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處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由於海洋和陸地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熱力性質差異,從而使得我國東部地區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控制我國的季風主要是「東亞季風」,在夏季時由於陸地比熱小升溫快,陸地氣溫高形成低壓,風從海洋往陸地吹,盛行「東南季風」;在冬季時由於陸地比熱小降溫快,陸地氣溫低形成高壓,風從陸地往海洋吹,盛行「西北季風」。我國東部地區由南至北分布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我國擁有所有的季風氣候類型。
「寒潮」級別強冷空氣來襲
由於冬夏季風的季節變換,使得我國東部地區成為世界上冷暖氣團交鋒最為激烈的地區,由於冷氣團和暖氣團的性質完全不同,當冷暖氣團相互交鋒,就會形成鋒面,暖氣團由於密度小而輕,就會抬升,從而冷卻凝結形成降水,也就是「鋒面雨」,鋒面雨是我國東部地區降水最重要的類型。當夏季風(東南季風)勢力強,暖氣團就主動往北推進,多形成暖鋒天氣,當冬季風(西北季風)勢力強,冷氣團就主動往南推進,多形成冷鋒天氣。
西北季風和東南季風
亞歐大陸在冬季的時候,會形成亞洲高壓,其位置就位於蒙古西伯利亞地區,距離我國較近,所以我國是一個冬季風強於夏季風的國家。也就是說在我國「冷鋒天氣」比「暖鋒天氣」影響更為明顯,從季風角度來看,我國的西北季風比東南季風更為強勁,每年冬半年的時候,也就是從秋季到冬季,再到第二年的春季,我們都會受到很多來自「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冷空氣的影響,加上我國東部地區地形十分平坦,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可以長驅直入,影響到我國緯度較低的南部沿海地區。
入侵中國的寒潮路徑
當然,每一次冷空氣南下能夠大範圍影響我國東部地區,主要取決於冷空氣的強度,當冷空氣勢力較弱時,鋒面移動速度較慢,影響的範圍也較小,稱為「慢行冷鋒」;當冷空氣勢力較強時,鋒面移動速度較快,影響的範圍也較大,稱為「快行冷鋒」。當冷空氣入侵造成降溫,一天內降溫幅度在10℃以上,而且最低溫在5℃以下,並造成沿途地區大範圍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就可以稱為一次「寒潮」入侵。這兩天,就有強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預計將會達到「寒潮」級別。
2月14日至2月15日全國降水情況
從2月14日開始,寒潮就會從北至南影響我國東部地區,14日當天寒潮主要對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產生影響,北京迎來大幅降溫,15日開始對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產生影響,可能我國南方地區在14日由於受到鋒前暖氣團的影響,氣溫異常升高,南方的小夥伴千萬不要大意,今天開始冷空氣將會正式影響南方。正所謂「乍暖還寒」,在此非常時期,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千萬不可大意,防止感冒。
中國地形圖
此次寒潮將會把降雪帶南壓到我國長江中遊地區,比如湖北武漢等地可能迎來降雪,霜凍線將會南移到上海、杭州、南昌、長沙、貴陽和昆明一線。我國東北地區的長白山脈一方面由於靠近冷空氣源地,另一方面由於地處冷空氣的迎風坡,受到地形抬升,降雪量非常大,降雪量甚至在30毫米以上。山東半島的煙臺、威海等地,由於冷空氣在抵達當地時,先經過渤海灣,溼度增加,然後受到地形抬升,增加降雪量,形成「雪窩子」,降雪量也較大。
2月15日至2月16日全國降水量預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