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開課一周慘變大型翻車現場,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家上學」?

2020-08-27 辛德瑞拉成長記

文|雪梨


過去的一周,全國1.5億的中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們,恐怕都或多或少經歷了各類「網課大型翻車」現場。不僅孩子們上課時的各種出神、開小差、吃零食、亂塗鴉讓人大傷腦筋;老師們第一次轉型當網絡主播的各種囧態百出,更是讓人啼笑皆非;而家長們,一邊在家辦著公,一邊做著家務,還得一邊監督輔導孩子上網課,以前只是放學後輔導作業都要「河東獅吼」,如今全天24小時在線,已然到了「瘋狂」的邊緣。



然而,疫情拐點未現,開課時間遙遙無期,網課還得繼續。只是,上網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卻遭到不少質疑,身邊不少家長朋友抱怨:「孩子自覺性不夠,根本坐不住;」「隔著屏幕孩子看著老師小小的頭像在那裡講課,不時還來個掉線,孩子和老師都不在狀態」; 仗著老師看不見自己的小動作,各種學渣、學沫在鏡頭的這一端更加肆無忌憚。


對於「在家上學」這種因為肺炎疫情而不得已施行的臨時操作,很多家長都很頭疼: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上好網課,並且提高孩子在家學習的效率呢?

「在家上學」並非新鮮事,早有成功先行者

其實,家長們大可不必焦慮,「在家上學」並不是這次疫情催生的新現象,儘管,大多數學校都還沒有出臺針對家長和孩子在家學習的指引,但好在這一領域,早有成功的先行者。

實際上,在美國,「在家上學」(Home school)這種特殊的教學形式,早在上個世紀 60 年代就已經在美國興起了。據統計,2011年-2012年期間,3%的美國學生是在家上學的,與1999年的1.7%比,上升了76.5%。而最近的數據則顯示,如今美國在家上學的就學兒童已經超過兩百萬,佔整個學齡兒童的比例高達 3~4%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一樣可以做到高效學習並獲得跟學校教育同等的教育水平。甚至有一家4個孩子通過全職媽媽homeschooling,全部考上常青藤名校的成功案例。



很多頂尖大學的招生官也都表示過,「在家上學」的學生在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性上更具競爭力,同時參與社會活動時也更有熱情,同時還能增加學生群體的多樣性,因此他們在錄取中經常脫穎而出。

而在中國,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2017 年的調查數據來看,中國大約有6000多個家庭主動選擇在家上學,如今這個數字肯定有所上升。儘管這在全國一個多億的學齡人口中,是非常小眾的一個群體。但也預示著,隨著社會經濟和文明的發展,人們對這種特殊的教學形式,認可度只會越來越高。

「在家上學」或許不合國情,但經驗值得借鑑


國內目前最知名的兩個「在家上學」成功案例,是童話大王鄭淵潔和北大爸爸張喬峰,但無論效果多好,卻因為兩個爸爸的特殊背景而飽受爭議。

有家長吐槽:哪怕「在家上學」模式在美國再成功又怎樣,在中國並沒有那麼完善的政策支撐和生存環境;哪怕中國名人爸爸們在家教出的孩子再厲害,可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平常人家並沒有他們那麼好的財力和資源。我們絕大多數的普通中國家庭,還是只有把孩子送到正規的全日制學校裡去上學這一條路。

是的,「在家上學」在目前的中國並不現實,父母要承受的壓力和挑戰更是不敢想像。說了這麼多,我並不是要鼓勵這種做法,只是如今這種非常時期,他們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卻完全可以被借鑑和採用。甚至,經此一役,不少家長,還能趁機把家庭教育技能來個迭代升級。畢竟,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既潛移默化又深入骨髓。學校之外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更為重要。

那麼,到底家長怎麼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才是科學有效的呢?以下幾種被美國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家庭驗證過的「在家上學」模式,或許可以給到大家參考。

1. The School-At-Home Approach – 複製學校模式

顧名思義,這種模式實際上就是把學校移植到家中。家長購買全套的課程,包括教科書、練習冊、學習規劃等,然後可以將孩子完成的作業提交到課程平臺上進行打分和評估。優點是對家長來說最省事容易上手,家長會很清楚該教什麼和什麼時候教。缺點是與學校差別不大,孩子很可能覺得缺乏趣味性和自主性,而且還很費錢。

2. Unschooling – 非正式學習模式

非正式學習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即學習。這種模式認為學習不應該與生活分隔開,學習知識應該像我們小時候學習走路說話一樣,就在日常中進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提供豐富有趣的學習資料,讓孩子跟隨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心去逐步認識這個世界。

「童話大王」鄭淵潔對兒子鄭亞旗施行的「私塾式」素質教育,就有點類似這種模式,比如他會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興趣,為了輔導兒子學習,鄭淵潔還撰寫了10套教材,包含了語文、數學、物理、自救、法律等科目,由自己的故事主人公客串。其中,鄭亞旗對《皮皮魯和419宗罪》印象很深,當時鄭淵潔對他說「你既然是我兒子,我就有義務不讓你進監獄。等你看完這個童話就知道怎麼做不犯法了」。



鄭淵潔認為:「學校評判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數,而是看孩子對他所學這門課的興趣是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越來越大就成功了」。


雖然,我們沒能力做到像鄭淵潔這樣,自己編書教孩子。不過,我們倒是可以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學習資料或者帶他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寓教於樂。

3. Eclectic Homeschooling – 折衷式家庭教育

折衷式家庭教育是被「在家上學」群體應用得最多的模式。基本上說,就是融合了多種理念,比如在學習數學、閱讀和拼寫時會像拷貝學校模式那樣採用教科書和練習冊,在學習其它科目時又採用非正式學習模式。每天必須要學的內容往往都安排在上午,比如:閱讀、寫作、數學、歷史/地理課等,然後下午帶著孩子參加各種感興趣的課外活動,足球、體操或者童子軍等,也為孩子培養社交能力提供機會。這種模式儘管沒有特別明確的學科分類,但整體上是要滿足教育部門規定的教育目標。另外,家長也會讓孩子參加標準化考試來測定學習進度和效果。

這一點上,北大爸爸張喬峰創辦的「龍學園」私塾的教學模式和它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把閱讀和健康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要求學生每年5至10本名著閱讀量,到了十七八歲,每個學員都要至少讀過200本名著;每天不少於一個半小時的體育鍛鍊時間,並且每周還要上各種諸如武術、跆拳道等等這樣的興趣課。他們的目標是培養出「健康、快樂、全面、傑出」的孩子。


閱讀是龍學園裡非常重要的課程


武術課也是孩子們每周必修課程

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 多元智能模式

多元智能模式起源於哈佛大學的「零點計劃」,多元智能模式起源於哈佛大學的「零點計劃」,零點計劃認為學習的目的不僅局限於智商訓練,還可以包含藝術領域或其他多種維度的。強調「遊戲學習法」,推崇學習的趣味性。


哈佛大學「零點計劃」學習模式


多元智能模式也強調:社會對人才類型的需要是多樣化的,不應該局限在語言能力和數學邏輯能力等核心能力,還應包括音樂、體育運動等領域。智商低的人不一定笨,每個人在不同的智力範疇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教育中應該充分發揮個人的長處、避開弱點。比如,有的學生是觸覺學習者,通過觸摸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此時非要把孩子按在桌子前一動不動的學習就違背了他個人擅長的學習規律。同樣,有些學生更願意通過聽有聲書和繪畫來學習,正常學校裡的教學模式也並不適合。

多元智能學習模式


當然, 「在家上學」的模式遠遠不止這四種,還有應用也很廣泛的「蒙特梭利」模式、「華德福」模式等等,關鍵還是要家長自己多花點心思,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總結歸納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

「在家上學」,父母要適當監督、充分放權

最後,也許有家長會說,工作忙得要死,哪裡有空研究什麼「在家上學」模式,儘快讓「神獸」們歸籠才是正道。說得也是,但至少未來一段時間,再加上「網課」的學習形式都無可避免。既然如此,我們還是應該操心一下,如何培養家裡小神獸們的專注力,讓TA們不要開小差,認真地跟著老師的節奏好好學習。


對此,兒童與家庭教育專家王琳建議:通過減少孩子的壓力來幫助孩子更加專注和自製,不靠蠻力限制孩子,而是要給孩子真正需要的支持和幫助。

王琳老師認為,專注和自制力不僅僅是心理問題,還有一部分是生理原因。在孩童階段,大腦中負責專注和自製的部分還不完善,孩子的自控力本來就有限;另外,大腦在專注時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當大腦感到壓力很大時又會自動儲備能量,也就是說,壓力一大,分給專注的能量就會減少,就更難專注了。在臨近考試的時候,通常人都會特別慌亂沒法專注,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要想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更專注,就要想辦法減少孩子的壓力。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 調整心態,保證學習儀態。

告訴孩子,在家上「網課」跟在教室裡上課一樣,都必須做到專心聽講。

另外,必須脫掉睡衣,換上得體的著裝,是從居家休閒模式切換到正常上課狀態必備的儀式感。

目前,在香港,哈羅公學,英基ESF等部分國際學校要求學生不要穿著睡衣上網課來保持良好的學習儀態。在內地,也有一些學校要求學生上課穿校服,有些還在線舉行升旗儀式。


2、適當監督,切忌嚴厲

孩子上網課前,要跟他一起明確制定規則:比如不能點擊屏幕上的無關按鈕,不要隨意切換直播界面等等,當然不能簡單粗暴地採取嚴厲監督的方式,因為父母的嚴厲和批評對孩子本身就是壓力。最好的方法是跟孩子一起制定規則、達成共識。正如《正面管教》一書中所說的一樣:讓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制定當中時,他們更願意去遵守規則。

3、保證孩子充足的能量供應。

比如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飲食和鍛鍊,還有要讓孩子少吃零食、麥當勞等垃圾食品,因為這些會影響內分泌和能量分配。

4、適當放權,給孩子留出自我空間。

每天給孩子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做她自己喜歡的事情,她是吐槽上課也好,是吃吃喝喝還是看部電影也罷,總之這些事情能減輕孩子的壓力。

5、給孩子適當而有效的引導。

比如,對於上課或做作業總是動來動去的孩子,讓他們手裡捏一個球讓他們無暇分心再去關注其他,反而對他們安心下來寫作業有幫助;或者讓孩子把做事情的時間記錄在表格裡,增強孩子的自我監控能力……

興趣是孩子學習成功最好的導師


總之,無論是主動「在家上學」,還是因為暫時無法回歸學校而被動地在家上「網課」,我們都在嘗試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實際上,無論哪種學習模式,興趣都是學習成功最好的導師。作為家長,真正能幫助孩子的,是想辦法引導和激發他們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那麼一切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最後,祝願所有家長和孩子,都能順利度過這段「在家上學」的非常時期。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作者:雪梨,做過刊物主編,當過世界500強企業PR。擅長成長、育兒文寫作,希望從觀念到方法,傳遞有價值的信息,與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智慧成長。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網課「翻車」現場,老師和媽媽都瘋了!哈哈哈哈哈
    直播授課老師疑問三連:好不容易學生、老師都齊了,老師又各種現場翻車。一位和藹可親的中年男老師,由於搞不懂直播軟體,不小心將美顏效果開到了最大,全班同學一邊上課一邊瞻仰著他粉撲撲的臉。很多孩子還沒反應過來,老師就已經在枕邊開課了!就算勉強被家長拽起來了,可一上起了網課,瞌睡啊,它為什麼總是圍繞著我呢?沒了老師扔過來的粉筆頭,學習真的沒勁頭!
  • 小學生網課「翻車」現場,老師和家長都瘋了
    2 學生 宅在家吃飯睡覺玩遊戲的孩子們, 突然開學了。 見到慈祥的老師後, 孩子們在釘釘上表達了自己的感謝。
  • 在家辦公大型翻車現場
    但實際感受了一下,在家上班上課的我們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辦公地點五花八門曾經千篇一律的寫字樓辦公桌、學校課桌,在實現在家辦公學習後,變得五花八門,實在沒眼看。別問為什麼,問就是Lucy Lin回老家變林翠花了,Jonny Lee回老家變李狗剩了。你肯定想像不到你的同事是蹲在地上寫的如此精緻的PPT。借用奶奶的縫紉機當辦公桌,抖腿縫補兩不誤,你就是這條gai最靚的崽。
  • 網課開課一周了,深圳初中生的網課體驗是這樣的……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都推遲開學,深圳也發出了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為了「停課不停學」,2月17日,深圳674所義務教育學校同步開啟「空中課堂」,正式開始線上教學。開課一周來,同學們的體驗是怎樣的?2月20日至21日,記者在《深圳青少年報》的學生群裡做了一個小範圍的線上調查,共有26位同學參與。
  • 網課兩天,家庭生活已全面淪陷,家長:我太難了!
    搖身一變,老師成了十八線主播,家長成了貨真價實的班主任。正當網上一片歡呼雀躍,高贊教育部門領導決策英明時,線下大型家庭網課翻車現場持續熱播。為了孩子,家長真是什麼都願意做,要是這網絡直播用得上火箭,火箭準得脫銷!花點錢算什麼?關鍵是咱當父母的,不能拖娃後腿!02翻車現場二:網絡卡!卡!卡!
  • 網課一周 | 阜師大的「雲課堂」體驗如何?
    不知不覺,師大加入「網課大軍」也接近一周了。你屬於網課快樂生嗎如果不熟悉過程,一不小心就會演變成「大型翻車現場」——請往下看「你們能聽到我聲音嗎?」是老師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即便如此,也無可避免的會陷入尷尬畫面...
  • 直播間成翻車現場,線上教學教師要掌握哪些核心能力?
    最近很多地方的公立校陸陸續續開始了網課,對於很多第一次接觸網課的老師來說,被迫變身網紅後發現,直播間簡直是大型翻車現場。網絡上流傳的段子不少。分享兩條給各位老師、校長,緩解一些焦慮緊張的神經,以下留言均來自於真實用戶。試問2020年老師最怕什麼?【最怕的是娃要上網課, 娃的爸媽是老師 ,要直播!】
  • 貓媽網課:WALNUT-M2 暑期各科培訓班開課通知
    現在學校的情況大家也都知道了,本來我們各位虎媽就對美國的學校教育很不滿意,什麼「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屁話造成了所有孩子都掉隊的慘烈現狀。現在這麼一來,最後一根稻草已經壓倒了學校在我們心理的最後防線: social (社交) 問題,這私校收了學費的變成網校,這公校的網課是老師想上就上不想上就放,要麼沒作業,要麼作業多但是根本起不到輔導和提高的作用!於是很多家長就希望搞homeschooling。
  • 如何幫助孩子上好疫情下的網課?
    在正常複課之前,如何讓孩子平安渡過不應期,在家上好網課,不拉下學習,確保學習效果,成了家長和孩子特別關心的問題。首先,我們家長一定要理解,並從思想上真正想通,接受現實,那就是,在目前的情勢下,讓孩子在家上網課是對社會、對孩子的正確不二之選,擺正家長自己的心態,不吐槽,不抱怨。其次,要與孩子溝通交流,講明道理,傳播正能量,讓孩子理解國家,學校的苦心,讓他們明白,共同抗疫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家上課也是在為抗疫做貢獻!全國的學生都一樣,沒有理由搞特殊。
  • 不只中國孩子被網課逼瘋,看看澳大利亞小孩在家都學啥
    誰說澳大利亞的孩子上學不學東西、沒作業、光是玩?塔州4月10日第一學期結束,老師就通過Seesaw(一款和家長聯絡互動的App,類似於校園內部微信)留了一些「作業」,詳細到連日程表都為孩子們規劃好了。每個班的老師教學方法、習慣都不一樣,所以這些「作業」也不盡相同,柯南的老師很負責,足足寫了8頁紙。之後放假的兩周時間裡,老師也隔三差五就通過App詢問孩子們的情況。
  • 一個「在家上學」孩子家長的親身經歷,原來不上學也可以優秀
    」孩子的家長,在家上學共實踐了二十來年。現在仍然在從事在家上學的工作。和過去不同的是,我現在除了教自己孩子外,還幫助其他的家庭。或幫助家長調整或給孩子們授課。在家上學其實並不難,只要家長想通了,找個合適的理由把孩子從學校領回家,這就算在家上學了。在家上學的形式,可以讓孩子自學,可以家長自己當老師教孩子,也可以聘請其他老師教孩子,或者幾個在家上學的家庭住在一起互助教學。
  • 網上升旗儀式、在家考試開學……今日廣州中小學網上開課了
    在應對疫情的關頭,知識和經驗,幫助我們能預判在前,搶得主動。在救治病例的過程中,知識和專研幫助我們團隊攻堅克難在近距離面對一個又一個病患的時候,勇氣和真誠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所在。作為醫務人員,蔡衛平還提醒同學們注意防疫,注意個人衛生,儘量不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調節心情,勞逸結合,多接收正能量。
  • 美國如何規範「在家上學」
    須知,讓孩子「在家上學」不能僅憑家長個人意願,需要社會、學校、政府等合力保障,需要法律政策等嚴格規範,需要接受嚴格的考核評價……本期,聚焦美國如何規範「在家上學」。「在家上學」在我國絕對算得上新鮮事物,但在美國卻是從19世紀末開始萌芽的一種獨特教育方式,並於20世紀60年代蓬勃發展。
  • 孩子網課總走神 VIPKID一對一教學提升課堂專注度
    來源標題:孩子網課總走神 VIPKID一對一教學提升課堂專注度 疫情突發,網課課堂一時間成為全國家長、學生、老師的「雲聚集地」。隨著網課的進行,「被網課逼瘋」「網課家長比慘」等話題頻頻引發網友熱議。
  • 全國學生網課爆笑開播,逼瘋老師學生!美國留學生:這網課好羨慕
    自網際網路誕生以來,無數人曾經無數次想像過網絡教育替代現實教育的場景,孩子們也憧憬著「不用上學」的學生時代。沒想到二十年前寫出「學生們在家就能上課」的熊孩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預言家」。那麼,這場「壯舉」究竟迎來了怎樣的結果呢?那就是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一年級小學生錯上高二化學網課,「苦學」半天還認真做筆記
    一年級小學生錯上高二化學網課,「苦學」半天還認真做筆記導讀:「停學不停課」的線上教學已在全國各中小學逐步開展,受疫情影響,網上教學首次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一經上線也是深受學生家長的喜愛,不過也鬧出不少「翻車」現場。
  • 【聒芙蓉】網課翻車?沒怕的,爬起來就騎摩託車
    可問題來了孩子自己看課老師如何掌控如何和孩子進行互動呢?為此,芙小連夜發布了一份調查問卷徵集家長希望的學習方式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在老師指導下上課一周直播下來芙小教師直播測試群成了大家吐槽的樂園成了大家教研的樂園因為各種翻車啊啊啊
  • 直播預告‖在家上網課,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而如今我們所度過的這80天,卻只能窩在家中的方寸之地,例行公事地完成每日的吃喝拉撒睡,以及~~~熊孩子們的網課!說起網課,一定又會讓無數的家長忍不住皺起了眉頭,腦子裡瞬間浮現出家中神獸們的這樣一幅幅畫面——唉~~~說起來都是淚呀,哪個老父親、老母親沒經歷過這麼一段傷心往事(此處請切換為天津方言跟我大聲一起讀,倒黴孩子)呢?!
  • 停課不停學 網課應該怎麼上?
    學生:更節約時間,家長不用接送,在家就能學,比較方便。 學生:時間管理更自由,聽不懂的還可以回放。在家就能上學,三尺講臺和老師板書,變成了電子屏幕和課件,最開始從老師到學生也都經歷了不適應的階段。△網課翻車現場
  • 大型網課翻車現場哈哈哈哈哈!」
    8現在網課完全分不清誰是誰,一夜回到解放前9網課一開,沒有一個家人能倖免於難!10為了增加網課的真實感,要求穿校服上網課…16關鍵是,在家裡上課沒有學校那種氛圍,動不動就吃吃喝喝,拉屎拉尿「在家不能出門到底有多慘?快被憋瘋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