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婁曉晶編輯 | 宋佳楠
2020年,對於VC投資機構而言,突然而至的兩隻黑天鵝—— 一隻來自於疫情帶來的封閉,一隻來自於變幻莫測的國際局勢——讓美元基金的募資前景變得不太明朗。
據小飯桌數據統計,受疫情影響,中國創投市場前兩個季度基金募資金額達到近年新低,同比下降7.16%,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第三季度基金募資金額迎來較大幅度復甦,同比增長49.60%。從整體募資情況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完成募資的基金共3474支,同比下降14.31%,募資總規模達3040億美元,同比增長14.95%。
在此數據中,基金數量大幅下降,但募資總規模卻保持了大幅增長。這或許可以說明,VC行業的募資愈發受到馬太效應的影響,頭部基金有投資和募資優勢,大量VC機構陸續官宣融資消息。其中有規模巨大的頭部機構百億級募資消息,也有新銳創業基金們陸續發布。
2020年3月,元璟資本宣布完成4.5億美元三期基金的首輪募資;凱輝基金在今年5月宣布超額完成旗下創新基金二期目標金額5億歐元的募集; 11月中旬,明勢資本宣布新一期早期科技基金成功募集完畢,規模總計2億美金。
但在這些巨額數字背後,2020年的外幣基金募資卻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逃生」歷險記。
見不到面的募資,效率高靠積累
「2020年的美元募資就像是逃出生天,募到了就募到了。」
一位中型投資機構的募資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據他了解,有幾家GP(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可代指需募資的VC投資機構)在2020年初正好全員飛到美國拜訪出資方、做路演,並趕在疫情徹底爆發、美國封城之前成功「出逃」。另外一家規模在業界排名前五的機構,本還計劃結束整個美國行程前在加州舉辦一場路演會,但是由於疫情發展太快被迫取消,團隊直接回到國內,隔離了14天。
與經歷魔幻歷險行程的GP相比,那些趕在出境封鎖前與出資方見了一面的投資者們或許有些優勢,但即便如此,2020年還是給所有人都開啟了「困難模式」。
在過去,VC機構募資與其出資人LP(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見面主要有三種途徑:行業聚會(每年兩到三次集中見面)、GP到LP所在國進行拜訪和路演,以及LP們赴華對GP從管理團隊到被投公司做詳細盡調。
疫情的封鎖導致一家VC需要募集資金時,其募資團隊無法跨越現實中的物理距離與LP見面。此前雙方需要多次當面接觸、建立信任的重要過程,在2020年化作基金業績數據和面向未來的宏大敘事。
凱輝基金於今年5月宣布超額完成旗下創新基金(VC基金)二期目標金額5億歐元的募集。「本來我們預計募資的規模是5億歐元,但是在春節前後有更多LP希望開放份額,所以我們又把時間延長,預計最終規模會在6.5億歐元左右,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出資額來自凱輝之前的出資人。」凱輝基金管理合伙人段蘭春對界面新聞說,「凱輝的創新基金從創立至今有5年歷史,DPI(基金GP對LP已分配的收益佔基金規模的比例)已經接近兩倍,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內部收益率)超過80%。」
凱輝基金在中歐美等地均有本土團隊,相比無法出境的純中國GP來說,海外本土團隊還可以與當地LP接觸,但大量的溝通還是要通過線上視頻完成。
元璟資本的募資從去年9月份開始,今年春天宣布完成近5億美金的三期基金首輪募資。
「美國LP還是比較踴躍,許多知名LP給我們三期的金額是二期的1.5-2倍。其實美元市場上還是有長期看好中國市場的出資人,再加上政府的量化寬鬆政策,市場上還是有資金的,只是因為不能見面,所以新的投資關係不容易建立,要靠過去的積累。」元璟資本合伙人劉毅然說,「如果在2019年、2020年初把募資完成是比較幸運的,幸好大部分國內頭部VC都未雨綢繆,按照隔2年募一次資的節奏進行,若按照美國VC那種比較慢的募資節奏就很難了。」
一家未公開募資消息的VC機構合伙人告訴界面新聞,因為見不到面,募資過程中會因為這一客觀條件無法通過LP機構原有的審核流程。該機構本來計劃在今年去歐洲或者中東地區募資,但是看到短期之內出境無望,就提前完成了首輪關帳,嚴格來說可能少募了10%左右的金額,「募資的尾巴還是被抓到了,有點影響。」
此外,募資不僅頭部聚集,整個節奏還在不可避免地加快。
根據數據公司Preqin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私募美元基金平均募資時間為19個月,今年全球完成募資的基金數量處於歷史低位,回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同期水平。截至2020年9中旬,基金募資數量同比下降54%,私募市場的格局將經歷進一步地洗牌。
明勢資本在今年2月疫情剛剛開始爆發時啟動了美元基金募資,「這是我們正常預想的啟動時間,沒想到有這麼多變數。」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說。
此後,明勢在一個月內完成了新一期基金的首次關帳,並在7個月內完成全部募資工作,還引入了來自美國、歐洲、亞洲的頂級LP,包括大學捐贈基金、家族基金、母基金、新經濟領袖企業家等,其中全球排名前20的大學捐贈基金有4家首次在中國布局早期科技基金,都選擇了明勢。據黃明明介紹,明勢此前每期基金IRR在45%-55%左右,預期回報倍數在10倍以上。
黃明明發現,相比以往團隊要安排一次美國的募資路演,協調東海岸、中部和西海岸等各地行程,每家機構可能只交流40分鐘到45分鐘,然後繼續輾轉到下一個城市進行路演的募資方式,通過Zoom等視頻軟體遠程溝通的效率更高,從而可以在短期完成過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依然是熱土,但下一個大事件在哪裡?
雖然國際形勢波譎雲詭,但全球化進程依然在繼續 。
「過去,在美元出資人看來,中國可能只是他們想像中新興市場的一部分,(認為)不太熟悉、風險很高,和印度、以色列等創新市場並列。但隨著中國這些大型IPO在美國創造神話,美國乃至世界上的LP們還是會意識到,中國VC已經成批地創造了類似美國的項目和回報,那些早期在中國敢吃螃蟹的人賺到了錢,中國成為長期來看也無法忽略的市場。」劉毅然對界面新聞說。
劉毅然同意孫正義的時光機器理論,將IT市場發展階段更先進的業務帶到發展不成熟的國家,就仿佛坐上了時間機器。「如果在國內以2015年左右的共享單車熱潮為分界線,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到達了世界領先的程度,有大量的新模式和經驗可以反向借鑑,中國VC未來應該具有更廣闊的全球視野。」據劉毅然介紹,元璟資本也開始關注中國模式在歐洲、東南亞,甚至在非洲的演進。
最早註冊於法國的凱輝基金自2014年起,先後在德國、美國、非洲、新加坡開設辦公室,在各地的生態圈募集資金和投資項目。
此前,凱輝基金主要從事PE投資,在歐洲積累了銀行、保險公司、大家族基金等出資人。2015年,凱輝開始籌辦創新基金之後,吸引了新一批重要的投資人,即過往出資的家族基金們旗下的公司業務,如迪卡儂、開雲集團和歐萊雅等跨國企業。但對於這些企業投資人來說,他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財務回報,還有對未來的觸覺。
「在過去5-10年全球的網際網路化進程當中,許多大公司也看到數位化進程帶來的變革。新一代的LP希望通過投資的方式,在全球範圍內就企業數位化和創新性等戰略層面提前布局。」段蘭春說。
比如凱輝基金本期的LP中,有今年宣布要從美妝公司變成美妝科技公司的歐萊雅集團,這也是歐萊雅第一次參與到中國VC的投資。
2018年10月19日,小牛電動登陸美國納斯達克。2020年7月30日,理想汽車也登陸納斯達克。明勢作為小牛電動和理想汽車的天使輪投資方持續加持。黃明明認為,這樣的標誌性事件意味著,中國的創新市場和應用場景到了「可以催生出世界級的技術和產品,並向全球反向輸出的時候。」
理想汽車、小牛電動是一批抓住了智能鋰電超百億美金機會的公司。「但是大家也想知道what's the next big thing,下一個大機會在哪裡。」在黃明明看來,未來中國經濟還會有強勁增長,科技依然會驅動各個產業的數位化升級,由其中的超級企業家去創造百億、千億美金級別的技術公司。
「全球的經濟發達體都經歷了通過科技對各行各業進行深度提升和改造的過程。我在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學的第一個案例是沃爾瑪。沃爾瑪其實並不是一家零售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它從1987年就是全球最大的、通過衛星載波進行全球物流倉儲數據跟蹤的公司,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流科技和供應鏈科技。而頂級的LP見過數位化升級帶來的發展,所以有後發優勢。在數位化進程上跳躍式前進的中國市場一定是未來最大的機會之一。」黃明明說。
錢到位了,VC的子彈該打向哪兒?
隨著部分基金獲得更多彈藥,中國創投市場也逐漸恢復運轉。
小飯桌數據顯示,從整體投融資情況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投融資事件共6164起,同比下降36.20%,但融資規模達1124億美元,同比增長12.85%。
投融資數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投融資規模卻同比增長,這表明募到錢的基金們正在把更多的錢從廣撒網式的投資,轉向對特定領域下重注。
理想汽車上市的第二天,在A輪和A+輪融資連續投資了這家公司的劉毅然做了一整天的復盤思考。
通過半收斂式的行業掃描,元璟押中了理想這家「王牌行業裡的王牌創業者」,在理想早期不被看好的時候堅持投入,是因為對行業和人的判斷。但讓他略有後悔的是,「沒有投進更多」。
「以前投資機構們可能分別站在河的上遊、中遊、下遊去布局,潮水很多,總能釣出一條大魚。現在投資機構競爭也趨於激烈,尤其對於好項目的競爭更是如此。所以,我們是不是也往河流其他部位走一走?」在本期基金的募資上,劉毅然和元璟團隊決定通過增強多輪次覆蓋和戰鬥的能力,橫向「加寬」來增大競爭力。這也是本次元璟的美元基金又做大一倍,增加成長期覆蓋的原因。
明勢資本在本期募資了2億美金,相比此前的基金規模翻了一倍,而投資範圍也從過去的天使輪、Pre-A輪延展到A輪,單筆項目可以投到3000萬美元左右。「我們的業績足夠好,的確很容易募集一支更大的基金,但我們反而想更克制。」黃明明覺得,把錢投出去,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而想在最頂級的賽道裡找到最頂級的企業家並持續加持,這又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明勢想做的是難而正確的事。」
黃明明也認為找準項目比拿更多錢更重要,就像矽谷最知名的投資機構之一Benchmark,其每期基金範圍克制在2億美金-2.5億美金。「上帝不是站在彈藥多的那邊,而是站在打得準的那邊。與其廣撒網投一批項目,不如一年就做幾個我們非常堅信的項目。」
對VC們而言,下一階段,精準出擊或許是應對其他黑天鵝出現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