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民警奔赴河北、吉林等地將犯罪嫌疑人抓獲。警方供圖
一年多來,5名曾經從事電視購物工作的同事,分工協作,先是虛構療效向老年人出售保健品,再打感情牌贏得對方信任,以能夠異地報銷保健品費用名義實施詐騙,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電信詐騙鏈。濱海公安局基地分局接到轄區一名七旬老人被騙近50萬元的警情後,迅速調集多警種組成專案組,奔赴河北、吉林等地調查取證。截至目前,該犯罪團夥4名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被網上通緝,警方正全力開展餘罪深挖工作。
輕信保健品廣告
誤入報銷詐騙陷阱
8月12日,東營年已七旬的張女士來到基地分局刑偵大隊報案,稱她被一名自稱「張軍強」的男子,以能夠異地報銷保健品費用為由,分多次騙走近50萬元。
原來,2018年初,張女士在網上看到一則保健品廣告,對方宣稱可以輔助治療心腦血管等各類疾病。因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張女士對這款保健品宣稱的療效十分動心,便撥打了廣告電話,做進一步了解。
一名自稱「胡教授」的男子接聽了張女士的來電。當張女士向對方敘述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後,「胡教授」表示可以對照張女士的病情再為其開幾服中藥進行調養,但前提是必須要購買兩個療程的保健品。
張女士信以為真,就將自己的收貨地址告訴了「胡教授」。幾天後,張女士收到了一個快遞,快遞員告知張女士這件快遞需要代收2980元貨款。張女士沒有猶豫,就把貨款交給了快遞員。
接下來的幾個月,張女士都會收到「胡教授」發來的快遞,她每次都將貨款交給快遞員。直到2018年7月,張女士接到了一個自稱「張軍強」的電話,對方稱看到她購買了大量保健品,可以為其辦理跨地區報銷。張女士輕信了「張軍強」的謊言後,在2018年9月到2019年2月期間,被對方先後以手續費、補齊報銷差額、保證金等理由詐騙近50萬元。
四名嫌犯相繼落網
被騙錢財揮霍一空
基於本案受害人為老年人,且涉案金額特別巨大,基地分局在接到報案後,第一時間抽調多警種精幹力量組成專案組,由分局黨委書記、局長曲德成牽頭多次召開案情分析會,科學研究制定偵查策略,指導案件偵破工作。
警方以受害人收集的信息為線索,由點到線及面,逐步摸清該犯罪團夥人員架構和組織分工,並組織13名警力奔赴河北省廊坊市和吉林省吉林市開展進一步偵查。
9月17日下午3時許,在濱海公安局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專案組民警在廊坊市某酒店內抓獲了犯罪嫌疑人付某某。根據付某某交代的信息,有3名同夥藏匿在吉林市區,這進一步印證了警方前期的判斷。
9月29日晚,經過連續多日的縝密偵查,專案組精準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某、張某的藏匿地點後,同時實施抓捕行動。其間,警方還在犯罪嫌疑人租住的辦公場所內,繳獲涉案物品一宗,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潛逃。
犯罪嫌疑人相繼落網的同時,專案組民警第一時間在廊坊、吉林就地展開審訊。「已經落網的4名團夥成員都是90後,年齡最小的才23歲,他們都曾經在一家從事電視直銷保健品的公司工作過,比較熟悉保健品的推銷套路,精通誘使老年人上當受騙的方法。」辦案民警說。
審訊中,犯罪嫌疑人稱,在非法銷售保健品初期,他們並沒有想到通過編造異地報銷保健品費用的名義詐騙,只是看到張女士如此相信他們推銷的「保健品」,才決定冒充國家工作人員以報銷名義實施詐騙。半年時間裡,不法分子將詐騙所得近50萬元均分後揮霍。
詐騙團夥分工明確
打溫情牌獲取信任
濱海警方破獲的這起保健品類電信詐騙案件,團夥不僅租有辦公場所、成員分工明確,而且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詐騙鏈。據了解,該團夥主要嫌疑人一般負責整個犯罪團夥的運作、購買客戶資料和傳授詐騙技巧、統計業績等,其他四名成員則分別負責扮演客服、業務人員、核單審計人員等角色。
日常運作中,客服對購買的客戶資料進行「粗加工」後,不僅要將「潛在客戶」分流至業務組,自身也負責與「潛在客戶」溝通;業務員以不同的報銷名義詐騙受害人錢財時,不同犯罪嫌疑人之間相互協作,使得整個詐騙過程連貫、順利,所騙業績平分;審單人員負責核對快遞單號,以保證正確「發貨」至被騙客戶收取詐騙款;團夥負責人聯繫廠家和快遞公司,待客戶將款項交付快遞公司時,詐騙團夥又通過快遞物流公司和關聯帳戶將詐騙款流入自己帳戶。
審訊中,王某、付某某交代,在張女士被詐騙的這起案件中,他們兩個人都會裝成「張軍強」輪番進行溫情轟炸,張女士年事已高,分辨能力差,還對兩人形同「孫輩」的關心很是欣慰。付某某則向警方坦言,他把張女士當成了自己的提款機,沒錢時就撥打她的電話實施詐騙,當他妻子懷孕後,付某某最終良心發現,不再忍心詐騙張女士,自行刪除了她的手機號碼。
遇到可疑情況
老年人可向警方求助
此類電信詐騙案件的詐騙手法和犯罪伎倆較為常見,但為何能夠屢屢得逞?辦案民警認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犯罪嫌疑人的「套路實在太深」,他們通過非法途徑獲得了受害人完整真實的資料,減弱了受害人的心理防備;利用老年人高度重視身體健康的心理,以保健品能夠輔助治療疾病為噱頭,獲得受害人信任,再進一步以報銷費用為名實施詐騙。
辦案民警提醒,老年人需提高自身防騙意識,無論任何單位、任何個人,以任何理由要求轉帳、匯款、索要帳號密碼,都要做到不聽、不信、不轉帳、不匯款。在遇到可疑情況時,老年人應該及時聯繫親屬,或同有關部門進行核實,或撥打110向警方求助。日常生活中,子女應該多和老年人溝通交流法律知識,關心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況,防止老年人在問藥求醫的過程中被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