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大商機,就在這個4000億市場裡

2020-08-27 長江商學院

以下文章來源於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 ,作者長江知識中心

「再窮不能窮教育」,中國家長對培育孩子的慷慨投入造就千億教育市場。新冠病毒為許多行業按下暫停鍵,卻成為了在線教育的助推器。疫情之下停工停學,在線課堂從可選項一躍成為必選項。


線上教育能徹底取代線下嗎?一個高速增長的高達4000億元的龐大市場,對在線教育公司意味著什麼?誰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笑到最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份長江知識中心的分析。

作者 | MABLE-ANN CHANG

來源 | 長江知識中心


2020年初,中國出現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為遏制病毒傳播而採取的廣泛隔離措施使得經濟受到巨大影響,學校普遍停課。


這卻給一個行業帶來了巨大利好,這個行業就是:在線教育


突然之間,在線課堂從原本只是一個可選項,變成了絕對的必要選項


「由於病毒使得每個人不得不呆在家裡,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實驗地。」位於上海的一所雙語學校——包玉剛實驗學校(YK Pao School)的常務校長孟為德(David Mansfield)表示。


「這原本只是人們開始嘗試的東西,但現在迫不得已被推到了最前沿。」


數以億計的師生開始使用在線平臺進行授課,而且很明顯的是,這並不是一個暫時現象。


「現在我們所有的學生都在上網課,」江蘇一所私立雙語學校的老師王奕(音)說,「最初我們是在網上教數學、語文和英語,但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又在學生的課表中增加了其他科目。」


對于越來越多的提供在線教育服務的公司而言,這一趨勢代表著巨大的商機。


「1月23日,我們被告知所有學校都要關閉,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英孚教育(Education First)——一家總部位於瑞士、專注於中國市場的國際教育公司的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Jesper Knutell介紹道。


「春節過後的三周裡,我們將15萬名學員成功遷移到線上課程,包括從幼兒到成人。在這之後,每天又有1萬名學員加入到我們的在線教育系統。」


巨大的市場基礎


在新冠病毒爆發期間,從小學到大學,所有的正規教育都在在線課堂進行,人們對英語、數學、科學和音樂等科目的在線課外輔導的興趣也大大增加。


但其實,人們對在線教育的興趣早在病毒爆發前就已經開始了。


據政府機構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統計,2018年,中國國內在線教育市場用戶已達到2億,同比增長25.7%,收入達2517億元人民幣(約合359億美元)。


根據營銷集團艾媒諮詢(iiMedia Research)預測,2020年,該行業規模預計將增長12.3%,達到4358億元人民幣(615億美元),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這個市場應該會更大。



在子女教育支出方面,很大程度上,中國父母一直以來都超過了西方父母。


在中國的大城市中,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在晚上或周末補課。


滙豐集團(HSBC Group)在2017年發布報告稱,有93%的中國父母正在支付或曾經支付過課外補習的費用,而英國和澳大利亞分別為23%和30%。


這意味著平均每個中國家庭在一個孩子身上所花費的教育支出就高達42892美元,遠遠超過加拿大(22602美元)和法國(16708美元)父母的支出。



「沒有人教過我們要如此重視教育,這只是根植於我們的血液中,」王奕(音)說。


「中國文化是在儒家背景和我們祖先的經驗教訓下發展起來的。儘管課程費用越來越高,但家長們還是願意做出巨大犧牲,為孩子們不斷增加的教育費用買單。」


較高的教育支出水平不僅取決於文化,還取決於教育系統的高度競爭性和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


「中國人口基數龐大,這意味著要想進入最好的學校並獲得最好的工作機會,競爭非常激烈。」上海一所英語培訓中心啟德學樹堂(EIC Scholar Tree)的老師Natasha Galasyuk說。


「補習班被視為確保孩子不落伍的一種方式。」


在線教育的優勢與缺點


在線教育的趨勢迫使家長、老師、學生和在線教育提供商都要重新評估整個教學過程的未來和性質。


在線課堂的好處顯而易見。學生可以避免長時間的通勤,可以在任何有穩定網絡的地方學習,與世界各地的老師聯繫,還可以重複播放錄製的視頻,來確保每個人以自己的步調達到最佳的理解狀態並獲得最大的進步。


「上網課更方便,」江蘇省無錫市一名13歲的學生胡詩萌(音)說,「我媽媽也很喜歡這樣,早上交通擁堵,上網課她就不用每天送我去學校了。」


「在線學習適合繁忙的生活方式,」英孚教育的Knutell說。


「如果白天你在公交車上有20分鐘的碎片時間,你可以拿起手機學習一些東西,而面對面教學則不具備這種靈活性。通過在線學習,無論學員身處何處,我們都可以為他選擇世界上最合適他的老師。」


此外,有些科目似乎比其他科目更適合在線教學。


「數學和科學等科目最好是在線學習,」Knutell說。


「比如,當學生不知道如何做一道算數題時,他們可以反覆看老師的講解直到學會為止,而不用讓整個課堂停下來耽誤時間。但是,語言學習往往更具互動性,因此線下課堂的價值依然存在。」


在線教育在中國的流行,也為世界各地的教師創造了向中國市場提供服務的機會。幾乎所有在線學習平臺上進行教學的老師都在遠程工作,這意味著他們幾乎可以身處世界各地。


以英語教學為例,市場研究和管理諮詢公司博聖軒諮詢(Daxue Consulting)預計,中國仍需要10萬名英語教師,市場上根本供不應求。但有了在線教育,問題突然就解決了。


「我在網上教中國學生學英語,每小時大約18美元,」VIPKID一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美國教師說。


「這是一份與地點無關的工作,因此只要我有穩定的網絡,我就能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進行教學。」


儘管在線課堂的便利性是無可爭議的,但教師和學生仍然看到了面對面課堂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年幼學生而言。


「我知道我的一些學生已經完全厭倦了,很渴望回到教室,」瑞安市一所由外方管理的中學,惟理達書院(Veritas Academy)的小學部老師伊莉莎白·託馬斯(Elizabeth Thomas)說。


「就我個人而言,最糟糕的是我無法和我的學生進行交流,不能適當地觀察他們,了解有誰需要我的幫助。」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讓父母每節課都坐在他們旁邊以確保他們能正確使用軟體並跟上進度,這一點非常重要。」Galasyuk說。


「對於那些父母需要工作或是不能每堂課都坐下來陪伴他們的學生,他們實際上已經落後於別人了。」


許多學生——儘管不是全部——也很懷念傳統課堂環境中的社交互動。


「我更喜歡去上學,因為在那裡我可以和我的老師聊天,和朋友們一起玩耍,」江蘇省一名12歲的中學生季煌雲(音)說。


教師和業內人士都認為,儘管在線教育可能會越來越受到歡迎並擁有廣闊前景,但它並不能完全取代線下教學


「在線教學永遠無法取代傳統教學,但這兩種模式可能會互為補充,」Galasyuk說,為了獲得最佳效果,我們需要同時運用它們。」


「總的來說這將使用戶和學生對在線教育刮目相看,」Knutell說。


「大多數人可能認為數位化學習會很枯燥並且是一維的。但那已經改變了。學生和家長都發現,即使是在線學習,學生與老師之間依然可以保持聯繫。」


「我認為今後一部分教育將轉移到線上,而一部分仍保持線下。」他補充道,「我不認為所有教育都會往線上轉移,但是兩者之間的平衡肯定會發生變化。」


獨角獸公司的崛起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要達到「獨角獸」的地位並不容易,市值要超過10億美元。


但現在,中國在教育領域已經有這麼幾家。其中最有名是噠噠英語、小盒科技、新東方、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TutorABC、VIPABC、VIPKID、猿輔導和掌門1對1。


根據教育市場研究平臺HolonIQ的數據,在線教育行業中估值排名前三的獨角獸公司是:提供數學和英語等科目輔導的猿輔導、提供英語課程的VIPKID和家庭作業管理應用程式小盒科技。這三家以兒童為目標群體的公司估值分別為78億美元、45億美元和10億美元左右。


隨著在線教育的趨勢持續升溫,新公司和APP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被創建出來,所有人都希望從這場淘金熱中分一杯羹。


教育行業正愈發變得艱難,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他們都在爭奪市場份額。」孟為德說。


「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生存下來,而且在未來幾年裡,市場上將會發生大量的併購,但市場仍將持續增長。那些擁有大量資金的投資者,他們願意等待5至10年的時間從教育行業獲得回報,從而開始實現盈利。一旦有了充分的現金,他們就可以收購其他教育機構。這個市場是個強大的市場,但卻是個很難快速賺大錢的市場。」


「你可以從兩方面來看教育公司,」Knutell說。


「那些能夠提供在線服務的公司,市場一直在增長,而那些沒有這種能力的則一直在爭先恐後地將所有內容轉移到線上。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就意義而言都是一樣的,最終都是關乎體驗。因此,如果你無法在線上提供與線下一樣的高質量服務,你的品牌將會受到影響。」



誰在做技術支持


當病毒肆虐時,中國教育部迅速要求各學校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教學,並啟動了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工信部召集了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以及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和華為在內的科技公司支持在線學習平臺,7000臺伺服器和90萬億字節的帶寬,能夠確保平臺在多達5000萬學生同時使用的情況下平穩運行。


據新華社報導,截至2019年6月,中國的網民規模達8.5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1.2%,這為學校教育創造了一種能夠快速整合的可行替代方案。


總體而言,技術對全世界都有巨大的幫助。現在有大量的應用程式和平臺,比如全球各地的老師都在使用的Skype和Zoom。


「我們使用Zoom,而且我發現它是一個非常完善的平臺,」Galasyuk說。「我可以控制我的屏幕,也可以控制學生的屏幕和音頻。」


其他的一些公司,例如英孚教育,已經花費了數年時間開發自己的在線教學平臺。


「我們有一個由200名研發人員組成的團隊在不斷改進我們的平臺,」Knutell說。「整合用戶的反饋意見是很重要的。」


這些變化也為尋求開發新軟體的公司提供了機會。在中國最受歡迎的軟體程序包括阿里巴巴的釘釘、字節跳動的飛書、騰訊的企業微信和Zoom。


數據分析平臺Sensor Tower的應用程式排名顯示,釘釘的下載量同比增長1446%,飛書同比增長6085%,企業微信同比增長572%。


在線教育未來可期


在新冠肺炎危機期間,孩子和家長除了開始上網課別無選擇,這使得他們對在線課堂更加熟悉了,也意識到在線教育實際上是可行的。


這種新的認知可能會推動市場以比過去更快的速度增長


「在線教育的增長趨勢和投資將會持續下去,因為隨著中國繼續放眼全球,對國際教育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孟為德說。


「隨著二、三和四線城市的加入,市場只會變得更大。問題是你是否能以當地市場可以承受的價格用高質量的教學來產出真正有效的產品。我們將拭目以待,看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點將如何達到平衡。」


「在未來10年中,在線培訓的市場份額將會比今天大得多,」Knutell說。


「它會取代線下教育嗎?不會。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能夠充分利用好這兩者優勢的公司將成為倖存者。」


end

相關焦點

  • 2021年,最賺錢的3個風口,將產生4000億市場!
    那麼如何才能抓住這個風口呢?牢記以下4個核心,提前布局。1愚昧的人看到任何事情,都會認為是問題,而有睿智的人總是可以在問題中找到商機。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當失眠人群在不斷增加的時候,就會產生新的需求。因此在2021年,預計睡眠經濟市場,能夠產生4000億的市場價值。2想要在睡眠經濟市場中,搶佔新一輪紅利,就要從這3個方向去入手。大多數的睡眠經濟的認知,其實還停留在屬羊的時代。
  • 睡眠市場規模將達4000多億,誰能分得睡眠經濟這塊蛋糕?
    在人們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時,睡眠經濟的市場也逐漸在擴大。在中國,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整體睡眠市場的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多億元。麥肯錫諮詢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的睡眠健康產業規模已達300億—400億美元,並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可見,人們面臨的睡眠難題成為了企業的商機。那麼,在中國的情況又如何呢?
  • 中國人的健康問題,大數據下已顯現,這個小病不被重視,商機最大
    這一方面讓人們意識到了自己所面對的健康問題有多嚴重,同樣也預示了未來中國在醫療領域有哪些商機。 而就在各大常見病中,有一種「小毛病」常年不被重視,但是其防治的收益率是很高的,在所有常見病中商機最大,那就是口腔疾病。
  • 東協市場,商機在招手。新加坡企業如何進一步發掘!
    這個崛起中的龐大市場猶如一片亂世桃源,吸引全球投資者紛至沓來。新加坡企業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進一步發掘東協市場的潛在商機?《聯合早報》推出「商聚東協」系列報導,為有意進軍區域的商家帶來各國市場第一手信息,幫助本地企業鎖定發展良機。
  • 臺灣寵物市場的無限商機
    >根據臺灣農業部統計,2013年寵物飼主每個月平均約花費1000~3000元在寵物食品、寵物美容、寵物醫療、寵物用品等相關項目支出,因此近年來全球景氣雖不理想,寵物市場並未此而有所停滯或衰退,顯可預見寵物財商機無限,「寵物」經濟時代儼然成形!
  • 4000億的女性內衣剛需市場,無尺碼內衣躥紅,一天賣出一億
    全球內衣市場有4500億美元,中國市場4000億元,但從Ubras、neiwai內外等往前推十年,國內卻沒有出現過一個新的品牌。從古至今,內衣市場的變化從來沒有停止過。性感、獨立、自信、舒適,從取悅男性到悅己,女性的自我價值和審美不斷進步提高。如今內衣在售賣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在普及、迎合新女性崇尚自我的價值觀。
  • B2B市場容量將達12000億美元!Amazon Business有何潛在商機?
    其攜帶的全球市場份額到底有多大?買賣雙方究竟如何在潛力無限的商機中貫通融合?Amazon Business北美副總裁Rob Green對此做了一番解釋。 解析Amazon Business勢如破竹的發展商機 據Rob Green介紹,Amazon Business的信息透明公開,能夠為賣家提供豐富的選品和供採渠道,為賣家提供更加細緻的支持;幫助賣家獲取快速、便捷的物流服務;供採體驗更加低價、省錢。
  • 山西最大海鮮批發市場近4000名人員核酸檢測
    6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最大海鮮批發市場——五龍口海鮮批發市場近4000名從業人員排隊接受咽拭子採集,進行核酸檢測。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檢測到新冠病毒以後,中國多地對當地市場開展排查、檢測。韋亮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來源:中國新聞網)6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最大海鮮批發市場——五龍口海鮮批發市場近4000名從業人員接受咽拭子採集,進行核酸檢測。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檢測到新冠病毒以後,中國多地對當地市場開展排查、檢測。
  • 森馬服飾出售子公司背後:今年服裝市場將蒸發4000億
    有專家預計,今年服裝行業整體至少減少4000億元營收,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大多數服裝品牌都面臨風險。微觀之下,作為行業的佼佼者,服裝類上市公司幾乎清一色預告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或虧損。此外,受市場需求擠壓,前端原材料價格一度觸及歷史新低,至今仍在低位徘徊。
  • 4000億內衣市場有多慘烈
    媒體報導總結已有很多,比如產品結構失效、市場競爭激烈、營銷策略過時等。與之協同作用的,則是中國市場正在經歷半個世紀以來最快速的技術革新和消費升級。傳統品牌望延續自己的輝煌,快時尚巨頭優衣庫、Zara想從中分一杯羹,4000億的內衣市場遠比想像中的激烈。
  • 4000億歐元救市 義大利企業能否重振
    在疫情初步見到曙光之後,義大利打算乘勝追擊,一把推出價值4000億歐元的經濟幹預措施,規模直接登頂。對如今的義大利而言,財政赤字乃至債務危機這些始終縈繞的問題全部都已經靠邊站了,在疫情面前,沒什麼比救人以及穩經濟更重要的事情了。
  • 今年服裝市場將蒸發4000億 9成公司上半年業績下滑
    有專家預計,今年服裝行業整體至少減少4000億元營收,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大多數服裝品牌都面臨風險。微觀之下,作為行業的佼佼者,服裝類上市公司幾乎清一色預告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或虧損。此外,受市場需求擠壓,前端原材料價格一度觸及歷史新低,至今仍在低位徘徊。今年服裝市場將蒸發4000億車公廟豐盛町是深圳許多年輕人喜歡的逛街打卡地之一,匯聚了眾多服裝店。
  • 家具二手市場比新家具受歡迎?背後掩藏的是巨大商機
    首先是價格方面,價格永遠是二手商品最大的優勢,相信關注過家具市場的朋友都知道,新家具的家具普遍在上千元,稍微好一點的家具價格更是上萬,而在二手市場中,一個原價4000多一張全友家居的床不到1000元就能買到一個7成新的。
  • 京東躋身健康醫療賽道,風口下還有雲紙這個賺錢商機
    2020年是網際網路醫療發力成長的一年,也成為資本朝向的熱門賽道,已經成為目前熱門的賺錢商機風口。最近,京東健康正式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淨額預計約為264.57億港元。開盤第一天就以110港幣報收,上漲55.85%,市值高達3439.79億港元,約合445億元美金,這一估值逼近百度的497億美元。
  • 京東企業購攜手京東京喜走進全國最大箱包產銷基地 為4000家箱包...
    來源標題:京東企業購攜手京東京喜走進全國最大箱包產銷基地 為4000家箱包中小企業打造發展雙引擎 「7、8月是傳統的箱包旺季,去年這個時候,一天能輕鬆賣出去3-5萬箱包;現在,到店批發商越來越少,外貿又不好做,訂單減少了2/3
  • 32歲之前大寫的「一窮二白」,豈料卻成功逆襲,今坐擁4000億資產
    手指輕輕一點就能搞定個人信息的資料庫系統,竟然是一個軟體商業"帝國"——甲骨文(Oracle)全球最大的資料庫軟體公司,全球第二大軟體製造商僅次於微軟。近年來,中國的雲計算也在快速發展,以BAT為首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一直在蠶食甲骨文的市場,為了迎合中國市場,甲骨文也開始與騰訊等企業展開合作。
  • 大學校園裡的潛在商機
    俗話說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學生永遠是不可忽略的一個消費群體,特別是相對經濟比較自由的大學生群體,一個大學可以養活周圍很多商販以及商店,今天我們不說大學校園外面的商機,專門聊一聊大學校園裡的商機,大學校園裡的商機挺多,像大家普遍知道的校園裡的百貨商店、水果店、列印店、食品店等,但是大學校園裡除了這些商機外
  • 香港貿發局搭建一站式國際貿易平臺為內地企業締造環球商機
    據曾沂靖介紹,截至2019年頭三季度,香港和內地兩地整體貿易總額超過4000億美元。香港從內地供貨商入口的貨值接近2000億美元;而香港至內地的總出口價值亦超過2000億美元。香港特區與內地多年來在不同產品和服務上,建立了穩固的貿易關係。香港的營商優勢,加上香港貿發局每年舉辦的30多個世界級國際貿易展覽,匯聚兩地買家和供貨商,推動雙邊貿易發展。
  • 中國4000多億的快餐市場:三大洋品牌拿下1000億,開店13000多家
    而在中國人會吃的背後,則是中國龐大的餐飲市場。在過去的40年裡,我國的餐飲市場規模從50多億元,發展到如今的超40000億元,增長了近800倍。而在近兩年裡,隨著網際網路行業帶起的外賣行業,我國的快餐業態也發展非常迅速,如今的規模更是超過了4000億元,佔整個餐飲行業10%以上的市場份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快餐行業規模雖大,但是仍然以「洋品牌」為主。
  • 逼近中國邊境的4000億隻蝗蟲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
    逼近中國的4000億隻蝗蟲,僅存在於中國媒體的報導裡。 文|S.P 一周來,除了新冠疫情,中國網民最關注的熱點新聞,莫過於4000億隻蝗蟲肆虐印巴,已抵達中國邊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