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敏婷 通訊員 穗教宣)8月23日上午,以「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為主題的2020年廣州市科技活動周中小學專場系列活動通過網絡在線組織啟動儀式,吸引全市7萬多名中小學生師生及社會各界相關人士在線觀看和參與互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臨床解剖學專家鍾世鎮,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何鏡堂,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吳碩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杜如虛等通過致辭視頻或題詞表達了他們對中小學生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
啟動儀式活動中宣讀了廣州市349名在2019年廣州市各類中小學科技教育活動中表現出色的中小學生「學科學、愛科技」積極分子名單,這些同學將獲得有院士題詞的科技活動周中小學生專場活動紀念冊。
市教育局一級調研員(市管)林平出席啟動儀式致辭,代表主辦單位對關心、支持中小學專場系列活動的院士專家、企事業單位表示感謝,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科技報國的情懷,把個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立志扛起振興國家科技事業、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大旗。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繼續關心、支持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事業,共同攜手,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做出貢獻。
據了解,由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東科技報社承辦的科技活動周中小學專場系列活動在優化整合往年品牌活動的基礎上,著重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融合科技元素,積極開發線上資源,拓展新活動,增強廣大師生、家長參與感,著力在全市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啟動儀式上,院士們通過線上視頻形式祝願活動順利舉辦,同時寄語廣大中小學生,勵志又暖心。
「親愛的同學們,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天天向上、行穩致遠,希望你們好好地學習基礎知識,將來為報效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鍾世鎮院士說出了最真切的祝願。
鍾南山院士在寄語中表達了對新時代中小學生的三個願望,一是希望中小學生清晰自己將成為怎樣的人,「通過此次疫情,許多學生看到各行各業勞動者為國家、社會所做出的貢獻甚至是犧牲,讓他們看到了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二是希望中小學生要學會多問「為什麼」,不滿足於從書本所學到的知識,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三是希望中小學生從小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愛護眼睛,保護視力,保持健康體魄。
何鏡堂院士希望同學們樹立遠大目標,練好做人、做事基本功,勇敢面對人生逆境,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同步,把個人的奮鬥和努力融入到時代發展的洪流中,用奮鬥走出最美的人生道路。
杜如虛院士結合「時間之旅」的講課主題寄語廣大中小學學生,要理解時間、珍惜時間、駕馭時間,理解科學精神,多參與發明創造。
據介紹,2020年廣州市科技活動周中小學專場系列活動還包括線上科學講座、科普教學短視頻徵集、在線學習和科普創作作品徵集等活動。
科技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了哪些作用?網課時代,如何強化網絡時代智慧財產權保護?保護野生動植物,我們應該怎麼做……線上科學講座將邀請院士專家通過報告、座談、參觀等形式開展六場活動,活動每周一期,第一期將於8月30日由鍾世鎮院士帶領師生揭示人體奧秘。
活動通過傳播科學思想、科學方法與科學家精神,揭開科研工作神秘的「面紗」,讓更多中小學生成為科學家的「小粉絲」,引領他們走進科學的殿堂,啟發他們探索科學的奧妙。
此外,為引導廣大師生重視高科技應用、關注智慧財產權保護、動植物保護、疫情防控、生態環保等內容,激發廣大中小學師生的科普創作熱情,讓科學「潮」起來,系列活動還面向全市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徵集科普教學短視頻、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徵集科普文學和平面作品,擇優頒發證書,徵集活動10月31日截止。
廣大師生可通過「廣州教育」「廣東科教」微信公眾號,了解、參與系列活動,贏取互動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