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撒母耳記》:人的命運是由性格決定的嗎?

2020-12-24 博文書苑若愚談白

有些人相信命運,有些人不相信命運。無論如何,命運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對於相信它的人而言,命運似乎天生註定;對於不相信它的人而言,命運虛無縹緲,似乎不存在。

在相信或不相信命運之間,還有一種中間態度,即性格決定命運。其中意思是說,世上沒有天生註定的命運,但又不能完全不相信命運,人的命運和人的性格及作為有關。《舊約.撒母耳記》便表達了這種「中間」論人生哲理。

《撒母耳記》是《舊約》中篇幅較長的作品,這部作品最初是一卷書,或許因為篇幅較長的緣故,七十士譯本將它分為兩部分,即上下兩冊。

《撒母耳記》第一冊稱為第一王國,主人公之一是以色列第一個王——掃羅;《撒母耳記上》以掃羅之死為結尾。

第二冊稱為第二王國,主人公是以色列第二個王——大衛(《撒母耳記下》)。

和《聖經》其他歷史書一樣,《撒母耳記》的作者是匿名的;猶太法典認為《撒母耳記上》第1至24章出自撒母耳本人之手,其餘部分和拿單等人有關。

本文先介紹《撒母耳記上》的寫作主題和思想。

《撒母耳記上》主要講述了三個人物的故事,一是以色列人的最後一位士師——撒母耳;二是以色列第一個王——掃羅;三是以色列「受膏者」(彌賽亞)——大衛。

從歷史上看,這卷書講述了以色列民族從神權政治過渡到君主制的過程,上承《士師記》,下接《列王紀》,承前啟後。

《撒母耳記上》首先敘述了先知兼士師——撒母耳的感人故事。

撒母耳的父親是以法蓮人以利加拿,母親是哈拿。哈拿多年未育,懇求上帝賜予她孩子,承諾讓這個孩子終身服侍上帝。

上帝感於哈拿的虔誠,賜予她一個孩子,他就是故事主人公之一——撒母耳。

撒母耳斷奶後被送到祭司以利身邊,撒母耳父母每年一次給他送去衣物。

撒母耳心地善良,為人正義,忠於上帝,他的性情和祭司以利的兒子形成鮮明對比。

祭司的兩個兒子性情惡劣,不識上帝;他們搶吃祭肉,行為不端,在和菲利士人的戰鬥中,死於非命。

據《撒母耳記》描述,以利兒子的惡劣性格導致了他們的悲劇,這是性格決定命運的典型。按照猶太教倫理,像以利之子這樣的惡人遭到死亡是罪有應得,不屬於命運悲劇。

撒母耳是好人的典型。《撒母耳記》說:撒母耳長大後,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

撒母耳擁有良好的品性,他被立為先知,撒母耳把上帝默示傳遞給以色列人。

在掃羅沒有出現之前,撒母耳是以色列的最後一位士師(道德、法律領袖),由他負責治理、審判以色列人。

撒母耳年老以後,立自己兩個兒子為士師。但其兒子不走正道,品行不端,以色列人要求撒母耳為以色列人立一個「王」。這件事很重要,代表以色列王政歷史的開端(也叫君主制)。

隨之而來的,掃羅王和大衛王先後登場。

《撒母耳記》講述了上帝和以色列王的關係。

上帝並不喜歡以色列人立王,對於以色列人的立王要求有些怨言。上帝擔心,一旦以色列人聽從王的意見,很可能違背自己意志,繼續做出悖逆之事。

但出於對以色列人的關愛,上帝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背棄我,侍奉別神。

基於對以色列人的揀選之愛,上帝還是替他們立了一個王——掃羅。

上帝為以色列人立王意義重大,其中包含許多神學啟示。

一,上帝可以替以色列選擇一個「王」,但不能保證「王」能夠時刻服從上帝意志。因為人有自由思想,有性格特色,很可能做出違背上帝意願之事。

事實證明,以色列民族所有的王,都不是完美的人,總是時不時做出某些悖逆上帝的事。即使像大衛王這樣的民族領袖也不例外。這是由於人的原罪所導致,無法避免。

二,一旦確立一個王,以色列人將失去原本的平等和自由,所有以色列百姓將臣服於王的前面,為王服務。這是君主制的局限性,不同於士師時代。

三,上帝為以色列揀選一個王出於對以色列人的愛,這是憐憫之情,但如果王不順從上帝意志,上帝又將根據公義實施審判,這是公平、正義。

《撒母耳記》的主題即包含揀選之愛和公平、正義之間的張力關係。

在希伯來語中,「受膏者」的本意是——彌賽亞,指的是「正義之王」,像大衛那樣的王。但歷史證明,上帝揀選的王並非都是正義的化身,如掃羅。這顯示出人的命運和個人性格之間的複雜關係。

《撒母耳記》說,掃羅出身便雅憫支派,他身材魁梧,相貌俊美,「以色列人中沒有一個能比過他的;身材比眾人高過一頭」。

相貌出眾的掃羅卻有許多性格缺陷,如個性衝動、魯莽行事、膽小畏縮、優柔寡斷、嫉賢妒能、心胸狹隘。

尤其是,掃羅有個最大問題——對上帝的信心不夠堅定,經常憑意氣用事,時常違背上帝意志。

掃羅的性格缺陷最終導致其人生悲劇:掃羅王被上帝拋棄,最後死於菲利士人之手。

《撒母耳記》講述了許多和掃羅有關的事跡,其中既有掃羅的成就,也有掃羅的過失,所有是非功過都和掃羅的個性有關。

如撒母耳找到掃羅,把上帝揀選他作王之事告訴掃羅,但在以色列眾人抽籤那一天,掃羅卻失蹤了。上帝告知眾人:掃羅藏在器具中了。

這件小事說明,掃羅膽小畏懼,難當大任,類似於扶不起來的阿鬥。

這段故事也暗示出上帝揀選和個人意志之間的矛盾。據《撒母耳記》說法,上帝既看到掃羅的外貌,又審察掃羅的內心。但掃羅的自由思想和性格特點並非上帝所能完全左右,這是人性的有限性,上帝也沒有辦法。

換言之,假如掃羅能夠根據上帝意志按公義做事,上帝將保證掃羅一直作王;但如果掃羅憑個人意願行事,不聽從上帝命令,他的命運將發生反向轉折。掃羅的命運最終由其個性決定。

後來的事實證明,掃羅在一些重大事情上違背上帝訓誡,只管放飛自我,結果把自己的命運推向深淵。

如撒母耳告知掃羅: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亞瑪力人對待以色列人極不友好,上帝要掃羅去打擊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其中包括家畜。

但掃羅心腸一軟,聽從了以色列百姓的話,沒有殺死亞瑪力王——亞甲,並且把亞瑪力人的牲畜分給了以色列人。

上帝對撒母耳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因為他轉去不服從我,不遵守我的命令。

撒母耳向掃羅轉達了上帝的責備,同時告訴掃羅,他的命運將發生轉折,「以色列國將與你斷絕,將這國賜予比你更好的人(指大衛)」。

在和菲利士人戰鬥的場合,掃羅更加顯示出個性的缺陷:他膽小怕事,畏縮不前,缺乏大衛那樣的英雄之氣。

比如當菲利士巨人歌利亞向以色列人挑戰時,掃羅竟然戰戰兢兢,躲在帳篷裡不敢出戰。掃羅的個性豈能擔當領袖大任!

和膽小畏縮的掃羅相比,大衛擁有非凡的膽量和勇氣,他代替掃羅出戰,迎戰歌利亞,最終一戰成名。

大衛是耶西的小兒子,他「面色光紅,雙目清秀,容貌俊美」,從小替父親放羊。他虔信上帝,膽識過人,個性強悍。比如他曾經用木棍打死了獅子和熊。

和掃羅相比,大衛更虔誠、善良、大度、有責任心,逐漸贏得以色列民心。當大衛殺死歌利亞後,以色列婦女在街上歡唱:掃羅殺敵千千,大衛殺敵萬萬。大衛已經成為以色列人的英雄。

《撒母耳記》詳細講述了掃羅和大衛的複雜關係。

掃羅起初欣賞大衛的才華,但隨著大衛名氣越來越大,掃羅感到了威脅,於是決定殺死大衛。

掃羅的殺心已經違背上帝意志,這也導致了掃羅最終的命運,掃羅及其三個兒子死於菲利士人之手。這件事令大衛傷心不已。《撒母耳記》的故事至掃羅之死,告一段落。

通過掃羅、大衛的故事可以看出,《撒母耳記》非常看重上帝揀選和人的自由意志之間的關係。換言之,在基督教看來,一個人的命運固然和上帝有關,但更取決於人的主觀思想和行動作為:一種好的性格往往導致好的命運,一種有缺陷的性格可能導致不好的結果。這是《撒母耳記》一書的人生啟示。

相關焦點

  • 舊約精覽--第十一章 撒母耳記上下(一)--以色列最初兩個王
    神要親自成為以色列人心裡和生活中的王,即所謂神權政體(theocracy,由希臘文theos而來)。另一方面,在組織上,神要選民服在一位君主權下,即所謂君權政體(monarchy,由希臘文monos「一」而來)。       以色列人與神日漸疏遠,士師期間,他們的靈性更日漸低落,根本沒有理會神的治權。後來,他們更拒絕神的管治(撒上八),要求另立一個王。
  • 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你命運的其實是三觀
    人們總說性格決定命運,卻沒有細究過,這個性格又是由什麼決定的,這個性格果真只是內向、外向的區別嗎?如果只是分內向和外向這麼簡單,那究竟是內向好,還是外向好呢?如果再這麼探究下去,會發現問題永遠浮於表面,無法深入本質。讀文科的高中生都學過哲學,哲學裡有句話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 《聖經》新舊約66卷之各書卷故事梗概,你值得擁有!
    看得出圖中故事嗎2)出埃及記7)士師記記載了約書亞死後統治過以色列的眾士師的故事。士師就是審判官的意思。為大眾所知的有:參孫、撒母耳等。9)撒母耳記上、下記載了撒母耳先知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以色列的歷史。那個時候,正是士師時代與王權時代的過渡時期。撒母耳曾為掃羅和大衛做了膏抹。
  • 性格真的決定命運嗎?
    微塵二沁原創 2020-7-21可能我們聽過看過很多次"性格決定命運"這種說法,但是有沒有設身處地的套在自己身上去想一想,發現一些問題呢?如果就我自己的生活來說,雖然"性格決定命運"這種說法不是影響我自己生活全部走向完全的必然,但確實近十年來也發現了性格對自己和生活的一些影響.
  • 性格決定命運?也許是認知的差距,決定了無數人的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我們可謂耳熟能詳,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比如韋小寶的性格是圓滑的,所以他能夠在江湖和官場上如魚得水。而茅十八的性格是直率的,所以他差點就被砍頭。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難以改變的,如果按照性格決定命運的邏輯,那人的一生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 人到中年,性格決定命運,好性格,好前程!
    心理學家的研究也表明,一個人的性格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事業成功與否、家庭生活幸福與否、人際關係良好與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人到中年,性格決定命運,好性格,好前程!中年的定義是在三十至五十之間。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 命運是由什麼決定的?命中注定還是人定勝天?
    極端的宿命論者則認為人肯定鬥不過天,人努力的結果只是白費心機,凡事只要聽天由命就行了,他們信奉的教條就是「船到橋頭自然直」或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當然了,這是非常消極頹廢的。贊成意志論的人的觀點與宿命完全相反(這部分人往往也是老馬的忠實信徒),他們認為人生由我不由天,認為性格決定命運,認為只要努力一切都能達到。
  • 性格決定命運,也會決定智商
    要知道:性格決定命運,所以要通過提升自己的修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關鍵的還是要把自己的性格傾向於好的反向發展。不僅如此,一個人的性格往往也會決定它的後天智商,好比「自以為是」性格的人,就會影響到他的智商傾向於好的發展反向,因為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他既然什麼都知道了、什麼都是自己的對、什麼都是別人的錯,那麼他又怎麼可能會去虛心學習別人的東西呢?又怎麼會去接受新鮮的事物呢?
  •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內向孩子就錯了嗎?
    沒想到未單獨出門的兒子,被嚇得在原地瑟瑟發抖,淚流滿面,最後還是由民警將其帶回了家。結果鍛鍊沒成功,孩子反而更膽小了。ken爹覺得相比起孩子,這位父親的心理問題要更大一些,他和很多家長一樣,患上了一種「內向性格恐懼症」,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有個內向的性格。
  • 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曾認為人的性格,決定著命運
    在《荀子》中寫道人的命運在於如何對待天,國家的命運在於如何對待禮儀。人生在世,很多情況下,命運並不能夠如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但荀子認為:「人之命在天。」什麼意思呢?其實,荀子主要是強調人對待天的態度,即人的命運在於如何對待天。而人對待天的態度則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方式。成功與失敗最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機遇,另一方面就是個人的性格。
  • 思路決定出路,氣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
    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人生境遇無常,思路決定出路!  宋朝流傳一個勵志的故事,一個書生進京趕考,在旅店剛剛住下,準備2天後考試,讀書到了半夜,突然恍惚間睡去,夢見自己來到了一個紅牆碧瓦的所在。不由自主的在牆上種了一顆樹,突然大風吹起,讀書人醒來,一身冷汗!第二天,在吃飯的時候,有些神情恍惚。掌柜的就問了一句,「先生,這是怎麼了,沒有精神?」
  • 性格決定命運究竟是不是謬論?
    時不時的看到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我並不以為然。
  • 性格決定孩子命運
    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所以說,你是怎樣一種性格的人,已經決定了你人生的結果和最後的歸宿。 誰不想讓孩子擁有美妙人生?誰不想讓孩子成功成才?可常常事與願違。我們可以給孩子豐實的經濟條件、豐富的學習機會、豐厚的生活體驗,為什麼還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性格問題呢?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首先成為自己,成人才是成功成才的基礎!
  • 你的性格真的就決定了你的命運嗎?
    你的命運真的是由你的性格決定的嗎?01好像從小開始,父母的教育就比較忌諱自己的孩子內向。性格是外向還是內斂,本身並無高下之分,只是社會趨勢將性格增添了功利性。內向型的人,他的能量來自於自身的思考和自身的整理。所以他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的反饋機制看上去是慢半拍的。
  • 性格決定命運,而影響孩子「性格秘密」的卻是父母,別不以為然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決定在自己的手上,而命運更大多數是取決於性格,性格的好壞可以進行性的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有好的性格可以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會變得非常的有優勢,而一個不好的性格,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步步坎坷,那麼既然性格決定命運,但是誰又會知道影響孩子性格最大的竟然是父母。
  • 16型人格分析: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那你知道什麼決定性格嗎?
    16型人格分析: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那你知道什麼決定性格嗎?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得到很多人認可。但是你知道一個人的性格裡面最重要的緯度是什麼嗎?很多沒學過心理學的人會認為是內向和外向!錯!內向和外向是性格裡最無關輕重的環節!真正決定命運是你的認知方式!
  • 心理學:「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性格與成功人生的3大關係
    文 / 心理學知識星球心理變,態度亦變;態度變,行為亦變;行為變,習慣亦變;習慣變,人格亦變;人格變,命運亦變。——心理學摘錄俗話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話也不無道理,畢竟每個人做人做事的行為方式不同,命運自然也不同。
  • 性格決定命運?不,這個才會…
    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是不少人信奉的名言。也是不少父母焦慮的來源:萬一孩子性格不好怎麼辦? 其實,「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純粹是胡扯。 但為什麼這麼胡扯的一句話還有不少人相信呢?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給了很多人將問題歸因為性格的藉口,自然也就不乏信眾了。▼ 愛給人貼標籤的傾向 我們在認知和評價別人的時候特別喜歡貼標籤,因為這能大大減輕我們的認知負擔。
  • 性格決定命運,樂觀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文/芨芨草 導語有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性格,他的命運走向也大體能看出來。一個性格怪僻、悲觀內向的人,他的命運多半是平庸的。相反,一個性格開朗、樂觀向外的人,則容易把自己的人生過到輝煌的極致。 凡事多往好處去想的人,他的人生就會多很多的快樂,少去很多的憂愁。自古以來,成大事的人,總有一顆樂觀的心,總有一種把壞事變成好事的能力。
  • 性格決定命運,一文帶你深度解析MBTI性格理論
    所以,如果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內心改變了,思維模式就改變了,行為方式就會發生變化,長期的行為又促成了習慣的養成,而不同的習慣外顯就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決定了不同的命運。美國心理學大師威廉·詹姆士也曾說過:「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中國也有句古話:「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