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小記者社會實踐收穫多

2020-12-23 瀟湘晨報

酷學酷玩,在活動中成長 本報小記者社會實踐收穫多

海口日報小記者在白沙門環保教育站參觀學習。 (劉驕驕 攝)

走進環保教育站,學習環保知識;趣玩粘土,探索神秘的印第安部落;製作報紙時裝,感受T臺走秀的魅力。本報小記者酷學酷玩,從社會實踐活動中收穫成長。

為了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讓小記者了解和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作用和意義,6月13日上午,小記者走進美蘭區白沙門環保站,學習環境保護知識,培養垃圾分類意識。在環保站一樓,王老師帶領小記者參觀垃圾分類箱,向小記者講解亂扔垃圾的危害,同時巧用口訣向小記者講解了垃圾分類知識。隨後小記者跟著王老師來到了環保站的二樓,以垃圾回收再利用為題,環保站王老師向小記者一一介紹了由塑料瓶和塑膠袋組合成的環保椅子、老奶奶利用捐贈的布匹縫製的環保袋、塑料瓶抽絲製成的衣物等環保重製品,並在溼地生態體驗區,帶領小記者動手操作,玩起了垃圾分類互動遊戲,活動中小記者身體力行,將環保知識記得更牢固。

印第安人是怎樣的呢?帶著疑問,6月14日上午,30餘名小記者匯集十合美學館,開展一場「趣玩粘土走進印第安部落」活動。活動中,小記者們首先跟著小記者團凌老師,學習了新聞稿的寫作方法,之後在美學館老師給大家講解了有關印第安人的知識,這讓小記者們對活動充滿了期待;緊接著,美學館老師向大家講解手工粘土的製作方法,並為所有小記者發放製作材料,拿到材料的小記者發揮想像和創造力,開始動手製作。經過老師的耐心指導,小記者的精心製作,小記者最後全部完成仿銅印第安人頭像作品。通過此次活動,小記者們對印第安人有了一定了解,並通過上臺分享,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在製作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

當天下午,本報小記者團聯合模傑偶像學院組織了一場「小記者報紙時裝大咖秀」活動,學院何老師給小記者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形體訓練課,小記者在課上學習正確的站姿,了解如何進行T臺走秀,經過系統科學的培訓,小記者們找到了感覺,伴隨音樂,一個個走上T臺展示;其次,小記者們還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設計報紙時裝,其中有的小記者設計了披風,有的設計了帽子,有的設計了裙子……為了給大家一個更大的展示舞臺,活動最後,小記者們穿上炫酷的報紙時裝,登上閃亮的T臺驚豔亮相,贏得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劉驕驕)

老師 環保站 t臺 垃圾分類 環保袋

【來源:海口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高校學子社會實踐收穫滿滿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本報記者 劉俊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假期,很多大學生藉此機會參加了社會實踐,馬上就要開學,省會多所高校的學生紛紛表示假期收穫滿滿,他們早已準備好返校迎接新生活。「為期4天的實踐活動讓我深刻領悟到,紡織行業是傳統支柱產業,其重要性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
  • 小記者職業體驗收穫多
    端午節假期,本報40多名小記者們走進了童趣家職業體驗館,開始了他們的職業體驗之旅。小記者們在童趣家盡情體驗各種職業:醫生、警察、消防員、護旗手、空姐、廚師、美髮師……在體驗各種職業艱辛的同時也學到了許多知識。 10日上午,小記者們早早就來到世茂廣場等候,對於本次職業體驗活動充滿了期待。
  • 安慶廣播電視報學生記者團第18場「我是小牙醫」親子活動舉行——小小「牙醫」收穫多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學習和實踐,所有參與活動的小記者均獲得「小牙醫」證書,其中楊澤勳、梁雯婕、李炎睿分獲「金、銀、銅牌小牙醫」稱號。小記者何雋儀在搶答環節答對了三道題,收穫的小禮品最多,她開心地表示,這離不開自己平時對口腔知識的關注,「爸爸媽媽經常跟我說要保護牙齒,我平時從網絡上留意到一些關於保護口腔的知識,知道了6周歲左右長第一恆磨牙叫六齡齒,並且這個牙齒是不更換的,所以得好好保護它。」
  • "返家鄉"社會實踐,這些大學生收穫滿滿
    &34;8月28日,來自湖北大學文學院大三的吳莎,在武漢漢陽共青團舉辦的2020年暑期大學生&34;社會實踐總結交流座談會上感慨道。&34;社會實踐活動》的要求,漢陽團區委招募了一批大學在校學生,號召他們就近到居住地街道共青團報到,結合專業協助街道開展相關工作。
  • 寒假裡本報小記者團活動精彩紛呈,「小記」們的假期收穫滿滿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謝春暉轉眼間,寒假已悄然結束,假期裡本報的小記者們除了完成寒假作業,走親訪友外,還積極參加了多場本報組織的小記者活動,和記者們一同「奔波」在春節採訪報導的第一線探班國際大馬戲與國際雜技大師親密接觸2月15日下午,20多名小記者冒著雨來到位於下沙奧特萊斯的新春國際大馬戲現場,觀看了一場由多國雜技大師共同呈現的馬戲表演。
  • 安次區圖書館組織小讀者社會實踐
    來源:廊坊雲報小讀者們認真聽講。本報記者 楊錦樂 攝廊坊日報訊為進一步豐富中小學生的暑期文化生活,提高廣大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實踐能力,安次區圖書館開展了系列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小讀者先後走進廊坊法治宣教中心和廊坊城市規劃展示館參觀學習。8月14日下午,小讀者們來到廊坊法治宣教中心接受普法教育。
  • 快樂的學科實踐 承載滿滿收穫 ——培英小學學科社會實踐活動
    2017年4月27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培英小學全體同學進行了春季社會實踐活動。
  • 受邀參加廣西書展進行採訪實踐 本報小記者大膽提問名家獲贊
    小記者與邱華棟合影 本報記者陳大明攝  本報訊 近日,本報小記者團50餘名小記者受邀參加廣西書展,有幸採訪了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北京傳》作者邱華棟老師。小記者們大膽發問,在活動中提升了採訪技能。   活動當天,邱華棟先給大家介紹了自己的新書《北京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北京的過去及發展。邱老師還深入淺出地將寫作的技巧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給小記者,他說:「每位小記者都需要用心用情地去了解一座城市的所有故事,記錄它的點滴,這樣才能對這座城市有著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 海量社會實踐等你來~東平小記者開始招募啦
    、關注生活、參與實踐的平臺,為小記者找到了釋放情感、鍛鍊自我、展示自我的空間。 為了提高小記者的校外實踐能力,豐富小記者的實踐活動,泰安市小記者團東平分團與泰安市雲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形成常規式實踐活動+農業科普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小記者實踐活動模式,旨在培養小記者對農業、農村、農民的認識和感情,讓小記者得到全面發展。
  • 鄉村娃暑期社會實踐收穫多
    安青網訊 以「讓綜合實踐活動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礎,潁東區冉廟鄉蘭堂小學利用暑假時間,指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鍛鍊勞動能力,體驗社會生活。據悉,在家長志願者的帶領下,五年級的少先隊員走進當地服裝廠,深入車間,參觀服裝加工流程,體驗父母日常的工作。
  • 本報記者專訪曹際娟:身為高校教師,理應服務於社會
    2 月 20 日下午,本報記者對研發團隊負責人曹際娟進行了電話專訪。 問題 1:開展對新冠病毒快檢技術攻關的初衷是什麼?身為大連民族大學的一名教師,我思量著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能否能為社會做一點什麼。此次,新冠病毒恆溫螢光快檢方法研發成功後,應該客觀去看待這一成果。從科學的嚴謹角度來說,不能輕易去論斷某種方法好、某種方法不好。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是,能有不斷的快檢方法被研發出來,形成產品後服務於社會。 問題 2:在檢測效率和檢測準確度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
  • 暑期實踐收穫多
    據了解,每到暑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加入社會實踐來充實自己的假期生活,檢驗校園知識的積累,零距離地接觸社會。內蒙古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心主任陶利峰告訴記者,今年暑期共有近200名大學生在我們這裡進行志願服務,有他們的參與,可以更好地服務讀者,為讀者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 在實踐中進步 在社會中成長——東康學生社會實踐的標本意義
    運城東康中學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全校5000多名初中生,在家長的幫助下聯繫行業,參與其中,並寫出3000字的社會實踐報告。  其實,在東康中學這樣的作業已經不是第一次。2016年以來,東康中學積極搭建社會實踐平臺,打破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讓學生走出校園,行走在社會各行各業的大課堂裡。那麼,東康的經驗是什麼?又是怎樣避免社會實踐活動「流於形式,實效不大」的現象?
  • 包餃子縫沙包 小學生寒假社會實踐作業花樣多
    包餃子縫沙包 小學生寒假社會實踐作業花樣多時間:2016-02-24 07:33:49來源: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作者:張彥剛編輯:王瑜   2月23日,是西安市中小學春季開學報到的日子,記者走入西安部分中小學校園發現,孩子們交回來體現社會實踐的寒假作業,讓人耳目一新。
  • 【中學生社會實踐心得】小社會,大精彩
    這短短五天的社會實踐工作,卻讓我們好似經歷了人生百態。在Do都城這個縮小版的社會中,我們體驗了不同的職業和不同的崗位,也get到了許多為人處事之道。在每一場三十多分鐘的職業體驗中,需要我們完成許多任務,這也令我們學會更好的管理和分配時間。
  • 「回望革命榮光,傳承紅色基因」記者團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化工學院「回望革命榮光,傳承紅色基因」記者團於8月18日至8月22日開展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由於疫情影響,本次實踐活動採用「雲匯總」、「雲調研」、「雲展示」等方式得出並分享實踐成果。記者團全體成員前往各自家鄉,積極參加本次實踐活動。
  • 小記者穿越千年體驗四大發明,雲陽小記者社會實踐課開課了
    12月22日、23日,來自雲陽青龍小學、實驗小學的120多位重報小記者,齊聚重報都市傳媒重報小記者素質拓展基地——雲陽中漢教育北城國際幼兒園,一起體驗了一把四大發明的樂趣、傳統手工藝人的專業。這也標誌著重報小記者雲陽站社會公益實踐課,正式開課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記者們都學到了些什麼?
  • 本報3月27日訊(見習記者 付玉成)
    本報3月27日訊(見習記者 付玉成) 3月21日,本報刊登了名為《小偷,你偷了一位母親最後的希望》報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不少好心人打電話詢問其近況,併到醫院看望留下善款,目前劉明利已接到愛心捐款3萬餘元。
  • 大學生社會實踐,如何不再「求蓋章」
    這次社會實踐,我們圍繞保護江豚展開,特別有意義。」9月14日,打開自製PPT《留住江豚的微笑》,鹽城工學院化工學院大三女孩楊苗苗娓娓道來。從前期收集資料、製作PPT,到實地調查、取水樣檢測分析,再到完成調查報告,這支10人組成的大學生實踐團隊,前後花了近兩個月。    這幾天,正是各大高校學子們上交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的時候。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像楊苗苗這樣能交出亮眼報告的並不多。
  • 高中生偷懶 社會實踐證明託人開
    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則變成了媽媽的活兒:找親戚朋友幫忙,在小健的社會實踐表上蓋上單位公章。  有的同學更圖省事,直接在網上購買「證明」。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發現,不僅有社會實踐證明所需要的單位蓋章,就連社會實踐報告都有出售,只需10元-30元就能買到。記者注意到,這個假期成交量不錯。與小健一樣,社會實踐對不少高中生而言,僅是「蓋章」證明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