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剖宮產術

2020-12-22 生物谷

腹膜外剖宮產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

  隨著腹膜外剖宮產術在產科的應用,其術式日異多樣化,手術指徵也趨於放寬。腹膜外剖宮產術原用於有宮內感染或有潛在感染的產婦。由於術式較腹膜內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困難、複雜,手術開始至胎兒娩出所需的時間較長,尤其膀胱返折腹膜分離的不充分,使子宮切開不夠大,高浮或深嵌的胎頭,容易發生撈取胎頭困難,子宮切口撕裂出血,損傷膀胱、輸尿管等併發症。國外已不甚提倡這種手術,但腹腔外操作,術後反應小、腸蠕動恢復較快、腹痛較輕等優點優為醫患人員所青睞。若取腹壁恥上橫切口,更受產婦歡迎。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和臨床資料的積累,以及術式的不斷改進,使手術的副損傷小,安全。然而嚴格掌握適應證、禁忌證,熟練掌握腹膜外剖宮產術的技巧仍不可忽視。

  [適應證]

  1.胎膜早破,有宮內感染可能。

  2.子宮下段形成好,臨產胎頭已銜接,子宮口開大2~3cm最合適。

  [禁忌證]

  1.絕對禁忌證

  ⑴需探查腹腔的腹部手術,如妊娠合併子宮肌瘤、畸形子宮妊娠、子宮先兆破裂或破裂者、需緊急行剖腹手術者。

  ⑵前置胎盤、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前壁時。

  ⑶胎兒宮內窘迫或需迅速娩出胎兒時。

  2.相對禁忌證

  ⑴巨大兒。

  ⑵胎頭嵌入過深。

  [術前準備]

  1.膀胱不需特殊準備。

  2.連續硬膜外麻醉。

  [手術操作]

Ⅰ頂入式 Ⅱ側入式

⒈子宮壁;⒉子宮筋膜;⒊膀胱筋膜;⒋膀胱壁;⒌胎頭

圖1 腹膜外剖宮產術兩種基本方式的區別 圖2 側入式腹膜外剖宮產的手術方式

  腹膜外剖宮產術的技術要點是在腹膜外正確分離膀胱返折腹膜。按分離膀胱返折腹膜的方式不同,可分為膀胱側入式、膀胱頂入式、液壓式及膀胱頂側聯合式。(圖1,圖2,圖3)目前多採用頂側聯合式,該方式手術野暴露較好,利於操作減少損傷。

⒈臍旁韌帶;⒉臍中韌帶;⒊脂肪堆;⒋膀胱;

⒌腹壁下動脈;⒍腹直肌;⒎腹膜返折;⒏膀胱側窩

圖3 膀胱側窩的解剖結構 圖4 分離腹壁後間隙

  (一)Latzko側入式(latzko cesarean section)

  1.特點 不切開膀胱前筋膜。

  2.手術步驟

  ⑴切開腹壁:同腹膜內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⑵分離腹壁後間隙(圖4):術者用手指沿腹壁切口的左側緣分離腹壁後間隙。膀胱多隨子宮的右旋而偏右,在左側處較易暴露膀胱,因素手術取左側入。

圖5 剪開腹直肌鞘外緣增厚的腹膜筋膜 圖6 分離左側窩脂肪堆

  ⑶暴露三角區,分離脂肪堆:術者用右手指沿腹壁切口左側緣,分離腹壁後間隙,暴露膀胱前壁及左側窩,腹橫筋膜較薄弱,可與下方的脂肪組織一併推開,若腹橫筋膜增厚,則剪開之(圖5),分離的深度以不超過腹壁下動脈為限。助手用腹壁拉鉤提起左側腹壁切緣,以暴露膀胱左側之脂肪堆。術者以左手壓住膀胱頂部的腹膜,右手將側窩中的黃色脂肪及結締組織推向外側,暴露出腹膜返折(圖6,7)。返折的特點是色淺、光滑、發亮,若左手放鬆壓迫,有時可見一到腹水充盈。此三角區的三邊由腹壁下動脈、腹膜返折及膀胱側壁構成。子宮肌壁構成了三角區的底,其表面附著子宮前筋膜。推離脂肪堆,應從近膀胱頂部較高的位置開始,逐步分清通向膀胱較低處的術野,防止損傷輸尿管及髂內血管。

圖7 推離左側窩脂肪堆 ⒈腹膜反折;⒉子宮筋膜

圖8 暴露三角區,剪開子宮筋膜

  ⑷暴露子宮下段,切開子宮前筋膜:三角區界限辨清後,將腹膜返折緣下1cm處之宮頸前筋膜鉗起,將其橫行剪開(圖8)直達子宮右側緣,然後從子宮頸前筋膜下游離切口以下的膀胱後筋膜,右手提起膀胱,雙手拉緊膀胱與腹膜返折間的筋膜,辨別膀胱頂部的界限,將筋膜剪開,直至充分暴露子宮下段為止(圖9,圖10,圖11)。

圖9 從子宮筋膜下游離膀胱 圖10 游離膀胱頂部筋膜

⒈腹膜反折;⒉膀胱頂部

圖11 暴露子宮下段 圖12 頂入式腹膜外剖宮產方式

  ⑸橫行切開子宮,娩出胎兒,同腹膜內剖宮產術。應注意的是本術式不打開膀胱前筋膜,子宮下段的暴露常常不滿意,藉助產鉗牽出胎頭的機會較多。因此,在切開子宮前準備好剖宮產小產鉗是很必要的。對娩出胎頭困難的注意事項見腹膜內剖宮產術的有關內容。若上述處理不奏效胎兒娩出極度困難時,可在直視下,從子宮壁正中剪開腹膜囊,改做經腹腔內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⑹縫合子宮切口,確認無輸尿管、膀胱損傷後,閉合子宮切口。方法與腹膜內子宮下段切口剖宮產術相同,但必需確保切口完全封閉,腹位膀胱,筋膜不需縫合,逐層縫合腹壁。

  (二)Waters頂入式(waters cesarean section)

  1.特點 由膀胱前面及頂部游離並下推膀胱,暴露子宮下段,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的腹膜外剖宮產術(圖12)。此術式游離膀胱面積較大,分離較難,易損傷膀胱,但子宮下段術野暴露充分,取胎容易。

  2.手術步驟

  ⑴切開腹壁:操作與側入式相同,但為了充分暴露膀胱及子宮下段,對雙側腹壁後間隙及恥骨後間隙,都需加以分離,但不可過深。

  ⑵切開膀胱前筋膜:為游離膀胱頂及其後壁掃除「障礙」。膀胱筋膜切口可呈「T」、「一」狀或弧形等。多數作者採取與膀胱頂緣相符的弧形切口,乃因切口可不必分離膀胱前壁。術者以手指觸摸確定膀胱界限,於膀胱頂緣下2cm處切開膀胱筋膜,繼而以血管鉗伸入筋膜切口內分清層次,邊分離助手邊沿膀胱邊緣剪開直到側方中部。同法切開對側筋膜,完成雙側等長的弧形切口(圖13)。

圖13 沿膀胱頂弧形剪開膀胱筋膜 圖14 游離膀胱頂部

  ⑶游離膀胱:以鈍、銳性相結合的方法分離膀胱頂。鉗起膀胱前筋膜切口的上切緣,並拉緊之,術者用手指裹紗布,向下輕壓膀胱頂部附近的膀胱壁,若膀胱與筋膜連接緊密,用剪開輕輕剪開分離。直達膀胱後腹膜返折處(圖14,圖15)。上推膀胱返折,下推膀胱,暴露出子宮下段。

圖15 游離膀胱頂部 圖16 剪開子宮筋膜

  ⑷切開子宮前筋膜:上、下分別牽拉腹膜返折和膀胱,暴露子宮前筋膜,在腹膜返折下方約2cm左右,並用2把止血鉗起子宮前筋膜,從二鉗中間橫行切開,左右延長筋膜切口達10cm長。伸手指於筋膜口內,向下鈍性分離,膀胱便垂直落入恥骨後間隙,則子宮下段暴露清楚(圖16,圖17)。

圖17 暴露子宮下段 圖18 在膀胱左側弧形剪開膀胱筋膜

  ⑸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縫合子宮切口均與經腹腔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相同。

  ⑹妥善止血:用小圓針、細絲線間斷縫合膀胱筋膜3~4針,將膀胱復位,注意縫線勿穿透膀胱壁。

  ⑺縫合腹壁各層同腹膜內剖宮產術。

  (三)液壓式

  步驟同頂入式,所不同的是用0.5%的普魯卡因層層注入膀胱腹膜返折之組織間隙內,使膀胱與腹膜間疏鬆結締組織膨脹,間隙增寬,用剪刀做銳性分離,要避免損傷血管,減少出血。將膀胱推至返折腹膜以下,充分暴露子宮下段。

  (四)膀胱頂側聯合式

  吸納了頂入側入的優點,使手術步驟簡化安全,許多產科單位多採用此種術式。

  1.特點 膀胱頂側聯合式腹膜外剖宮產術,從偏左側弧形切開膀胱筋膜,由膀胱頂偏左處開始鈍性游離膀胱,將膀胱由左上推向右下方,暴露子宮下段(圖18)。

  2.手術步驟

  ⑴切開腹壁:操作與側入式相同。

圖19 游離膀胱筋膜及頂部腹膜 圖20 擴大膀胱筋膜切口

  ⑵分離膀胱前筋膜:約在膀胱頂緣下2cm左右的中點,用彎血管鉗提起膀胱前筋膜,用剪刀經分離處分別向左右剪開直至每側膀胱側緣(圖19)。重複此種方法分離膀胱筋膜3~4次,直至暴露膀胱肌纖維組織及膀胱肌壁內的血管為止(圖20)。

  ⑶游離膀胱宮頸間隙:先游離膀胱頂部,牽引筋膜上切緣的血管鉗,使筋膜伸展開,術者左手墊紗布壓迫固定腹膜,右手示指裹紗布,沿膀胱輕輕向下推膀胱,在臍旁韌帶間往返推離2~3次後,膀胱被下推約3~4cm(圖21)。

圖21 推膀胱頂緣 圖22 游離膀胱左側角

  ⑷分離膀胱子宮返折腹膜:用刀柄或手指插入膀胱筋膜下,繼續將膀胱筋膜從膀胱頂部游離。用彎血管鉗緊貼膀胱左側緣提起脂肪與結締組織,剪開之。將此處結締組織和脂肪輕輕向左側推開後,即可暴露宮頸左前壁的小部分,此處的外緣為拉開的結締組織,上緣為後腹膜返折,下緣為膀胱左側壁(圖22~圖24)。

⒈膀胱頂緣⒉腹膜反折;⒊三角區

圖23 暴露三角區 ⒈腹膜;⒉膀胱

圖24 分離膀胱與腹膜間筋膜

  ⑸暴露子宮下段:返折腹膜自膀胱頂大部分或完全分離後,用鈍性分離法將膀胱自子宮下段完全游離,暴露子宮下段(圖25)。

⒈腹膜;⒉膀胱

圖25 暴露子宮下段

  ⑹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縫合子宮切口均與經腹膜內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相同。

  ⑺清洗腹膜外間隙,檢查無出血後,用1號絲線間斷縫合膀胱前筋膜3~4針,將膀胱復位。

  ⑻分層縫合腹壁組織。

  [注意事項]

  1.膀胱前筋膜的分離一定要逐層分離清除,每次分離都要向兩側拉開達膀胱側方,直至清楚地暴露膀胱肌層。若分離過深損傷膀胱肌層時,應立即用0號腸線縫合;如破口深達膀胱腔時,應採用「00」號腸線分兩層縫合,內層可穿透膀胱黏膜。

  2.分離膀胱與返折腹膜前,必須先將其下面的宮頸前筋膜與子宮下段游離。因為宮頸前筋膜的游離,使返折腹膜與膀胱的游離較為容易,可減少返折腹膜和膀胱的損傷。同時縮短了手術時間。

  3.分離膀胱側方結締組織,必須分層和緊靠膀胱側壁並向側方拉開的技巧,將膀胱與返折腹膜的交界區暴露清楚。以減少該處結締組織及脂肪堆的挫傷和液化,避免滲血、感染。

  4.危及胎兒安危時,隨時可切開膀胱上腹膜,改做經腹腔子宮下段剖宮產。

  5.再次剖宮產的立婦如做腹膜外剖宮產,需由有經驗的術者操作。

相關焦點

  • [圖例]腹膜外剖宮產術詳細圖解-搜狐母嬰
    圖例]腹膜外剖宮產術詳細圖解">圖例]腹膜外剖宮產術詳細圖解">[圖例]腹膜外剖宮產術詳細圖解-搜狐母嬰
  • 我院產科運用腹膜外剖宮產術,順利剖下一個巨大兒男嬰!
    這是我院產科又一例運用先進、高難度的「腹膜外剖宮產」術式平安降生的嬰兒,而且是重達8斤4兩的巨大兒,真可謂是難上加難!為保障母嬰安全,我院產科「萬嬰之母」張連香主任接到情況匯報後,馬上召集產科專家會診,經大家討論、慎重分析後,決定對謝女士進行高難度的腹膜外剖宮產術。我院向產婦及家屬介紹完情況,並徵得同意後,在「萬嬰之母」張連香主任指導下,由我院產科馬鴻雁主任主刀,手術歷時40分鐘左右,手術過程順利,新降生的寶寶健康狀況良好,母子平安。
  • 產科科普 | 腹膜外剖宮產不傷元氣,恢復快、免排氣!但為何醫院醫生較少採用腹膜外剖宮呢?
    經歷過腹膜外剖宮的人都稱讚生完後傷口恢復快不用等排氣就能進食但為何醫院較少採用腹膜外剖宮產術呢?腹膜外剖宮產則省卻了打開腹膜腔這個步驟,直接進入子宮生出胎兒,整個手術過程都在腹膜外操作,器械外來物都不會碰到腹腔內的臟器,但手術困難相對較高,並不是每位婦產科醫生都熟練此種開刀方式。
  • 龍田金秋成功進行腹膜外剖宮產並獲贈錦旗
    腹膜外剖宮產術係指打開腹壁,不打開腹膜,將圍繞膀胱的腹膜予以分開,顯露子宮下段,並予切開而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剖宮產術。腹膜外剖宮產成功與否的根本在於掌握在腹膜外正確分離膀胱子宮反折腹膜。該術式不進腹腔,進而保護了腹腔微環境的完整性,手術的副損傷小、胃腸功能不被幹預、手術更安全。
  • 關於剖宮產術後切口哪些疑問
    女性最關心剖宮產術後切口哪些疑問1、剖宮產術後切口疼痛怎麼辦?剖宮產術後24小時內手術切口多會疼痛,必要時可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毫克,4-6小時重複1次;也可在手術結束時經硬膜外麻醉導管由麻醉師給予小量嗎啡以解除疼痛而不影響肌肉活動。2、切口什麼時候拆線?目前縫合手術切口多用可吸收的縫合線,術後不用拆線。
  • 做剖宮產你有更好的選擇——腹膜外剖宮產
    經歷過腹膜外剖宮產的人都稱讚生完後傷口恢復快沒那麼痛不用等排氣就能進食
  • 凌晨產婦行無痛分娩胎位不正速轉剖宮產術,關鍵時刻不只全力以赴
    在這個特殊情況下,成麗蓉主任站在母嬰安全的角度考慮,與產婦家屬說明情況進行溝通後,迅速當機立斷,轉為剖宮產術,麻醉師全程配合,順利為產婦娩出一名體重3250克的女嬰,胎盤胎膜自然剝離完整,行美容縫合後,將產婦及嬰兒送到VIP套房。
  • 腹膜外剖腹恢復快、免排氣!為何多數醫生不採用?
    經歷過腹膜外剖腹的人,都稱讚生完後傷口恢復快、不用等排氣就能進食,但為何醫院醫生較少採用腹膜外剖腹呢?是否有何缺點?什麼是腹膜外剖腹?與一般剖腹產有何不同?剖腹生產分成一般剖腹生產(腹膜內剖腹產)和腹膜外剖腹產,簡單來說兩者區別在於腹膜腔有無打開。一般剖腹產開刀方法是打開腹膜,進入腹腔內再打開子宮生出胎兒。
  • 剖腹產術的發展
    剖宮產術是產科領域中的重要手術。由於麻醉學、輸血、輸液、水電平衡知識以及手術方式、手術縫合材料的改進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進步,剖宮產已成為解決難產和某些產科合併症,挽救產婦和圍產兒生命的有效手段。可是,你知道剖腹產術的發展歷程嗎?你看電視的時候見到過所謂的棺材仔吧?知道有很多孕婦因為難產而死亡嗎?
  • 準媽媽在剖宮產術前要做哪些準備?產後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準媽媽在剖宮產術前要做哪些準備?(1)手術前禁食準備剖宮產的準媽媽在手術前禁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需要準媽媽在手術前4個小時就開始禁止進食水和飲料。(我記得我剖頭胎時,不知道要剖腹產,破水後吃了東西,所以到醫院,不能馬上做手術。隔了4個多小時才進行手術。
  • 剖宮產史的女性如何面對再次生育
    剖宮產史的女性如何面對再次生育?剖宮產是處理各類高危妊娠和解決難產的一種重要手段。在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下,近10年來,國內的剖宮產率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有剖宮產史的女性的再生育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剖宮產史的女性如何正確面對再次妊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