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女孩舉報父母逼婚,並退5萬彩禮:開心的是你,毀掉的卻是我

2021-01-08 騰訊網

最近,有一則令人目瞪口呆的新聞:

#廣東17歲女孩舉報父母逼婚#

小苗(化名)今年17歲,初中畢業後,隨父母外出打工。

春節期間,父母以年紀不小為由,替她張羅了一門親事。

在認識男方的三個月裡,兩人見面次數總共不超過10次。

然而,小苗父母卻早早為他們選好了成親的日子。

即使小苗百般不情願,但最終還是敵不過父母的「逼迫」。

婚禮前天,小苗左思右想,還是決定要退婚。

於是,她找到當地婦聯,舉報了父母逼婚的事實。

經過協商,小苗父母終於答應了退婚,並退還了男方的5萬彩禮。

小苗的經歷,讓很多人心疼。

17歲,本是努力讀書的年紀,卻被父母拉著去打工。

打工也就算了,還逼著她和一個「陌生」的男人結婚。

有人說,2020年了,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的確。

小苗父母的粗暴行為,不僅幹涉了她的合法權益,還傷害了她的婚姻自由。

但同時,我也為小苗感到驕傲。

因為,她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爭取屬於自己的幸福。

說到底,這件事的起因,還是舊婚姻體系下,父母與子女的觀念發生了衝突。

而這種逼婚的現象,在我們生活的今天屢屢發生。

催婚,讓年輕人心力交瘁

一個網友曾分享過自己母親的催婚日常:

母親:吃晚飯了沒?

女兒:還沒,我在路上打包就好了。

母親:一個人吃飯不孤單嗎?

女人:不會,都挺晚了。

母親:如果你有男朋友,就不用一個人吃飯了。

女兒:你這話什麼意思?

母親:要是有個人陪你,照顧你,我和你爸就放心了。

女兒忍住脾氣,轉移話題:爸爸身體怎麼樣了?

母親:他很好,你不要擔心,我們比較擔心你春節能不能帶回男朋友。

女兒:我工作那麼忙,上哪兒找男朋友?

母親:上哪找沒關係,只要能帶回來就好。

女兒:媽,我要是隨便找個男生回家,感情也不一定長久,你說是吧?

母親:不一定,感情都是婚後培養的。

女兒:那萬一培養不了,還得離婚呢?

母親:那你至少還結過婚……

三句話不離找男友,五句話不離催婚。

看似家常的對話,實則步步緊逼,快要把人逼到絕路。

在網友看來,這不像是聊天,更像是問刑。

豆瓣有個女生哭訴父母對她戀愛的幹涉:

圓圓和第一任男友認識且同居了兩年。

觀念保守的母親聽說這事,被氣哭了。

後來兩人見了雙方父母,考慮結婚了。

但圓圓在婚前發現,男友性格有問題,還有暴力傾向,於是果斷分手。

其實,圓圓的父母對這個男生並沒有太大好感。

但他們認為,女孩子和誰發生了關係就要嫁給誰。

誰知道,女兒轉眼就和人分手了,這讓他們覺得:

女兒「髒」了。

圓圓的第二段戀愛,其實並不想那麼早讓家裡人知道。

但礙於父母催婚壓力大, 她不得不把男友帶回了家。

然而沒多久,圓圓因為對方人品問題,再次分手。

這回父母覺得她更「髒」了,甚至認為這件事很丟臉:

把兩個男生帶回家裡,這麼隨便的女生誰敢要啊?

圓圓在戀愛上不僅沒得到父母的支持,反而還總是遭受嫌棄。

父母的保守觀念和難聽的話語,更是讓她痛苦和焦慮……

如果你有關注新聞,還能發現不少這樣的新聞:

重慶一90後小夥,因不堪家長逼婚,穿女裝參加相親……

鎮江一21歲快遞員,因被家裡逼婚,一時想不開選擇跳江輕生……

杭州一28歲小夥,因為催婚和媽媽吵架,衝動爬上陽臺尋短見……

可以說,那套保守的婚姻觀念,深植於中國父母的心裡。

在他們眼裡,同居就得結婚;

在他們心裡,不結婚就是犯罪;

甚至只要能結婚,子女開不開心都不重要……

難怪那麼多年輕人活在父母逼婚的陰影下。

不得不說,催婚這件事,就像戴在子女頭上的金箍圈。

而年輕人在父母的催婚下,都痛苦不堪,心力交瘁。

父母催婚的背後,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中國父母喜歡催婚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對婚姻的任務化。

在傳統觀念裡,什麼時候結婚、生子都有一定的時間標準。

《我家那閨女》中,焦俊豔的父親就是典型的例子。

節目中,小焦談到自己的感情生活:

由於剛剛失戀,還需要兩三年,才能走出上一段感情。

一聽到這話,父親馬上急了:

「太長了,老師麻煩你們有合適的介紹下。」

小焦很不解,為什麼年齡大了就一定要結婚?

父親馬上用老一輩的價值觀解釋:

「結婚、生子是人生的必經階段,就應該早點完成。

不結婚,人這一生就不完美,就會留有缺憾!」

焦俊豔反駁這樣的看法:

「我不遺憾。世界上大多數人走的路,我已經知道結果是什麼。

那我不能選一條沒走過的,我把人生拿來試驗一下怎麼了?」

父親眼看講道理不佔上風,就把這種想法歸結於年輕人「消極」:

「你們淨看黑暗的一面,不看光明的一面。

那麼多人結婚後幸福一生的,要我可以給你舉幾個例子……」

因為父女觀念不同,兩人最後也沒說服誰,還給彼此留下了不愉快。

焦俊豔與父親的對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父母一輩總是把婚姻當做任務,當做人生的必需品。

似乎不結婚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問題的。

關於父母催婚的原因,《簡單心理》提到一個詞:

投資。

父母在子女身上投資得越多,就越希望介入子女的婚姻:

怎麼樣,才能讓我的「投資」非常有效,且不會被糟蹋?

很多長輩插手子女的婚姻,也正是這個原因。

曾聽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小青,是一名高中生,和家人生活在偏遠的小城裡。

以她自己的理想,是在未來考上大學,找一份事業為之奮鬥。

可在這座小城裡,重男輕女的現象極為嚴重。

正體驗讀書生活的她,沒有想到父母早早為她包辦了婚事。

得知消息的她,馬上跑去問父母:

「為什麼不給我上大學?我還想要繼續讀書。」

誰知父母回答:

「養女兒很虧的,我們給你讀到高中,算很不錯了。」

「可是這是我的人生,我自己都不能做決定嗎?」小青委屈極了。

「你哪有什麼人生,沒有我們養你,你都活不到現在……」

父母一句話噎得小青說不出話來。

這個女生後來怎麼樣了,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這種變相「逼婚」,毀掉了多少年輕人的人生。

其實,我能理解有些父母催婚背後的意願。

就像焦俊豔的父親,他只是為了女兒的未來能夠幸福。

但作為新時代女性,焦俊豔的想法其實也很清晰。

她有自己的事業,也對婚姻有清晰的看法。

只不過因為父女觀念不一致,才導致了溝通上的障礙。

而小青的案例,則讓人覺得痛惜。

女性本來就很容易遭受性別歧視,加上父母都重男輕女,可想她會變得多卑微?

遇到這樣的女生,我都會鼓勵她,儘量不要受外界聲音的影響。

這個時代,女性真的不比男性差。

除了這兩個原因,社交圈子的攀比、不善表達愛意等,都是造成父母催婚的因素。

年輕人應該有婚姻的選擇權

雖然父母催婚催得緊,但年輕人未婚、晚婚的現象也與日增多。

2018年,民政事業統計報告顯示:

我國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結婚率為7.3‰,創下了近十年新低。

還有單身人口數據顯示:

目前我國單身成年人數超過2億,獨居成年人超過7700萬。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人口研究學教授,原新分析了幾個原因:

高昂的生活成本(房價物價)、全社會教育水平增加、年輕人獨立性強等。

其實,一說到結婚,很多人立馬就會想到高昂的結婚成本。

對於這一點,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寫過:

按深圳的物價水平,結一次婚要200萬左右。

如果加上生育成本,那麼還需要更多的錢。

光是結婚成本,就足以嚇退一波年輕人了。

另外,中國人的婚姻,並不是兩個人那麼簡單。

正如博主蘇見祈在微博裡說的那樣: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結合,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結婚,意味著要多面對一對父母,和一個莫名出現的原生家庭。

在這則微博裡,蘇見祈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女生,每天晚上哄孩子睡後,都要出去偷偷喝酒。

為什麼呢?

因為她每天工作繁忙,還要照顧小孩,自己父母還天天找她茬。

本來,這些事就夠她崩潰的了。

再加上公公婆婆每天來帶孩子,又對她指手畫腳。

在雙重夾擊下,她只能借酒消愁。

自己的父母再怎麼樣,至少還有養育之恩;

而她眼前的公婆,就像陌生人一樣,莫名其妙地以長輩自居,對她頤指氣使。

換做誰,都難以接受吧。

所以,結婚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當然,年輕人不結婚,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教育水平上去了,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就更高。

《誰說我結不了婚》中,陳數飾演的職場女強人,田蕾,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田蕾做事雷厲風行,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

在婚姻上,她更是覺得:

「女人放棄婚姻,是邁向成功的捷徑。」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她所在的律所,充滿了性別歧視。

自己明明很優秀,但因為女性的身份,她總是接不到大案子。

在這樣的環境下, 她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但她還是憑藉著自己的野心,努力證明著自己的實力。

她明確知道,自己的首要目標就是工作。

在沒有遇到合適的人之前,她也不會焦慮自己大齡未婚。

後來,她遇到一個勢均力敵的男友,徐海峰。

徐海峰,和她是青梅竹馬,兩人又是律所合伙人。

在合作過程中,兩人被彼此的魅力吸引,從而走到了一起。

其實,婚姻在這個時代,早已不是衡量幸福的因素。

就像有人說的,如果我一個人就能過得快樂,為什麼還要再找另一個人呢?

無論是生活成本,還是接納另一個家庭,又或者不甘於退居家庭、放棄事業,對年輕人來說,都是削減幸福感的「罪魁禍首」。

所以,與其結婚,還不如選擇單身。

不婚或者晚婚,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趨勢。

相比為了結婚而結婚,這種態度反而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表現。

就像塗磊老師說的:

這世界上什麼事都可以將就,唯有婚姻不可以。

結婚一定要以愛為名,而不是到了某個年紀,為了逃避父母的催婚匆匆做出的決定。

改變逼婚現象的鑰匙,在我們自己手上

誠如塗磊老師所說,婚姻不應該是一個匆忙的決定。

但由於父母和子女在思維和觀念上的不同,兩者的衝突依舊嚴峻。

那麼,怎麼樣才能擺脫父母的催婚呢?

心理學專欄作家唐映紅,曾做過一期演講:

關於中國婚戀態度的調查中,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遭受過父母的逼婚。

為什麼有這樣的想像發生?

映紅老師從好幾個角度來分析:

心理學:為了避免子女走彎路,他們希望把自己的經驗教訓「告訴」子女。

社會學:有時候,是社會體系下的習俗,讓他們習慣幹涉子女的婚姻。

經濟學:養兒防老,是迫在眉睫的社會現實……

這種現象的出現,事實上是父母覺得子女還不夠獨立。

唐老師曾在高校問過學生:

不拿父母錢生活的人有多少人?

結果舉手者寥寥無幾,大多數學生還是需要依靠父母的錢買房、舉行婚禮等。

這種情況下,父母就像是我們的股東,那他們怎麼可能不幹預我們的生活?

而父母催婚、子女反抗的這種衝突裡,其實是溝通出現了問題。

在心理學,有一種叫PAC的溝通分析理論。

它把成年人的溝通分成三種模式:

P:Parents,就是父母

A:Adult,是成年人

C:Child,是兒童

如果父母用的是P,我們用的是C,那麼這種溝通將會無解。

那麼,最佳的方式,還是有一方主動用A的方式來溝通。

而這種模式,顯然不是父母的方式。

在長達幾十年的生活歷程裡,他們早就習慣了用P的方式來溝通。

這時,我們就應該充當起A的溝通方式。

而A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

我認為應該怎麼樣,但我會考慮對方的權利和處境。

這種溝通是留有餘地的,不會給雙方帶來太激烈的交鋒。

在這種溝通下,我們才可能在親子關係中佔主導位置。

也才能通過自己的成長,來影響父母,以此減少他們的逼婚。

關於單身或不婚,李銀河也說過:

首先經濟上有要獨立,要有自己的事業。

自己真正沒有後顧之憂了,才能選擇獨身的生活方式。

所以,能改變逼婚現象的鑰匙,其實不在父母手上,而在我們自己的手上。

相關焦點

  • 為5萬彩禮,17歲女生被父母逼婚,如今她作出了重要選擇
    這兩天,馬哥看到了一個17歲女孩被父母逼婚而舉報父母的消息,真的想針對這件事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 故事的主人公是廣東省高州市雲潭鎮17歲的女孩,這個年紀的女孩正常情況下應該在備戰高考或者讀高二,可是這位女孩卻迫於父母的壓力,在三年前本應該就讀高中的年紀選擇了被迫輟學,而她的父母更是在女孩年僅17歲的時候張羅著為女兒找個好人家,全然不顧女兒心裡是如何想的,更不管女兒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
  • 廣東17歲女生舉報父母逼婚,弟弟正上小學,父母不同意她繼續讀書
    文/海盜君標題:廣東17歲女生舉報父母逼婚,3年前被迫輟學打工,與男方僅見面6次廣東茂名一個17歲的女孩舉報自己的父母逼婚的事情,引發關注。這名女孩才剛剛17歲,就被父母包辦婚姻,並且對她進行逼婚,結婚前一天女孩決定向命運抗爭,將父母舉報。這一事件被曝光之後,很快引起熱議。茂名高州,雲潭鎮17歲女孩小依(化名)在婚禮前一天向婦聯「舉報」自己的父母「包辦婚姻」。最終在相關部門的介入下,這段婚約被解除。而女孩心中還有一個心願:那就是上高中,考大學。
  • 舉報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中考成績出來了
    今年6月,「廣東茂名17歲少女被逼婚」一事引發關注,其能否繼續讀書,也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小閒說,當時她與父母再次因為學業的事發生爭吵。「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會支付我高中學業的學費,他們說要看他們的心情。」小閒爺爺表示,目前小閒的父母已提供3000元供其讀書。「寄了3000元(學費)給村委會。」
  • 舉報父母逼婚17歲少女,中考成績出了
    今年6月初,廣東茂名高州雲潭鎮17歲女孩小閒(化名)前往鎮婦聯「舉報」其父母逼婚、當地介入協調退婚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據悉,退婚前她已主動報名今年中考。今天(8月7日),小閒告訴記者,她中考獲得分數為482分,記者查詢獲悉,她的分數超過了當地除高州中學、高州一中、高州二中、高州四中外的其他公辦高中錄取線。
  • 那個舉報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中考成績出來了,現在怎麼樣
    早前,在廣東,就有一名17歲的少女,舉報自己的父母逼婚,甚至表示自己還想繼續上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17歲少女舉報父母逼婚小慧今年才剛17歲,還在上初中,但是她的父母,在今年疫情期間,居然逼迫小慧輟學先後跟兩名男子相親。甚至在5月份時,小慧的父母還直接為她選中了一個22歲的男子,讓她跟男子一起拍婚紗照,並在今年6月2日,敲定結婚日子。
  • 被逼婚,17歲少女「舉報」父母,重獲中考,取得讀書權利
    6月1日,一位17歲少女小慧,不滿於父母的逼婚,勇敢地向當地婦聯組織舉報父母。此事在網友中引起強烈反響。小慧以歷屆生的身份報名參加中考。通過一個月的努力考了482分,過了當地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線100多分。小慧填報了當地職高的電子商務專業。
  • 舉報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已中考,爺爺將給學費
    7月24日在廣東茂名此前報導今年6月舉報被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她已結束中考此前報導:小慧今年17歲,2017年初中畢業後跟隨父母到深圳某工廠務工。趁著疫情無法外出務工的空當,小慧的父母給小慧張羅起了婚事。「他們找媒人介紹的,我媽對第一個男的不滿意,沒想到不到十天,又介紹了第二個。」小慧說。第二個相親對象是一名鄰村男子,現年22歲。
  • 舉報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已中考,爺爺將給學費,至於父母……
    7月24日在廣東茂名此前報導今年6月舉報被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她已結束中考
  • 茂名17歲少女在婚禮前一天舉報被父母逼婚:還想讀大學
    南方日報6月11日消息,婚禮前一天,茂名市高州市雲潭鎮17歲女孩小閒(化名)前往鎮婦聯舉報遭父母逼婚一事引發關注。記者經多方求證發現,此事屬實。當地民政部門與派出所介入後,雙方家庭在退婚協議上簽字並按下指印,原定6月2日舉辦的婚宴取消。
  • 舉報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
    家人和親戚正在準備次日20桌的婚宴,「未來丈夫」在微信上告訴她已在殺豬,誰也想不到,她是去鎮婦聯舉報父母逼婚,阻止這場不合法的婚禮。她只有17歲。小鎮沒有秘聞。在六年級的一篇作文裡,她提到當時四歲的弟弟兩次跑到媽媽面前污衊她打他,「我覺得他好壞,好會賴皮。我真想不和我弟玩了,可是,總是會不知不覺地和弟弟玩,而且逗得他很開心,他又為什麼不逗我開心呢?」「不和我弟玩,媽媽又說我不聽話,媽媽又不開心,我越來越苦惱了。」
  • 17歲被逼婚少女想讀高中 能學的比較多父母給了3千學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7歲被逼婚少女想讀高中 能學的比較多父母給了3千學費 廣東茂名17歲少女被逼婚一事引發關注 其能否繼續讀書 也牽動著許多人的心 消息: 被逼婚少女小閒(化名) 中考分數超當地高中 錄取線百分 她說,父母已支持自己上學 分數超當地高中 錄取線百分
  • 17歲少女被父母逼婚,被迫輟學打工:愚蠢,是一種道德上的缺陷
    廣東省一位17歲的女孩,在前段時間舉報父母逼婚。17歲的年紀,正常情況應該早已在高中的校園裡。可是這位女孩卻迫於父母的壓力,在三年前的中考後,被帶到深圳打工,被迫輟學。今年春節,她的父母開始給她相親,相親對象是鄰村的一位22歲男子。在隨後的3個月裡,女孩只和男方見過6次,父母拿到5萬彩禮,就開始安排成婚。女孩並不情願,她意識到人生不該這樣過。
  • 17歲被逼婚少女想讀高中 父母已支持其上學
    今年6月廣東茂名17歲少女被逼婚」一事引發關注其能否繼續讀書也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小閒說,她為僅複習1個月而過了普通高中分數線感到開心,但對自己未能取得更高分數進入最理想的高州一中等學校「感到有點失落」。小閒說,當時她與父母再次因為學業的事發生爭吵。「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會支付我高中學業的學費,他們說要看他們的心情。」小閒爺爺表示,目前小閒的父母已提供3000元供其讀書。「寄了3000元(學費)給村委會。」
  • 舉報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已中考,父母表示願意支持女兒完成學業
    本報6月7日獨家報導的「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婚前一天她舉報父母逼婚」,因舉報父母逼婚,茂名高州市雲潭鎮17歲少女小閒(化名)引起輿論關注。近日,小閒參加完中考,多家媒體報導稱其父母仍不支持女孩繼續讀書,再次掀起軒然大波。7月25日,廣州日報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小閒目前已填報了中考志願,想暑假出去散散心,其父母表示願意支持女兒完成學業。
  • 被父母逼婚的17歲女孩,只想和弟弟一樣考大學,她錯了嗎?
    廣東茂名那位被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中考成績出來了,482分,超過了當地最低錄取線一百多分。 女孩6月份去當地婦聯舉報父母逼婚,後來經過多方面介入,她的父母退還了5萬元彩禮,並且校方也同意她以往屆生的身份在學校旁聽。 輟學幾年後,重新開始複習考試,還能考出400多分,實屬不易。
  • 紅星人物丨舉報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不後悔舉報,後悔說太多
    2020年6月1日,17歲的張某依藉口出門逛街,騎上電動車,從家徑直去了4公裡外的雲潭鎮政府。雖然只有十幾分鐘的路程,但她的人生軌跡卻因此發生了改變。如果沒在那天走進鎮政府,向婦聯工作人員舉報父母「逼婚」,第二天,張某依便會出現在她自己的婚禮現場,和年長她5歲、只見過6次的鄰村男子「結婚」。▲婚禮氣球 圖據瀟湘晨報因舉報父母,張某依火了。
  • 被逼婚17歲女生,只用1月中考超147,三年前就考上高中被父母騙了
    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無論我們多麼弱小,始終要相信命運可以掌握在自己手裡。於是我們學會了抗爭,最終贏得勝利,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 今天權哥跟大家聊聊被逼婚的女孩小閒,廣東茂名人,今年17歲,考上高中、讀大學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其實早在三年前她就考上高中,另有打算的父母,工於心計,暑假故意把她帶到打工的地方,結果生生錯過了領取錄取通知書的機會,人生的命運開始被改寫。
  • 17歲被逼婚少女讀高中或受阻,爺爺和父母表態,網友卻開始揪心
    2020年6月「廣東茂名17歲少女被逼婚」一事引發關注,其能否繼續讀書,也牽動著許多人的心。目前,被逼婚少女小閒(化名),已結束中考,她的分數超最低錄取線一百多分。2020年6月1日,在同學的陪同下,廣東茂名雲潭鎮垌頭村才17歲少女的小閒,在計劃舉行婚禮的前一天,前往雲潭鎮婦聯舉報遭父母逼婚:父母逼自己與見面僅6次的鄰村22歲男子結婚。接到小閒的舉報後,雲潭鎮鎮婦聯馬上向鎮司法所反映情況。隨後,當地民政部門和派出所介入。
  • 那位被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中考多少分?成績已經被問出來了
    在今年的6月份,只有17歲的廣東茂名高州雲潭鎮花季少女小閒(化名),就被父母逼著嫁給鄰村22歲的一名男子。無奈的她,前往當地婦聯「舉報」自己父母逼婚。當地多部門介入協調後,雙方家庭在退婚協議上簽字並按下指印,達成了退婚協議,小閒的父母也將5萬元的彩禮退給了對方。
  • 17歲被逼婚少女舉報父母|讀書,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2020年6月,廣東茂名的一名17歲少女,向當地的婦聯舉報自己的父母逼婚,引起了社會關注。這個女孩當年以為自己考不上高中,初中畢業就跟隨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眼看著孩子長大,父母給她訂了一門親事,但是並沒有與她商量,自作主張與男方父母商量。女孩無奈,才向婦聯舉報了父母的逼婚行為。最後在各部門的幫助下,雙方父母協商,該婚姻解除,女方父母退還5萬元的聘禮。在採訪中,女孩表示:我想讀書,不想早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