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遠方」在象州:新寨村與紅色文化

2020-12-20 澎湃新聞

「詩與遠方」在象州:新寨村與紅色文化

2020-10-23 2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革命據點村莊——新寨村隸屬百丈鄉新寨村委,位於百丈鄉東北,地處金秀大瑤山西麓。其境東靠大瑤山,西、南、北三面田園廣闊,為象州縣最大的村莊。300多年前,該村始建於長有高大松樹的土坡上,名松嶺村。1851年太平軍駐紮此地,曾在甘峰、甘陽、三託嶺等土嶺紮營,以人口較多,位置重要的松嶺村設中營,指揮太平軍作戰,後部分村民加入起義軍,留下的重新建寨故名。西南距百丈鄉政府駐地約2公裡,距柳梧高速公路百丈、大樟、中平出口約2.5公裡;西距雷山寺約2.5公裡,距百丈至中平三級公路新寨入口約1公裡;東北距革命據點村莊屯鸞村約1.5公裡,交通和文化旅遊區位優勢俱佳。

航拍新寨村(朗剛生/攝)

新寨村群眾具有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優良傳統。1851年5月,太平軍進駐中平、新寨、百丈一帶。天王洪秀全率太平軍來到新寨村,村民敲鑼打鼓出村歡迎,噓寒問暖親如一家,有的幫抬炮,有的打掃堂屋大院,有的挑水做飯,為太平軍作好後勤保障,頑皮的孩子聚集在大榕樹下聆聽太平軍戰士講述斬殺清兵的故事。天王洪秀全就住在新寨村的冼家大院,指揮太平軍抗擊清軍,前後歷經出擊鞍山、夜襲獨崖山、迎戰百丈、奇襲寺村、決戰界嶺五次大戰,粉碎清軍的包圍,於當年7月勝利回師金田。太平軍回師金田時,村裡不少人燒掉自己的房子,舉家投奔太平軍。村民何震川帶領全家22人參加太平軍,一路轉戰至南京,屢立戰功,官至夏官正丞相。

解放戰爭時期,村裡的農民群眾在中共象縣黨組織的領導下,組織「窮人翻身會」,積極參加反徵兵、徵糧、徵稅「三徵」活動。1949年5月,在中共象縣黨組織的領導下,新寨村與屯鸞村的「窮人翻身會」會員及群眾,趁國民黨象縣當局轉運新寨糧倉軍糧之機,以「挑夫」的名義到新寨糧倉「幫助」運糧,將糧食挑回家,智奪敵糧萬餘公斤,作群眾度荒和武工隊用糧,為革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新寨村人口多、面積大,有「象州第一大村」的美譽。由於歷史原因和受自然條件制約,新寨村2014年被劃為建檔立卡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88戶693人。近年來,該村村民在地方黨委、政府和來賓市、象州縣政協的引導幫助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發展優質稻、生態水果等產業,不但脫掉了貧困帽,還擴寬了新寨至百丈中平公路連接線,在村中修建了圩場、文體廣場、文藝舞臺、藍球場,淨化硬化美化村中巷道。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文明家庭、道德模範、優秀黨員評選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引領鄉風文明發展,獲評為自治區生態村、衛生村,來賓市文明守法村,一個生態文明、宜居宜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呼之欲出。

新寨村廣場一角(楊憲華/攝)

在新寨村,應依託該村地處金秀大瑤山西麓、生態良好、交通便利、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等優勢,引導幫助村民規模發展生態水果、優質稻等產業,為遊客提供更好更多的生態產品,吸引遊客帶旺人氣。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添加紅色文化元素,建立革命歷史紀念館,展示太平天國在象州和新寨奪糧等革命歷史,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產業村。並與相鄰相近的屯鸞村、交址村、中和村、江西村、中華村、良山村等革命據點村莊一道共同助力象州紅色文化旅遊的打造,助推象州全域旅遊發展。

來源:今日頭條

原標題:《「詩與遠方」在象州:新寨村與紅色文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廣西象州縣新寨村的沙糖桔即將上市
    我們的"象州沙糖桔"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美譽響遍區內外。"11月11日,在百丈鄉新寨村東邊的一片沙糖桔果園裡,吳寧高興地通過記者的鏡頭推介新寨村特色農產品——沙糖桔。 吳寧在推介新寨村特色農產品——沙糖桔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 廣東興寧:永和鎮新寨村,產業扶貧與文化扶貧融合發展
    近年來,興寧市永和鎮新寨村在黨政各級的關心支持下,特別在天河區商務金融工作局的對口幫扶下,多措並舉推動產業扶貧與文化扶貧融合發展,點亮鄉村振興藍圖。藍天下的新寨村,群山環抱,樹木蒼翠,道路整潔,廣場靚麗,村舍民居錯落有致……這裡,既有世外桃源的幽靜,又有一絲都市的氣息。漫步其中,令人流連忘返。
  • 象州「六祖巖」石刻詩歌賞析
    此詩見於巖中石刻《重塑六祖聖像碑記》之中,作者趙宗明,作於明代「正德癸酉」(1513年)正月。《重塑聖像碑記》拓片此詩實際上是一首賦和之詩,所步之韻為北宋元豐年間象州知州張唐輔在六祖巖所寫之詩。果如其言,後來張九齡官至極品,位居唐開元盛世一代名相,成為國之棟梁,並留下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諸多名篇詩名而享譽至今。作為張九齡後輩的張唐輔出生成長於曲江,必是深受六祖文化及其家風的薰陶,對六祖大師必有其特殊的情愫,故在象州六祖巖留詩刻石自是正常之舉。
  • 震撼人心的象州文化盛事 | 一場赤子之心的藝術表達
    震撼人心的象州文化盛事 | 一場赤子之心的藝術表達 2019-11-24 2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象州:「一校一品」打造特色教育
    象州縣縣長熊健介紹,「1155」工作法是指,打造一個陣地;創建一個品牌;實施「書記培優、黨徽映校、師德師風、紅色育人、校園清風」5大工程;推行「崗位先鋒、安全穩定、家校互動、教育扶貧、校園文化」5大模式。這些做法,通過尋找黨建工作與教育發展的結合點,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從而激活黨員的內生動力、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熱情。
  • 一幅山水畫,有詩有遠方……
    民宿遊,感受「詩和遠方」 百年海草房,漁家文化源遠流長;古樸村落,尋夢田園牧歌;湖畔岸邊,大天鵝翩躚起舞 精品民宿讓遊客在這裡詩意棲居,詩與遠方交相輝映,也讓許多漁家鼓起了「錢袋子」,「民宿+文化體驗」「民宿+文創購物」「民宿+特色餐飲」等多種業態正風生水起。
  • 詩歌與旅遊的碰撞 桃花潭畔「詩與遠方」文化盛典即將啟幕
    2019年12月28日,由中國作協《詩刊》社、中國桃花潭文化藝術中心主辦、桃花潭畔文化旅遊度假區承辦的「桃花潭畔·詩與遠方年終盛典」將在桃花潭畔文化旅遊度假區拉開帷幕,詩人學者、旅行大咖等重量級嘉賓濟濟一堂,就詩歌和文旅相關話題暢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見,以期開闢詩歌發展的廣闊前景,推動文旅繁榮大發展。據悉,本次大會將持續3天,12月30日閉幕。本次大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冬遊廣西.象州溫泉文化旅遊周邀您一起共度精彩周末!
    冬遊廣西.象州溫泉文化旅遊周邀您一起共度精彩周末!今年雙12,不止眼前的買買買,還有象州溫泉文化旅遊周哦!12月12日,2020年冬遊廣西象州溫泉文化旅遊活動周正式開幕象奇小可愛也將會空降旅遊周活動現場,為大家帶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遊玩攻略,一鍵送上!
  • 【美文美圖】白雲山,老區最美的詩和遠方
    白雲山,老區最美的詩和遠方□王茂玉 文/圖可以說,白雲山,就是泰和最美的詩和遠方。白雲山的詩意,寫在山村的每一寸土地上。第一次到白雲山,總有一種置身於紅色井岡或彩雲之南的錯覺。湛藍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深不可測;天上飄浮著的白雲,如洇染在藍色印花布上的花朵。午時的陽光,繾綣地打在客人的臉上,格外晃眼。請喝一杯白雲山的茶吧。白雲山人有著客家人普遍的氣質,熱情好客,忠誠厚道。好山好水出好茶。
  • 詩和遠方在武威漸入佳境
    詩和遠方在武威漸入佳境武威城門每日甘肅網11月17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武威市累計接待遊客5625.52019年全市接待遊客1956.9萬人(次),是2015年的2.5倍,同比增長29.27%;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3.4億元,是2015年的2.84倍,同比增長34.36%……這一串串數據,顯示了武威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 《詩與遠方》童謠童詩專輯| 熱鬧的桃園| 範瓊| 第36期
    2.符合童謠童詩的基本規律,童言稚語,想像豐富,活潑流暢,琅琅上口。3.題材不限,形式各異,歡迎以文字和音頻、視頻各種方式投稿參賽。4.參評作品須是作者原創,嚴禁抄襲,一經發現,取消資格。5.請註明作者通信地址、電話、指導老師姓名。聯繫電話不可缺漏,以便後期溝通及頒發證書。
  • 夢在心裡、詩在遠方。《寫給「詩和遠方」》作者:張志傑
    寫給「詩和遠方」作者:張志傑夢在心裡、詩在遠方,人生最甜最美的意境,其實在我永遠不去的思念裡,為什麼「詩和遠方」讓我感喟,因為不知道擁抱她是興奮還是憂傷……註:照片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敬請告知,以便刪除!
  • 花田裡的「詩與遠方」
    花田裡的「詩與遠方」 2020-08-0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和遠方|偶爾苟且,平常讀詩,時常遠方 敢問路在何方
    不同的人,會譜寫不同的詩,會渴望不同的遠方。1.現狀如果能喝茶養花談詩書,誰會願意上班帶娃洗衣服?如果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無情的摩擦,誰不想花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誰的生活不是經常苟且呢?
  • 原創49:詩連結遠方,亦連結心中的執著嚮往與殷殷希望︱玲點閱讀
    ■玲點閱讀︱原創49:詩連結遠方,亦連結心中的執著嚮往與殷殷希望□原創作者︱周慧玲(北京).提起詩和遠方,總令人感到頗文雅,也非常富有激情。是的,每一首詩裡,都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都是對光明未來的無限展望。所以,詩連結著遠方,亦連結著匆匆行者心中的熱切期盼、執著嚮往與殷殷希望。但是,現實往往很骨感。缺乏物質的支撐,要詩有何用?要遠方有何用?
  • 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⑨
    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①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②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③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④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⑤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⑥這裡
  • 【夜讀】到不了詩和遠方,生活也未必苟且
    嚮往詩和遠方的人很多,能夠擁有詩和遠方的人,卻並不那麼多。2  昨天在食堂吃晚飯的時候,偶遇一個學姐。學姐大四了,正在找工作。聊天時,她問我是學什麼專業的,我說是工商管理類。她聽了後說:「我有個同學也是學工商管理的。工商管理是個好專業,聽這個名字特別有感覺。」
  • 在「詩和遠方」中滋心涵情
    在「詩和遠方」中滋心涵情 2017-03-22 09:39:37近期,《中國詩詞大會》這場文化盛宴卻橫空出世、如潮來襲,圈粉過億,口碑超高,引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一次集體回望。如此巨大的反響,如此迅速的走紅,到底為什麼?有人說董卿主持優雅睿智,有的說參賽選手博學多才,有的說專家點評精彩精妙,還有的認為打擂形式活潑新穎。這些都是重要原因,但最深層、最根本的是,這個綜藝節目擊中、喚醒了時下人們內心深處的「詩和遠方」。
  • 象州之最之二十二:最早的留學生
    象州之最之二十二:最早的留學生 蘇壽松(1873-1939)字竹君,號瀚濤,又一號憨濤居士,象州南街人,廣西現代教育家,象州最早的留學生。蘇壽松幼年家境貧寒,僅靠母親做針線活維持家庭生活。艱苦的家庭環境,造就他好學奮進的性格。17歲(1889年)時應童子試,中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