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 ,作者長江知識中心
「再窮不能窮教育」,中國家長對培育孩子的慷慨投入造就千億教育市場。新冠病毒為許多行業按下暫停鍵,卻成為了在線教育的助推器。疫情之下停工停學,在線課堂從可選項一躍成為必選項。
線上教育能徹底取代線下嗎?一個高速增長的高達4000億元的龐大市場,對在線教育公司意味著什麼?誰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笑到最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份長江知識中心的分析。
作者 | MABLE-ANN CHANG
來源 | 長江知識中心
2020年初,中國出現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為遏制病毒傳播而採取的廣泛隔離措施使得經濟受到巨大影響,學校普遍停課。
這卻給一個行業帶來了巨大利好,這個行業就是:在線教育。
突然之間,在線課堂從原本只是一個可選項,變成了絕對的必要選項。
「由於病毒使得每個人不得不呆在家裡,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實驗地。」位於上海的一所雙語學校——包玉剛實驗學校(YK Pao School)的常務校長孟為德(David Mansfield)表示。
「這原本只是人們開始嘗試的東西,但現在迫不得已被推到了最前沿。」
數以億計的師生開始使用在線平臺進行授課,而且很明顯的是,這並不是一個暫時現象。
「現在我們所有的學生都在上網課,」江蘇一所私立雙語學校的老師王奕(音)說,「最初我們是在網上教數學、語文和英語,但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又在學生的課表中增加了其他科目。」
對于越來越多的提供在線教育服務的公司而言,這一趨勢代表著巨大的商機。
「1月23日,我們被告知所有學校都要關閉,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英孚教育(Education First)——一家總部位於瑞士、專注於中國市場的國際教育公司的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Jesper Knutell介紹道。
「春節過後的三周裡,我們將15萬名學員成功遷移到線上課程,包括從幼兒到成人。在這之後,每天又有1萬名學員加入到我們的在線教育系統。」
在新冠病毒爆發期間,從小學到大學,所有的正規教育都在在線課堂進行,人們對英語、數學、科學和音樂等科目的在線課外輔導的興趣也大大增加。
但其實,人們對在線教育的興趣早在病毒爆發前就已經開始了。
據政府機構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統計,2018年,中國國內在線教育市場用戶已達到2億,同比增長25.7%,收入達2517億元人民幣(約合359億美元)。
根據營銷集團艾媒諮詢(iiMedia Research)預測,2020年,該行業規模預計將增長12.3%,達到4358億元人民幣(615億美元),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這個市場應該會更大。
在子女教育支出方面,很大程度上,中國父母一直以來都超過了西方父母。
在中國的大城市中,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在晚上或周末補課。
滙豐集團(HSBC Group)在2017年發布報告稱,有93%的中國父母正在支付或曾經支付過課外補習的費用,而英國和澳大利亞分別為23%和30%。
這意味著平均每個中國家庭在一個孩子身上所花費的教育支出就高達42892美元,遠遠超過加拿大(22602美元)和法國(16708美元)父母的支出。
「沒有人教過我們要如此重視教育,這只是根植於我們的血液中,」王奕(音)說。
「中國文化是在儒家背景和我們祖先的經驗教訓下發展起來的。儘管課程費用越來越高,但家長們還是願意做出巨大犧牲,為孩子們不斷增加的教育費用買單。」
較高的教育支出水平不僅取決於文化,還取決於教育系統的高度競爭性和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
「中國人口基數龐大,這意味著要想進入最好的學校並獲得最好的工作機會,競爭非常激烈。」上海一所英語培訓中心啟德學樹堂(EIC Scholar Tree)的老師Natasha Galasyuk說。
「補習班被視為確保孩子不落伍的一種方式。」
在線教育的趨勢迫使家長、老師、學生和在線教育提供商都要重新評估整個教學過程的未來和性質。
在線課堂的好處顯而易見。學生可以避免長時間的通勤,可以在任何有穩定網絡的地方學習,與世界各地的老師聯繫,還可以重複播放錄製的視頻,來確保每個人以自己的步調達到最佳的理解狀態並獲得最大的進步。
「上網課更方便,」江蘇省無錫市一名13歲的學生胡詩萌(音)說,「我媽媽也很喜歡這樣,早上交通擁堵,上網課她就不用每天送我去學校了。」
「在線學習適合繁忙的生活方式,」英孚教育的Knutell說。
「如果白天你在公交車上有20分鐘的碎片時間,你可以拿起手機學習一些東西,而面對面教學則不具備這種靈活性。通過在線學習,無論學員身處何處,我們都可以為他選擇世界上最合適他的老師。」
此外,有些科目似乎比其他科目更適合在線教學。
「數學和科學等科目最好是在線學習,」Knutell說。
「比如,當學生不知道如何做一道算數題時,他們可以反覆看老師的講解直到學會為止,而不用讓整個課堂停下來耽誤時間。但是,語言學習往往更具互動性,因此線下課堂的價值依然存在。」
在線教育在中國的流行,也為世界各地的教師創造了向中國市場提供服務的機會。幾乎所有在線學習平臺上進行教學的老師都在遠程工作,這意味著他們幾乎可以身處世界各地。
以英語教學為例,市場研究和管理諮詢公司博聖軒諮詢(Daxue Consulting)預計,中國仍需要10萬名英語教師,市場上根本供不應求。但有了在線教育,問題突然就解決了。
「我在網上教中國學生學英語,每小時大約18美元,」VIPKID一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美國教師說。
「這是一份與地點無關的工作,因此只要我有穩定的網絡,我就能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進行教學。」
儘管在線課堂的便利性是無可爭議的,但教師和學生仍然看到了面對面課堂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年幼學生而言。
「我知道我的一些學生已經完全厭倦了,很渴望回到教室,」瑞安市一所由外方管理的中學,惟理達書院(Veritas Academy)的小學部老師伊莉莎白·託馬斯(Elizabeth Thomas)說。
「就我個人而言,最糟糕的是我無法和我的學生進行交流,不能適當地觀察他們,了解有誰需要我的幫助。」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讓父母每節課都坐在他們旁邊以確保他們能正確使用軟體並跟上進度,這一點非常重要。」Galasyuk說。
「對於那些父母需要工作或是不能每堂課都坐下來陪伴他們的學生,他們實際上已經落後於別人了。」
許多學生——儘管不是全部——也很懷念傳統課堂環境中的社交互動。
「我更喜歡去上學,因為在那裡我可以和我的老師聊天,和朋友們一起玩耍,」江蘇省一名12歲的中學生季煌雲(音)說。
教師和業內人士都認為,儘管在線教育可能會越來越受到歡迎並擁有廣闊前景,但它並不能完全取代線下教學。
「在線教學永遠無法取代傳統教學,但這兩種模式可能會互為補充,」Galasyuk說,「為了獲得最佳效果,我們需要同時運用它們。」
「總的來說這將使用戶和學生對在線教育刮目相看,」Knutell說。
「大多數人可能認為數位化學習會很枯燥並且是一維的。但那已經改變了。學生和家長都發現,即使是在線學習,學生與老師之間依然可以保持聯繫。」
「我認為今後一部分教育將轉移到線上,而一部分仍保持線下。」他補充道,「我不認為所有教育都會往線上轉移,但是兩者之間的平衡肯定會發生變化。」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要達到「獨角獸」的地位並不容易,市值要超過10億美元。
但現在,中國在教育領域已經有這麼幾家。其中最有名是噠噠英語、小盒科技、新東方、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TutorABC、VIPABC、VIPKID、猿輔導和掌門1對1。
根據教育市場研究平臺HolonIQ的數據,在線教育行業中估值排名前三的獨角獸公司是:提供數學和英語等科目輔導的猿輔導、提供英語課程的VIPKID和家庭作業管理應用程式小盒科技。這三家以兒童為目標群體的公司估值分別為78億美元、45億美元和10億美元左右。
隨著在線教育的趨勢持續升溫,新公司和APP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被創建出來,所有人都希望從這場淘金熱中分一杯羹。
「教育行業正愈發變得艱難,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他們都在爭奪市場份額。」孟為德說。
「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生存下來,而且在未來幾年裡,市場上將會發生大量的併購,但市場仍將持續增長。那些擁有大量資金的投資者,他們願意等待5至10年的時間從教育行業獲得回報,從而開始實現盈利。一旦有了充分的現金,他們就可以收購其他教育機構。這個市場是個強大的市場,但卻是個很難快速賺大錢的市場。」
「你可以從兩方面來看教育公司,」Knutell說。
「那些能夠提供在線服務的公司,市場一直在增長,而那些沒有這種能力的則一直在爭先恐後地將所有內容轉移到線上。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就意義而言都是一樣的,最終都是關乎體驗。因此,如果你無法在線上提供與線下一樣的高質量服務,你的品牌將會受到影響。」
當病毒肆虐時,中國教育部迅速要求各學校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教學,並啟動了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工信部召集了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以及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和華為在內的科技公司支持在線學習平臺,7000臺伺服器和90萬億字節的帶寬,能夠確保平臺在多達5000萬學生同時使用的情況下平穩運行。
據新華社報導,截至2019年6月,中國的網民規模達8.5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1.2%,這為學校教育創造了一種能夠快速整合的可行替代方案。
總體而言,技術對全世界都有巨大的幫助。現在有大量的應用程式和平臺,比如全球各地的老師都在使用的Skype和Zoom。
「我們使用Zoom,而且我發現它是一個非常完善的平臺,」Galasyuk說。「我可以控制我的屏幕,也可以控制學生的屏幕和音頻。」
其他的一些公司,例如英孚教育,已經花費了數年時間開發自己的在線教學平臺。
「我們有一個由200名研發人員組成的團隊在不斷改進我們的平臺,」Knutell說。「整合用戶的反饋意見是很重要的。」
這些變化也為尋求開發新軟體的公司提供了機會。在中國最受歡迎的軟體程序包括阿里巴巴的釘釘、字節跳動的飛書、騰訊的企業微信和Zoom。
數據分析平臺Sensor Tower的應用程式排名顯示,釘釘的下載量同比增長1446%,飛書同比增長6085%,企業微信同比增長572%。
在新冠肺炎危機期間,孩子和家長除了開始上網課別無選擇,這使得他們對在線課堂更加熟悉了,也意識到在線教育實際上是可行的。
這種新的認知可能會推動市場以比過去更快的速度增長。
「在線教育的增長趨勢和投資將會持續下去,因為隨著中國繼續放眼全球,對國際教育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孟為德說。
「隨著二、三和四線城市的加入,市場只會變得更大。問題是你是否能以當地市場可以承受的價格用高質量的教學來產出真正有效的產品。我們將拭目以待,看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點將如何達到平衡。」
「在未來10年中,在線培訓的市場份額將會比今天大得多,」Knutell說。
「它會取代線下教育嗎?不會。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能夠充分利用好這兩者優勢的公司將成為倖存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