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歡樂喜劇人》第六季上線,在前期的宣傳中,節目官宣了34人的大陣容,看上去是看點十足。而且這段時間《快樂大本營》和《王牌對王牌》都宣布了撤檔,各類春節檔也都取消,觀眾急需一些娛樂節目進行消遣,這時候《歡樂喜劇人》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就是這樣一個觀眾需要娛樂的時間裡,《歡樂喜劇人》首播的收視率卻並不好看,從全天各個電視臺的排名來看,這麼有名的《歡樂喜劇人》竟然在首播只得到了62名的成績。按理說是非常不應該的,雖說這個數據包含了全天的各個時段,但節目這樣的排名還是令人有些沒想到。
對於這樣的成績,我想節目組肯定是難以歡樂,這些年《歡樂喜劇人》是一直更新,但是每一季似乎都可以用一季不如一季來形容,也應了很多綜藝出道即巔峰的宿命。對於這種已經打出名聲的綜藝而言,首播如果效果不好的話,後面只能是越來越差,很難像新綜藝一樣走出步步向上的態勢。
對比當年《歡樂喜劇人》第一季時的驚豔,收視率遙遙領先的數據,這第六季只能用平平無奇來形容。甚至來說辜負了不少人對於歡樂的期望,這樣的收視率足以讓節目組陷入沉思,下一季到底是辦還是不辦?
同樣難以感到開心的恐怕還有郭德綱本人,作為這個節目的常用主持人,這些年不少德雲社的弟子在這上面大放異彩,《歡樂喜劇人》幾乎成為了德雲社的「後花園」,也成為了不少弟子登臺試煉的「第一站」。
從嶽雲鵬、郭麒麟到張雲雷,《歡樂喜劇人》是給不少的德雲社弟子提供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曝光平臺,但如今收視率這樣的情況下,曝光能力自然難以跟當年相比。這對於德雲社近些年往外捧人,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失去了這樣的綜藝陣地,光靠自己的園子得來的仍只有自己的粉絲而已。
這收視率除了令節目組和郭德綱難以開心外,這樣的收視率體現最明顯的就是觀眾的態度,從第一季收視登頂,到如今排在末尾,觀眾的態度其實已經表現的很明顯了。更明顯的則是評分的變化,從第一季的8.2分,到現在幾季都沒超過6分,觀眾的耐心和期待似乎都已經消耗殆盡。
相比於以往幾大藝術團齊聚,這第六季既沒有遼寧民間藝術團的參與,也沒有開心麻花的加盟,就連賈玲一起的大碗娛樂也都沒有派人參加。所以這一季似乎僅剩下了郭德綱的德雲社苦苦支撐,在參賽選手中也能發現,相聲演員是越來越多,這樣的狀況也使得結局越發的沒了懸念。
都說一家獨大難持久,百家爭鳴才是春,不管是商業還是文化都需要有競爭才能發展和壯大,但如今《歡樂喜劇人》卻陷入了這種尷尬的境地。也導致不少觀眾對此難以開心,在打分網站上,不少觀眾都給予了比較低的評價,只有粉絲給了較高的分數。
這樣的《歡樂喜劇人》顯然也難以讓觀眾感到開心,當然除了直接就是來看自家偶像和藝人的,但就算是粉絲不停的叫好,也難敵大眾對《歡樂喜劇人》越來越不認可的態度。顯然這麼多季,也難免給觀眾帶來了疲倦感,但是對比《明星大偵探》這樣第五季還創新高的案例來說,《歡樂喜劇人》到現在還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對於《歡樂喜劇人》而言,如果這種滑坡的態勢持續,恐怕綜藝很難在這麼的錄製下去,這樣的收視率既證明了觀眾不歡樂也令節目組和郭德綱難以歡樂。對於節目來說,小八自然是希望他能更加精彩,更加出色,在我看來除了要刪除些喜劇中增添煽情的戲份外,邀請更多有實力的團隊參演才是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