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買保健品被騙50萬!嫌疑人專打感情牌,把她當成了提款機

2020-12-22 齊魯壹點

專案組民警奔赴河北、吉林等地將犯罪嫌疑人抓獲。警方供圖

一年多來,5名曾經從事電視購物工作的同事,分工協作,先是虛構療效向老年人出售保健品,再打感情牌贏得對方信任,以能夠異地報銷保健品費用名義實施詐騙,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電信詐騙鏈。濱海公安局基地分局接到轄區一名七旬老人被騙近50萬元的警情後,迅速調集多警種組成專案組,奔赴河北、吉林等地調查取證。截至目前,該犯罪團夥4名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被網上通緝,警方正全力開展餘罪深挖工作。

輕信保健品廣告

誤入報銷詐騙陷阱

8月12日,東營年已七旬的張女士來到基地分局刑偵大隊報案,稱她被一名自稱「張軍強」的男子,以能夠異地報銷保健品費用為由,分多次騙走近50萬元。

原來,2018年初,張女士在網上看到一則保健品廣告,對方宣稱可以輔助治療心腦血管等各類疾病。因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張女士對這款保健品宣稱的療效十分動心,便撥打了廣告電話,做進一步了解。

一名自稱「胡教授」的男子接聽了張女士的來電。當張女士向對方敘述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後,「胡教授」表示可以對照張女士的病情再為其開幾服中藥進行調養,但前提是必須要購買兩個療程的保健品。

張女士信以為真,就將自己的收貨地址告訴了「胡教授」。幾天後,張女士收到了一個快遞,快遞員告知張女士這件快遞需要代收2980元貨款。張女士沒有猶豫,就把貨款交給了快遞員。

接下來的幾個月,張女士都會收到「胡教授」發來的快遞,她每次都將貨款交給快遞員。直到2018年7月,張女士接到了一個自稱「張軍強」的電話,對方稱看到她購買了大量保健品,可以為其辦理跨地區報銷。張女士輕信了「張軍強」的謊言後,在2018年9月到2019年2月期間,被對方先後以手續費、補齊報銷差額、保證金等理由詐騙近50萬元。

四名嫌犯相繼落網

被騙錢財揮霍一空

基於本案受害人為老年人,且涉案金額特別巨大,基地分局在接到報案後,第一時間抽調多警種精幹力量組成專案組,由分局黨委書記、局長曲德成牽頭多次召開案情分析會,科學研究制定偵查策略,指導案件偵破工作。

警方以受害人收集的信息為線索,由點到線及面,逐步摸清該犯罪團夥人員架構和組織分工,並組織13名警力奔赴河北省廊坊市和吉林省吉林市開展進一步偵查。

9月17日下午3時許,在濱海公安局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專案組民警在廊坊市某酒店內抓獲了犯罪嫌疑人付某某。根據付某某交代的信息,有3名同夥藏匿在吉林市區,這進一步印證了警方前期的判斷。

9月29日晚,經過連續多日的縝密偵查,專案組精準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某、張某的藏匿地點後,同時實施抓捕行動。其間,警方還在犯罪嫌疑人租住的辦公場所內,繳獲涉案物品一宗,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潛逃。

犯罪嫌疑人相繼落網的同時,專案組民警第一時間在廊坊、吉林就地展開審訊。「已經落網的4名團夥成員都是90後,年齡最小的才23歲,他們都曾經在一家從事電視直銷保健品的公司工作過,比較熟悉保健品的推銷套路,精通誘使老年人上當受騙的方法。」辦案民警說。

審訊中,犯罪嫌疑人稱,在非法銷售保健品初期,他們並沒有想到通過編造異地報銷保健品費用的名義詐騙,只是看到張女士如此相信他們推銷的「保健品」,才決定冒充國家工作人員以報銷名義實施詐騙。半年時間裡,不法分子將詐騙所得近50萬元均分後揮霍。

詐騙團夥分工明確

打溫情牌獲取信任

濱海警方破獲的這起保健品類電信詐騙案件,團夥不僅租有辦公場所、成員分工明確,而且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詐騙鏈。據了解,該團夥主要嫌疑人一般負責整個犯罪團夥的運作、購買客戶資料和傳授詐騙技巧、統計業績等,其他四名成員則分別負責扮演客服、業務人員、核單審計人員等角色。

日常運作中,客服對購買的客戶資料進行「粗加工」後,不僅要將「潛在客戶」分流至業務組,自身也負責與「潛在客戶」溝通;業務員以不同的報銷名義詐騙受害人錢財時,不同犯罪嫌疑人之間相互協作,使得整個詐騙過程連貫、順利,所騙業績平分;審單人員負責核對快遞單號,以保證正確「發貨」至被騙客戶收取詐騙款;團夥負責人聯繫廠家和快遞公司,待客戶將款項交付快遞公司時,詐騙團夥又通過快遞物流公司和關聯帳戶將詐騙款流入自己帳戶。

審訊中,王某、付某某交代,在張女士被詐騙的這起案件中,他們兩個人都會裝成「張軍強」輪番進行溫情轟炸,張女士年事已高,分辨能力差,還對兩人形同「孫輩」的關心很是欣慰。付某某則向警方坦言,他把張女士當成了自己的提款機,沒錢時就撥打她的電話實施詐騙,當他妻子懷孕後,付某某最終良心發現,不再忍心詐騙張女士,自行刪除了她的手機號碼。

遇到可疑情況

老年人可向警方求助

此類電信詐騙案件的詐騙手法和犯罪伎倆較為常見,但為何能夠屢屢得逞?辦案民警認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犯罪嫌疑人的「套路實在太深」,他們通過非法途徑獲得了受害人完整真實的資料,減弱了受害人的心理防備;利用老年人高度重視身體健康的心理,以保健品能夠輔助治療疾病為噱頭,獲得受害人信任,再進一步以報銷費用為名實施詐騙。

辦案民警提醒,老年人需提高自身防騙意識,無論任何單位、任何個人,以任何理由要求轉帳、匯款、索要帳號密碼,都要做到不聽、不信、不轉帳、不匯款。在遇到可疑情況時,老年人應該及時聯繫親屬,或同有關部門進行核實,或撥打110向警方求助。日常生活中,子女應該多和老年人溝通交流法律知識,關心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況,防止老年人在問藥求醫的過程中被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光照

相關焦點

  • 保健品騙局專騙老年人 合肥有多位老人被騙20多萬
    這種保健品騙局專騙老年人,合肥已有多位老人被騙20多萬!保健品大會設圈套八旬老人被騙萬元據了解,今年82歲的陳宗庭老人患有多年的心腦血管病,一直在四處尋醫問藥,希望根治此病。發現被騙後,陳宗庭和其他老人找到保健品大會的工作人員要求退款,但為時已晚。先是以各種理由推諉不退錢,再就是人間蒸發了,很顯然,讓老人們賴以信任的保健品大會就是個騙局。老人們發現被騙之後,趕緊報了警。
  • 保健品騙局頻發 防範養生預防針不能只給老人打
    先打親情牌再出養生牌  講師在臺上聲淚俱下,講述著家人如何因為沒有服用保健藥品而含恨離世;臺下人群中幾位聽眾尤其積極,配合著講師或是鼓掌或是掉淚;在場的其他老年人聽著聽著也漸漸融入了氛圍,甚至情不自禁地落下眼淚,對自己的身體感傷起來……  這不是什麼道德教育或者傳銷組織授課,而是一場保健品推銷講座
  • 【亮劍2020】以免費旅遊並返現為誘餌,專騙60歲以上老人,保健品...
    【亮劍2020】以免費旅遊並返現為誘餌,專騙60歲以上老人,保健品店主被刑拘 2020-12-15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旬老人砸200萬買保健品 她買的不是藥是關愛
    九旬老人砸200萬買保健品,最後生活費只剩10塊錢。兒子表示,報警都好幾次了,仍阻止不了她的購買熱情仍阻止不了她的購買熱情……近年來,關於老年人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的新聞屢見報導,讓人唏噓的是,仍有很多老人深信不疑,花費巨款買保健品。有網友不禁感嘆,「咱爸咱媽到底怎麼了?」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慧心心理的汪圓圓老師,請她談談如何才能讓老年人遠離騙局、安享晚年。
  • 5年騙5個億,為什麼保健品都喜歡賣給老人,老人就真的這麼好騙?
    與此同時,在媒體上買斷廣告段位,密集投放廣告,誇大治療效果,大肆推銷假藥和保健品。為什麼騙子都喜歡賣保健品給老人,老人就真的那麼好騙?而且被騙的老人接受教育水平並不低,按照常理來說,他們有能力鑑定這些保健品的真偽,可為什麼他們還是被騙了,而且這些保健品價格並不低?
  • 7旬老人臥底保健品銷售會揭騙局:有人跪下喊爸媽
    老人臥底保健品銷售寫出5萬字防騙日記提醒老年人保健品市場太亂,推銷會往往以打親情牌、返利等招數,誘騙老人上當受訪者供圖「器官衰老是正常現象,如果說70歲的人有30歲的心臟,那不可能,但賣保健品的卻鼓吹能這樣。」76歲的老人鄭正一(化名)說道。去年1月,這名重慶老人「臥底」上百場保健品銷售會,並寫下5萬多字的防騙日記,引發媒體關注。他回憶,這些推銷會宣傳有禮品贈送,發一些雞蛋、掛麵等吸引老年人參加,再以打親情牌、鼓吹能治病、返利等招數,誘騙老人購買。
  • 68元一盒口服液賣5000元 老人花萬元買保健品被騙
    今天(18日)下午,寧波海曙警方舉行了一場保健品詐騙案退贓現場會,107800元現金堆放在桌上,12位受害者從民警手中領回了被騙的錢。老人手術後,把僅剩的1萬元給了保健品騙子,從民警手中接過9800元現金時,74歲的沈阿姨激動地差點說不出話來。
  • 「天價」保健品可以退錢了?騙局!一老人半月內被騙五次
    在「山寨」保健品上「栽過跟頭」的老年人,都希望能找到賣家「退貨退款」,然而這一念頭也被騙子盯上了,他們精準實施「二次詐騙」。海澱檢察院12月31日提醒大家,年底詐騙高發,老人要特別注意,最近辦的一起案件中,一名老人在半月內被騙了五次!
  • 老人臥底保健品銷售寫出5萬字防騙日記
    受訪者供圖提醒老年人保健品市場太亂,推銷會往往以打親情牌、返利等招數,誘騙老人上當「器官衰老是正常現象,如果說70歲的人有30歲的心臟,那不可能,但賣保健品的卻鼓吹能這樣。」76歲的老人鄭正一(化名)說道。
  • 保健品推銷專「釣」老年人 試吃品仍需埋單(圖)
    這本是一起普通的車禍,卻因和「保健品推銷」扯上了關係而變味。  時下,專門針對老年人兜售各種保健品、醫療器械的「隱性」推銷活動越來越多,包括免費講座提供體檢、免費參觀廠房提供午餐、免費農家樂一日遊——推銷保健品的公司花樣頻變,而銷售人員為了達到讓老人掏錢的目的,更是大打感情牌,無所不用其極。
  • 九旬老人砸200萬買保健品 遇上真誠的推銷員也下單
    (原標題:杭州老媽砸200萬買保健品!口袋裡就剩10塊錢,推銷人員一句話讓她徹底淪陷)「我真是入了迷了,買了這麼多保健品,根本吃不完啊。」杭州92歲的梁奶奶指著滿屋子的保健品說。如果不是口袋裡的生活費只剩下10多元,恐怕梁奶奶還不會意識到自己買保健品過了頭。
  • 哈爾濱阿姨被騙5萬後,又被二悠騙子「嘮」走11萬
    原來,在侯阿姨第一次報警前,犯罪嫌疑人就已經聯繫過她,因存有僥倖心理,覺得這錢能返回來,侯阿姨就沒跟警察說。那麼,侯阿姨到底是如何被騙的?原來,侯阿姨體質不太好,患有一些老年病,兩年前她迷戀上用保健品想改善身體,便經常購買各類保健品。
  • 被騙術「圍獵」的老人:有人被騙百萬元含恨離世
    其中一些保健品早已過期。買保健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張佩芳在一次免費體檢中發現血稠後,開始吃保健品調理。500多塊錢一瓶,可以吃24天。之後,她遇到過多位向她推銷保健品的業務員,聽到該保健品的功效正對自己身體的症狀,她就會購買。沒錢的她甚至會借錢買保健品。
  • 83歲老人突然離世,床下保健品價值14萬:盡孝,是實實在在的陪伴
    這些保健品除了內服的,還有空氣淨化器、吸氧機、經絡通經儀等外用物品,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老人居然還買了瘦身提拉麵膜、膳食纖維減肥套餐,這些保健品一共價值14萬元,大半沒有拆封,部分已經過期……老人的子女表示,知道母親會在一家店裡購買保健品,根本沒想到會買這麼多。
  • 保健品免費拿還送雞蛋?成都103名老人遭騙了10萬多元
    1月16日下午,記者從成都成華區檢察院獲悉,此前,就有103名老人因此上了當,被杜某、張某以辦卡、試用以及低價銷售保健品等方式為由,共計騙了10萬餘元後「跑路」。近日,當地法院依法判決這兩人犯詐騙罪,被依法分別判處有期徒刑3年9個月與3年3個月,並處罰金10000元。據了解,2016年10月底,杜某邀請張某開設了一家保健品店。
  • 被騙50萬的空巢老人|百家故事
    時間長了,雷小丁給趙一梅的暮年生活增添了朝氣,他做事勤快又會照顧人,不僅幫她修水修電,解決了很多生活難題,還為她過母親節。容易對親情和愛產生依賴,大概是空巢狀態最可怕的地方。孤獨的趙一梅在雷小丁身上找到了久違的親情快樂。作為回饋,趙一梅也買了雷小丁許多的保健品。某日,趙一梅接到一通詐騙電話,被騙走了50萬。
  • 交往三個月的女朋友,把我當成一個提款機,我感受不到她的愛
    我們是朋友聚會上認識的,在遇到她之前我一直在相親,見過各種各樣的女孩子,她算是很活潑的那一類,我們也還算聊得來,那次聚會之後我約了她出來玩兒了幾次,之後就順理成章的在一起了。剛開始相處還算是和諧,就像普通的情侶一樣。可最近我卻感覺到了不對。圖片來源於網絡加上我們還沒在一起的那兩個月,一共五個月的時間,我們出去她從來沒有花過一分錢。
  • 兩小夥"賣"保健品 騙老人10餘萬 警方:不要相信掉餡餅
    ▲進價幾元、十幾元的物品,賣價卻高達幾百元■天府早報記者 馮濜 實習生 馮詩僅僅1個月的時間,成都上百名老人就被兩名年僅20餘歲的小年輕騙走10萬餘元!昨日,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分局通報了一起保健品詐騙案,據兩名嫌疑人自述,有103名老人上當受騙,警方已查實的也高達73人,其中被騙最多的老人損失了5000元。
  • 「騙老人買保健品,我有幾十種方法」
    當別人問起他保健品好不好的時候,為了維護面子,老人一定會說好。沒有老人願意承認自己傻,「如果說不好,這不是打自己的臉麼?」我被公司洗了一遍腦,再被這些老人洗了一遍腦,對保健品的神奇療效幾乎深信不疑。倪阿姨後來還買了價值 12000 多元的保健品,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裡,花了 2 萬多,我拿到了 1600 多元提成。▼ 養生專家進行經絡養生的授課後,「收款」這一項被小 K 列為工作重點。
  • 宣稱保健品可「包治百病」專門忽悠老人 北京警方打掉多個詐騙團夥
    林大爺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趕緊到派出所報了案。接到報警後,西三旗派出所打擊辦案隊民警立即趕赴林大爺提供的公司地址開展工作。經過一天的蹲守,民警初步斷定這是一個以售賣保健品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11月6日上午,民警果斷出擊,在該公司內一舉抓獲以李某為首的9名嫌疑人,並起獲了大量在售的「牛初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