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給寶寶用這些?!嬰兒用品10大避雷指南

2020-09-24 學霸妞妞養娃啦

作為新手爸媽,

如何給寶寶挑選合適的用品,

是一件需要從頭研究的大工程!

你是否也曾經

迷失在導購大姐、隔壁鄰居、

阿姨媽媽七嘴八舌中?


馬妞妞總結了

10大寶寶用品的避雷指南,

快來看看你中招沒?



誤區1:不想睡成扁頭,快用定型枕!


【避雷指南】

- 定型枕=智商稅,沒用。

- 3個月內,不能用枕頭!不能!不能!

不利於寶寶頸椎、胸椎、腰椎發育。

❤怕寶寶睡成扁頭?

爸媽幫寶寶調整頭的睡姿,雨露均沾。

❤怕寶寶吐奶?

記得每次喝奶後拍嗝。

【正確姿勢】

- 3個月會抬頭,頸椎已形成前凸。此時用毛巾疊成3-4層,墊在頭下即可。

- 6個月會坐,胸椎已形成胸曲,枕頭高度1-2cm。

- 1歲會走,腰椎已形成腰曲,枕頭高度3-4cm。

【選購指南】

❤內容物&軟硬度:

優先蠶砂,蕎麥皮,茶葉——吸汗力max

避免太硬會枕禿,

避免太軟(彈力棉/鴨絨),有窒息風險

❤數量:

買3-4個輪換,吸溼乾燥。

寶寶出汗量多,小枕頭要天天洗。

誤區2:崽崽愛抓臉,手腳套起來!

【避雷指南】

寶寶不需要手套腳套,什麼時候都不需要!

0-3月的寶寶,

TA還不知道自己的手是手,

也不知道自己摸到/踢到的是什麼,

是通過不斷的「無意識運動」,

揮手揮腳來認識世界~


此時,

手/腳觸碰的感知+眼睛看到的內容=》腦神經形成認知和記憶

簡稱「手-眼-腦」神經迴路發育

So,你把崽的手腳都套起來了,

人家還怎麼認識這個世界啊喂!

【正確姿勢】

❤保持手腳清潔

❤吃手手?吃吧!

❤啃jio jio?啃吧!

❤黑白卡/健身毯/搖鈴/咬膠/布書準備起來,讓寶寶盡情探索身邊的世界吧~

❤怕抓破臉?勤剪指甲,勤洗手吖~

誤區3:寒氣腳底進,鞋襪穿起來!

【避雷指南】

❤寶寶會走路前都不需要穿鞋子!(1歲前)

影響足部發育,影響感知發育

❤寶寶血液循環沒那麼好,手腳冰涼很正常,

只要頸後溫熱,就是很舒服~

如果頸後出汗,說明寶寶已經太熱啦~

【正確姿勢】

❤我知道你內心在尖叫!

小鞋子小襪子也太可愛了吧!!!

偶爾穿穿臭美,拍照還是沒問題的啦~

但是不要長時間,一直包著哦~

❤連腳睡衣可以穿,但是不要太小太緊

誤區4:保護寶寶脊椎,買席夢思!

【避雷指南】

席夢思太軟,不利於新生兒的頸胸腰發育。

啥3D彈簧,記憶棉,深睡護脊,

省下千把塊智商稅,咱買好吃的去~

【寶寶胸腰椎發育時間點】

- 3個月會抬頭,頸椎形成前凸。

- 6個月會坐,胸椎形成胸曲。

- 1歲會走時,腰椎形成腰曲。

【選購指南】

❤硬的比軟的好

❤購買木質床+鋪3-4cm棉褥

誤區5:寶寶的衣服,全棉柔軟就夠了?

寶寶的皮膚厚度只有大人的1/2,

嬌嫩軟糯,吹彈可破~

【選購指南】

❤全棉、淺色、透氣、無骨接縫

❤檢查:脖子/胳膊/腿不能緊,無硬物

❤下半身有搭扣,方便換尿布

❤NO領帶,NO領結,NO抽繩,避免勾拉-窒息的安全隱患

【清洗消毒指南】

  • 新衣服必須燙洗+消毒後穿
  • 必須使用嬰兒專用洗衣液
  • 不可以用84等刺激性消毒產品
  • 不建議使用金紡等柔順劑(包裹在織物表面,不利於織物的汗尿吸收)

誤區6:怕寶寶夾手,床圍買起來!

【避雷指南】

前面的智商稅要錢,

床圍的智商稅要命!

美國兒科學會明確表示:不要在嬰兒床上放置任何柔軟的物品,其中包括床圍,可能導致嬰兒窒息。

(圖片來源:知乎)

【正確姿勢】

❤嬰兒床:木欄間隔<5cm,防卡手/腳/頭

❤關於床圍,沒什麼可多說的,

答應我,不買,不用。

誤區7:仿子宮睡袋,包緊才有安全感?

這次的回答是Yes and No

仿子宮設計的睡袋,

讓寶寶睡覺很安全感

其中襁褓式投降式

是2種最常見的款式,都很棒~

但是要注意mark【避雷指南】

❤不要老式的蠟燭包,

要選擇梨形下擺,寶寶能自由蹬踢~

❤No兜帽,避免窒息

❤No羽絨被睡袋,冬天也不要,太熱

❤頸部大小合適,避免寶寶滑到睡袋底部窒息

誤區8:嬰兒房的安全盲區

——床邊物品/插座/門鎖/柜子

【正確姿勢】

❤嬰兒床邊無電線——防繞

❤嬰兒床邊無窗簾——防窒息

❤嬰兒房裡不出現包裝袋——防風吹到寶寶臉上窒息

❤嬰兒床邊無掛壁畫——防砸

❤所有插座,全上安全塞

❤所有電器,用完就拔電源

❤寶寶房不裝鎖or鑰匙常年在,防止寶寶單獨被關(避免被風帶到or寶寶以後會走路了自己反鎖屋內)

柜子必須固定在牆!防傾覆!

(安全事故屢見不鮮。爸爸媽媽一定要重視!)

誤區9:怕寶寶著涼,空調/電熱毯可勁開

【避雷指南】

1. 不能給寶寶使用電熱毯,嬰兒的體液量&新陳代謝與大人不同

2. 空調可以開,但是溫度+溼度+室內空氣品質很重要。

【正確姿勢】

❤室內溫度: 20~24°C

❤溼度: 50%~65%;乾燥可用加溼器,注意清洗

❤使用空氣淨化器,注意清洗;(主要過濾: PM2.5/PM10/苯/甲醛/NO2/SO2/臭氧)

❤無汙染日,每天開窗通風30min x2次

❤無霧霾日,帶寶寶外出空氣浴/日光浴/寒冷訓練

誤區10: 1歲之後母乳沒營養,

鮮奶/奶酪/酸奶吃起來?

【避雷指南】

1. 說母乳沒營養的都是大騙子!有條件,建議餵到2歲。

2. 沒有母乳,最好的替代品是配方奶,而不是其他奶製品。

3. 鮮奶/奶酪/酸奶的蛋白質&礦物質含量太高,小寶寶腎臟負荷不行。

【正確姿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1歲內一定母乳or配方奶餵養。不吃鮮奶/奶酪/酸奶

❤1-2歲,可少量進食後者,僅為口味調劑

❤2歲後,可逐步進食後者,作為輔食

相關焦點

  • 這些嬰兒用品看似實用,實際早就進入「黑名單」,你還在用嗎?
    但是,不是所有的嬰幼兒用品都會對孩子產生正面的影響。相反,一些嬰兒用品已經被拉入到黑名單。 可是最後卻因為市場信息的不對稱等原因,有些寶媽卻對此一無所知,還是會選購這些被拉黑的嬰兒用品,從而對寶寶產生了影響。
  • 這4款嬰兒用品,早該被納入「黑名單」了,可很多家長還在用
    孩子是一個家庭中生命的延續,現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全家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看到任何嬰兒用品都想著往家裡買。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嬰兒用品都適合嬰兒使用,事實上市面上有些嬰兒用品不僅不適合嬰兒使用,家長如果使用方法不當,還會造成寶寶的傷害。
  • 盤點年度12大最惡劣嬰兒用品,你還在給寶寶用嗎?
    報告中的一組數據顯示,僅2016年一年,美國發生與玩具有關的嬰幼兒死亡案例就達9例,因玩具而求助急診的案例則超過了250萬例,巨大的數據讓每個人都觸目驚心,所以菌菌今天就給媽媽們整理了包括玩具在內的年度12大最惡劣嬰幼兒用品榜單,媽媽們趕緊對照榜單清理掉那些還停留在寶寶周圍的危險品吧!
  • 來自二胎寶媽的待產包清單,超實用的待產用品,已避雷放心抄作業
    2021-01-13 06:10:30 來源: 迦藍大baby說歷史 舉報
  • 這些嬰兒用品真的很「雞肋」,別給孩子用,可能會損害寶寶身體
    等孩子出生後,發現好多準備的東西結果都沒怎麼用得上,而且有些東西還很貴呢,有的甚至還被別人說「會損害寶寶健康」,所以,孕媽們在挑選嬰幼兒用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特別是下面這些「雞肋」用品,別再買了,不光用不上,而且還可能會損害寶寶的健康。
  • 這些嬰兒用品「超雞肋」,早已登榜「黑名單」,很多媽媽卻還在買
    歐灝解釋自己的理由:「並不關錢的事,而是你購買嬰兒用品要理性,有用的該買,沒用的買來佔地方不說,最重要影響了孩子健康成長。」 生活中很多寶媽都跟海麗一樣,為孩子購買東西的時候盡顯豪氣幹雲的「女俠」風範,管它好用不好用,只要人家孩子再用,自家孩子就不能落後。
  • 新生嬰兒需要準備的嬰兒用品,新手媽媽注意這些,寶寶用得更舒適
    在寶寶出生之前,寶媽都會給寶寶精心的準備一些嬰兒用品,比如衣服、帽子、襪子、抱毯、紙尿褲等。想起以前,我懷大寶的時候,每天都會想寶寶出生後像不像自己,長得好不好看,要給寶貝準備哪些嬰兒用品?每天我都會在網上搜各種攻略,看到自己沒有的就買上。後來因為買的嬰兒用品過多,買回來的東西要不不合適,就是買多了,沒等寶寶來得及穿上,寶寶就長大了。
  • 新生嬰兒需要準備的嬰兒用品,新手媽媽注意這些,寶寶用得更舒適
    在寶寶出生之前,寶媽都會給寶寶精心的準備一些嬰兒用品,比如衣服、帽子、襪子、抱毯、紙尿褲等。想起以前,我懷大寶的時候,每天都會想寶寶出生後像不像自己,長得好不好看,要給寶貝準備哪些嬰兒用品?每天我都會在網上搜各種攻略,看到自己沒有的就買上。
  • 寶寶用品大盤點,常見暗藏致命風險!家長們還在用嗎
    有了寶寶後,家裡就會有很多「寶寶專屬」的用品,比如嬰兒床、嬰兒奶瓶消毒器、嬰兒護圍等等,但是家長們知道嗎?這些常見的嬰兒用品,卻暗藏致命風險!1、搖床搖床爸爸媽媽眼中的「哄睡神器」,但有資料顯示,最早的嬰兒搖床事件發生在2011年,美國德州的一名兩個月大的嬰兒被發現窒息於該款搖床內,死因為「位置性窒息」,被發現的時候,嬰兒的頭轉向一邊,下巴抵在肩膀上。此後,同類型事件日益增多,最小的受害者只有9天大。
  • 4個嬰兒用品,很多家庭,還在用
    自從家裡有了小寶寶以後,買的東西大多數都是給寶寶買的。每個父母都不想讓自己的寶寶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從出生起什麼都要買最好的!聽到什麼產品好,就買買買!絕對不手軟!但是兒童用品那麼多,並不代表每樣都是適合孩子用的。
  • 母嬰用品選品指南:國外父母都會用的10款嬰兒產品
    對於家長而言,嬰兒用品和嬰兒配件已然成為頭等大事。 每個寶寶都不一樣,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反應也不同。這就是為什麼不要相信每個剛進入市場產品的炒作。但同時,對待新事物還是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 下面是外媒推薦的一些優質嬰兒產品。 1、Sleepyhead Deluxe + Baby Pod 舒適的坐墊會使新生兒感覺到他們正在被擁抱,從而幫助他們進入深度的睡眠當中。這個嬰兒床十分便攜,適合嬰兒打盹。透氣材料有助於調節嬰兒的體溫,舒適的繭式造型可幫助寶寶感到安全,促進更好睡眠。所有的材料都是可機洗的。
  • 家長注意:這些二手用品別給寶寶用
    勤儉是美德,寶寶長得快,特別是衣服,很快就不能穿了,買太多就浪費。親朋好友送的寶寶用品很多,使用「二手寶寶用品」既能節約開支,又能通過這些舊東西聯絡聯絡感情,何樂而不為呢?但是,並非所有二手的都適合寶寶使用。那麼,哪些二手的用品可以給寶寶用,哪些不可以呢?這其中有什麼講究?
  • 這些閒置嬰兒用品不要用,以免「惹禍上身」
    平時在各種媽媽群裡經常會有大量二手嬰兒用品在出售,可謂物美價廉,讓許多寶媽很是心動。但寶寶身體嬌弱,正處於成長發育期,爸爸媽媽給寶寶選擇二手用品,有些舊東西能用,有些就定要慎重了,比如說,以下的這些二手用品儘量不要使用:二手童鞋由於每個寶寶的走路習慣都不同,那麼鞋子的受力不同,因此鞋子的磨損程度也不同。
  • 寶寶霜讓嬰兒變「大頭娃娃」,你家嬰兒用品還安全嗎?愛子心切的...
    近日,自媒體「老爸測評」發布了一段視頻,檢測出一款含激素的嬰兒霜,導致了一名幾個月大的嬰兒長成「大頭娃娃」,這一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
  • 最沒有用的嬰兒用品之一有它,嬰兒床,你也這樣認為嗎?
    最沒有用的嬰兒用品經常上榜並且常常名列前三的就是「嬰兒床」,而對我來說確是最重要的嬰兒用品,離開它我甚至不能睡一個安穩覺。一般覺得沒有用的認為:夜間餵奶麻煩,照顧寶寶不方便,自己睡沒有安全感。覺得有用的認為:睡嬰兒床安全,培養獨立性格,分房睡比較容易。 其實每個家庭有自己的考量跟育兒方式不同,選擇睡哪裡沒有什麼對與錯。
  • 嬰兒用品「黑名單」,這7樣東西趕緊丟掉,很多寶寶在天天用
    其實很多嬰兒用品都非常雞肋,家長們一定要擦亮雙眼,避開這些嬰兒用品的「黑名單」。 用「尿布褲」代替紙尿褲 新生兒新陳代謝較快,一般每天都會排尿7-10次左右,這就需要寶媽們準備大量的紙尿褲來供寶寶使用。
  • 嬰兒澡盆購買指南
    我們總結了以下一些要點,在選購嬰兒澡盆時你需要考慮這些:1.有些「可轉換」澡盆設計成新生兒到幼兒都可以使用。它們帶有可以移除的嬰兒沐浴吊床或網兜,可以讓新生兒在水中的位置提高,讓你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更省力。幾個月後,你可以拆掉沐浴床,讓長大一些的寶寶坐在澡盆裡洗澡。
  • 這3件奪命的寶寶用品,千萬別用了!
    有了寶寶以後,父母都希望將全世界最好的東西給他。吃的喝的用的,一套房可能都裝不下,有不少媽媽因為寶寶物品換套房子的。不過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很多用品千萬不要盲目購買,不是所有物品對於寶寶來說都適用,都安全!今天我們先說這三件用品,看看你家裡有沒有,有的話就要注意啦!
  • 不想寶寶遭罪受?給寶寶安全的,嬰兒用品
    寶寶是家人的心頭肉,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嘴裡怕融化,給寶寶的一切儘量完美。各式各樣極具創意的新型嬰兒用品,似乎是專門為求省事的年輕父母準備,有了它們,帶孩子就省心多了。寶寶是家人的心頭肉,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嘴裡怕融化,給寶寶的一切儘量完美。
  • 寶寶霜讓嬰兒變「大頭娃娃」,你家嬰兒用品安全嗎?父母能做什麼
    近日,自媒體「老爸測評」發布了一段視頻,檢測出一款含激素的嬰兒霜,導致了一名幾個月大的嬰兒長成「大頭娃娃」,這一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後來,有醫生懷疑,柚子的異常發育可能與某激素藥膏有關,建議停止給柚子使用嬰兒霜。停用某品牌嬰兒霜之後,柚子的身體發育終於出現了好轉。01. 你家嬰兒用品還安全嗎?去年11月,「老爸測評」接到柚子父母的求助後,將嬰兒霜樣本送去實驗室進行了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