算機安全軟體,從而在網上監測用戶。
調查新聞網站The Intercept發布的新文件,涉及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英國政府通信總部如何暗中監視這些軟體製造商,並通過逆向工程,尋找避開這些產品的途徑。The Intercept是由記者格倫·格林沃德與別人共同創建的一個媒體平臺,用來對斯諾登洩密的文件進行報導。格林沃德是最初曝光斯諾登文件的記者之一。據The Intercept 公布的文件,被美、英情報機構盯上的公司包括俄羅斯電腦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捷克防毒軟體公司愛維士、荷蘭殺毒軟體公司AVG和中國的反電腦病毒廠商安天實驗室。這些公司有將近十億用戶。中國安天實驗室的總部在哈爾濱,是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側重移動安全。在全世界有大約1000萬用戶。根據斯諾登洩露的文件,居領先地位的美國兩家殺毒軟體公司麥克菲和賽門鐵克,以及英國的Sophos(索夫斯)公司都不是美英情報機構監視的目標。(觀察者網)
3、媒體曝光美國情報機構先後監聽三任法國總統
法國媒體23日援引維基解密的文件爆料稱,美國情報部門從2006年至2012年間先後對至少三任法國總統及其智囊成員進行監聽。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將召集內閣防務會議,對事態做出評估。法國《解放報》和新聞網站MEDIAPART與維基解密共同披露了一系列機密級別的文件,主要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局對法國政界高層電話監聽內容的5份報告。報告顯示包括席哈克、薩科齊和奧朗德在內的三任法國總統均在竊聽之列。
報導稱,其中3份報告供美國情報界參考,另外兩份則在「五隻眼」情報聯盟成員國中共享,這個聯盟包括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雖然這些報告的內容並未涉及法國的國家機密,但表明了「美國情報機構對法國的關注度」。法新社引述法國總統府人士的話說,奧朗德決定於24日上午召集內閣防務會議,對媒體披露的上述消息進行評估以便得出相應的結論。接近前總統薩科齊的消息人士則表示,這種方式令人無法接受,尤其在盟友之間更是如此。(中國新聞網)
4、盧布狂貶值、中國團免籤掀起赴俄旅遊熱
據外媒23日報導,一年多來,因烏克蘭問題而受到西方制裁的莫斯科在國際舞臺上顯得頗為孤立,然而該國旅遊業卻更為熱鬧。更多外國遊客借著盧布走弱而赴俄旅遊。一名俄羅斯旅遊官員周二(6月23日)對法新社表示,訪俄的外國遊客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了16%。這恐怕與西方制裁下盧布的不斷貶值密不可分。「今年第一季度,將近500萬的外國遊客訪俄」,這與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俄羅斯聯邦旅遊服務的發言人伊蓮娜(Irina Shchegolkova)說。她同時表示,其中大部分遊客來自中國、波蘭和芬蘭。「制裁併沒有影響旅遊客流量,恰恰相反,」她說,「外國遊客對俄羅斯感興趣,想要過來了解這個國家。」(觀察者網)
5、TPP相關的法案在美參院通過程序障礙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快速通道」法案在參議院通過程序障礙,就在兩周前,法案看似成功可能性並不大。這個快速通道法案會讓美國總統進行貿易談判更容易。
這項法案的支持者表示,這項法案對英文簡稱TPP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的成功起到關鍵作用。周二的60票支持,37反對的結果剛剛達到了最少60票的下限要求,讓該法案通過程序障礙並進入第二次投票。這項法案據信周三將會在參議院的最終投票中通過。(觀察者網)
6、駐華武官聽取中國網絡安全情況介紹
6月23日上午,國防部外事辦公室組織駐華武官團聽取中國網絡安全情況介紹,60多個國家的80餘位駐華武官出席。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趙澤良介紹了中國網絡安全政策發展狀況,並提出研究制定網絡安全相關政策時應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維護國家安全與保護個人合法權益、開放合作與自主可控以及自由民主與依法治國等方面的關係。趙澤良還回答了外國武官關於網際網路建設、網絡自由、網絡主權、應對網絡盜竊和網絡恐怖主義等問題。(國防部官網)
7、中歐峰會重在落實習近平去年訪歐戰略成果
繼6月22日希臘債務危機歐元區領導人緊急會議和6月25-26日移民問題歐盟領導人會議後,布魯塞爾將於29日迎來第十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縱使歐盟領導人這段時間的日程表被「內務」安排得滿滿當當,但輿論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在緊迫的時間裡為北京-布魯塞爾年度會晤準備具體而富有戰略性的成果。
繼習近平主席2014年初對歐盟總部進行歷史性訪問以來,這是雙邊高層時隔一年後再聚首。而當雙方都在全力以赴、抓緊最後時間籌備一場成功的峰會時,習近平去年訪歐所帶來的的重大意義也不能被擱置在一邊。
習近平訪問歐盟期間,中歐雙方在一份聲明中明確表示,要攜手打造和平、增長、改革和文明四大戰略夥伴關係。這樣的一個合作框架是雄偉的、深刻的、也是極具前瞻性的,因為它第一次界定了中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範圍。李克強此次出訪的任務也包括說服歐盟,使其對華更有信心,相信與中國保持更加緊密的關係一定會給歐洲的發展和增長帶來切實的利益。(中國日報)
8、朝鮮判處兩名韓國人無期徒刑
韓聯社首爾6月23日電 據朝鮮中央電視臺23日報導,朝鮮最高法院以間諜罪等罪名判處2名被拘韓國公民無期徒刑。報導稱,兩人因涉嫌違反朝鮮刑法第60條《顛覆國家陰謀罪》、第64條《間諜罪》、第221條《非法入境罪》而被起訴。報導主張,兩人對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認不諱,承認受美國和韓國政府機關的幕後操縱和指示,曾試圖用最卑鄙的暗殺手段加害朝鮮最高領導層,並積極參與美國和韓國試圖孤立朝鮮的陰謀,竊取朝鮮勞動黨和國家國家情報、軍事機密,還向朝鮮內部傳播資產階級生活文化。(參考消息)
9、英媒:IS舉辦古蘭經背誦比賽 贏家獎品為1名性奴
據美國媒體6月22日報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舉辦了以《古蘭經》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比賽中勝者的獎品竟然為性奴隸。6月19日,IS通過社交網站推特表示,為了慶祝齋戒月的開始,敘利亞巴拉卡省的IS組織舉辦了《古蘭經》比賽,拿性奴做獎品。在伊斯蘭教曆中,每年九月為齋戒月。IS在推特上寫到:「首先,就齋戒月的開始,向省內的IS士兵和各部門表示祝賀;然後宣布,在即將舉行的《古蘭經》背誦比賽中,參賽者將接受測試並得到相應的獎品。比賽前十名能夠得到獎品。前三名能分別得到一位女性奴隸;這些女性很有可能是在戰鬥中俘虜、搶奪而來的。其餘勝者能夠得到數額不同的獎金。(中國日報網)
10、菲律賓公布空軍遠期發展目標 欲大批採購戰機
正值菲律賓政府22日推出第二部南海宣傳片之際,菲律賓空軍又推出「飛行計劃2028」,公布菲空軍遠期發展目標,欲通過購買現代裝備以達到「偵測、確認和抵抗對菲領空入侵」的能力。菲律賓空軍發言人恩裡科·加納亞22日說,為了增強菲空防能力,空軍推出遠期發展目標以吸引有關方面的關注。加納亞說,菲空軍打算通過外購等方式獲得12架多用途戰鬥機,24架對地對海攻擊機,4架遠程巡邏機,4架電子戰飛機,6部防空雷達,6套地對空防禦系統,2架空中預警機,1架加油機,4架大中型運輸直升機和1個空軍控制中心。(京華時報)
11、間諜案默克爾兩頭受氣 美指「做過頭了」
據外媒報導,為解決有關間諜醜聞引起的爭議,默克爾原本希望通過任命一名特別調查員來避免繼續與美國交惡。然而這個建議卻兩頭不討好,反對黨認為她做的不夠,美國則認為過頭了。報導指出,由於美國國家安全局將歐洲機構列入間諜行動對象名單,德國與美國走上了「對峙路線」。此前《周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報導稱,華盛頓拒絕了德國默克爾政府派出一名特別調查員來鑑定和評估相關監控名單的建議,不過德國政府目前沒有對此消息予以回應。德國政府一位發言人日前在柏林表示:「聯邦政府的這一建議是有效的。」默克爾政府向聯邦議院專門負責這一間諜醜聞事務的調查委員會提議,任命一位值得信賴的獨立人士介入有關美國國家安全局與德國情報局之間合作內容的調查。這位特別調查員將對所謂的「選擇清單」進行調查,據此前媒體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就是利用這份清單通過德國情報局的分析計算機對歐洲政界人士實施監控,並且進行經濟間諜活動的。(中國新聞網)
12、日新安保法阻力超預期 安倍強推國會加時創歷史
日本國會眾議院22日召開全體會議,決定將原定於本月24日截止的國會會期大幅延長至9月底,以期讓安保相關法案在本屆國會內通過。首相安倍晉三當天早些時候與聯合執政的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會晤,一致同意推動延長國會會期。因執政聯盟在國會參眾兩院均佔主導地位,國會眾議院晚些時候通過延長國會會期決定,休會日由原定的6月24日延至9月27月。民主黨、共產黨等反對黨對延長會期表示反對。共同社報導,安倍為力推安保相關法案而延長的國會會期天數也創下日本現行憲法1947年生效以來的最長紀錄。先前紀錄發生於1982年,當時的日本國會會期延長了94天。(京華時報)
13、聯合國朝鮮人權辦事處在漢城揭牌成立
聯合國下屬機構「朝鮮人權實地辦事處」揭牌儀式23日下午在韓國漢城舉行。據朝鮮中央通訊社23日報導,朝鮮外務省發言人當天發表談話對此予以強烈譴責,稱朝鮮將堅決採取超強硬應對措施,徹底粉碎敵對勢力不計後果的反朝活動。(人民網)
14、美媒:中國零售業在烏幹達遍地開花
美聯社23日報導稱,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工業巨頭在非洲投資幾十億,與此同時,從西邊的塞內加爾到北邊的阿爾及利亞,從南部的辛巴威到東部的烏幹達,中國的小零售商呈井噴。
2002年到2012年,中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投資從不足掛齒一躍躥升至182億美元。非洲中華總商會的統計顯示,非洲目前有100萬中國人,多數在經商。過去10年,中國商人開始放棄當中間商,直接在當地開店——這令當地商人不悅。「低價會把我們擠出市場」,坎帕拉商會發言人賽蒂託稱,中國商人直接從國內進貨,也可能進次品——對此,中國人予以否認。中國的價廉商品,比如一美元的拖鞋,正在一個把「買得起」放在首位的城市中找到市場。商人廖健(音)說,他們是投市場所好,「中國製造世界最好的鞋。但烏幹達需要的是便宜東西,而便宜東西看起來可能像假貨。」中國商販越來越多,超市、家具店、照相館、桑拿房,到處都是。賽蒂託說,中國人已開始從國內僱人,以前都是僱當地人。烏幹達商人雅萊從中國人那裡進了手提箱,而他店鋪對面就是一家中國競爭對手。他說,「中國人不應該在這裡做買賣,他們應該開工廠。」其他一些當地商人覺得,該把中國人攆走或者只讓他們涉足大項目。烏投資部門負責人駁斥了這些不滿,他說烏幹達足夠大,容得下兩國商人。(中國日報網)
15、巴黎正式宣布參與2024年奧運會申辦競爭
據法國媒體報導,巴黎於23日在法國國家奧林匹克體育委員會(CNOSF)總部正式宣布其參與競爭2024年奧運會申辦城市,這一消息的宣布時間恰逢國際奧林匹克日。巴黎市長安娜•伊達爾戈女士在會議上表示巴黎申奧勢在必得。為了避免重蹈1992年、2008年和2012年巴黎申奧失敗的覆轍,巴黎申奧方案研究小組從2014年初便開始著手起草工作,從可行性、技術、機遇、背景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以確保能夠獲得法國政界的積極支持,從而加大巴黎申奧成功的可能性。(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