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弄堂深處傳來優雅爵士樂

2020-12-12 新民晚報

圖說:爵士樂表演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步入田子坊古老弄堂內,優雅的爵士樂環繞耳邊,帶你感受石庫門屋簷下的別樣上海風情。昨日,國內唯一一直老年爵士樂隊成員們走進田子坊藝術中心,為市民、遊客呈現一場別開生面的「長榮航空-田子坊跨年音樂專享會」。

最初興起於美國南部港口城市紐奧良的爵士樂,大約於上世紀20年代傳入上海。這種透露著自由的不羈之音,與「老克勒」們身上的小資腔調不謀而合。彼時,濃鬱且歡快的音樂風格風靡了上海的各大舞廳。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上海本土特色的爵士風情成為令市民、遊客回味無窮的美妙記憶。

如今,在和平飯店,就能找到一群唱著爵士的上海「老克勒」。老年爵士樂隊成員的平均年齡超過七十歲,一上臺個個「挺括」——黑西裝配白襯衫,中間繫上紅領結,一派老紳士打扮。這支老年爵士樂隊曾接待過包括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法國總統密特朗,美國總統柯林頓、卡特、裡根等60多個國家的政府元首。

不少人擔心如此高強度的演出節奏,他們日益年邁的身體是否跟得上?可這在他們看來並不是問題,只要自己歡喜就可以!他們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用音樂詮釋著對生活的追求,還會跟著時代變化,奉獻不同的金曲。昨日,老年爵士樂首次登上田子坊藝術中心的舞臺,表演了包括《夜來香》、《香格裡拉》、《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膾炙人口的經典老歌,演奏曲為《我和我的祖國》,贏得陣陣掌聲。  

斑駁的過去,燦爛的現在,在時空光影交錯中,在歷久彌新的田子坊裡,聲色撞擊,巧妙形成了一首生活的交響樂……田子坊是上海「弄堂文化」的代表性的景觀,更是上海文藝氣息的聚集地。堅守弄堂的規制,創新文藝的生活方式,這是田子坊的精髓,恰恰也是長榮航空的基因。在保證安全的同時長榮航空不斷提升服務質量,2019年被SKYTRAX評選為全球最佳十大航空公司的第六名。

相關焦點

  • 遊上海田子坊,揭開上海弄堂裡的文化生活,原來藏著這樣的奧秘
    在田子坊裡,不僅有23個國家和地區的老外及華人在此開了240多家小店、小公司,而且每天從早到晚,小弄堂裡國內外遊人熙來攘往。遊田子坊攻略:1、感受上海的弄堂文化生活從9號線地鐵,馬當路站1號口出來,過馬路對面就是田子坊。
  • 上海的百年弄堂——其中一個百年弄堂巴金先生還曾住過這裡
    那麼上海的百年弄堂就代表著上海的歷史和悠久。如果說來上海沒有真正看過百年弄堂,豈不是白來一趟。這次我來到了三個超級適合遊玩的百年弄堂,竟然還有一個弄堂巴金先生住過!走在這裡,平靜中帶著溫暖,我好像懂了為什麼巴金先生在千千萬萬的弄堂中選中這裡。這裡既不失弄堂的優雅,又具有人間煙火氣,給人親切的感覺。田子坊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它被稱為「文藝愛好者」的天堂。它不似上海南京路 ,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大牌雲集。它在百年弄堂之中,在居民區之中。如果不經意尋找,你可能不會發現這裡。
  • 被稱為上海的青年打卡聖地,田子坊開放後成為拍照最好的選擇
    田子坊位於上海市泰康路210弄,泰康路是打浦橋地區的一條小街,曾經擁擠平常的田子坊弄堂抹上了蘇荷SOHO的色彩,宛如上海市著名的榮樂東路一樣,變身成為現代創意聚集地,增添了人文藝術氣息。作為上海舊時裡弄生活的「活化石」、上海文藝地標之一,往日裡,田子坊在高峰期每日客流可達數萬。以2019年5月5日為例,截至下午5點,田子坊當日累計客流量達6.5萬人次。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田子坊比往常寧靜了許多,街頭巷尾很安靜,而且處處散發著芳香。
  • 上海人氣打卡地-田子坊,超級適合小清新攝影,遊客:主要是免費
    田子坊位於中國上海市泰康路210弄。 泰康路是打浦橋地區的一條小街,1998年前這裡還是一個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區政府實施馬路集市入室後,把泰康路的路面進行重新鋪設,使原來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塵的馬路煥然一新。曾經擁擠平常的田子坊弄堂抹上了蘇荷SOHO的色彩,宛如上海市著名的榮樂東路一樣,變身成為現代創意聚集地,增添了人文藝術氣息。
  • 上海田子坊遊客人擠人!為何本地人卻說「自己從來都不去」?!
    於是閨蜜就找一個田子坊附近的民宿,哈哈~深得我心啊,非常方便我夜裡覓食啦!因為民宿在上海小弄堂裡,七拐八拐,最後終於在房東的幫助下找到了民宿。房間不大但是五臟俱全,洗澡水很熱,空調溫度也舒適,最主要房東人好,對有軍旅生涯的人特別有好感。
  • 上海田子坊現「常用吳語字」空中長廊
    上海田子坊「常用吳語字」空中長廊。 王子濤 攝中新網上海6月25日電 (王子濤)眼淚水溚溚渧、白煠蛋、外頭蠻瀴的多穿點……這其中的吳語字你都認識嗎?近日,上海田子坊內出現一條科普「常用吳語字」的空中長廊,不僅能在此感受海派弄堂文化,更能學說「上海閒話」。
  • 田子坊,是上海非常出名的景點,來上海一定要去看看!
    名字是畫家黃永玉起的雅號,田子坊是裡弄民居味道,弄堂裡除了創意店鋪和畫廊、攝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咖啡館。個性、文藝的年輕人初到上海定奔此地,感受田子坊與眾不同的個性。走在田子坊,迂迴穿行在迷宮般的弄堂裡,特色小店和藝術作坊不經意間跳入視線。最大的特色是一樓店鋪,樓上依然居住著市民,電線桿和晾衣架就在頭頂,弄弄的市井氣息,還見到外賣小哥在給樓上送外賣。
  • 上海田子坊—帶上她(他)去尋找屬於你們的故事!
    夜幕降臨,雷電忽閃,下起來了傾盆大雨,瞬間感到一絲初秋的涼意,此時心情總算放鬆下來,感覺無事一身輕,很想找個地方坐坐,然後看著行人思緒漫遊,便想起了我一直很想去的地方-田子坊。田子坊基本上已經是上海旅遊的必去景點了,地鐵九號線非常方便,坐到打浦橋站,泰康路一號出口出去就到達了。
  • 上海半日遊一田子坊
    小編點的是芝士金鳳茶,味道還是對得起網紅店的,芝士很細膩,茶的味道淡淡的,剛剛好因為出單太慢了,就想著在附近逛逛,剛好田子坊就在旁邊。之前來上海之前聽的比較多的大概就是外灘,城隍廟,南京路。我覺得田子坊比城隍廟有意思多了,田子坊裡面歪果仁也很多。
  • 快速懂爵士樂,6種風格鑑賞!
    近年來,爵士樂(Jazz)頻繁登上電視屏幕,它以獨特的音樂魅力,俘獲了一大批年輕愛樂人的心。尤其是《中國好聲音》等選秀節目,推出了一批老歌翻唱的爵士歌曲,那多變的音樂牢牢抓住了每一個聽眾。今天,一起來聊聊風格多變的爵士樂。 關於爵士樂 爵士樂(Jazz),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源於美國,誕生於南部港口城市紐奧良,音樂根基來自布魯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
  • 救救田子坊!
    人多的時候,不一定是田子坊最好的時候。店少的時候,不一定意味著田子坊衰落。店多的時候,不一定意味著田子坊繁榮昌盛。救救田子坊,可能不是因為人少。救救田子坊,可能不是因為店少。人多好,人少好?當然必須人多好嘛!店多好,店少好?當然必須店越多越好嘛!
  • 上海最值得去的景點,沒去過的人都想去,不是田子坊也不是新天地
    上海最值得去的景點,沒去過的人都想去,不是田子坊也不是新天地在當代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假期去旅遊,不光是因為旅行的種種好處,更是因為旅行才是一種最好的休息方式,才能放空生活中一些坎坷帶來的巨大壓力,旅遊也分為很多種
  • 來到上海,感受田子坊
    如果你去了上海,除了去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和繁華的市區,也就是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現代化大都市以外,像田子坊這樣的文藝氣息的地方,也是不能錯過的。田子坊是上海的一個時尚性創意產業聚集區,有不少的藝術家都在那裡設有創意工作基地,而且依然有很多的居民生活在那裡,在這種環境下真的有一種出乎人們意料的藝術美感,所以這裡適合能夠靜下心來好好逛一逛的遊客前往。
  • 視頻| 田子坊裡打卡趣味塗鴉 牆頭爬滿「老司雞」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這幾天,逛田子坊的遊客途經東面畫家樓時,都會被牆壁上憨態可掬的卡通小雞吸引。
  • 本地小哥帶你遊魔都——外灘夜景與田子坊
    如果說,新天地是上海本地石庫門建築的奢華代表,那麼田子坊就是接地氣的小家閨秀。與新天地不同的是,田子坊更多的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上海裡弄特色,而且至今也一直有居民在此生活;第八站:田子坊上海.田子坊上海的居民聚居區,一般都以「弄nong,四聲」、「裡」、「坊」為稱呼,等同於北京的胡同的意思;田子坊類似於北京的798、成都的東郊記憶
  • 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街道上海田子坊,讓人念念不忘,值得一去!
    所有20世紀90年代之前在上海長大的人,對於弄堂或許都有著相似的記憶。弄它承載著許多我們對老日子的回憶,又漸漸演變成一個個璀璨的傳奇。田字坊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穿梭在田字紡的小弄堂裡真的是最愜意不過的事情。
  • 國內有哪些好玩值得推薦-上海「 田子坊」遊記指南
    第一晚我們去的是田子坊,那我就給朋友們安排一下田子坊吧!田子坊要晚上才更好玩更好看一點,十號線出了站口就是田子坊,站有點大,最好問一下路人田子坊該往哪個方向走,不然就得繞原路了,不過路線怎麼走還得看你預定的住處。
  • 田子坊,手工文化氣息濃鬱,巷子的小拐角都有小驚喜!
    田子坊以前是個集市。現在這裡有各種小吃、手工製品、紀念品、各色餐廳、酒吧、咖啡館、工作室、設計師,各種文化在這裡碰撞。如果喜歡手工製品文化氣息濃鬱的地方,田子坊還是值得一去的。田子坊馬路對面是日月光,有喜茶,感興趣的可以去排隊。
  • 上海10大值得一玩的地方,田子坊最有人氣,杜莎夫人蠟像館也不錯
    4、田子坊:田子坊一個帶著上海老弄堂情懷,夾雜著文藝、小資以及懷舊等各種風味的地方,和許多城市的老街有相似之處,各種小店密集,經營的東西吃、喝、玩、樂應有盡有。逛田子坊最好避開節假日,不然看到的就是不寬的弄堂裡人滿為患,想要走快那是不可能的。
  • 《爵士筆記》的錯譯,以及拉金對爵士樂的痴迷與敵意
    樂迷拉金出過兩本品鑑爵士樂的書:《關於爵士樂的一切:1961-1968唱片日記》(All What Jazz:A Record Diary 1961-68)和《爵士筆記》(Jazz Writings)。