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開封2歲男童誤食這樣東西!家長一個動作……

2020-12-23 騰訊網

小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

什麼東西都喜歡放在嘴裡「嘗嘗」。

儘管家長也都很謹慎,

但有時難免「百密一疏」。

前兩天,河南開封一位父親求助小莉,說家中的2歲孩子趁家長不注意,誤食了管道疏通劑!

家長看到瓶身的的注意事項後

立馬按照要求處理,可沒想到..

男童誤服管道疏通劑 身體多處化學燒傷

根據孩子家長管先生回憶,當時發現孩子誤食了疏通劑後,就按照瓶身的注意事項進行操作,用大量清水清洗。可是沒想到,越清洗被燒傷的面積就越大。

「當時臉上都是血,嘴上發黑,水流的地方都破了,現在後背、脖子、肚皮上還有疤。」提起當時一幕,家裡的老人仍是心有餘悸。

管先生覺得,孩子沒有照看好,作為家長也有不推卸的責任,可是,按照注意事項去操作,怎麼會越洗燒傷面積越大呢?

小莉和管先生一起來到當時他們團購買疏通劑的店面,工作人員介紹,這款疏通劑是幫廠家代賣的,得知孩子的遭遇他們也很難過,員工們已經發起了募捐。但當天記者採訪時未能提供產品的相關資質。

到底產品是否合格?商家代賣的行為是否涉嫌超範圍經營?小莉將此事反映到轄區監管部門。

正確做法:用蛋清或牛奶

小莉提醒:一些色彩、形狀以及包裝鮮亮的物品對孩子來說有極大的吸引力,如果儲存不當,孩子拿到,就很容易當作食品誤食。 出現問題後家長一定要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處理。

寶寶誤食後,這樣應對!

第一類:可催吐

1、洗衣粉、洗衣液、肥皂:

主要成分大多是去汙劑和一些化學性酶,性質通常呈弱鹼性,由於與胃液中和,容易引起嘔吐。這種情況,採取催吐即可,同時多飲水。如果誤食過多,易引起中毒,出現明顯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需及時到醫院接受洗胃及對症處理。

2、樟腦丸:

誤食後可催吐,並可以喝蛋清、茶水、白開水,但切忌喝牛奶或脂肪含量高的液體,以免加速毒物吸收。

3、老鼠藥、蟑螂藥等:

毒性大,誤食後,儘快喝蛋清保護腸胃,然後喝大量溫開水進行催吐。嚴禁攝入蛋黃或肥肉等油類食物,否則會加速磷化鋅的吸收,加重中毒。注意,一定要儘早就醫。

第二類:不可催吐,可用牛奶、蛋清護胃

1、乾燥劑(大致有兩種):

白色粉末,又分氯化鈣和氧化鈣。如果誤食氯化鈣,建議喝水稀釋即可;如果誤食氧化鈣,不能用任何酸性物質來中和,可立即口服牛奶或蛋清,但要避免嘔吐,以防灼傷,及時就醫。

透明矽膠粒,無毒,誤食後可隨糞便排出,多喝水促排洩。

2、強酸強鹼性洗滌劑:

如出現口腔、咽部、胸腹部灼熱性疼痛,嘔吐物有大量褐色物以及黏膜碎片等症狀和體徵時,應警惕灼傷可能,馬上口服牛奶、豆漿、蛋清或花生油等,切忌催吐、洗胃或灌腸,減輕化學性灼傷,儘快就醫。如濺入眼睛,需及時用清水衝洗不少於10分鐘,併到醫院檢查角膜受損情況及對應治療。

3、電池:

強鹼性物質,較強的腐蝕性和滲透性,不能催吐,否則會讓電池洩露出腐蝕性酸性物質,導致腸道穿孔,誤食後,應吞服大量牛奶或蛋清。

4、汽油:

有強腐蝕性,會破壞胃食管黏膜,並導致潰爛,嚴重危及生命,一旦發現,請及時送醫,不建議催吐,以防加重食道、喉黏膜損傷。

5、尖物、利器:

禁止催吐,會刺傷消化系統,甚至穿孔等,應即送醫胃鏡下取出。

第三類:其他物品

1、藥物(降壓藥、降糖藥、暈車藥等):

過量藥物可能發生不良藥效,並且可能會導致肝腎功能甚至神經系統損害,請儘快就醫。

2、牙膏、漱口水等:

少量誤食,問題不大。如果大量誤食,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造成急性中毒、痙攣,甚至引起心力衰竭,應及時就醫。

3、驅蚊水、殺蟲藥等:

誤食後,建議喝濃茶,因為茶葉中鞣酸具有沉澱和解毒的作用。

4、圓鈍異物:

注意孩子出現突發咳嗽、呼吸困難等情況,儘量鼓勵孩子咳嗽的方式將異物排出,或者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1歲以上適用),不要試圖用手去拿異物,應儘早就醫,時間就是生命。

最後

再次提醒廣大家長:

一定要照看好孩子

儘量讓危險的東西遠離寶寶!

來源 | 小莉幫忙原創綜合人民日報 青島電視臺

記者:苗小莉 張碩 編輯:婷小莉

相關焦點

  • 家長警惕!河南1歲男童誤食火鹼,爸爸一個舉動犯了大錯
    家裡清洗油煙機, 1歲5個月的豆豆(化名)拿起桌上的火鹼, 吞進了肚子, 更讓人揪心的是, 家長慌亂中接了一杯水讓孩子漱口, 結果情況更加糟糕, 誤食火鹼的孩子目前還未脫離生命危險,在重症監護室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文 吳國強 攝影 家中清洗油煙機,男童將火鹼吞下肚豆豆來自南陽新野。
  • 2歲幼童誤食險送命,家長請注意
    >手感像果凍的凝珠對兒童也極具「吸引力」稍微不留神「神器」有可能就變成「兇器」……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就接診了一位誤吃洗衣凝珠的2歲男童所幸經過搶救孩子已脫離生命危險誤食洗衣凝珠 男童陷入昏迷8月22日傍晚,廣東從化一家衛生院緊急送來一名2歲幼童,當時孩子已陷昏迷,呼吸急促、口唇發紫。
  • 2歲男童誤食「巧克力」,雙手發抖被送急救室,網友:不靠譜小姨
    有時候,家長一不注意,孩子就吃了不該吃的東西!2歲男童誤食「巧克力」,雙手發抖被送急救室,網友:不靠譜小姨顏媽媽有一個2歲的寶寶,叫做小力,媽媽發現,小力平時胃口挺好的,也願意吃飯。,避免孩子吃了不該吃的東西,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家長要起到監管的作用!
  • 2歲男童誤食指尖陀螺鋰電池 一周後內出血去世
    指尖陀螺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海外網9月27日電近日,法國一名2歲男童在玩指尖陀螺時誤食了裡面的鋰電池,雖然當時症狀沒有立刻顯現,但是幾天後,孩子抱怨「牙疼」和呼吸困難,一周後因內出血去世。據法國《巴黎人報》26日報導,男童的母親表示,「事發當天我們在朋友家,孩子們在一起玩指尖陀螺」,兩天之後,孩子開始抱怨自己「牙疼」。這位母親補充道,「三天後,孩子呼吸困難,我們帶他去了加萊議員的急診室,醫生監測到,男孩先前吞下的電池在他的食道裡」。隨後,這名男童被轉移到了裡爾醫院,在吞下電池的一周後,男童因內出血去世。
  • 有小孩的家長請注意,不要讓小孩誤食這些容易被忽略危險性的東西
    寶寶小的時候,喜歡把東西放嘴裡,以此來探知世界,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東西危險。我們來看看很多小寶寶誤食的案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的東西。2歲幼童吃烤腸時摔倒,竹籤直插顱內,險些奪命。有時候,這些帶籤的東西也是最致命的危險品,給寶寶買烤腸、冰糖葫蘆、棒棒糖等的時候,一定要看住小孩子,以免他誤食,或意外誤食。社區投放滅老鼠的藥,導致3歲幼童誤食。雖然老鼠藥是有規定要放在指定投食框中間位置的,但是,很多外界因素,天氣因素,比如暴雨等,會將藥衝出來。
  • 惋惜,1歲男童誤食「糖」,急性腎衰竭,家長不可不知的搶救方法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1歲男童將半瓶降壓藥當做糖服下。孩子由奶奶照看,奶奶自己常服用降壓藥,藥瓶一直裝在自己衣服兜裡。一時疏忽大意,孩子拿到藥瓶,以為是糖果,嚼碎吃了半瓶。1.孩子把藥當糖孩子把藥當糖的很多,我家孩子就這樣,每次都要多吃點,再吃幾顆。
  • 家長注意!千萬別讓孩子碰這個!2歲幼童誤食險送命...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就接診了一位誤吃洗衣凝珠的2歲男童所幸經過搶救孩子已脫離生命危險誤食洗衣凝珠 男童陷入昏迷8月22日傍晚,廣東從化一家衛生院緊急送來一名2歲幼童,當時孩子已陷昏迷,呼吸急促、口唇發紫。
  • 家長注意!有毒,5歲男童誤食涼薯豆莢險喪命
    在靖州,5歲男童小勇卻因誤食了涼薯豆莢,險些喪命。 10月21日下午17:30,一個名中年男子,抱著一名昏迷的小孩子,跑到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急診科向醫生求助。男子說,小孩名叫小勇,今年5歲,1小時前和小朋友們在村裡的蔬菜基地玩,吃了幾片豆莢。大約20分鐘後,小勇開始出現嘔吐,吐了兩次後,小勇變得四肢無力、意識不清。
  • 2歲男童誤食下水道疏通劑後,小嘴變成這樣了……
    「哇哇……」前些天的一個清晨,正準備洗漱的李女士,突然聽見客廳傳來兒子浩浩的哭聲。李女士匆忙跑到客廳,看到2歲的兒子指著嘴巴大哭,嘴角殘留著一些白色的粉末,腳邊倒著一瓶下水道疏通劑。李女士嚇了一跳,立即抱起兒子衝到水池邊清洗口腔,可沒多久,兒子口腔內就開始流血。
  • 2歲男童誤食下水道疏通劑後,小嘴變成這樣了……
    「哇哇……」前些天的一個清晨,正準備洗漱的李女士,突然聽見客廳傳來兒子浩浩的哭聲。李女士匆忙跑到客廳,看到2歲的兒子指著嘴巴大哭,嘴角殘留著一些白色的粉末,腳邊倒著一瓶下水道疏通劑。讓李女士憂心的是,孩子誤食了下水道疏通劑之後,後果竟然這般嚴重......「患兒誤食強鹼性的管道疏通劑後會造成口唇腐蝕傷,傷愈後唇部會出現瘢痕攣縮,進而口裂縮小、張口困難。」重醫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邱林教授介紹,「除影響外觀,瘢痕攣縮還嚴重影響孩子的咬合、吞咽、咀嚼等口腔功能,導致進食困難。」
  • 兩歲男童誤食「水晶寶寶」至腸梗阻
    兩歲男童誤食「水晶寶寶」至腸梗阻  警惕食道、氣管異物兩大「隱形殺手」近日,一名兩歲的男童誤食酷似小糖豆的「水晶寶寶」導致小腸梗阻。  寒假將近,又到了孩子意外傷害高發的時候。誤食誤吞造成食道、氣管異物是兒童最常見的意外傷害。父母該如何防範孩子發生意外?記者就此採訪了湖南省兒童醫院有關專家。
  • 「提醒」家長注意!千萬別讓孩子碰這個!2歲幼童誤食險送命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就接診了一位誤吃洗衣凝珠的2歲男童男童陷入昏迷8月22日傍晚,從化一家衛生院緊急送來一名2歲幼童,當時孩子已陷昏迷,呼吸急促、口唇發紫。如果孩子誤食會導致嘔吐或者咳嗽,嚴重的還會出現昏迷、抽搐、肺水腫、窒息等併發症。近一兩年國內多地發生類似誤食事件。今年4月,惠州市惠陽區一位3歲幼童誤吞洗衣凝珠,家人發現後馬上送往醫院洗胃治療。
  • 東莞家長注意!千萬別讓孩子碰這個!2歲幼童誤食險送命
    不過 這種顏色鮮豔、手感像果凍的凝珠 對兒童也極具「吸引力」 稍微不留神 「神器」有可能就變成「兇器」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就接診了一位誤吃洗衣凝珠的2歲男童8月22日傍晚,從化一家衛生院緊急送來一名2歲幼童,當時孩子已陷昏迷,呼吸急促、口唇發紫。
  • 揪心!5歲男童跌入滾燙湯桶重度燙傷,這些應對措施家長應謹記
    近日網上就有這麼一個視頻讓人看了不由得揪心,5歲的男童在幼兒園被滾燙的麵湯大面積燙傷。這時旁邊的兩名男童互相打鬧沒有注意到湯桶,其中的一名男童倒退時不慎跌入湯桶內,雖然孩子立刻就被燙得從桶裡爬了出來,邊上的老師看到後也幫孩子脫掉了衣服並送到醫院救治。
  • 2歲男童咬碎體溫計並誤吞水銀,家長別再大意了,這些物品要收好
    近日,張家界一名2歲的男童在家玩耍時不慎將體溫計咬碎了,並誤吞了其中的水銀。家長發現後第一時間送醫,隨後的腹部CT顯示:在男童的中腹下部有圓形高密度異物影,證明體內確有水銀的存在。水銀劇毒,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 2歲內寶寶常出現的「異物傷害」,其中一種很隱蔽,家長防不勝防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孩子的安全是每個家長最揪心的事情,而很多時候家長稍一不注意,跳脫的娃可能就會置於危險之中,尤其是各類異物對娃造成的傷害更是讓人防不勝防。異物入鼻:哈爾濱的一位2歲男童就將黑豆塞入鼻孔,直到3天後黑豆發芽膨脹後,導致孩子鼻子不通氣呼吸困難,才被緊急送醫。醫生提醒,當孩子的鼻腔出現膿水、鼻血並伴隨惡臭時,就很有可能是異物入鼻子了,如果異物比較軟且進得不深,可以用鼻子夾出來;但異物比較硬且堵塞住之後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儘快就醫。
  • 廣州一男童誤食洗衣凝膠險喪命——家長如何避免此事發生?
    但是,洗衣凝膠也有著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它長得太美麗,太像一顆顆糖果了,以至於很容易讓一些小孩誤食,而這些洗衣凝膠對小孩而言是極其容易致命的!在一個多月前,有一名2歲的男童因誤食了洗衣凝膠而被送進了醫院。當天,孩子在家玩耍,沒想到被顏色鮮豔的 「洗衣凝珠」吸引了,以為是糖果,便放到了嘴裡。
  • 縫紉機油裝礦泉水瓶 男童誤食一側肺部被燒壞
    原標題:縫紉機油裝礦泉水瓶 男童誤食一側肺部被燒壞暑假很快就要到來,如何讓孩子們渡過一個愉快的假期?記者從南京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期意外傷害的小患兒已經開始增多。3歲的亮亮(化名)來自安徽。平時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亮亮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5月28號中午,亮亮在玩耍時,看到家裡有很多礦泉水,於是,拿起一瓶就喝了起來。
  • 發燒又出大事,一個動作,2歲男童身亡
    風險大大部分家長都持著這樣的觀點:是藥三分毒,物理退燒最靠譜,既管用又沒有副作用。對不起,科大大來潑冷水了,孩子發燒後,家長要做的第一步是:靜靜觀察。「敷冰袋、吹風扇、退燒貼、擦酒精」,這些常用的物理退燒法,通通不要用,它可能會暫時降溫,但也會令孩子更難受甚至加重病情。
  • 2歲寶寶誤食20顆紐扣電池:你家裡這些東西可能會要了孩子的命
    這期間不能讓孩子吃東西或喝水,也不能催吐。 在生活中,會給寶寶帶來傷害的東西遠不止紐扣電池: 去年9月,福州一名2歲女寶寶誤吃洗衣機槽清潔劑中毒。原來這個清潔劑長得像洗衣粉,被家人隨手放在矮櫥,孩子看到五顏六色的包裝,以為是奶粉,就咬破袋子吃了一點,立刻疼得哇哇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